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002-1620
CN 11-1226/G2

《档案学研究》在线编辑系统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12-28 上一期    下一期
本刊特稿
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陆国强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4-5.  
摘要   HTML   PDF (738KB)( 97 )
基础理论研究
中国档案学学科结构的演进与发展
张斌, 王逸凡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6-12.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01
摘要   HTML   PDF (1116KB)( 151 )
自20世纪30年代中国档案学产生伊始,档案学学科的构建也随之拉开序幕。中国档案学学科结构是档案学学科体系内在逻辑的结构性体现,构建合理的学科结构对档案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科学学角度,中国档案学学科结构经历了准科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1949)、前科学阶段(1949—1966)、向常规科学过渡阶段(20世纪80—90年代)和常规科学阶段(21世纪以来)的历史演变过程。新时代中国档案学学科结构发展的方向是:开放包容型的中国档案学学科结构、社会需求导向型的中国档案学学科结构、问题导向型的中国档案学学科结构、叙述模式多样化的中国档案学学科结构。
档案在族群认同中的价值旨归、功能认知与机制阐释
陆阳, 蔡之玲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13-20.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02
摘要   HTML   PDF (1430KB)( 65 )
档案作为记录社会活动的原始性凭证,蕴含族群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集体记忆和身份信息,是族群认同的关键性材料,彰显记忆价值、认受价值和文化主体价值。本文基于档案在族群认同中功能展开的观察元框架,通过明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认同传递机制,解析个体通过“刻写实践—共谋筛选—档案保管”向族群传递认同的交互行为,以及族群经由“仪式展演—情感交互—情景识记”联结个体认同情感的过程,进而分析档案层垒与族群认同的记忆空间,同时引入时间轴概念,完整揭示族群认同的历时性传递与档案价值之间的同构机制。
酷儿理论视角下档案与性别身份认同的冲突与和解
闫静, 刘洋洋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21-27.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03
摘要   HTML   PDF (1123KB)( 1083 )
酷儿理论是后现代主义思想中有关性与性别的代表性理论,认为性与性别非自然形成,而是一种文化与社会建构的结果,该理论已成为性少数群体甚至所有边缘群体“正名”的重要凭借。在酷儿理论视角之下,性别身份具有流动性、交叉性与多样性等特征,而档案的历史记录属性与信息相对固化特点及其背后蕴含的权力与权利相互作用,常常使性别身份认同在档案中的实现陷入困境。从酷儿理论视角出发,一方面,档案与性别身份认同之间的冲突表现在固化的档案与流动的性别身份、档案助于不同性别身份间理解的同时亦加深隔阂、档案中权力与权利对性别身份的不同作用等;另一方面,档案又为性别身份认同提供了融合与常态化机制,助于个体及群体性别形象的积极重塑与性别身份认同的实现。
概念、内容与定位:我国档案数据治理研究的理论坐标
杨茜茜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28-34.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04
摘要   HTML   PDF (1398KB)( 101 )
开展档案数据治理研究与实践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信息资源数据化双重背景下的发展需求,从学理层面分析档案数据治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对于档案数据治理实践和档案学理论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我国现有的档案数据治理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梳理并阐释了现有研究对于档案数据治理概念范畴、内容结构和功能定位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档案数据治理研究的理论坐标应当是对档案信息治理理论的转型,对档案数据管理理论体系的深化,以及对档案管理理论的外部拓展。
