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档案学研究  2023, Vol. 37 Issue (3): 87-95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3.03.012
  档案资源建设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中国文化元典的数字记忆形态构建:需求、结构与路径
刘晗1,姬荣伟2
1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武汉 430062
2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 郑州 450046
Digital Memory Form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Classics:Requirement, Structure and Path
LIU Han1,JI Rongwei2
1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2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Zhengzhou 450046
全文: HTML    PDF(1064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中国文化元典是中华文化的最深层记忆,是中华民族原创性精神的记录,具有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表征性与记忆传承意义,不能缺失档案学视角对其记忆建构的独特认知。数字化背景下档案记忆与数字人文学科的融合发展,使得数字记忆成为解决元典记忆问题的重要方式,而其形态构建则是关乎元典数字记忆“神”“貌”共存的重要一环。在这一过程中,记忆形式的转化、记忆内容的重述和记忆意义的阐释形成了中国文化元典数字记忆形态的基本结构,并由此生发出多重构建路径:外层结构中网页集成式和在线汇聚式的外在形态构建,内层结构中系统化叙事、多元化叙事、可视化叙事的内容形态构建,核心结构中社交网络生成和身份认同阐释的意义形态构建。

关键词 档案记忆再生产文化元典数字记忆形态构建    
Abstract

The Chinese cultural classics are the deepest memor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record of the original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ha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memory inheritance. It cannot lack the unique cognition of its memory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val science.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archival memory and digital human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isation, digital memo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emorizing classics, and its form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related to the coexistence of "connotation" and "appearance" of the classics digital memory. In this process,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mory shape, the restatement of memory content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mory meaning constitute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digital memory form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classics, and thus generate its multiple construction paths accordingly: the external form construction of web page integration and online convergence in the outer structure, the content form construction of systematic narrative, diversified narrative and visual narrative in the inner structure, and the meaning form construction of social network generation and identity interpretation in the core structure.

Key wordsarchival memory reproduction    cultural classics    digital memory    form construction
出版日期: 2024-06-28
引用本文:

刘晗, 姬荣伟. 中国文化元典的数字记忆形态构建:需求、结构与路径[J]. 档案学研究, 2023, 37(3): 87-95.
LIU Han, JI Rongwei. Digital Memory Form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Classics:Requirement, Structure and Path. Archives Science Study, 2023, 37(3): 87-95.

链接本文:

http://journal12.magtechjournal.com/Jwk_dax/CN/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3.03.012      或      http://journal12.magtechjournal.com/Jwk_dax/CN/Y2023/V37/I3/87

