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阅读
目的 针对局部晚期NSCLC受累野IMRT后RILI发生情况,分析不同模型建模方法并评价其预测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1年间肿瘤医院收治的242例未进行手术治疗的Ⅲ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以放疗结束后6个月内发生2、3级RILI分别作为终点事件。分别采用PCA模型、LKB模型和MLD模型3种计算方法,对剂量学参数建立NTCP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果。结果 PCA模型提取4个主成分,2、3级RILI预测结果,AUC分别为0.650、0.606。LKB模型2级RILI参数拟合得到m=0.46,n=1.35,D50=23.59 Gy,3级RILI参数拟合得到m=0.36,n=0.27,D50=72.67 Gy,AUC分别为0.607、0.585。MLD模型2、3级参数预测结果γ50=1.073,D50=24.66 Gy和γ50=0.97,D50=48.45 Gy,AUC分别为0.604和0.569。结论 使用相同治疗模式的单一人群大样本数据进行建模,对提高模型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很重要。LKB模型和PCA模型均能较好地预测RILI的发生概率,MLD模型对3级RILI的预测效果较差。
目的 评价肺寡转移瘤行SBRT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行SBRT治疗的最佳人群。方法 对2012—2015年间51例肺寡转移患者76个肺转移结节行SBRT。原发肺肿瘤27例,肺外来源肿瘤24例。鳞癌7例,腺癌35例,其他9例。剂量50 Gy分5次、60 Gy分3次等。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1、2年LC率分别为86%(65/76)和80%(61/76),OS率分别为80%(41/51)和55%(28/51),中位OS为30(2~57)个月,中位PFS为8(1~32)个月。21例出现1级RP,1例出现2级RP。多因素分析表明肺转移结节数≤2、PFI及PS评分≤1分均影响OS (P<0.05)。结论 肺寡转移瘤行SBRT是安全、有效的,肺转移结节数、PFI及PS评分是影响OS因素,选择合适患者和适宜治疗时机是保证SBRT疗效的关键。
目的 评估外照射后体积仍较大宫颈癌行三维腔内近距离放疗同步体外施源器引导下IMRT剂量学可行性。方法 用Oncentra4.3 TPS为7例外照射后体积较大的宫颈癌患者分别设计内外融合放疗计划和三维腔内放疗计划;并对同一患者4次内外融合放疗计划进行基于弹性配准的三维剂量叠加,计算OAR累积剂量,使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差异。结果 内外融合计划D90、V100、CI高于三维腔内计划(P=0.000);两种计划直肠、乙状结肠和膀胱D2c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配准三维剂量叠加法与DVH参数数值相加法两种OAR累积剂量计算方法计算直肠、乙状结肠、膀胱总D2c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照射后体积仍较大的宫颈癌,内外融合放疗可显著提高靶区覆盖和适形度,并未明显增加OAR剂量。验证了三维叠加法与数值相加法对OAR累积剂量的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肿瘤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实现肿瘤异质性的可视化并应用现代影像方法给予精确定量,是影像学面临的新挑战。新兴的放射组学解决了这一难题,放射组学应用于肿瘤空间异质性分析并具有可视化效果,其影像定量方法主要包括直方图分析、纹理分析以及参数反应图,这些方法通过肿瘤空间异质性定量评估加快药物研发、改善疗效判断、完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碰撞瘤属于临床罕见病,是指两种独立起源的原发性肿瘤相互碰撞或相互浸润,几乎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关于碰撞瘤的个案报道相对不多,国内尚无相关综述总结。笔者在pubmed、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阅读近5年相关国内外病例的报道,对碰撞瘤的好发部位、常见病理类型、发病机制等展开综述,旨在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和认识碰撞瘤。
作 者 须 知
合 作 单 位
访 问 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