档案与国家认同:理论基础、作用维度与现实路径
高胜楠, 吴建华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35-40.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05
摘要   HTML   PDF (1127KB)( 100 )
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刻影响国家的根本利益。国家认同的可建构性以及档案与国家文化、政治的关联性是档案作用于国家认同的前提,其内在逻辑在于国家认同的特性与档案属性的契合。本文基于档案既是信息内容的集合,又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结合国家认同的分析向度,将档案作用于国家认同的维度划分为历史文化维度和法律政治维度,进而提出了档案作用于国家认同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及开发路径和档案制度创新路径。
认知与保障:档案学语境下的“真实性”研究
胡吉明, 阳巧英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41-46.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06
摘要   HTML   PDF (1111KB)( 147 )
本文从认知与保障两个角度,结合档案、口述档案与电子文件三个研究对象,梳理我国档案学语境下的“真实性”论题演进脉络。研究发现:在真实性认知方面,档案真实性争鸣由档案学视角转向多学科视角,口述档案真实性论争由国外争论引介演变为国内真伪之争,电子文件真实性讨论由替换传统档案原始性到对接电子证据真实性;在真实性保障方面,档案真伪鉴辨由经验鉴定法发展至多元鉴定方法与技术,口述档案真实性保障由整体性探索走向精细化分析,电子文件真实性保障从探索到发展再到创新性突破。进而提出以下研究展望:构建档案学语境下的真实性概念体系;拓展新型档案管理对象真实性保障研究;重视档案真实性保障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档案法规标准
新《档案法》档案权属的立法缺陷及影响—以企业档案管理为视角
孙军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47-51.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07
摘要   HTML   PDF (1098KB)( 77 )
档案权属原则及界定规则是健全档案法律制度的法理基础,是制定档案管理措施的逻辑前提。当前在我国企业所有制经济结构快速调整过程中,档案权属的确立能够及时定分止争,保护权利人的档案权益,促进档案效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新《档案法》沿袭了旧法的思路,规避了档案的权属立法,实施中不仅会弱化档案管理举措的实效,也与档案司法保护制度衔接不畅,难以支撑《档案法》域外适用效力的实现。因此,明确档案的权属主体原则、建立档案权属界定规则,并依托档案权属扩展档案法律的域外适用效力是档案法律制度完善的必然选择。
我国档案利用的法治化空间探讨与展望—基于新《档案法》和国外档案立法的分析
姚明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52-57.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08
摘要   HTML   PDF (1105KB)( 47 )
本次《档案法》的修订将档案利用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有力提升了我国档案利用的法治保障能力,但这并非为我国档案利用的法治化进程画上句号。国外档案利用的法律规制主要聚焦于档案利用前准备工作、档案利用的分类管理、档案利用的方式方法、档案利用的程序设计和档案利用的违规惩戒等八个方面。基于我国档案利用法治化建设的发展要求,从当下而言,需要通过《档案法实施办法》的配套修订对新增内容予以细化;从未来而言,基于档案利用的基本规律和国外档案利用法律规制的经验,未来《档案法》关于档案利用的规制应重点关注档案利用的保障措施、例外制度和限制机制等三项内容。
基于比较法视域的美澳法俄涉密档案法律规制及启示
孙大东, 白路浩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58-63.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09
摘要   HTML   PDF (1108KB)( 61 )
新《档案法》在涉密档案方面的规定变动较大,相配套的档案法规在修改时也应相应变动。本文应用比较法的思维,对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和俄罗斯四国涉密档案的规定从涉密档案负责人、涉密档案范围、涉密档案保密期限与解密程序、涉密档案申诉利用等四个方面展开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涉密档案规制范围、完善保密期限划分、优化定密解密流程、开设申诉利用渠道等方面的启示和措施,以为我国有关档案法规的修改提供参考。
记忆或是遗忘:档案事业如何应对被遗忘权的挑战?
