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学术影响  |  收录情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线办公系统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RSS
  相 关 下 载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7年 26卷 5期
刊出日期:2017-04-21

综述
头颈部肿瘤
物理·生物·技术
腹部肿瘤
胸部肿瘤
讲座
专论
共识
经验交流
   
专论
489 程光惠
恶性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临床应用(一)——头颈部及胸部
本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近距离治疗的临床资料,加之作者及作者单位相关治疗经验,从适应证、禁忌证、靶区范围、剂量、疗效及不良反应等6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套较为成熟方案,希望为国内同行提供可靠参考,以期为近距离治疗发展助力。本篇主要探讨头颈及胸部恶性肿瘤。
2017 Vol. 26 (5): 489-494 [摘要] ( 1612 ) [HTML 1KB] [PDF 1020KB] ( 0 )
共识
495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中国医师学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微创治疗分会 ,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北方粒子治疗多中心协作组
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流程与QC的专家共识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简称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属于近距离治疗范畴, 它具有靶区局部剂量高,周围正常组织剂量低的特点,同时粒子植入治疗需要在穿刺引导下进行,它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已成为早期前列腺癌标准治疗手段之一。粒子植入治疗需要借助超声、CT、MRI等影像引导和辅助导航引导系统来实现粒子在肿瘤靶体积内精准分布,确保术后与术前计划高度一致。如何实现粒子在靶体积内精准适形剂量分布,图像引导结合模板辅助是实现粒子植入的关键。经直肠超声引导结合经会阴部模板辅助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已十分成熟,而其他部位肿瘤粒子植入引导技术标准尚没有达成共识。本文主要基于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技术建立起的规范和共识,内容包括粒子剂量学、适应证、技术流程。粒子治疗是非常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但鉴于目前尚缺少大规模循证医学证据,需要多中心、前瞻、随机研究的高水平文章以提高循证医学等级。
2017 Vol. 26 (5): 495-500 [摘要] ( 1829 ) [HTML 1KB] [PDF 870KB] ( 0 )
头颈部肿瘤
501 康敏 ,赵婷婷 ,周平婷, 廖雪银 ,韦婷婷 ,王仁生
基于IMRT和RTOG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的鼻咽癌N分期研究
目的 建立一个基于IMRT和RTOG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的鼻咽癌新N分期。 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2011年经病理学证实、无DM并接受IMRT的初治鼻咽癌患者324例,根据鼻咽癌UICC/AJCC分期标准(第7版)进行重新分期。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 324例患者中269例(83.0%)出现转移淋巴结,中位随访58个月(6~77个月),全组5年OS率为84.8%,DFS率为77.1%,RFS率为92.7%,DMFS率为80.5%。对其中颈部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咽后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水平、侧数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因素(P值均<0.05)。根据风险比差异确定鼻咽癌新N分期: N0期为无淋巴结转移;N1期为Ⅶa区或/和单侧上颈(Ⅰ、Ⅱ、Ⅲ、Va区)淋巴结转移;N2期为双侧上颈(Ⅰ、Ⅱ、Ⅲ、Ⅴaa区)淋巴结转移;N3期为Ⅳ a、Ⅴb区及以下区域淋巴结转移。 结论 基于IMRT和RTOG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的鼻咽癌新N分期更符合现状,并能更客观预测预后、指导治疗。
2017 Vol. 26 (5): 501-507 [摘要] ( 1622 ) [HTML 1KB] [PDF 1406KB] ( 0 )
508 李俊晨, 李国华, 胡春洪
DTI参数诊断早期放射性脑损伤Meta分析
