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学术影响
|
收录情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线办公系统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RSS
相 关 下 载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5年 24卷 2期
刊出日期:2015-03-30
头颈部肿瘤
物理·生物·技术
腹部肿瘤
胸部肿瘤
胸部肿瘤
101
杨劲松,章文成,肖泽芬,周宗玫,张红星,陈东福,冯勤付,赫捷,高树庚,孙克林,刘向阳,方德康,牟巨伟,王大力
术后辅助3DRT改善pT
2-3
N
0
M
0
期食管癌患者长期生存
目的 评价3DRT (3DCRT、IMRT)在pT
2-3
N
0
M
0
期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04—2011年本院入组pT
2-3
N
0
M
0
期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3DRT前瞻性非随机Ⅱ期临床研究的96例及同期全部单纯手术820例患者的复发、生存及放疗不良反应。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Cox模型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 术后放疗组T
3
期、肿瘤长度≥5 cm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术后放疗、单纯手术组5年样本数分别为35、270例。术后放疗、单纯手术组5年OS率分别为74.3%、59.9%(P=0.010),5年DFS率分别为71.0%、51.7%(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放疗是影响OS、DFS的因素(P=0.030、0.004)。术后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总复发率、LRR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2.9%和43.0%(P=0.000)、18.8%和35.2%(P=0.001)、11.5%和21.3%(P=0.024)。术后放疗组25例(26.0%)发生3级早晚期不良反应。结论 辅助3DRT较单纯手术降低了pT
2-3
N
0
M
0
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率,提高了5年DFS、OS且不良反应反应可耐受,但还需前瞻性Ⅲ期随机研究证实。
2015 Vol. 24 (2): 101-105 [
摘要
] (
4142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06
谭立君,肖泽芬,张红星,陈东福,冯勤付,周宗玫,吕纪马,梁军,殷蔚伯
不能手术食管癌三维放疗与同期放化疗生存比较
目的 不能手术食管癌采用三维放疗技术单纯放疗(RT)与同期放化疗(CCRT)的生存比较。方法 搜集2002—2012年间本院行根治性3DRT和CCRT食管鳞癌480例患者资料,采用倾向配比评分法配对后共296例患者入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3DRT和CCRT组3、5年样本数分别为58、48例和58、52例。3DRT和CCRT组3、5年OS分别为32.6%、22.1%和35.1%、26.5%(P=0.463);PFS分别为27.8%、19.8%和30.7%、25.8%(P=0.637)。60~70 Gy亚组3DRT和CCRT的5年OS相近(25.6%和25.3%,P=0.833)、PFS相近(22.7%和25.2%,P=0.999),血道转移率相近(23.4%和24.1%,P=0.899)。50.0~59.9 Gy亚组CCRT 的5年OS和PFS高于3DRT (32.3%∶12.0%,P=0.030和24.1%∶10.6%,P=0.087);3DRT组中60~70 Gy亚组5年OS和PFS明显好于50.0~59.9 Gy亚组(P=0.024和0.041);CCRT组中2个亚组的OS和PFS相近(P=0.791和0.984)。CCRT组不良反应大于3DRT组(主要为食管炎和白细胞下降,P=0.000、0.005),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不能手术食管癌患者采用3D放疗技术根治性同期放化疗时建议适当降低放疗剂量, 不能同期放化疗患者给予60~70 Gy放疗也能获得较好生存,但仍需要随机研究的结果证实。
2015 Vol. 24 (2): 106-110 [
摘要
] (
3808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11
李雪,章文成,赵路军,曹勤琛,王鹏,王平
≥70岁食管癌根治性3DRT±化疗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根治性3DRT±化疗在≥70岁食管癌患者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3年收治的116例接受根治性3DRT±化疗的≥70岁食管癌患者,其中同期放化疗32例、序贯放化疗24例、单纯放疗60例。Kaplan-Meier法计算OS、PFS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100%。2、3年样本量分别为102、77例。1、2、3年OS率分别为59.1%、38.4%、23.2%,PFS率分别为61.9%、37.9%、0%。同期放化疗、序贯放化疗、单纯放疗的中位OS分别为22.3、18.0、12.4个月(P=0.044);放疗60 Gy、<60 Gy的中位OS分别为24.7、10.9个月(P=0.036),60 Gy、>60 Gy的中位OS分别为24.7、18.7月(P=0.938)。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是否联合化疗及放疗剂量为OS的影响因素(P=0.003、0.042、0.037)。结论 老年食管癌能耐受根治性3DRT±化疗且可取得与<70岁患者相似疗效,根治性同期放化疗预后优于序贯放化疗及单纯放疗,放疗60 Gy较<60 Gy可明显提高生存,60 Gy为最适宜的放疗剂量。
2015 Vol. 24 (2): 111-115 [
摘要
] (
