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学术影响
|
收录情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线办公系统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RSS
相 关 下 载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3年 32卷 3期
刊出日期:2023-03-15
综述
头颈部肿瘤
腹部肿瘤
胸部肿瘤
名家追忆
专论
物理·技术·生物
名家追忆
189
李谭谭, 毕楠, 王淑莲, 戴建荣, 门阔, 亓姝楠, 田源, 易俊林, 金晶, 王绿化, 李晔雄
懿德永存泽杏林,仁心吐哺育芳华——著名放射肿瘤治疗学专家殷蔚伯教授千古
2023 Vol. 32 (3): 189-189 [
摘要
] (
43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专论
190
钱建军, 田野, 戴建荣
放射生物学研究中物理剂量的规范化
科学研究结果的“再现性”问题目前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放射生物学是研究电离辐射对活体组织生物效应的一门医学科学,也存在着严重的“再现性”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物理剂量的不准确或缺乏剂量学报告的完整描述。剂量测定指南、规范与建议的使用,如物理剂量报告规范化评分系统,有助于提高放射生物学研究中物理剂量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本文对目前为改善放射生物学和放射物理学的合作、提高放射生物学研究中物理剂量规范性的各项指南和建议进行评议,为提高放射生物学研究的可再现性提供参考。
2023 Vol. 32 (3): 190-193 [
摘要
] (
75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头颈部肿瘤
194
罗希, 吴润叶, 刘绍严, 王晓雷, 倪晓光, 张烨, 黄晓东, 王凯, 陈雪松, 王静波, 张江鹄, 曲媛, 罗京伟, 易俊林
下咽合并第二原发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216例真实世界研究
目的
在真实世界研究中探索下咽合并第二原发性肿瘤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594例初治下咽癌患者,分析其合并第二原发性肿瘤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比较不同组别间的疗效差异。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6.9个月,594名初治下咽癌患者中,216例发生第二原发性肿瘤,总发生率为36.4%,其中22.2%(132/594)为同时性,14.1%(84/594)为异时性。上消化‐呼吸道黏膜为最常见累及部位。相比于不合并第二原发性肿瘤患者,同时性原位癌和异时性原位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42.2%∶44.5%(
P
=0.958)、62.2%∶44.5%(
P
=0.240)。下咽合并同时性浸润性第二原发性肿瘤组的生存明显差于不合并第二原发性肿瘤组,5年OS率为27.2%∶44.5%(
P
=0.001);下咽合并异时性浸润性第二原发性肿瘤患者预后较好,5年OS为50.2%∶44.5%(
P
=0.587),但第二原发性肿瘤仍占全组死亡原因的42.5%。
结论
下咽合并第二原发性肿瘤概率较高,合并食管/胃原位癌以及异时性第二原发者不影响下咽癌患者的预后,而合并同时性第二原发者显著影响患者预后。第二原发性肿瘤的发生为合并异时性第二原发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2023 Vol. 32 (3): 194-200 [
摘要
] (
87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胸部肿瘤
201
王艳阳, 丁小龙, 白雪红, 于亮, 何进喜, 赵仁
手术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及术后放疗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接受手术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预后因素,以及术后胸腔放疗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1年9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为SCLC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纳入的患者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患者的生存时间。预后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共纳入患者64例,5年总生存(OS)率为43.5%。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
P
=0.027)、术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
P
=0.039)和辅助胸腔放疗(
P
=0.041)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
P
=0.038)和辅助胸腔放疗(
P
=0.022)为接受手术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术后接受辅助胸腔放疗SCLC患者与未行放疗患者5年OS率为71.6%∶35.4%(
P
=0.028)。术后淋巴结病理分期为N
2
期的SCLC患者行辅助胸腔放疗与否,患者OS率(75.0%∶0%,
P