目的 分析DTI多参数指标对早期放疗后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根据PRISMA协议纳入标准文献,进行FA值、λ|| 和λ的汇总,绘制森林图、累计分析、敏感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且绘制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结果 总共筛选了11篇文章进行Meta分析,FA值异质性检验结果:在中国P=0.000,I2=93.6%;在其他国家及地区P=0.004,I2=82.2%,总P=0.000,I2=91.5%。时间剂量依赖性、科研设计方法回归分析分别为Adjusted P=0.026、P=0.005和Adjusted P=0.859、P=0.908。λ||和λ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908,I2=0.0%和P=0.100,I2=56.6%。Egger′s检验系数为-6.26(95% CI为-9.31~-3.20,P=0.001),Begg′s检验结果为P=0.004。结论 DTI的多种参数指标对于诊断早期放射性脑损伤较敏感,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2017 Vol. 26 (5): 508-512 [摘要] ( 1381 ) [HTML 1KB] [PDF 976KB] ( 0 )
513 张江鹄 ,黄晓东 ,高黎 ,易俊林 ,杨琳 ,马沛卿 ,徐国镇 ,罗京伟 ,肖建平, 王凯, 曲媛, 张世平
上皮-肌上皮癌的临床特点与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上皮-肌上皮癌患者局部区域复发风险和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9—2015年收治的18例首程治疗或首程辅助治疗于本中心完成的上皮-肌上皮癌患者生存情况。单纯手术8例(44%),术后辅助放疗9例(50%),根治性同步放化疗1例(6%)。比较各组局部区域复发率和生存率。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全组5例(27.8%)患者LRR,5年LRFS率为69%,5年OS率为93%。辅助放疗组5年LRFS优于单纯手术组,但未达统计学差异(71%∶57%,P=0.569)。结论 局部区域失败是上皮-肌上皮癌治疗的主要失败模式,进一步提高LC率是改进生存的关键。
2017 Vol. 26 (5): 513-516 [摘要] ( 1414 ) [HTML 1KB] [PDF 2267KB] ( 0 )
胸部肿瘤
517 张安度 ,韩晶 ,韩春 ,孔洁, 王澜 ,张钧 ,郝凯凯
1257例食管鳞癌三维放疗+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食管癌3DRT+化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12年本院收治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1257例,3DRT+化疗(放化疗组)362例,单纯放疗(单放组)895例。观察全组患者近期疗效、OS率及死亡原因。Kaplan-Meier法计算OS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放化疗组与单放组的有效率分别99.1%(346/349)与99.0%(813/821)(P=0.397)。1、3、5年OS率放化疗组与单放组分别为74.0%、42.0%、32.9%与65.9%、33.0%、23.3%(P=0.000),同期放化组与单放组分别为75.6%、43.5%、33.2%与65.9%、33.0%、23.3%(P=0.000)。同期放化组与序贯放化组相近(P=0.583),序贯放化疗组较单放组有提高OS率趋势(P=0.065)。两组主要死因均为肿瘤复发和未控,其次为远处转移。放化疗组死于未控比例低于单放组(7.4%∶14.7%,P=0.003)。结论 放化疗组OS明显优于单放组;序贯放化疗组较单放组有提高OS率趋势,同期放化组较单放组OS率明显提高;放化疗组死于未控比例要低于单放组。
2017 Vol. 26 (5): 517-521 [摘要] ( 1460 ) [HTML 1KB] [PDF 1077KB] ( 0 )
522 张伟克, 解丽梅 ,王忠山, 庞得全
肺腺癌与鳞癌微观延展对GTV→CTV的影响
目的 更好了解不同类型NSCLC肿瘤最大径与最远微转移之间关系,提供由GTV确定CTV外扩范围更精确的组织学依据。方法 对2014—2015年间收治的113例NSCLC (44例鳞癌、69例腺癌)术后病理标本进行回顾分析。肿瘤最大直径由大体测量与显微镜下测量结合确定,肿瘤微观转移灶由显微镜下观察确定,肿瘤边界外局部微观转移灶与肿瘤之间距离以目镜测微尺测量计算得出。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Logistic方法回归分析。结果 腺癌组肿瘤最大径与微观转移回归关系显著,鳞癌组未见相关性(P=0.151)。腺癌组淋巴结转移阳性与否与最远微观转移两者关系显著,鳞癌组未见相关性(P=0.597)。肿瘤分化程度无论与腺癌还是鳞癌的最远微观转移均未见相关性(P=0.113)。腺癌组平均最远微观转移距离为2.94 mm,覆盖95%的最远微观转移距离为7.5 mm。肿瘤最大径<3 cm腺癌覆盖95%的最远微观转移需要4 mm,3~5 cm需要6 mm,>5 cm需要7.5 mm;鳞癌组平均最远微观转移距离2.69 mm,覆盖95%的最远微观转移距离为6 mm。结论 肺腺癌的微观转移最远距离与肿瘤最大径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靶区勾画时GTV到CTV外扩范围应据此调整;鳞癌微观转移最远距离与肿瘤最大径未见相关性;腺癌与鳞癌的微观转移最远距离与肿瘤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
