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档案学研究  2024, Vol. 38 Issue (2): 13-21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4.02.002
  基础理论研究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2023年中国档案学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徐拥军1,2,张群群1,嘎拉森1
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2.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2
The Status Quo,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Chinese Archival Science Research in 2023
XU Yongjun1,2,ZHANG Qunqun1, Galasen1
1. School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2. Archival Undertaking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i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全文: HTML    PDF(1447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2023年中国档案学研究主要关注“档案学基础理论”“电子档案管理”“档案治理”“档案事业”“档案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红色档案与课程思政”“档案与数字人文”“中国古文书学”等主题,呈现出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性交融、本土性和国际性并存、开放性和创新性兼备的特点。未来,中国档案学研究仍须坚持守正创新,继续推进档案学学科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平衡好国际借鉴与本土关照的关系,注重向外延展和向内深化,重视研究的人学意蕴与实践导向,以此助力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建构,为我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档案事业    
Abstract

In 2023, Chinese archival science research mainly focused on the eight themes: "basic theory of archival science"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archival governance" "archival undertaking" "archival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red archives 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chives and digital humanities" and "Chinese diplomatics", which exhibited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loc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penness and innovation. In the future, Chinese archival science research still needs to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 and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of archival science. Based on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we should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and local reality, pay attention to external extension and internal deepening,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humanistic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orientation of research, so as to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utonomous archival science knowledge system of China, and suppor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archival undertaking.

Key wordsarchival science    autonomous knowledge system    archival undertaking
出版日期: 2025-04-28
通讯作者: 嘎拉森   
Corresponding author: Galasen   
引用本文:

徐拥军, 张群群, 嘎拉森. 2023年中国档案学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J]. 档案学研究, 2024, 38(2): 13-21.
XU Yongjun, ZHANG Qunqun, Galasen. The Status Quo,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Chinese Archival Science Research in 2023. Archives Science Study, 2024, 38(2): 13-21.

链接本文:

http://daxyj.journalx.cn/CN/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4.02.002      或      http://daxyj.journalx.cn/CN/Y2024/V38/I2/13