2483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16
王金之,李建彬,戚焕鹏,张英杰,王玮,马志芳,丁昀,尚东平
增强扫描对基于4DCT胸段食管癌GTV勾画及IGTV构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增强扫描与否对基于4DCT勾画的胸段食管癌原发肿瘤各时相GTV差异及对IGTV构建的影响。方法 2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胸上段8例、胸中段9例、胸下段8例,自由呼吸状态下序贯完成普通4DCT与增强4DCT扫描,同一勾画者按照同一标准先在平扫4DCT各图像上勾画GTV并构建相应IGTV。1个月后同一勾画者再在增强4DCT图像上勾画GTV并构建相应IGTV。结果 基于增强扫描图像勾画的靶区变异系数小于平扫图像勾画的(P=0.000),但胸上、下段食管癌患者二者的GTVz轴长度、GTV、IGTV均相近(P=0.529、0.110;P=0.158、0.416;P=0.147、0.615),而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二者的GTVz轴长度、GTV、IGTV不同(P=0.005、0.035、0.021)。结论 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增强4DCT扫描可减小靶区勾画误差并可构建相对精确的IGTV,而对胸上、下段食管癌患者靶区勾画及IGTV构建无显著影响。
2015 Vol. 24 (2): 116-120 [
摘要
] (
2681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21
郭延娈,李建彬,李奉祥,丁昀,刘姗姗,段益利,尚东平,付政
基于PET-CT的SUV值与基于4DCT的EE时相勾画胸段食管癌GTV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基于PET-CT图像SUV阈值≥2.0及20%SUV
max
与基于4DCT的EE时相图像勾画胸段食管癌原发肿瘤GTV相关性因素。方法 22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序贯完成3DCT、4DCT、FDG PET-CT 胸部定位扫描。基于4DCT的EE时相图像勾画GTV
50%
。基于SUV≥2.0、20%SUV
max
分别在PET图像上勾画IGTV
PET
并分别命名为IGTV
PET2.0
、IGTV
PET20%
。获得GTV
50%
最大横径、GTV
50%
大小、上下方向位移、三维运动矢量和SUV
max
。结果 IGTV
PET2.0
、IGTV
PET20%
与GTV
50%
间体积比与GTV
50%
最大横径、GTV
50%
大小、上下方向位移、三维运动矢量均无相关性(P=0.055~0.932);IGTV
PET2.0
、IGTV
PET20%
与GTV
50%
间CI与GTV
50%
最大横径、GTV
50%
大小、上下方向位移、三维运动矢量均有相关性(P=0.005~0.033);IGTV
PET20%
与GTV
50%
间体积比、CI与SUV
max
均有相关性(P=0.001、0.016)。结论 基于PET-CT图像构建的IGTV并不能客观真实反映肿瘤空间位置变化及运动信息,而且单一数值的SUV阈值选取也是不可靠的。构建食管癌原发肿瘤靶区时应依据4DCT所构建IGTV纠正PET-CT所构建IGTV边界及其位置。
2015 Vol. 24 (2): 121-125 [
摘要
] (
3214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26
王玉祥,田秀明,邱嵘,王丽丽,祝淑钗
3DCRT与IMRT对Ⅲ期NSCLC剂量学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Ⅲ期NSCLC采用3DCRT与IMRT疗效及肿瘤靶区剂量分布。方法 回顾分析419例行3DCRT 或IMRT的Ⅲ期NSCLC资料,其中340例3DCRT、79例IMRT,中位处方剂量60 Gy (范围50~76 Gy)。140例单纯放疗、279例放化疗。采用DVH参数评价靶区剂量分布,Kaplan-Meier法计算OS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一般临床资料相比,IMRT组比3DCRT组的年龄偏大、N期和临床分期偏晚(P=0.01、0.00、0.00);靶区剂量体积参数相比,IMRT组比3DCRT组的PTV更大(P=0.01),CTV的D
mean
、D
90
和PTV的D
mean
、V
65
~V
60
明显小(P=0.03、0.05、0.01、0.01、0.04),双肺V
5
~V
20
、食管D
mean
、野内食管长度、LET50~LET55和脊髓D
mean
均明显高(P=0.00、0.00、0.03、0.02、0.00、0.00、0.00、0.00、0.01、0.00)。随访率97.4%,全组放疗后1、3、5年OS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5.5%、26.1%、18.5%和20个月。IMRT组与3DCRT的OS率、急性期RP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相似(P=0.06、0.73、0.13);分层分析仅男性、T
3
~T
4
期、N
0
~N
2
期、未化疗者IMRT组生存率低于3DCRT组(P=0.04、0.04、0.02、0.00)。结论 Ⅲ期NSCLC的IMRT与3DCRT疗效相近,但有潜在剂量学优势,其结果有待进一步证实。
2015 Vol. 24 (2): 126-130 [
摘要
] (
2744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31
董昕,周宗玫,苗俊杰,陈辛元,胡志辉,黄鹏,张寅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全脑预防照射保护海马回区的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 初步观察局限期SCLC化放疗后HT的PCI对海马回区保护照射后的临床反应,并与IMRT、VMAT计划剂量分布进行比较。方法 2014年4-6月,6例局限期SCLC化放疗后达CR患者1个月内脑核磁排除脑转移后接受保护海马回区HT的PCI。将CT定位图像与脑核磁图像进行融合,在融合图像上勾画出海马回,外扩3 mm边界形成减量区域。HT、IMRT、VMAT处方剂量均为95%PTV 25 Gy分10次。评价HT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认知功能及脑转移情况,比较3种计划靶区、海马回区剂量分布。结果 观察期内1例腹壁及腹腔淋巴结转移、1例局部复发,无脑转移。1+2级头痛、头晕、脱发反应分别为3+1、3+1、4+2例,复诊MMSE平均得分与疗前相近(29.2、29.3、29.7分,P=0.083、0.317、0.157)。IMRT、VMAT计划的海马回区D