2017 Vol. 26 (5): 522-526 [摘要] ( 1409 ) [HTML 1KB] [PDF 1840KB] ( 0 )
527 张霞琴, 李红卫, 王伟丽, 贾素芳, 柏玮, 曹建忠, 宋欣
不同EGFR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WBRT分析
目的 探讨肺腺癌脑转移患者不同EGFR突变状态WBRT疗效差别。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5年在本院诊治的89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EGFR检测。脑转移一线6 MV X线外照射:WBRT30 Gy分10次或40 Gy分20次(≤3个脑转移灶IMRT同步加量40~45 Gy分10次或50~60 Gy分20次)。比较EGFR突变和野生型患者的有效率、IPFS、OS。Kaplan-Meier法计算IPFS、OS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89例患者总有效率为62%,中位IPFS为7.0个月(95%CI为6.060~7.940),中位OS为12.0个月(95%CI为9.539~14.46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转移患者有效率与KPS评分、EGFR突变状态相关(P=0.009、0.035),KPS评分、EGFR突变状态是IPFS的影响因素(P=0.048、0.000),KPS评分、原发灶控制是OS的影响因素(P=0.000、0.031)。结论 肺腺癌脑转移患者WBRT后,EGFR突变较野生型有效率高,IPFS时间长,OS无差别。
2017 Vol. 26 (5): 527-531 [摘要] ( 1431 ) [HTML 1KB] [PDF 846KB] ( 0 )
腹部肿瘤
532 亓姝楠,徐利明 ,袁志勇 ,曹建忠,兰胜民, 吴君心 ,吴涛 ,朱苏雨 ,钱立庭,侯晓荣 ,张福泉 ,张玉晶 ,朱远 ,杨勇, 李晔雄
原发肿瘤负荷对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预后影响
目的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尚缺乏有效临床预后和治疗决策因子。本研究旨在定义原发肿瘤负荷(PTB)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作用。方法 共回顾性收录10家医院1383例病例,其中Ⅰ期947例(68.5%),Ⅱ期326例(23.6%),Ⅲ—Ⅳ期110例(8.0%)。751例患者(54.3%)具有高PTB (H-PTB)特征。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H-PTB与疾病侵袭性高、B症状、进展期、区域淋巴结受累、乳酸脱氢酶升高及一般状况差相关。H-PTB组5年OS、PFS更差,分别为50.2%、41.8%,对比低P3TB (L-PTB)分别为72.1%、62.5%(P=0.000、0.000)。多因素分析PTB是OS (HR=1.851)和PFS (HR=1.755)的独立预后因素。H-PTB在局限期患者中,与局部区域控制降低有关,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为71.6%,对比L-PTB组为84.3%(P=0.000)。结论 NKTCL中,H-PTB与多个不良临床特征相关,是生存和LC的不良预后因素。H-PTB可作为疾病风险分层和治疗调整的可靠指标。
2017 Vol. 26 (5): 532-537 [摘要] ( 1427 ) [HTML 1KB] [PDF 1966KB] ( 0 )
538 余昕 ,肖巍魏 ,王俏镟, 郭素萍, 曾智帆 ,丁培荣 ,李力人 ,陈功 ,潘志忠, 万德森高远红
40例局部晚期结肠癌术前neoCRT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初诊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结肠癌neoCRT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分析2010—2015年本中心收治的初诊不可切除的40例接受术前neoCRT的局部晚期结肠癌患者资料。结果 39例按计划完成术前neoCRT。34例行根治性手术,R0切除率为91%,pCR率为24%(8/34),T降期率为76%(26/34),N降期为100%(32/32),临床分期降期94%(32/34;21例膀胱受侵者中术后全膀胱保留33%(7/21)、部分膀胱保留52%(11/21)。3—4级血液学反应23%,3级手足综合症3%,3级放射性皮炎3%,不完全性肠梗阻5%。3年样本数25例,全组3年OS、PFS分别为75%、80%;34例成功转化为R0切除者3年OS、DFS分别为87%、81%;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6例。结论 neoCRT显著降低了初诊不可切除局部晚期结肠癌分期,提高了R0切除率,未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近期疗效满意。neoCRT在局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2017 Vol. 26 (5): 538-541 [摘要] ( 1404 ) [HTML 1KB] [PDF 786KB] ( 0 )