[1] 冯天瑜. 中华元典精神[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1-2.
[2] 李建中. 中国文化:元典与要义(上)[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3.
[3] 姜婷婷, 傅诗婷. 人本视角下的数字记忆:“人—记忆—技术”三位一体理论框架构建与启示[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2(5):103-115.
[4] 赵彦昌. 论“六经皆档案”(上)[J]. 档案学通讯, 2008(4):87.
[5] 孙华. 《六经》非档案论[J]. 东岳论丛, 2013(11):48-51.
[6] 陈忠海. 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研究述评[J]. 档案学通讯, 2010(6):5.
[7] 赵薇. 数字人文在中国(1980—2020)—一个人文视角的回顾与观察[EB/OL].[2022-06-30]. https://mp.weixin.qq.com/s/SPTqfV8YB17wer0IlNTiGg.
[8] 赵薇. 数字时代人文学研究的变革与超越—数字人文在中国[J]. 探索与争鸣, 2021(6):196.
[9] 张琪, 王东波, 黄水清, 史书多维知识重组与可视化究—以《史记》为对象[J]. 情报学报, 2022(2):130-14.
[10] 何嘉荪, 马小敏. 德里达档案化思想研究之二—档案外部性及其由来[J]. 档案学通讯, 2017(5):26.
[11] 王丹, 王红红, 颜祥林. 国内档案学界数字记忆研究的兴起、发展与展望[J]. 山西档案, 2022(3):179.
[12] 王晓琳, 郑秀花. 公共图书馆社会记忆项目的中国实践[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6):33.
[13] 赵红艳. 哲学视阈的档案与档案化阐析[J]. 档案学通讯, 2018(5):31-34.
[14] 丁华东, 张燕.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的学术价值与问题思考[J]. 档案学研究, 2019(3):37-39.
[15] 丁华东, 张燕. 档案记忆再生产理论创建的构想[J]. 档案学通讯, 2020(4):16.
[16] 丁华东, 陈展, 杨寅. 是“毒药”还是“良药”—论社会记忆档案化与档案记忆社会化的互化交融[J]. 档案学研究, 2020(5):20.
[17] [46][德] 扬·阿斯曼. 文化记忆[M]. 金寿福,黄晓晨,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73,144-145.
[18] [德] 恩斯特·卡西尔. 人论[M]. 甘阳,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87.
[19] 雷珏莹, 侯西龙, 王晓光. 数智时代古籍数字化再造的逻辑与进路[J]. 数字人文研究, 2022(2):54.
[20] 丁华东, 张燕. 论新媒体传播与档案记忆的意义再生产[J]. 档案学通讯, 2018(3):62.
[21] 赵建国. 传播学教程[M]. 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2:20.
[22] [德] 阿莱达·阿斯曼. 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 潘璐,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148-149.
[23] 刘亚秋. 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J]. 社会, 2010(5):217-242.
[24] [荷] 祖伦.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M]. 曹晋,曹茂,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49-150.
[25] 杨机红. 齐鲁文化元典精神传播场域的特征研究[J]. 教育界, 2018(7):46.
[26] 施宇, 韩瑞娜. 中华元典影视传播的实践创新与意义建构—基于《经典咏流传》的研究[J]. 新闻爱好者, 2020(12):28.
[27] 赵雪芹, 邓文慧. 数字记忆视角下新冠肺炎疫情档案收集研究[J]. 北京档案, 2020(10):8.
[28] 韩双.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下疫情防控档案的收集与利用[J]. 档案管理, 2020(2):56-58.
[29] 曲春梅, 何紫璇. 概念. 意义与实践:档案与数字人文的双向考察[J]. 档案学研究, 2022(6):13.
[30] 龙迪勇. 空间叙事学[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320.
[31] 尹鸿.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60.
[32] [38] 赵生辉, 胡莹. 面向数字人文的多语言藏学知识融合框架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0(9):44-45, 47.
[33] 徐拥军, 李子林, 李孟秋. 后现代档案学的理论贡献与实践影响[J]. 档案学通讯, 2020(1):31-40.
[34] 郭若涵, 徐拥军. 后现代档案学理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 档案学通讯, 2020(3):60-67.
[35] 龙家庆, 牟胜男. 跨媒体叙事嵌入档案馆公众教育的动力诠释与推广策略[J]. 山西档案, 2020(5):62-71.
[36] 宋鑫娜. 论档案展览中的叙事表达[J]. 北京档案, 2019(1):22-24.
[37] 刘晗, 周耀林. 参与式共建:少数民族数字记忆建构模式及实现策略[J]. 档案学研究, 2022(3):60-67.
[39] 彭丽莉. “灵魂之眼”—柏拉图对灵魂视觉功能的探究[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3.
[40] 陈力丹, 王亦高. 论图文关系的历史变迁—以柏拉图式的图文观为先导[J]. 现代传播, 2008(8):15.
[41] 谢玉雪. 数字档案资源的可视化叙事服务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0(3):122-128.
[42] 龙家庆. 叙事表达在档案宣传中的运用与优化策略[J]. 浙江档案, 2020(1):30-32.
[43] 马翀炜, 戴琳. 民族文化遗产的国家认同价值[M]//黄忠彩.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优秀论文集(第一辑).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6:450.
[44] 谢静. 社区:传播的构成[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3):32-40.
[45] [韩] 高三锡. 崭新的未来:5G超链接社会[M]. 赵在久, 王丹娜,译. 北京: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2021:4.
[1] 张斌, 李星玥, 杨千. 档案学视域下的数字记忆研究:历史脉络、研究取向与发展进路[J]. 档案学研究, 2023, 37(1): 18-24.
[2] 曲春梅,何紫璇. 概念、意义与实践:档案与数字人文的双向考察[J]. 档案学研究, 2022, 36(6): 10-17.
[3] 刘晗,周耀林. 参与式共建:少数民族数字记忆建构模式及实现策略[J]. 档案学研究, 2022, 36(3): 60-67.
[4] 余昊哲. 记忆或是遗忘:档案事业如何应对被遗忘权的挑战?[J]. 档案学研究, 2021, 35(6): 64-71.
[5] 牛力, 高晨翔, 刘力超, 刘慧琳. 层次与空间:数字记忆视角下名人档案的价值挖掘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1, 35(5): 138-144.
[6] 聂勇浩, 郑俭. 社会共建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数字档案资源建设[J]. 档案学研究, 2021, 35(1): 96-103.
[7] 徐拥军,龙家庆. 疫情周期与文件生命周期叠加视角下的防疫档案管理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0, 34(4): 4-12.
[8] 牛力, 蒋菲, 曾静怡. 面向数字记忆的数字文档资源描述框架构建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9, 33(4): 40-49.
[9] 牛力, 赵迪, 韩小汀. “数字记忆”背景下异构数据资源整合研究探析[J]. 档案学研究, 2018, 32(6): 52-58.
[10] 曲春梅, 王静, 王宁. 近年来我国档案与记忆研究综述[J]. 档案学研究, 2017, 31(1):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