=0.03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TNM分期和术后辅助胸腔放疗是接受手术治疗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术后病理分期为N
2
期的SCLC患者可以从辅助胸腔放疗中获益。
2023 Vol. 32 (3): 201-206 [
摘要
] (
85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07
周建西, 孙云川, 肖丽, 鲁洪岭, 尹晓明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预后及脑转移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患者完全切除术后预后及脑转移(BM)的高危因素,以筛选最可能从预防性颅脑照射(PCI)中获益的患者。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行完全切除的LS‐SCLC患者94例,其中31例接受PCI治疗,63例未接受PCI治疗。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预后及脑转移的相关因素,并使用log‐rank检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总生存(OS)及BM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PCI组2、5年OS率为80.6%、61.3%,非PCI组分别为61.9%、46.0%(
P
=0.001)。PCI组2、5年无脑转移生存(BMFS)率为80.6%、54.8%,非PCI组分别为57.1%、42.9%(
P
=0.045)。PCI组2、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71.0%、48.4%,非PCI组分别为49.2%、34.9%(
P
=0.016)。PCI可提高pⅡ/Ⅲ期患者OS(
P
=0.039,
P
=0.013),但pⅠ期患者OS获益不显著(
P
=0.167)。PCI组有3例(9.7%)患者发生BM,明显低于非PCI组(17例,27.0%;
P
=0.044);在pⅠ期、pⅡ期患者中,PCI组和非PCI组BM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285;
P
=0.468);而pⅢ期患者中,PCI组BM发生率明显低于非PCI组(
P
=0.04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
HR
=2.803,
P
=0.001)、BM(
HR
=2.239,
P
=0.022)、未行PCI(
HR
=0.341,
P
=0.004)、病理分期pⅡ/Ⅲ期(
HR
=4.963,
P
=0.002)是影响OS的独立高危因素;而病理分期pⅡ/Ⅲ期(
HR
=11.665,
P
=0.007)是影响BM的独立高危因素。
结论
LS‐SCLC完全切除术后pⅡ‐Ⅲ期患者发生BM的风险较高、预后较差,应接受PCI治疗,而pⅠ期患者可能获益不显著。
2023 Vol. 32 (3): 207-214 [
摘要
] (
72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15
潘鑫, 张一贺, 李小军, 马彤, 王馨, 杨钰玲, 柴鸿钰, 秦天燕, 吕彩霞, 李鹏庆, 叶延程, 张雁山
两种剂量分割模式碳离子放射治疗肺癌淋巴引流区临床报告
目的
比较采用相对生物效应(RBE)剂量48 Gy,16次和12次分割碳离子束照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淋巴结引流区的不良反应、有效性及生存率。
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中心收治的病理确诊为LA‐NSCLC的患者72例,简单随机法分为A组、B组各36例,分别给予A组48 Gy(RBE)分16次和B组48 Gy(RBE)分12次碳离子束选择野照射淋巴结引流区,观察其急慢性不良反应、有效性及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差异检验。
结果
A、B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3.9(8.8~15.7)、14.6(6.3~15.9)个月,治疗有效分别为16例(44.4%)、9例(25.0%),疾病控制分别为34例(94.4%)、30例(83.3%)。统计分析显示A、B组总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
=1.192,
P
=0.275)。两组患者放疗计划参数比较显示,CTV体积,患侧肺D
mean
、V
5 Gy(RBE)
、V
20 Gy(RBE)
、V
30 Gy(RBE)
,心脏V
20 Gy(RBE)
、V
30 Gy(RBE)
、D
mean
,食管V
30 Gy(RBE)
、V
50 Gy(RBE)
、D
max
、D
mean
,气管D
max
,脊髓D
max
等相关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值均>0.05)。纳入患者在治疗期间及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3、4级不良反应;两组患者1、2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
χ
2
=5.134,
P
=0.077)、放射性食管炎(
χ
2
=1.984,
P
=0.371)、晚期放射性肺炎(
χ
2
=6.185,
P
=0.103)发生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碳离子放疗系统两种剂量分割模式在LA‐NSCLC纵隔淋巴结引流区选择野照射治疗中安全性相近,不良反应可控,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2023 Vol. 32 (3): 215-221 [
摘要
] (
78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腹部肿瘤
222
王芳, 苗栋, 沈亚丽, 陈哲彬, 姚宇, 王辛