mean
分别为16.85、17.59 Gy。HT计划可将海马回区D
mean
降至5.26 Gy、外扩减量区降至6.21 Gy,处方剂量分别比IMRT、VMAT的降低79%、71%。HT平均处方剂量覆盖率为94.48%。结论 应用HT保护海马回区PCI达到了理想剂量分布及较好靶区覆盖度,患者不良反应未增加,认知功能变化尚需延长观察时间及扩大病例进一步研究。
2015 Vol. 24 (2): 131-135 [
摘要
] (
2974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物理·生物·技术
136
陈利,黄晓延,曹午飞,姚杏红,孙文钊
鼻咽癌患者蒙特卡罗计算的介质与水吸收剂量差异分析
临床应用中TPS计算到水的剂量Dw和计算到介质的剂量Dm之间差异会影响到放疗计划评价和剂量报告结果,同时也会影响到剂量验证结果。笔者以10例鼻咽癌患者为例,使用Monaco系统的蒙特卡罗算法分别计算Dm和Dw计划。通过DVH和调强验证软件分析靶区及正常组织剂量信息,给出两种剂量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5 Vol. 24 (2): 136-137 [
摘要
] (
1865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76
符贵山,黄鹏,马攀,张可,章众,戴建荣
肿瘤患者放疗机排程优化系统应用分析
目的 设计并实现肿瘤患者放疗机排程优化分配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治疗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放疗中不同治疗技术、体位固定设备、摆位验证装置进行适当的建模,由记录验证系统提取出各个放疗机的工作量信息,然后采用一定算法将上述两类信息与放疗机实际工作量容纳能力结合起来,分析得到最适合于患者的放疗机。结果 本系统在本科室代替了手工查表式的放疗机分配方式,已经完成了超过5000例患者的放疗机分配。采用本系统进行患者放疗机分配后的1个月,各个放疗机工作时长差别由原来的4~5 h (平均值4.22 h)缩短至1~2 h (平均值1.84h)。通过修改系统配置文件,可实现对放疗机工作量及放疗机配置设备的快速调控。结论该系统实现了患者放疗机正确、优化分配,同时也为放疗机资源配置、工作量调控等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法。
2015 Vol. 24 (2): 176-179 [
摘要
] (
2985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80
王升晔,杜向慧,白雪,苏锋,王跃珍,陈建祥,史国栋,郑远达,王谨,陈明
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切线野放疗中心脏最大距离预测心脏剂量探讨
目的 探讨用切线野心脏最大距离(MHD)来预测左侧乳腺癌心脏照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以2010—2011年在我院行辅助性左胸壁切线野放疗的40例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每位受试对象用3D TPS计算MHD,全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心室及心前区D
mean
以及对侧乳腺组织厚度和胸骨至体表厚度。用曲线拟合方法分析MHD与上述各D
mean
相关性,R2>0.8为可靠性非常好。结果 40例患者中MHD在1.14~5.34 cm之间
[(2.67±
0.98) cm]。MHD与全心脏D
mean
的拟合一次、二次和三次方程的R2值分别为0.869、0.875和0.883(3个P=0.000),与心前区D
mean
的分别为0.777、0.799和0.813(3个P=0.000),与左心室D
mean
的分别为0.598、0.601和0.633(3个P=0.000),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D
mean
的分别为0.418、0.470和0.472(3个P=0.000)。心脏各D
mean
不受身体脂肪厚度影响。结论 该模型提示MHD是预测左侧乳腺癌切线野放疗中全心脏、心前区D
mean
的可靠指标。
2015 Vol. 24 (2): 180-183 [
摘要
] (
2759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84
彭应林,刘松然,黄伯天,林茂盛,张丹丹,胡江,刘慧,罗广文,邓小武,包勇
图像配准方法对肺癌放疗图像引导摆位精度的影响
目的 比较和评估使用CBCT图像引导摆位中不同图像配准方法对配准精度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图像引导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15例肺癌患者计划CT和第1次放疗摆位CBCT图像分别以不同算法(骨性或灰度配准)和不同范围(靶区或患侧或体廓)进行图像配准,比较各组配准的治疗体位下PTV
CT
对GTVCBCT的覆盖率、靶区和OAR相似性指数及GTV几何中心位置偏差。结果 相同配准范围骨性配准精度差于灰度配准,其中配准靶区组差别最明显。骨性和灰度配准方式配准靶区、患侧及体廓时,PTV
CT
对GTVCBCT的覆盖率分别为(66±35)%和(97±8)%(P=0.005)、(98±5)%和(99±2)%(P=0.034)及(98±4)%、(98±4)%(P=0.478)。选择灰度配准方式和配准患侧时精度最佳,GTV的相似性指数为0.86±0.10,食管的为0.71±0.10,脊髓的为0.76±0.10,心脏的为0.89±0.05。GTV中心偏差为(0.25±0.16) cm。结论 肺癌放疗的CBCT引导摆位修正可满足临床要求,但较小配准范围会降低配准精度,建议采用配准患侧或配准体廓方式。
2015 Vol. 24 (2): 184-188 [
摘要
] (
2813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89
