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阅读
目的 评价重组人p53基因(rAdp53)注射液在不可切除晚期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5—2012年间共收治不可切除的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76例,其中rAdp53+放疗、热疗(p53组)41例,放疗、热疗(对照组)35例。rAdp53瘤内注射或腔内灌注,1 次/周,1~2×1012 VP/次,平均8次。放疗2 Gy/次,5 次/周,平均PTV剂量p53组为(56.3±5.3) Gy,对照组为(58.1±4.2) Gy (P>0.05)。热疗采用浅部或深部热疗,2 次/周,平均8次。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有效率、疾病进展时间、OS期及不良反应。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余用χ2检验。结果 p53组较对照组疗后2个月获益率(PR+CR+SD)和LC率明显提高(85%∶54%,P=0.003和49%∶23%,P=0.020),疾病进展时间及OS明显延长(12个月∶5个月,P=0.010及48个月∶31个月,P=0.049)。除一过性发热外,未见加重的放疗及热疗不良反应(P>0.05)。结论 软组织肉瘤采用重组人p53基因注射液结合放疗、热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目的 采用动物实验方法探索 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建立动物模型并分为 125I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各15只。每3天测量肿瘤长、短径。每9 d计算肿瘤抑制率,检测肿瘤组织、瘤周组织凋亡、增殖蛋白表达情况,以及裸鼠内分泌指标和骨髓情况。两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肿瘤抑瘤率在第9、18、27天时 125I组均高于对照组、空白组(P值均<0.05),对照组与空白组相近(P>0.05)。肿瘤组织Caspase-3表达 125I组高于对照组、空白组,PCNA表达 125I组低于对照组、空白组(P值均<0.05),对照组和空白组相近(P>0.05)。瘤周组织中Caspase-3、PCNA在各组间表达均相近(P值均>0.05)。肿瘤组织中凋亡细胞数 125I组高于空白组、对照组(P值均<0.05),空白组和对照组相近(P>0.05)。各组间内分泌指标相近(P>0.05)。125I组中裸鼠无明显骨髓抑制现象,且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近(P值均>0.05)。结论 125I粒子对神经母细胞瘤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且在治疗剂量内也比较安全。
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胸腺后成熟T细胞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目前临床研究进展滞后于B细胞淋巴瘤。现有治疗方案治愈率低,总体预后差,目前仍缺乏标准治疗方案。采用常规的CHOP类化疗疗效欠佳,放疗在早期患者中的价值尚有待确定,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高危患者巩固治疗的首选,新型药物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疗效仍需进一步证实。PET/CT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判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放疗抵抗导致局部未控仍常见,因此预测放射敏感性对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是非常有益的。影响放射敏感性的因素有很多,p53状态是重要因素之一,p53基因上下游信号分子的调控亦能影响宫颈癌放射敏感性。本文分析了p53基因在不同宫颈癌中的差异,并探讨p53调控放射敏感性的可能方式。
作 者 须 知
合 作 单 位
访 问 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