余昊哲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64-71.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10
摘要   HTML   PDF (1183KB)( 74 )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档案所固有的社会记忆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并推动了社会记忆的数字化进程,从而不可避免地与被遗忘权产生冲突。起源和发展于欧陆地区的被遗忘权,旨在擦除过时、失真的个人信息,用以回应数字化记忆带来的遗忘难题,但鉴于被遗忘权对档案事业的潜在影响,该项权利的推展受到了欧洲档案界的冷遇。从中国实际出发,我国引入被遗忘权具有现实可能性,而调和档案事业与被遗忘权之间的张力,需要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并根据衡量结果将档案事业区分为保管和利用两个层次,档案保管应超然于被遗忘权的行使,档案利用可以有限制地适用被遗忘权,从而就档案信息所关联的社会历史进行智慧记忆和遗忘。
新《档案法》背景下电子文件管理立法建议
刘冰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72-77.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11
摘要   HTML   PDF (1103KB)( 66 )
数字技术的迅猛迭代发展,深刻推动了信息革命,进一步引发文件管理方式的变革,电子文件管理迫切需要法律法规予以支持。新《档案法》的颁布实施为电子文件管理立法提供了有力的上位法依据。本文从新《档案法》中电子档案的生效要件分析出发,对比了国外该领域的相关实践,对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立法提出了立法建议,并认为只有完成该立法,才能充分发挥电子文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社会生产和管理效能,促进社会交易成本下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档案行政管理
健康医疗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医院档案管理研究:需求、转变与对策
周耀林, 吴化, 刘丽英, 张昕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78-83.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12
摘要   HTML   PDF (1143KB)( 226 )
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这对医院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档案工作须适应技术、管理、服务、政策、战略和治理层面的发展变革。医院档案管理要做好工作规划,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资源建设,执行政策调整,提供保障支持,服务国家治理,积极发挥档案工作在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档案智慧。
档案资源建设
扶贫记忆抢救:云南省精准扶贫音像档案体系化征集研究
华林, 谢梦晴, 谢梓菲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84-90.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13
摘要   HTML   PDF (1311KB)( 61 )
云南省各级党政部门、团体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照片、录音、短视频、专题片等音像档案,开展体系化征集工作,可完整保护、构建与传承扶贫记忆。论文阐述云南省精准扶贫音像档案体系化征集意义,分析现状与问题,提出体系化征集对策。云南省精准扶贫音像档案形成主体众多、数量庞大,保存分散,构建“省—州市—县—乡镇—村委会”档案征集体系,及时开展征集工作,对留存扶贫工作痕迹,更好地保护与发掘利用这一珍贵档案遗产有现实意义。
面向用户需求的视频档案资源描述框架构建研究
吕元智, 谷俊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91-99.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14
摘要   HTML   PDF (1383KB)( 47 )
视频档案资源是语义最为丰富的档案资源,然而目前我国视频档案资源内容管理相对滞后,视频档案资源内容揭示与描述等工作存在明显的不足,妨碍了视频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论文在分析我国视频档案资源描述内容过于简略、关联关系设计较少、利用权益规定不清晰等问题的基础上,从用户需求实现的视角,设计了三维细粒度视频档案资源描述框架,并进行了实例验证。文章最后还从视频档案粒度边界划分、内容描述的层次处理、描述成本与效率平衡等角度对该描述框架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上下文在照片档案叙事中的应用
曾静怡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100-105.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15
摘要   HTML   PDF (1654KB)( 48 )
照片档案叙事在历史、文化、记忆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下文影响着照片档案叙事功能发挥。上下文应用于照片档案叙事具有三个层面的价值:资源发现(Where)、内容理解(What)与意义阐释(Why);通过构建上下文嵌入的知识图谱能够实现照片档案叙事元素节点化表示与应用,探索了照片档案叙事的新思路。本文以吴宝康先生照片档案为例,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说明。
档案资源开发
参与式视域下疫情档案信息服务模式建构研究
杨智勇, 邓文霞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106-113.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16
摘要   HTML   PDF (1416KB)( 80 )