朱夫海,吴伟章,任刚,王勇,王颖杰,夏廷毅
肝癌体部γ刀与HT的剂量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肝癌在体部γ刀和HT计划中的剂量特点,评估两组计划在OAR保护和全身低剂量区体积大小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12例已行γ刀治疗的肝癌患者CT定位图像,勾画肿瘤靶区和OAR,分别设计γ刀和HT计划,通过DVH图评估靶区和OAR剂量学参数并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γ刀组与HT组相比靶区D
mean
、D
max
增高(P=0.002、0.000),适形度降低(P=0.001),脊髓、左肾D
max
和胃、左肾D
mean
降低(P=0.013、0.012、0.010、0.023),正常组织(全身-PTV)V
40
、V
35
、V
30
、V
25
和V
20
增高(P=0.001、0.001、0.001、0.007、0.029),肝脏(全肝-GTV)V
40
、V
35
、V
30
、V
25
增高(P=0.002、0.004、0.008、0.046),V
10
、V
5
降低(P=0.019、0.031),胃D
max
、右肾和肝脏D
mean
相近(P=0.247、0.308、0.401)。结论 两组计划均能符合临床治疗要求。相同剂量下γ刀组靶区D
mean
明显高于HT组,但HT组能获得更好靶区适形度,并能更好减少正常组织和肝脏V
25
~V
40
,同时也使V
5
~V
10
增加。
2015 Vol. 24 (2): 189-192 [
摘要
] (
2629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93
应微,何友安,何勇,张德康
ExacTrac X线图像引导系统在头部肿瘤治疗中的质量控制
目的 研究头部肿瘤在ExacTrac X线图像引导系统下的摆位误差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10例行头部肿瘤放疗患者,应用头膜和框架固定,红外线标记摆位后采用ExaeTrac X线图像引导系统拍摄双侧斜位交叉X线射野照片,并与计划的DRR进行配准,得到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的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配对t检验两两方向间差异。结果 10例患者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的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分别为(0.57±0.24)、(0.68±0.19)、(1.54±0.29) mm和(0.54±0.13)°、(0.60±0.23)°、(0.51±0.15)°,前后方向平移误差稍大(P=0.02、0.01),其余方向平移误差和全部旋转误差均相近(P=0.06,0.10~0.41)。结论 应用ExaeTrac X线图像引导系统配合六维移动治疗床在头部肿瘤放疗是可行的,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均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并可通过更换红外线球体、减少污染红外线小球来进一步提高治疗精度,为临床放疗提供质量保证。
2015 Vol. 24 (2): 193-195 [
摘要
] (
2535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96
许森奎,姚文燕,胡江,何汇朗,张华满,陈翠,张广顺,林承光
鼻咽癌发泡胶个体化塑形与标准化头枕放疗体位固定精确度比较
目的 应用KV级CBCT研究发泡胶个体化塑形在鼻咽癌放疗体位固定上的优势。方法 采用发泡胶个体化塑形和标准化树脂头枕,联合头颈肩热塑面罩对鼻咽癌患者进行体位固定。随机选取两种固定方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周给予1次CBCT扫描,采集三维方向靶区区域和单独颈椎区域的摆位误差数据并配对t检验,应用2.5Σ+0.7σ分别算出整体和颈部外扩边界。结果 标准化头枕组整体和单独颈部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摆位线性误差分别为(-0.27±1.33)、(-0.31±1.50)、(0.54±0.90) mm和(-0.59±2.76)、(-0.11±2.23)、(0.66±1.60) mm,对应外扩边界为3.28 mm、3.64 mm、1.86 mm和6.17 mm、5.17 mm、3.52 mm;发泡胶组相应为(-0.44±0.87)、(0.18±1.06)、(-0.13±0.72) mm和(-0.07±1.58)、(0.04±2.11)、(-0.03±1.31) mm,对应外扩边界为2.07、2.46、1.71 mm和3.57、5.03、3.16 mm。标准化头枕组整体和单独颈部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摆位线性误差比较P=0.315、0.011、0.000和0.045、0.630、0.002。结论 采用头颈定位泡沫垫对鼻咽癌进行体位固定效果优于传统的标准定形枕,特别是在颈部固定有了较大提升;另外颈部外扩边界远大于鼻咽部外扩边界,建议鼻咽区域和颈部区域分开定义外扩边界。
2015 Vol. 24 (2): 196-199 [
摘要
] (
2781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00
李光俊,李衍龙,肖江洪,王雪桃,苏晨,柏森
VMAT加速器日常运行分析及过程质量控制
目的 利用医科达加速器日志文件监测VMAT中加速器日常运行精度,并通过SPC技术实现加速器PQC。方法 提取加速器上每日治疗的日志文件,自动分析加速器执行VMAT弧形野的各参数精度并生成评估报告。分析加速器运行的稳定性和不同病种治疗精度的差异性。通过SPC技术,基于Johnson转换计算各参数的控制限,并绘制控制图实现加速器PQC。结果 连续16 d中VMAT患者76例(主要包括鼻咽癌、宫颈癌、直肠癌、喉癌),共执行VMAT弧形射野2446个。加速器机架角、y和x钨门、MCL叶片到位和剂量输出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49°、0.09 mm和0.38 mm、0.31 mm和0.05 MU。病种差异引起剂量输出和机架角误差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10%和4.54%。由SPC技术分析,加速器各参数均处于受控状态,但存在误差大于上控制限的异常点,各参数中机架角处于失控状态的比率(0.45%)最高。结论 利用加速器日志文件能监测加速器运行精度,通过SPC技术绘制控制图,能实现VMAT中加速器日常运行的PQC,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日常QA方法。
