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档案学研究  2022, Vol. 36 Issue (1): 14-21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2.01.002
  基础理论研究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治理视角下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与安全
杨千,王英玮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The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of Archival Undertaking in China:A Governance Perspective
YANG qian,WANG yingwei
School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
全文: HTML    PDF(1087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推动有效安全与促进科学发展是档案事业治理及其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与必然要求。档案事业发展与安全具有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其中,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发展是安全的基础与目的。然而,当前处理二者关系的过程中存在片面强调安全而阻碍发展与盲目追求发展而忽视安全两种偏差。本文在深入分析偏差成因的基础上,结合档案事业治理基本的特征,从理念、协同、规则、市场化和信息技术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统筹策略。

关键词 档案事业档案治理有效安全科学发展    
Abstract

Promoting effective security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the meanings and inevitable requirements of archival undertaking governance and its moder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of the archival undertaking has a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that complements each other, among which, security is the prerequisite and guarantee of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is the foundation and purpose of security. However, there are two deviations in the current process of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one-sided emphasis on safety and hindering development, and blind pursuit of development while ignoring safety.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deviation, combined with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rchival undertaking governance, an overall strategy is proposed from five aspects: concept, coordination, rules, marketiz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archival undertaking    archives governance    effective securit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出版日期: 2022-02-28
引用本文:

杨千, 王英玮. 治理视角下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与安全[J]. 档案学研究, 2022, 36(1): 14-21.
YANG qian, WANG yingwei. The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of Archival Undertaking in China:A Governance Perspective. Archives Science Study, 2022, 36(1): 14-21.

链接本文:

https://journal12.magtechjournal.com/Jwk_dax/CN/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2.01.002      或      https://journal12.magtechjournal.com/Jwk_dax/CN/Y2022/V36/I1/14