前列腺癌术后放疗靶区自动勾画人工智能模型构建
目的
探索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前列腺癌术后放疗临床靶区(CTV)及部分危及器官(OAR)自动勾画模型的方法,以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靶区勾画统一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由一位放疗医师勾画的117例前列腺癌术后患者CT资料,基于3D UNet设计多分类自动勾画模型CVT‐UNet,采用戴斯相似系数(DSC)、95分位豪斯多夫距离(95%HD)和平均表面距离(ASD)评估模型分割能力,比较另外两位医师对测试集自动勾画靶区评估结果的差异。再随机收集78例由其他医生治疗的患者进行模型外部验证,比较两位医师评价的差异。
结果
测试集前列腺瘤床区(CTV1)、盆腔淋巴结引流区(CTV2)、膀胱和直肠的平均DSC分别为0.74、0.82、0.94和0.79。临床评分显示:两位医师对CTV2和OAR的勾画达成了更多的共识;而对CTV1的勾画则共识较少,故评分差异较大。
结论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用于术后前列腺癌CTV及相关OAR的自动勾画模型可行,但前列腺瘤床区的自动分割仍需改善。
2023 Vol. 32 (3): 222-228 [
摘要
] (
69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29
马茗微, 唐琦, 高献书, 虞巍, 李洪振, 孙明霞, 杨恺惟, 李晓颖, 亓昕, 陈佳琰, 任雪盈
高度恶性前列腺癌根治治疗加化疗非随机对照研究中期分析
目的
比较高度恶性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或不联合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连续入组病理确诊的Gleason评分总分9~10分或Gleason评分为包含5分的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在标准根治性治疗后增加或不增加4~6个周期多西他赛±卡铂方案化疗。主要终点为5年无事件生存(EFS),次要终点为无远处转移生存(MFS)、总生存(OS)、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
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连续入组患者176例患者,其中138例仅接受标准根治性治疗(对照组),38例在根治性治疗后接受辅助化疗(化疗组)。中位随访13.4(2.0~34.0)个月,患者均存活。化疗组及对照组30个月EFS率为100%∶85.6%(
P
=0.064),化疗组未出现任何事件,对照组12例出现事件,其中6例为单纯生化复发、6例为影像学进展。两组30个月MFS率为100%∶91.9%(
P
=0.205)。在进行1∶2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的EFS率为100%∶85.7%(
P
=0.056),MFS率为100%∶92.2%(
P
=0.209)。化疗组及对照组患者2级及以上的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7.2%(
P
=0.354),2级及以上的直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5.1%(
P
=0.711)。化疗组患者3级及以上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31.6%)、血小板减少(2.6%)以及脱发(13.2%)。
结论
高度恶性前列腺癌在标准根治性治疗后增加辅助化疗有改善患者总EFS的趋势,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期待长期随访结果证实。
2023 Vol. 32 (3): 229-234 [
摘要
] (
84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35
许碧纯, 郭旗, 钱建军, 蔡尚, 田野
宫颈癌术后放疗急性肠道不良反应与剂量‐体积参数相关性
目的
探索对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后急性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预测的肠道剂量‐体积参数。
方法
回顾性评估宫颈癌术后采用调强放射治疗的患者93例。纳入研究的剂量‐体积参数包括肠道接受5~45 Gy(间隔5 Gy)照射剂量的绝对体积以及肠道总体积。应用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标准评价急性肠道放射损伤。分析受照肠道体积与急性肠道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共26名(28.0%)患者发生了2级及以上急性肠道不良反应。在小肠肠管的总体积及小肠V
5 Gy
、小肠V
10 Gy
、小肠V
15 Gy
的范围内,观察到2级及以上急性肠道不良反应与受照的小肠体积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P
值均<0.05)。小肠V
10 Gy
(
HR
=1.028,95%
CI
为0.993~1.062,
P
=0.029)、小肠V
15 Gy
(
HR
=0.991,95%
CI
为0.969~1.013,
P
=0.034)是明显急性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小肠的剂量‐体积参数可以作为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2级及以上急性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的预测指标。
2023 Vol. 32 (3): 235-240 [
摘要
] (
68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物理·技术·生物
241