2015 Vol. 24 (2): 200-103 [
摘要
] (
2636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04
王鑫,金晶
替吉奥在胃癌化放疗中的应用
胃癌是全世界第四大恶性肿瘤,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数据,胃癌发病率居全部恶性肿瘤第2位,死亡率居第3位
[1]
。我国病患有“进展期胃癌比例高”的特点,约50%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或局部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通常这样的患者预后很差,中位生存期仅8~13个月
[2-5]
。但即使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因国内绝大多数医院都无法做到标准的D2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仍较高,可达20%~60%
[6-8]
。因此,新辅助或辅助放化疗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2015 Vol. 24 (2): 204-108 [
摘要
] (
2160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09
甄鑫,陈海斌,肖阳,胡洁,周凌宏
HDR后装治疗CT图像至IMRT CT图像变形配准算法研究
目的 研究将高剂量率(HDR)后装治疗CT图像至IMRT的CT图像变形配准及剂量叠加的方法。方法 对含施源器的HDR CT图像进行分割,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实现对施源器区域收缩变形以去除施源器;然后再利用基于Demons的图像变形配准方法,将去除施源器后的CTHDR图像及其剂量变形至CTIMRT图像域,完成HDR-IMRT CT图像变形配准及剂量累加。结果 利用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CTHDR和CTIMRT图像和相应剂量分布图像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一般变形配准算法,本算法能有效消除HDR CT图像中施源器对变形配准影响,得到精确的HDR-IMRT累加剂量分布。结论 ART中对总剂量监测和评价可让医生根据患者实际受量,新优化放疗计划,以实现放射剂量的精确投照。本算法可有效实现宫颈癌患者HDR-IMRT剂量的精确累加,其精度能满足实际临床的需要。
2015 Vol. 24 (2): 209-211 [
摘要
] (
2576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12
吴凡,王培,黎杰,王先良,赵艳群,廖雄飞,康盛伟
肺部肿瘤脉冲式低剂量率IMRT临床剂量学研究
对于复发肿瘤,大部分患者已经接受了前期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在初次治疗后,一旦肿瘤发生复发,患者很可能面临不能再次手术、化疗抗拒和放疗过量的风险
[1]
。如何对复发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减小治疗不良反应,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挑战。笔者开展了如何利用IMRT技术开展脉冲式低剂量率放疗的可行性研究。
2015 Vol. 24 (2): 212-213 [
摘要
] (
1750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14
苏颖,何火聪,吴君心,邹长棪,林可焴,陈超
siRNA沉默Annexin A2基因表达对鼻咽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siRNA沉默Annexin A2基因表达对鼻咽癌CNE-2(R743)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化学合成Annexin A2基因的siRNA经HiPerFect转染入R743细胞。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Annexin A2的mRNA和蛋白表达,克隆形成实验分析转染前后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TUNEL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前后经X线照射后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RT-PCR和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转染组细胞Annexin A2基因及蛋白表达下调。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转染组D
0
、D
q
、SF
2
值均低于单纯照射组和转染对照组,其相应放射增敏比(D
0
值比)分别为1.30和1.27。X线照射后转染组细胞G
2
+M期比例增加并高于单纯照射组和转染对照组(32.46%、9.42%、9.17%,P=0.000、0.000),转染组凋亡率也高于单纯照射组和转染对照组(35.20%、10.87%、11.33%,P=0.000、0.000)。结论 siRNA沉默Annexin A2基因表达可增强R743细胞放射敏感性,可能与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变化有关。
2015 Vol. 24 (2): 214-217 [
摘要
] (
2580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18
王帅,赵路军
TGF-β影响放疗疗效作用机制以及对策的研究进展