[1] 徐拥军, 连志英, 陈怡. 2021年中国档案学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J]. 档案学研究, 2022(1):8-13.
[2] [3] 连志英, 徐拥军, 陈怡. 2022年中国档案学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基于对《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的发文统计[J]. 档案学研究, 2023(1):12-17.
[4] 王英玮. 识变应变求变—对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考[J]. 中国档案, 2023(1):11-13.
[5] 黄夏基, 古琼梅. 档案本质属性新说[J]. 档案学研究, 2022(6):25-31.
[6] 徐拥军, 郭若涵, 卢思佳. 档案现象的文化本质:内在根源、逻辑表征与意义传达[J]. 档案学研究, 2023(4):4-8.
[7] 丁海斌. 档案工作中的“后端反馈调节原理”—兼谈对“前端控制”理论的修正与完善[J]. 档案管理, 2022(5):5-13.
[8] 连志英, 蒋玲, 张晓. 档案来源观的后现代转向[J]. 档案学通讯, 2023(5):4-10.
[9] 易涛. 双元价值论视域下档案数据共享研究[J]. 档案与建设, 2023(6):14-18.
[10] 丁华东, 杨茜兰. 心理需求、记忆共享与伦理约束—论档案实现身份认同功能的作用机制[J]. 档案学研究, 2023(2):4-11.
[11] 闫静, 刘洋洋, 赵婧羽. 中西比较视野下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焦点与学术发展[J]. 档案管理, 2023(1):13-18.
[12] 杨光. 福柯论档案—作为一种思想史研究的档案研究[J]. 档案学通讯, 2023(2):109-112.
[13] 杨光. “让档案自己说话”:福柯的档案史料观[J]. 档案学研究, 2023(3):137-143.
[14] 程媛, 吴颖诗, 王玉珏. 数字时代档案记忆的媒介物质性认识—沃尔夫冈·恩斯特媒介考古学中的档案思想研究[J]. 北京档案, 2023(10):9-14.
[15] 龙家庆. 档案行动主义的历史溯源、核心内涵与思想批判[J]. 档案学研究, 2023(2):28-35.
[16] 毕建新, 余雪, 余亚荣, 等. 电子档案可信存储与验证体系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3(3):119-126.
[17] 于英香, 张期勇. 从制度信任到技术信任:档案信任机制的变迁与发展[J]. 浙江档案, 2022(12):30-33.
[18] 郭硕楠, 吴建华. 中国电子文件归档变迁及其规律初探—基于政策文本和研究文献的双重视角[J]. 档案学通讯, 2023(4):30-38.
[19] 杨鹏, 金波. 数智时代智慧档案建设的逻辑理路与运行线路[J]. 档案学通讯, 2023(2):48-56.
[20] 徐拥军, 卢思佳, 郭若涵. 全流程视角下档案数字化建设中著作权风险分析与管理[J]. 图书情报工作, 2023(18):46-56.
[21] 金波, 杨鹏, 宋飞. 档案数据化与数据档案化:档案数据内涵的双维透视[J]. 图书情报工作, 2023(12):3-14.
[22] 钱毅, 苏依纹. 基于档案的数据基础设施(ABDI)的概念内涵与构建策略[J]. 档案学通讯, 2023(6):52-60.
[23] 王平, 陈秀秀, 李沐妍, 等. 区块链视角下档案数据质量管理路径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3(2):120-127.
[24] 嘎拉森, 徐拥军. 档案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实现路径[J]. 档案学通讯, 2022(6):61-69.
[25] 谢诗艺, 葛悦. 档案文化治理:关于档案治理的文化考量[J]. 档案学通讯, 2023(1):39-44.
[26] 李元华, 唐东楚. 机构改革后国家档案馆“代位”角色的考辨与纾困—以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为例[J]. 档案学通讯, 2023(1):71-80.
[27] 李宗富, 黄婷婷. 我国国家综合档案馆治理场域:理论阐释、模型建构及实践进路[J]. 档案学研究, 2023(5):13-21.
[28] 陈艳红, 王从容. 《档案法实施办法》修订的思考—基于《档案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的文本分析[J]. 档案学通讯, 2023(2):65-73.
[29] 柯友乐, 熊德中. 《个人信息保护法》视域下人事档案遗失的法律救济—以493份司法裁判文书为样本[J]. 档案学通讯, 2023(5):61-69.
[30] 金波, 王洁菲, 添志鹏, 等. 档案数据治理运行机制探究[J]. 档案学通讯, 2023(4):22-29.
[31] [65] 蔡盈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J]. 档案学研究, 2023(3):4-8.
[32] 章燕华. 以数智化驱动引领档案事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与实施路径[J]. 档案学通讯, 2023(6):4-13.
[33] 周林兴, 周晴.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档案机构的使命研究[J]. 浙江档案, 2023(5):26-29.
[34] 徐拥军, 龙家庆. 档案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 档案学通讯, 2023(1):20-27.
[35] 聂云霞. 基于场域理论的档案馆文化生态位重构[J]. 档案学研究, 2023(2):20-27.
[36] 苏碧莹, 杨晴晴. 新时代档案馆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3(5):107-114.
[37] 赵跃, 李艺, 胡萍. “十四五”时期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注意力配置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3(4):9-18.
[38] 刘越男, 周文泓, 李雪彤, 等. 我国档案事业“十四五”发展图景展望—基于国家及省级地方档案事业“十四五”规划的文本分析[J]. 图书情报知识, 2023(2):71-79.
[39] 姚静, 徐拥军. 构建档案开放审核免责机制的必要性、困境与策略[J]. 档案学研究, 2023(2):74-80.
[40] 马仁杰, 许茹, 薛冰. 论数智技术浪潮下我国档案利用工作的优化路径[J]. 档案学研究, 2023(1):124-131.
[41] 张臻, 郭若涵, 徐拥军, 等. 北京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制度体系构建[J]. 档案学通讯, 2023(6):24-31.