祝起禛, 杨波, 汪之群, 梁永广, 张文君, 高源, 邱杰
基于Halcyon 2.0和Truebeam的多部位VMAT计划剂量学质量与复杂度综合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基于Halcyon 2.0和Truebeam两种加速器设计的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计划,在患者不同部位的剂量学质量和计划复杂度差异。
方法
回顾性选取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四种部位的Halcyon 2.0 VMAT计划49例,并以相同优化参数重新设计Truebeam VMA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和复杂度指标差异,
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于靶区,Halcyon 2.0在头颈部和胸部计划中具有较优的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性指数(CI),在腹部计划中具有较优的D
98%
和CI,在盆腔计划中具有较优的D
2%
。对于危及器官,Halcyon 2.0在胸部计划中的双肺D
20%
、D
mean
和心脏D
mean
均低于Truebeam(
P
值均<0.05)。对于复杂度指标,Halcyon 2.0头颈、腹部和盆腔计划的中位平均子野面积变化率(AAV)分别为0.414、0.425和0.432,优于Truebeam的0.385、0.368和0.361;在腹部和盆腔计划中,Halcyon 2.0的中位调制复杂度分数(MCS)分别为0.320和0.303,优于Truebeam的0.268和0.282(
P
值均<0.05);Halcyon 2.0所有部位计划的中位小孔径分数(SAS)均优于Truebeam,且中位计划平均射野面积(PA)均大于Truebeam(
P
值均<0.05)。
结论
基于Halcyon 2.0和Truebeam两种加速器设计的VMAT计划,在剂量学质量上相当,部分情况下前者略优,但是由于前者较低的计划复杂度,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相对优势。
2023 Vol. 32 (3): 241-247 [
摘要
] (
51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48
陈静, 翁星, 江柳清, 董芳芬, 郑芬, 郭岚晏, 姚剑敏, 李小波
基于XR技术的医用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远程培训系统
目的
研发一种用于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QA)的多终端虚拟仿真远程培训系统,以提高放疗工作人员及医学生的QA操作技能,并降低培训辐射危险。
方法
运用Unity 3D扩展现实(XR)技术制作虚拟现实交互软件,基于放疗技术以及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内容搭建培训系统,开发多终端使用平台,并搭建远程控制模块。采用多角度评价体系,并设计调查问卷,分析该系统的应用价值。
结果
本系统还原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室现场环境和实物,可实现对加速器5G远程控制,进行非现场的QA演示与指导。截至2022年3月1日,系统累计培训133人次,收回系统应用有效问卷76份,其中90.79%(69/76)的调查对象对系统显示的实验结果表示信任,并有88.16%(67/76)的调查对象认为该培训系统是必要的。
结论
本培训系统培训效果反映良好,从根本上降低了培训辐射危险,可为加速器QA培训模式的改革和进步提供参考。
2023 Vol. 32 (3): 248-253 [
摘要
] (
61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54
李凯旋, 文艳萍, 郑佳彬, 滕峰, 贾立群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大鼠动物模型的构建
目的
构建Wistar大鼠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动物模型,观察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组织病理变化。
方法
分别用不同剂量的6 MV X射线局部照射Wistar大鼠,照射后第3、5、7、14天处死大鼠,取全长食管组织做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进行病理学分析。观察25、30 Gy照射后第3、5、7、14天大鼠食管的病理变化。观察不同照射组放射性射线照射后大鼠1~2周内每日进食量的变化。
结果
两组大鼠经25、30 Gy射线照射均未出现死亡,30 Gy组大鼠全部出现食管损伤,第7天时损伤程度最重,病理评分5.00±0.75、进食量为0 g,第14天时损伤程度减轻,进食量恢复至接近照射前。
结论
Wistar大鼠经6 MV X射线30 Gy剂量单次照射食管可建立大鼠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模型,照射后第7天为急性损伤期理想观察时间,之后损伤逐渐减轻,第7~14天可选择时间作为愈合修复阶段的观测点。
2023 Vol. 32 (3): 254-259 [
摘要
] (
65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60
沈佩, 郝玉丽, 周学筱, 丛瑗, 王升志, 邵云, 徐婷, 李受益
热疗调控铁死亡通路对舌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热疗(HT)对舌鳞癌细胞系CAL‐27铁死亡的调控作用和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铁死亡抑制剂Fer‐1的半抑制浓度(IC
50