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通过损伤肿瘤细胞DNA链达到消灭肿瘤效果;然而放疗也具有一定抑制效应,可能会促进残存肿瘤侵袭与转移,其中放疗引起的肿瘤组织TGF-β水平升高可能与放疗后免疫抑制有关
[1]
。免疫疗法继手术、放疗、化疗后逐渐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它通过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增强肿瘤微环境的抗肿瘤免疫力,杀伤肿瘤细胞并控制肿瘤进展
[2]
。TGF-β是体内一种多效性因子,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功能,在生理状态和癌前病变阶段,可以作为肿瘤的抑制因子,但在多种肿瘤的晚期阶段则促进肿瘤侵袭转移
[3]
。采用阻断TGF-β通路或降低TGF-β水平的免疫疗法与放疗联合,有望发挥协同抗癌效应。
2015 Vol. 24 (2): 218-221 [
摘要
] (
2796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22
韩水云,孙晓江,许亚萍
放射性肺损伤的风险预测研究进展
放疗是现代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放疗剂量的提高与肿瘤LC有关,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研究表明常规放疗剂量每增加1 Gy可使3~5年生存率提高约1%,死亡风险下降3%
[1]
。RILI是限制肺部肿瘤放疗剂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常规放疗RILI的发生率约为30%
[2]
。RILI包括早期的RP及晚期的RF,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能发现一种指标或模型,在个体上能准确预测RILI发生几率及程度,对易患RILI者降低放疗剂量减少发生,对不易患RILI者增加放疗剂量提高肿瘤LC率,将有可能实现个体化治疗,从而使肺部肿瘤患者从放疗中获得最大受益。
2015 Vol. 24 (2): 222-225 [
摘要
] (
2149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26
本刊编辑部
2015年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主任委员、秘书长工作会议在泰州召开——陈竺会长讲话谈学会改革和发展
2015年1月18日,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主任委员、秘书长工作会议在江苏省泰州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会长陈竺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雁飞,副会长吴明江、祁国明,副秘书长罗玲,纪委书记顾法明等学会领导以及学会88个专科分会的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出席本次会议。陈竺会长在会议上发表讲话,谈了他对于学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会议由刘雁飞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
2015 Vol. 24 (2): 226-230 [
摘要
] (
1716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腹部肿瘤
138
刘建江,张娜,刘鲁迎,刘鹏,罗加林,卢珂,周宁,汤忠祝,朱远
放疗对早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后CR患者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放疗在早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后达CR患者中的地位。方法 回顾分析2004—2012年本院治疗的376例Ⅰ、Ⅱ期DLBCL患者资料,均接受至少3个周期CHOP和利妥昔单抗+CHOP方案化疗(R-CHOP)后达CR者。R-CHOP组92例,R-CHOP+放疗组79例,CHOP+放疗组98例,CHOP组107例。放疗为累及野照射30~56 Gy。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5年样本量为188例。全组5年DFS、OS分别为80.7%、87.6%,R-CHOP+放疗组和R-CHOP组的分别为94.9%和88.1%(P=0.030)、97.9%和86.0%(P=0.026),CHOP+放疗组和CHOP组的分别为74.2%和71.4%(P=0.623)、87.0%和82.1%(P=0.420)。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指数<500、IPI<2、加用利妥昔单抗是预后有利因素(P=0.034~0.000)。结论 放疗对早期DLBCL可以提高R-CHOP化疗后CR者的DFS和OS。建议DLBCL使用含利妥昔单抗的化疗,R-CHOP化疗后应接受放疗。希望开展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明该结果。
2015 Vol. 24 (2): 138-142 [
摘要
] (
3365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43
黄蓉,张路柠,肖巍魏,陈利,曾智凡,丁培荣,高远红,陈功,潘志忠,刘孟忠,万德森