[1] 习近平.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8-04-18(001).
[2] [17][39] 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EB/OL]. [2021-06-08].https://www.saac.gov.cn/daj/yaow/202106/899650c1b1ec4c0e9ad3c2ca7310eca4.shtml.
[3] [8] 晏秦. 论档案治理的内涵、特征和功能[J]. 档案管理, 2017(4):4-7.
[4] 祝哲淇. 基于善治的我国档案治理及分析框架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 2018: 25.
[5] 常大伟. 档案治理的内涵解析与理论框架构建[J]. 档案学研究, 2018(5):14-18.
[6] [9] 张帆, 吴建华. 基于档案治理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转型研究[J]. 档案学通讯, 2019(6):18-26
[7] 徐拥军, 熊文景. 档案治理现代化:理论内涵、价值追求和实践路径[J]. 档案学研究, 2019(6):12-18
[10] 陈文清. 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国家安全屏障[J]. 中国信息安全, 2021(1):6-9.
[11] 菲利普·施密特, 赫宁. “治理”的概念:定义、诠释与使用[J].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2016(1):1-26.
[12] 俞可平.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 前线, 2014(1):5-8,13.
[13] 薛澜, 张帆, 武沐瑶.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研究:回顾与前瞻[J]. 公共管理学报, 2015(3):1-12.
[14] 徐辛酉. 论档案事业的演进形态[J]. 图书与情报, 2019(6):111-117.
[15] 王英玮, 杨千.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安全理念[J]. 档案学研究, 2020(6):78-85.
[16] [22] 陆国强. 推动档案事业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迈出坚实步伐—在2020年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报告[J]. 中国档案, 2021(1):19-25.
[18] 陆国强. 为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N]. 人民日报, 2020-06-24(010).
[19] 潘存德.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4(S1):3-9.
[20] 周叶中, 任澎. 新时代我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辨析[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20(5):5-13.
[21] 倪丽娟. 档案治理问题思考[J]. 档案学研究, 2021(1):58-63.
[23] 加小双. 私人建档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 档案学研究, 2018(5):39-44.
[24] 庞莉. 基于信息安全保障策略的档案外包业务过程监管研究[J]. 档案与建设, 2016(3):30-33.
[25] 王洋. “一带一路”倡议下境外档案管理探究[J]. 档案天地, 2017(9):38-40.
[26] 聂云霞. 数字保存中档案馆作为可信任第三方的社会担当[J]. 档案学研究, 2017(5):95-100.
[27] 刘越男. 大数据政策背景下政务文件归档面临的挑战[J]. 档案学研究, 2018(2):107-114.
[28] 钱毅. 数据态环境中数字档案对象保存问题与策略分析[J]. 档案学通讯, 2019(4):40-47.
[29] 李从卫, 魏丽维. 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之我见[J]. 机电兵船档案, 2015(2):51-53.
[30] 赵学清, 李文平, 王仕军. 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的协调—学习邓小平国家安全思想的体会[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1999(2):2-6.
[31] 陈永生. 从开放法规的实际执行反思档案开放—档案开放若干问题研究之一[J]. 浙江档案, 2007(6):16-17.
[32] 邱玉华. 我国综合档案馆档案开放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D].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2017: 38.
[33] 陈萌. 天津市档案馆档案开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13: 15
[34] 许桂清, 李映天. 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与思考[J]. 档案学研究, 2010(3):54-58.
[35] 冯琦峰. 电子档案利用安全控制研究[J]. 浙江档案, 2012(8):56-57.
[36] 陈永生.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档案工作效益观[J]. 档案学通讯, 1995(6):8-11.
[37] 李扬新. 责任:档案开放困局的深层解读[J]. 山西档案, 2013(1):58-63.
[38]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N]. 人民日报, 2020-10-30(001).
[40] 李孟秋. 整合视角下多元主体参与档案治理的机制与路径[J]. 档案学通讯, 2021(2):12-19.
[41] 杨千. 数字人文视域下我国档案资源合作开发模式研究[J]. 档案与建设, 2019(10):8-12.
[1] 王萍, 李依凝, 张卫东. 档案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档案工作责任制:基础架构、影响要素与实施策略[J]. 档案学研究, 2024, 38(5): 14-22.
[2] 任越, 焦俊杰, 宋宇杰. 探寻国际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动向及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启示—基于第十九届国际档案大会报告主题分析[J]. 档案学研究, 2024, 38(4): 12-20.
[3] 唐长乐, 常梦婷. 官方媒体视域下档案新闻报道的媒介呈现和话语流变—以《人民日报》为例(1949—2023)[J]. 档案学研究, 2024, 38(4): 21-30.
[4] 唐启, 于英香. “想象的学科”代替“学科的想象”?—论计算档案学的“来路”与“归途”[J]. 档案学研究, 2024, 38(3): 28-36.
[5] 王巧玲, 丁德胜, 谢永宪. 本土化实践背景下档案开放审核跨学科理论基础审视[J]. 档案学研究, 2024, 38(3): 13-18.
[6] 徐拥军, 张群群, 嘎拉森. 2023年中国档案学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J]. 档案学研究, 2024, 38(2): 13-21.
[7] 连志英, 陈怡, 王锦文, 余敏, 吴雅怡. 近二十年中国档案事业发展注意力变迁研究—基于“十五”至“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文本的分析[J]. 档案学研究, 2024, 38(2): 22-29.
[8] 刘越男, 贺谭涛, 何思源. 践行“三个走向”的时代意义、现实成就与行动展望[J]. 档案学研究, 2024, 38(2): 4-12.
[9] 谢诗艺,谢亚彤,孙悦,翁祎晗,李小婉. 双元价值论语境下档案助力现代化乡村治理的路径—基于张家港基层实践经验的思考[J]. 档案学研究, 2024, 38(1): 37-43.
[10] 陈强,杨阳. 档案治理法治化的规范进路—由“软硬分治”到“软硬混治”[J]. 档案学研究, 2024, 38(1): 61-68.
[11] 张卫东,高梦凡,房姝含. 档案工作责任制构建:内涵、理念与路径[J]. 档案学研究, 2024, 38(1): 28-36.
[12] 杨文. 中国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演进脉络与优化策略[J]. 档案学研究, 2023, 37(5): 30-39.
[13] 赵跃, 李艺, 胡萍. “十四五”时期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注意力配置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3, 37(4): 9-18.
[14] 唐启, 于英香. 对档案治理概念内涵与外延厘定的批判与反思[J]. 档案学研究, 2023, 37(4): 25-32.
[15] 蔡盈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J]. 档案学研究, 2023, 37(3):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