)并用于后续实验。CAL‐27细胞系按实验设计分为HT组、对照组、Fer‐1组以及HT+Fer‐1组。采用各自检测试剂盒检测活性氧水平、铁离子浓度,采用实时反转录PCR检测p53、转铁蛋白受体1(TfR1)的mRNA水平,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热疗组CAL‐27细胞系活性氧水平(
P
<0.01)和铁离子浓度(
P
<0.001)显著上调,p53及TfR1的mRNA表达量也明显增加(
P
值均<0.01),细胞迁移能力下降(
P
<0.001),凋亡率升高(
P
<0.01)。HT+Fer‐1组与HT组相比活性氧水平(
P
<0.001)、铁离子浓度(
P
<0.001)、p53及TfR1的mRNA表达量均降低(
P
值均<0.01),细胞迁移能力恢复(
P
<0.01),凋亡率也降低(
P
<0.01)。
结论
热疗可能通过激活p53/TfR1通路诱导舌鳞癌细胞系CAL‐27铁死亡,抑制其迁移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2023 Vol. 32 (3): 260-264 [
摘要
] (
55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综述
265
张爽, 阴骏, 姚玉唐, 王少龙
PET‐CT在脑胶质瘤放射治疗及随访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术后放疗是其重要治疗手段。目前CT和MRI在脑胶质瘤放疗靶区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但对于肿瘤范围、复发、放射性坏死、预后等方面的评估仍然存在一定不足。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将PET的分子影像与CT的解剖结构影像融于一体,在脑胶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随着多模态影像技术在放疗中推广应用,PET‐CT分子影像作为重要的补充,有助于脑胶质瘤靶区的勾画和精准放疗的开展,有益于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和随访。本文对PET‐CT在脑胶质瘤诊断、治疗及随访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3 Vol. 32 (3): 265-269 [
摘要
] (
59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70
黄元琼, 陈宏博, 吴臣旺, 肖林
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骨盆不完全骨折研究进展
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骨盆不完全骨折(PIF)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放疗后骨盆晚期损伤事件,它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致残,甚至危及生命,且易与骨转移瘤混淆。本文就PIF的潜在发病机制、一般特点、危险因素、诊断与治疗等进行综述。
2023 Vol. 32 (3): 270-275 [
摘要
] (
62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76
毛羽鑫, 黄旭, 王春波
放射治疗导致肿瘤相关疲劳的研究进展
肿瘤相关疲劳(CRF)是与肿瘤及肿瘤治疗相关的一种症状。放疗过程中CRF的发病率很高,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尽管目前有关CRF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放疗导致CRF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系统性干预措施也不完善。本文从放疗导致CRF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中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
2023 Vol. 32 (3): 276-280 [
摘要
] (
49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81
严振宇, 曹祥, 胡新宇, 葛宜枝, 宗丹, 何侠
鼻咽癌放射治疗抵抗机制研究进展
鼻咽癌作为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而放射抵抗是导致鼻咽癌局部复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克服鼻咽癌放射抵抗,增强放疗敏感性成为鼻咽癌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鼻咽癌放射抵抗相关的DNA、非编码RNA(ncRNA)、蛋白质和细胞行为研究进行综述,从而为鼻咽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2023 Vol. 32 (3): 281-286 [
摘要
] (
76
) [
HTML
1KB] [
PDF
0KB] (
0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作 者 须 知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单位介绍信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
合 作 单 位
访 问 统 计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167号
版权所有 © 2010《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朝阳区潘学园南里17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00021)
电话:010-67700737,87788294 Email: cjron@cmaph.org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