542 郭威 ,顾晓斌 ,亓昕, 高献书, 马茗微, 崔明 ,谢木, 白赟 ,彭川
中高危局限期前列腺癌大分割及常规分割放疗疗效对比——Meta分析
目的 比较中高危局限期前列腺癌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搜集有关中高危局限期前列腺癌大分割放疗及常规分割放疗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差异采用HR和RR及95%CI描述。结果 根据纳入排除和标准,最终纳入5项包括1621例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OS率(HR=1.00,95%CI为0.85-1.17,P=0.980)和生化失败结果(RR=0.87,95%CI为0.68-1.12,P=0.274)均相似。与常规分割放疗比较,大分割放疗组≥2级急性胃肠反应发生率偏高(RR=1.94,95%CI为1.23-3.06,P=0.004)。两组≥2级急性泌尿系统不良反应(RR=1.03,95%CI为0.92-1.14,P=0.626),晚期≥2级胃肠(RR=1.17,95%CI为0.90-1.51,P=0.238)和泌尿系统(RR=1.11,95%CI为0.94-1.30,P=0.228)不良反应均相似(P值均>0.05)。结论 中高危局限期前列腺癌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疗效相当,虽然大分割放疗组急性胃肠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常规分割组,但两组晚期胃肠和泌尿系统反应并无差异,患者可耐受。
2017 Vol. 26 (5): 542-545 [摘要] ( 1368 ) [HTML 1KB] [PDF 865KB] ( 0 )
546 肖绍文, 徐诣芝, 张珊文, 刘长青, 方志伟,白楚杰,李东明, 李永恒,蔡勇, 孙艳,郑宝敏,苏星, 徐刚
外源p53基因联合热疗和放射治疗76例晚期软组织肉瘤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重组人p53基因(rAdp53)注射液在不可切除晚期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5—2012年间共收治不可切除的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76例,其中rAdp53+放疗、热疗(p53组)41例,放疗、热疗(对照组)35例。rAdp53瘤内注射或腔内灌注,1 次/周,1~2×1012 VP/次,平均8次。放疗2 Gy/次,5 次/周,平均PTV剂量p53组为(56.3±5.3) Gy,对照组为(58.1±4.2) Gy (P>0.05)。热疗采用浅部或深部热疗,2 次/周,平均8次。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有效率、疾病进展时间、OS期及不良反应。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余用χ2检验。结果 p53组较对照组疗后2个月获益率(PR+CR+SD)和LC率明显提高(85%∶54%,P=0.003和49%∶23%,P=0.020),疾病进展时间及OS明显延长(12个月∶5个月,P=0.010及48个月∶31个月,P=0.049)。除一过性发热外,未见加重的放疗及热疗不良反应(P>0.05)。结论 软组织肉瘤采用重组人p53基因注射液结合放疗、热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2017 Vol. 26 (5): 546-549 [摘要] ( 1293 ) [HTML 1KB] [PDF 763KB] ( 0 )
550 刘忠山, 赵杨祉 ,郭杰 ,林霞 ,路双臣, 王红勇, 邱玲 ,李云峰, 任晓俊, 张冰雅,王铁君
CT引导下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剂量学分析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学优势,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 共纳入52例经体外放疗后肿瘤消退不明显、剩余肿瘤仍>5 cm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应用宫腔管和自由金属针组成的“混合”施源器对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勾画高危CTV (HR-CTV)、中危CTV (IR-CTV)及OAR。将体外照射与近距离治疗的EQD2相加。评价HR-CTV和IR-CTV的D90、D100及膀胱、直肠及乙状结肠的D2 cc值。结果 HR-CTV的D90平均值为(88.4±3.5) Gy。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的D2 cc分别为(81.1±5.6)、(65.7±5.1)、(63.1±5.4) Gy。100%患者膀胱、乙状结肠的D2 cc≤90、≤70 Gy,89%患者直肠的D2 cc≤70 Gy。结论 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有明显剂量学优势,临床或许可行,但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尚待进一步观察。
2017 Vol. 26 (5): 550-554 [摘要] ( 1573 ) [HTML 1KB] [PDF 1691KB] ( 0 )
物理·生物·技术