291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评价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3—2012年间291例LARC接受了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放疗为2DRT、3DRT,45~50 Gy分23~25次。化疗方案包括FOLFOX6、XELOX及单药希罗达等,术前化疗2~4周期。放疗结束后3~8周手术,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原则。134例患者术后接受了辅助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OS、DFS、RFS和DMFS等,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均完成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及手术。R0切除率为98.9%,保肛率为53.6%。T降期73.1%,N降期83.6%,临床分期降期79.4%。pCR率为26.8%,3级血液系统反应为7.9%,3级腹泻为7.2%,3级放射性皮炎为2.7%。术后会阴部疼痛占12.3%,伤口延迟愈合占8.2%。随访率94.5%,5年样本量为95例。5年OS、DFS、RFS和DMFS分别为76.6%、72.1%、88.8%和79.7%,5年LR率为7.5%,远处转移率为15.8%。术后病理分期是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提高了LARC的R0切除率及保肛率,并使肿瘤显著降期,不良反应较轻且未增加手术并发症,LR率低且远期生存率得到改善。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作为LARC标准治疗策略宜推广应用。
2015 Vol. 24 (2): 143-148 [
摘要
] (
2676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49
李帅,王淑莲,李晔雄,宋永文,王维虎,金晶,刘跃平,房辉,任骅,刘新帆,余子豪
乳腺癌保乳术后1~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者锁骨上淋巴结复发风险分析
目的 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1~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锁骨上淋巴结复发率(SCFR)及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14年本院收治的保乳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乳腺癌患者,病理证实1~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无内乳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256例均行全乳腺放疗,剂量46~50 Gy (2 Gy/次)或43.5 Gy (2.9 Gy/次),瘤床总剂量50~70 Gy。245例接受了辅助化疗,45例Her-2受体阳性者18例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Kaplan-Meier法计算同侧SCFR、LRR、DM及OS,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随访时间满5年的样本量为101例。全组5年SCFR、LRR、DM、OS分别为2.1%、2.1%、5.0%、98.0%,2~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P= 0.010)、脉管瘤栓(P= 0.030)、LuminalB型(P= 0.006)为锁骨上淋巴结复发的高危因素。腋窝淋巴结阳性数为2~3个和1个者的5年SCFR分别为5.3%和2.8%(P=0.010);脉管瘤栓阳性和阴性的5年SCFR分别为5.3%和1.8%(P=0.030);Luminal B型、三阴性、Luminal A型和Her-2阳性型的5年SCFR分别为7.1%、3.2%、1.2%和0%(P=0.006)。有0、1、2~3个高危因素患者的5年SCFR分别为0%、3.0%、10.6%(P=0.000)。结论 在接受现代化疗前提下,乳腺癌保乳术后1~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者SCFR较低,不需要全部行锁骨上区预防照射。有高危因素患者是否行预防性锁骨上区照射需进一步研究。
2015 Vol. 24 (2): 149-153 [
摘要
] (
2476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54
彭冉,王淑莲,任雯婷,王维虎,房辉,宋永文,刘跃平,张可,苗俊杰,李晔雄,
保乳术后腋窝淋巴结标准切线野与多野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目的 评价标准切线野对腋窝Ⅰ、Ⅱ站淋巴结覆盖情况,分析调强计划处方剂量给予腋窝淋巴结时正常组织剂量。方法 回顾分析15例左侧乳腺癌接受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和全乳放疗。放疗计划以标准切线野为基础采用逆向调强方法优化。按照RTOG标准勾画Ⅰ、Ⅱ站腋窝淋巴结,以原始计划计算1组和2组腋窝淋巴结靶区覆盖程度。每个患者设计全乳腋窝IMRT计划,CTV包括全乳和Ⅰ、Ⅱ站腋窝淋巴结。处方剂量均为50 Gy分25次。计算靶区HI和CI及OAR的参数。结果 标准切线野计划中Ⅰ、Ⅱ站腋窝淋巴结D
mean
分别为34.4、21.9 Gy。腋窝Ⅰ站V
50
、V
40
分别为22.6%、49.9%,Ⅱ站分别为6.0%、22.0%。全乳腋窝调强计划降低了全乳照射剂量均匀性,PTV适形性也较差,并明显增加了同侧肺和心脏剂量,同侧肺V
20
由17.1%增至34.2%,D
mean
由999 cGy增至1732 cGy。结论 标准切线野不能很好覆盖Ⅰ、Ⅱ站腋窝淋巴结。需要腋窝放疗者应行IMRT计划以保证腋窝接受足够剂量,但正常组织剂量明显增加。
2015 Vol. 24 (2): 154-158 [
摘要
] (
2801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59
施丹,赵志鹏,何明远,赵红福,程光惠
宫颈癌三维适形近距离治疗膀胱体积变化对正常组织受量影响
目的 比较宫颈癌患者三维适形近距离治疗中膀胱体积改变对正常组织受量影响。方法 2012—2013年本院行宫颈癌根治性外照射+三维适形近距离治疗患者56例。行三维适形近距离治疗中分别将膀胱排空和充盈50、100、150 ml,比较不同膀胱充盈状态下直肠、小肠、乙状结肠及膀胱D
0
.1 cm
3
、D
1
.0 cm
3
、D
2
.0 cm
3
并行配对t检验。结果 直肠D
0
.1 cm
3
在膀胱充盈50、100 ml后较排空状态明显减少(P=0.000、0.000);小肠D
0
.1 cm
3
和D
1
.0.cm
3
及D
2
.0 cm
3