[42] 梅佳, 吴克萍, 岳彦如. 北京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制度体系构建[J]. 档案学通讯, 2023(6):39-43.
[43] 胡广成, 杨雪辉. 杭州亚运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探究[J]. 档案学通讯, 2023(6):44-51.
[44] [48] 冯惠玲. 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下的档案学科建设思考[J]. 档案学通讯, 2022(6):103-105.
[45] 赵彦昌. 一级学科更名对我院发展的影响和我们的应对之策[J]. 档案学通讯, 2022(6):111-112.
[46] 张卫东, 陈希鹏, 杨斯涵. 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下档案学术研究题域的扩展与深化[J]. 图书情报工作, 2023(1):90-98.
[47] 李财富. 一级学科更名对档案学的发展利大于弊[J]. 档案学通讯, 2022(6):108-109.
[49] 张斌, 杨文. 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3(2):41-56.
[50] 李财富. 关于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若干思考[J]. 档案学通讯, 2023(3):4-12.
[51] 张卫东, 左娜. 档案领域参与数字人文的适应性推进模型构建:从焦点透视到系统考量[J]. 档案学研究, 2022(5):4-10.
[52] 陈艳红, 陈晶晶. 数字人文背景下档案知识服务范式转换:机理、特征与策略[J]. 档案学刊, 2022(2):1-13.
[53] 任越, 焦俊杰. 文化大数据:档案数字叙事的发展机遇与提升策略[J]. 北京档案, 2023(5):10-14.
[54] 马林青. 基于档案化保护的传统村落数字记忆建构:内涵、路径与案例应用[J]. 档案与建设, 2023(5):48-51.
[55] 章华明, 张燕. 面向“大思政课”育人改革的红色档案叙事转向—以校史资源为例[J]. 档案学通讯, 2023(4):14-21.
[56] 周耀林, 张丽华, 刘红. 叙事传输视角下红色档案资源社会共建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3(1):82-90.
[57] 孙大东, 张怡涵. 基于事理图谱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3(5):73-80.
[58] 沈蕾, 申斌. 中国文书学的奠基:近代文书教育、知识传播及学科化[J]. 档案学通讯, 2023(3):79-86.
[59] 蒋瑞. 论商代简册文书的分类—以甲骨文考察为中心[J]. 档案学通讯, 2023(1):89-97.
[60] 谭天枢. 元代契尾考证[J]. 档案学通讯, 2023(1):98-108.
[61] 梁艳萍. 明代题本制度研究[J]. 档案学通讯, 2023(5):104-107.
[62] 丁海斌, 王明娟. 从《清朝续文献通考》看晚清档案与档案工作的变化过程[J]. 档案学研究, 2023(4):141-148.
[63] 杨文, 张斌. 再论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的构建[J]. 图书情报知识, 2022(4):30-42.
[64]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EB/OL]. [2022-11-25]. http://news.cssn.cn/zx/bwyc/202207/t20220728_5429844.shtml.
[1] 连志英, 陈怡, 王锦文, 余敏, 吴雅怡. 近二十年中国档案事业发展注意力变迁研究—基于“十五”至“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文本的分析[J]. 档案学研究, 2024, 38(2): 22-29.
[2] 刘越男, 贺谭涛, 何思源. 践行“三个走向”的时代意义、现实成就与行动展望[J]. 档案学研究, 2024, 38(2): 4-12.
[3] 段愿. 梁启超方志观的档案学意义[J]. 档案学研究, 2024, 38(1): 134-141.
[4] 卢思佳,陈晓婷. 守正与创新:一级学科更名背景下档案学科发展路径[J]. 档案学研究, 2024, 38(1): 4-11.
[5] 程亚萍,周小李. 中国档案学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历程、动力及规律[J]. 档案学研究, 2024, 38(1): 44-51.
[6] 王阮, 安俊达, 关心惠. 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科发展的机遇、挑战与路径[J]. 档案学研究, 2023, 37(6): 25-32.
[7] 卜昊昊, 张斌. 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内涵意蕴、生成动因与构建路径[J]. 档案学研究, 2023, 37(6): 4-9.
[8] 杨文. 中国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演进脉络与优化策略[J]. 档案学研究, 2023, 37(5): 30-39.
[9] 赵跃, 李艺, 胡萍. “十四五”时期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注意力配置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3, 37(4): 9-18.
[10] 蔡盈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J]. 档案学研究, 2023, 37(3): 4-8.
[11] 何永明, 归吉官, 张中华, 刘泽珊. 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审视中国档案学的理论自觉[J]. 档案学研究, 2023, 37(3): 43-49.
[12] 邓君, 钟楚依, 胡程杰, 吕佳. 新文科背景下吉林大学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3, 37(2): 50-58.
[13] 连志英, 徐拥军, 陈怡. 2022年中国档案学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基于对《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的发文统计[J]. 档案学研究, 2023, 37(1): 12-17.
[14] 张斌, 李星玥, 杨千. 档案学视域下的数字记忆研究:历史脉络、研究取向与发展进路[J]. 档案学研究, 2023, 37(1): 18-24.
[15] 周文泓, 贺谭涛, 陈淑涵, 黄思诗. 计算档案学的建构空间研究——基于概念基础与实践表现的综合分析[J]. 档案学研究, 2023, 37(1): 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