555 黄付静, 马长升, 王若峥, 巩贯忠 ,尚东平, 尹勇
4DCT与MR图像形变配准确定原发性肝癌放疗靶区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应用形变配准技术联合4DCT和MR-T2图像进行肝癌IGTV制定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5—2016年间首次放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例,依次完成自由呼吸下4DCT扫描,深吸气状态下MR-T2像扫描,将4DCT依呼吸时相分为10个序列。应用MIM软件进行图像配准,评价指标为门静脉、腹腔干在三维方向的最大位移及肝脏交叠度。在各序列CT图像上勾画GTV,将4DCT各时相GTV融合为IGTV;将MR-T2图像形变配准到4DCT各时相图像上,获得10个GTVDR,并融合为IGTVDR。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靶区体积差异。结果 门静脉和腹腔干在x、y、z轴向位移分别为(0.3±0.8)、(0.5±1.5)、(0.7±1.2) mm和(0.8±1.8)、(0.1±1.0)、(0.6±2.0) mm。肝脏交叠度为(115.4±13.8)%。形变配准后4DCT各时相GTV均大于配准前,平均增加8.18%(P<0.05),且各分时相形变后的GTV与MR-T2图像中勾画体积基本一致。IGTVDR显著大于形变配准前IGTV体积,平均增加了9.67%(P<0.05)。结论 MR图像能显示比CT更多的信息且表现出更高对比度。勾画GTV时应将MR图像与4DCT图像相结合,基于此获得的IGTV可更好地确定靶区范围和运动轨迹,提高肝癌靶区勾画精度。
2017 Vol. 26 (5): 555-559 [摘要] ( 1585 ) [HTML 1KB] [PDF 2344KB] ( 0 )
560 谭淑慧, 李玉锋, 黄浦 ,娄惊蛟,李洪升, 尹勇, 李登旺
头颈部肿瘤ART-IMRT四种方案剂量学评估
目的 研究头颈部肿瘤ART-IMRT分次放疗中采用不同频次再计划方案时,靶区与OAR解剖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对其剂量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省肿瘤医院28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入组研究,其中鼻咽癌19例、喉癌4例、上颌窦肿瘤5例,患者均接受常规分割治疗。每周第1天进行1次CBCT扫描作为参考图像,共采集6次。将CBCT与计划CT配准得到“伪CT”图像。实施4种再计划方案,无再计划作为参考,分别得到实际剂量与计划预测剂量,并评估两种剂量差异。多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Friedman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PTV、CTV、左右腮腺6周中每周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46、0.024、0.017)。4种再计划方案中两腮腺的实际剂量与计划预测剂量比较P值均<0.05,且4种方案中两腮腺的两种剂量之间差异与参考方案相比分别下降5.02%、11.17%、12.08%、13.19%。结论 再计划可确保靶区足够剂量,使OAR受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再计划频次越高,实际剂量越接近计划预测剂量,2次再计划方案效率最高。
2017 Vol. 26 (5): 560-564 [摘要] ( 2008 ) [HTML 1KB] [PDF 1157KB] ( 0 )
565 张旺,杨燕,吕麟亚,王珊, 孔祥如,章均,杨娇, 王玉蝉
125I粒子植入术对荷神经母细胞瘤裸鼠有效性和安全性实验研究

目的 采用动物实验方法探索 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建立动物模型并分为 125I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各15只。每3天测量肿瘤长、短径。每9 d计算肿瘤抑制率,检测肿瘤组织、瘤周组织凋亡、增殖蛋白表达情况,以及裸鼠内分泌指标和骨髓情况。两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肿瘤抑瘤率在第9、18、27天时 125I组均高于对照组、空白组(P值均<0.05),对照组与空白组相近(P>0.05)。肿瘤组织Caspase-3表达 125I组高于对照组、空白组,PCNA表达 125I组低于对照组、空白组(P值均<0.05),对照组和空白组相近(P>0.05)。瘤周组织中Caspase-3、PCNA在各组间表达均相近(P值均>0.05)。肿瘤组织中凋亡细胞数 125I组高于空白组、对照组(P值均<0.05),空白组和对照组相近(P>0.05)。各组间内分泌指标相近(P>0.05)。125I组中裸鼠无明显骨髓抑制现象,且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近(P值均>0.05)。结论 125I粒子对神经母细胞瘤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且在治疗剂量内也比较安全。

2017 Vol. 26 (5): 565-571 [摘要] ( 1292 ) [HTML 1KB] [PDF 1465KB] ( 0 )
572 刘畅, 田兴, 郭雷鸣 ,张珉 ,贾启明, 曹清云, 万百顺 ,王效谦 ,陆寓非 ,丁高峰
miR-15a负调控Bmi-1对胰腺癌细胞系PANC-1放射敏感性影响