在膀胱充盈50、100、150 ml较排空状态明显减少(P=0.008、0.000、0.000和0.000、0.000、0.000及0.000、0.000、0.000);膀胱D
0
.1 cm
3
和D
1
.0 cm
3
及D
2
.0 cm
3
充盈100、150 ml后较排空状态明显增加(P=0.000、0.000和0.000、0.000及0.000、0.000)。结论 膀胱充盈状态改变了膀胱、小肠受量,对直肠、乙状结肠剂量影响较小;膀胱体积增加有利于降低小肠受量。在不改变膀胱受量前提下膀胱充盈50 ml较充盈100、150 ml更利于降低小肠受量。
2015 Vol. 24 (2): 159-162 [
摘要
] (
2640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63
刘文扬,金晶,田源,韩伟,任骅,房辉,李晔雄,王淑莲,王维虎,宋永文,刘跃平,刘新帆,余子豪
采用4DCT评价胃癌术后放疗中吻合口分次内和分次间动度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采用4DCT技术研究胃癌术后辅助放疗中吻合口的分次内和分次间动度。方法 前瞻性纳入8例经毕Ⅰ式吻合胃癌根治术后行辅助放疗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在平静呼吸状态和控制残胃充盈条件下,进行疗前、疗中共4次4DCT扫描。以术后置入吻合钉为观察对象,评价吻合口在左右、前后、上下方向上分次内和分次间动度,并分析残胃体积变化与分次间动度的关系。组内差异行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吻合口分次内动度在左右、前后、上下方向上分别为(2.4±2.3)、(2.1±2.0)、(5.6±4.0) mm,上下方向上的显著大于左右、前后方向(P=0.000、0.000)。分次间动度在左右、前后、上下方向上分别为(6.1±6.6)、(3.3±3.0)、(4.8±4.3) mm,分次间动度各方向间相近(左右:前后,P=0.064;左右:上下,P=0.156;前后:上下,P=0.161)。在左右方向上分次间动度显著大于分次内动度(P=0.018)。左右、前后、上下方向内边界分别为24.2、10.3、18.3 mm。结论 经毕Ⅰ式胃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时应考虑到分次内和分次间动度,吻合口合理内边界在左右、前后和上下方向上可分别外放24.2、10.3、18.3 mm。
2015 Vol. 24 (2): 163-167 [
摘要
] (
3170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头颈部肿瘤
168
田允铭,白力,肖巍魏,曾雷,刘帅,黄劭敏,邓小武,赵充,卢泰祥,韩非
局部复发鼻咽癌再程IMRT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局部复发鼻咽癌再程IMRT远期生存、晚期不良反应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01—2010年共335例诊断为局部复发鼻咽癌且接受再程IMRT纳入分析,其中合并有明显放疗并发症的患者占20.6%(69例)。全组中男268例,年龄21~75岁(中位数45岁),T
1
、T
2
、T
3
、T
4
期分别为41、36、122、136例,肿瘤体积中位数37.5 cm
3
,肿瘤靶区处方剂量60~70 Gy (中位数68 Gy)。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5年随访样本数290例。5年OS、LRFFS、DFFS分别为34.7%、64.2%、82.2%。多因素分析预后不良因素包括年龄>45岁(P=0.01)、疗前合并明显放疗并发症(P=0.00)、肿瘤分期(T
2
~T
4
)(P=0.00)、肿瘤体积>38.0 cm
3
(P=0.00)以及GTV
nx
的D
mean
>68.0 Gy (P=0.01)。鼻咽黏膜坏死、鼻咽出血、放射性脑病、颅神经损伤及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28.6%、16.4%、22.4%、15.8%及13.7%。结论 局部复发鼻咽癌再程IMRT能获得较好肿瘤控制,可作为有效补救治疗手段,但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仍较高,如何更好平衡肿瘤控制和正常组织保护仍需进一步探讨。
2015 Vol. 24 (2): 168-173 [
摘要
] (
2634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73
张涛,肖光莉,吴钊平,朱向尚,王汉阳,龙慧娟,丘熹彬,曹亚兵
个体化口含牙胶辅助定位减少鼻咽癌放疗摆位误差
目的 评估个体化口含牙胶辅助的定位方法保证鼻咽癌放疗摆位的精确性。方法鼻咽癌放疗定位和摆位时,使用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体位,注意体表轮廓处的体膜成型,增加个体化口含牙胶辅助定位。放疗最初3次以及之后每周1次用OBI系统验证摆位误差。结果 全部病例的摆位误差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26、0.36、0.35 mm和0.97、1.16、1.11 mm,3个方向上摆位误差≤2 mm的概率分别为99.7%、98.0%、100%。结论 采用个体化口含牙胶辅助的定位方法可以保证鼻咽癌放疗摆位的精确性。
2015 Vol. 24 (2): 173-175 [
摘要
] (
3649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作 者 须 知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单位介绍信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
合 作 单 位
访 问 统 计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167号
版权所有 © 2010《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朝阳区潘学园南里17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00021)
电话:010-67700737,87788294 Email: cjron@cmaph.org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