本文基于融合参与式和新媒体交互服务理念,从参与主体、参与资源、参与平台、参与保障四个维度对疫情档案信息服务的需求特征进行梳理,构建“资源联合开发”“公私联动服务”“信息链接推送”三种模式,并以疫情电子纪念馆、抗疫纪录片、疫情相关推文为典型案例进行实例分析。所构建的参与式疫情档案信息服务模式能够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持续隔离影响下有效地提供“云服务”,为档案部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危机治理能力提供参考。
打造“时光机器”:城市逆向记忆工程理论与实践初探
赵生辉, 胡莹, 黄依涵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114-121.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17
摘要   HTML   PDF (1224KB)( 186 )
应用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知识图谱、虚拟现实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城市历史时空的逆向建模和回溯是推进档案资源深度开发、智能化档案数据服务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多重需要。本文在介绍欧盟“时光机”等城市时空回溯类数字人文项目的基础上,综合“城市记忆工程”和“逆向工程”理念,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逆向记忆工程”概念并对其学术内涵、理论基础、实践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剖析。“城市逆向记忆工程”是城市档案管理部门及公共文化机构以收藏和保存的历史档案文献为依据,通过语义数据反向推导和关联融合,在网络空间重构城市空间格局,模拟社会活动过程,构建城市时空本体数据集,并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和利用的过程,是我国城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沿领域,具有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和人工智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双重战略价值。
基于SPSS分析的档案文创产品用户感知价值实证研究
周丽霞, 余少祥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122-128.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18
摘要   HTML   PDF (1366KB)( 73 )
随着国内文创产业的快速发展,档案文创产品迸发出新鲜活力。文章积极探索档案文创产品用户感知价值水平提升策略,致力于增强档案部门文创产品开发能力,通过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借助SPSS、AMOS等统计分析工具,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利用熵值法对档案文创产品给予综合评价,并依据用户对产品内容、产品服务以及开发模式感知价值提出对应产品选题、设计、生产、服务环境、服务模式的优化策略。
档案安全保障
20世纪初期硫酸纸底图档案保存状况调查研究
汪泳, 祁赟鹏, 罗建旭, 周亚军, 李玉虎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129-134.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19
摘要   HTML   PDF (2523KB)( 110 )
硫酸纸底图档案是一类重要的文化遗产,真实记录了早期机械制造、建筑设计的发展历程,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本文对我国一家档案馆收藏的20世纪初期硫酸纸底图档案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测试,调研结果表明,这批硫酸纸底图档案出现了严重的酸化、卷曲、发脆、断裂、破损等病害现象,亟待修复保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档案史料研究
从档案到古书:档案学视角下周秦汉古书文本的生成
余建平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135-142.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20
摘要   HTML   PDF (1213KB)( 64 )
档案作为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是中国早期众多经典古书的文献来源。汉代以前的档案对经、史、子书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经部文献中的《尚书》,主要来源于商周时期君主颁布的政令,以及对臣民的演讲记录等档案。《春秋》则来源于史官对国家大事的记录,《诗经》《周易》《礼》等经典的形成也或多或少与档案有关。史书与档案的关系更为密切,档案中的纪年、外交辞令、盟誓、军功、属籍、制诏、章奏等文献,构成史书的主要内容。子书中的部分篇章则来源于诸子给君王的上书,这些文书经过后人的编纂,最终成为诸子百家的重要篇章。从档案到古书,表现出选择性存录、文本形态改变和实用性倾向等特征。
中国古代地方官府与民间诏敕文书专藏场所源流演变考述—以敕书之室为例
杨光
档案学研究. 2021, 35 (6): 143-148.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6.021
摘要   HTML   PDF (1114KB)( 190 )
诏敕文书专藏之室是我国古代官方和民间档案保管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E考据”的方法,在搜剔爬梳古今文献的基础上,以敕体的源流演变为主线,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考证了以“敕书”名室者在古代的存续脉络。敕书之室滥觞于唐代,是散见于内地县治和边疆寺宇的个别现象。至北宋时,宋初的建法立制改革推动了编敕制度的兴起,敕书库和敕书楼相继上升为一种普遍的地方官署档案保管场所,为地方性的专门编敕服务。南宋时,官府内部的机构改革使得敕书楼逐渐被架阁库所取代,敕书楼由官方转向民间。至明清时,敕体不再是法规形式,敕书之室的建筑主体由北宋单一的地方政府演化为官方和民间并存并逐渐以民间为主的结构。由于明代饥岁灾荒频繁而实行劝分政策和旌表制度,导致因赐敕旌义而特建楼、阁专藏的现象尤为频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