研究表明,不同miRNA参与不同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其表达方式具有特异性[1]。miR-15a作为一种与肿瘤相关的基因,对癌细胞凋亡的调控发挥关键作用。Bmi-1作为PcG家族中的一种转录因子,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2-3]。Bmi-1参与胰腺癌细胞的调节过程十分繁杂,可被多种miRNAs调控[4],而miRNA作为与肿瘤密切相关的一类分子标记物,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主要是通过与其靶基因的3,UTR区结合,发挥相关功能[5]。这提示由表观遗传学改变而介导的Bmi-1表达量的升高可加快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具体研究还很少。本研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以胰腺癌细胞系PANC-1为基质,就miR-15a对Bmi-1的表达调控作一研究,进而探讨其在胰腺癌细胞PANC-1放射敏感性中作用,以揭示其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2017 Vol. 26 (5): 572-574 [摘要] ( 1370 ) [HTML 1KB] [PDF 1408KB] ( 0 )
575 刘艳杰 ,顾浩 ,史惠蓉 ,乔玉环 ,韩丽萍, 边爱平, 张梦真, 纪妹 ,郭红军, 常青 ,郭瑞霞
miR-124过表达增强人宫颈癌细胞放射敏感性
中晚期患者首选根治性放疗,部分患者还需术前或术后放疗,然后导致疗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放射抵抗[1],因此提高放射敏感性是目前宫颈癌放疗研究重点。miRNA是一类小的长度约20~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在生物转化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2]。miRNA作用广泛,不仅参与细胞分化增殖和细胞凋亡,有防御病毒的功能,还可能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3]。发现miR-124在多形性胶质瘤[4]、口腔鳞状细胞癌[5]、乳腺癌、宫颈癌[6]等中表达下降,扮演着癌基因的角色。目前研究表明miR-124过表达可以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7-8],但miR-124过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尚罕见文献报道。本研究以宫颈癌HeLa细胞为对象,研究miR-124过表达能否增强宫颈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及其作用机制,为以miR-124为靶点联合放疗的宫颈癌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017 Vol. 26 (5): 575-576 [摘要] ( 1087 ) [HTML 1KB] [PDF 726KB] ( 0 )
经验交流
577 林治学, 谭力
瓦里安加速器附件联锁故障维修体会
瓦里安医用直线加速器为多档能量配备齐全的附件,包括楔形板、电子线限光筒等。附件识别方法为在附件插入端设置不同开闭圆孔以组成唯一编码,在加速器机头上用编码器(ENCODER)进行识别,并设置附件联锁来检测附件是否安装正确。
2017 Vol. 26 (5): 577-577 [摘要] ( 1187 ) [HTML 1KB] [PDF 751KB] ( 0 )
综述
578 沈金闻, 朱远
早期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由于诊疗手段的不断改进,霍奇金淋巴瘤已成为治愈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但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治疗的远期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因此,根据疾病分期和危险因素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是目前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早期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在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2017 Vol. 26 (5): 578-581 [摘要] ( 1586 ) [HTML 1KB] [PDF 783KB] ( 0 )
582 徐利明 ,苑亚静, 王佩国 ,伍钢
利妥昔单抗应用于临床后原发纵隔B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
原发性纵隔B细胞淋巴瘤(PMBCL)形态学上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结节性硬化霍奇金淋巴瘤相似。多数 PMBCL 患者接受化疗后加巩固性累及野放疗治疗方式,认为巩固放疗能提高PMBCL的有效率和PFS,化放疗结合取得了较好疗效。最近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利妥昔单抗和蒽环类化疗方案提高了PMBCL治疗效果,能降低早期治疗失败,提高PFS和OS,改善预后。利妥昔单抗结合部分高强度化疗后不放疗也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多数文献仍在支持免疫化疗后巩固性纵隔放疗。基于病例数较少的研究结果,结合PET进展高强度免疫化疗后PET评价达到完全代谢缓解(CMR)的患者,或许可以不行巩固纵隔放疗。然而,这些结果需要一系列更大样本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患者伴预后不良因素或PET评价分值高于3分时建议纵隔巩固性放疗。
2017 Vol. 26 (5): 582-587 [摘要] ( 1584 ) [HTML 1KB] [PDF 863KB] ( 0 )
588 吴峥,朱苏雨
外周T细胞淋巴瘤临床治疗进展

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胸腺后成熟T细胞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目前临床研究进展滞后于B细胞淋巴瘤。现有治疗方案治愈率低,总体预后差,目前仍缺乏标准治疗方案。采用常规的CHOP类化疗疗效欠佳,放疗在早期患者中的价值尚有待确定,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高危患者巩固治疗的首选,新型药物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疗效仍需进一步证实。PET/CT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判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7 Vol. 26 (5): 588-592 [摘要] ( 1305 ) [HTML 1KB] [PDF 822KB] ( 0 )
593 李平,陈敏斌
p53基因在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及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放疗抵抗导致局部未控仍常见,因此预测放射敏感性对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是非常有益的。影响放射敏感性的因素有很多,p53状态是重要因素之一,p53基因上下游信号分子的调控亦能影响宫颈癌放射敏感性。本文分析了p53基因在不同宫颈癌中的差异,并探讨p53调控放射敏感性的可能方式。

2017 Vol. 26 (5): 593-597 [摘要] ( 1401 ) [HTML 1KB] [PDF 830KB] ( 0 )
598 姚晔, 钟亚华, 谢丛华
放射性心脏损伤心肌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心肌纤维化是RIHD突出的晚期病理变化,常发生在放疗后若干年或十年之后,将导致心肌重构、心功能受损和心衰的发生,目前尚无有效的临床手段可以预防或逆转放射性心肌纤维化。RIHD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涉及众多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因素,大多数研究在没有明确晚期纤维化心肌组织中发生了哪些异常改变的情况下进行,晚期纤维化仅作为一个终点观察事件,缺少以晚期心肌纤维化为焦点的相关研究。本文将综述迄今为止RIHD心肌纤维化的一般机制,以及微循环损伤、肥大细胞、相关细胞因子、乏氧与氧化压力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并对RIHD心肌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方向做一展望,为发现临床干预RIHD心肌纤维化的靶点提供思路。
2017 Vol. 26 (5): 598-602 [摘要] ( 1408 ) [HTML 1KB] [PDF 1015KB] ( 0 )
讲座
603 陈辛元, 韩伟 ,宋一昕 ,门阔 ,牛传猛 ,左丽静, 任雯廷 ,戴建荣
MRI模拟定位机的选型安装和验收测试
MRI模拟定位机(MRI-Sim)为放疗提供更优的图像。由于MRI技术的复杂性和强磁场带来的安全问题,开展MRI模拟定位较CT模拟定位复杂。为顺利引进MRI-Sim这一新设备,本文对其从选型到验收测试进行阐述,包括主机和配套设备选择,安装场地准备及安全注意事项,和MRI-Sim验收测试等方面内容。
2017 Vol. 26 (5): 603-606 [摘要] ( 1710 ) [HTML 1KB] [PDF 1061KB] ( 0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作 者 须 知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单位介绍信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合 作 单 位

 
 

访 问 统 计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167号
版权所有 © 2010《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朝阳区潘学园南里17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00021)
电话:010-67700737,87788294 Email: cjron@cmaph.org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