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学术影响  |  收录情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线办公系统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RSS
  相 关 下 载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6年 25卷 2期
刊出日期:2016-02-15

·头颈部肿瘤·
·综述·
·胸部肿瘤·
·腹部肿瘤·
·物理·生物·技术·
·物理·生物·技术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93 吴嘉明
台湾地区肿瘤放射治疗发展简史
顾台湾地区肿瘤放射治疗设备、人员、技术等情况的进展,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简单清晰的脉络,并帮助了解台湾地区肿瘤放射治疗学创建与发展过程。此报告是对台湾地区肿瘤放射治疗学发展的宣传与肯定,也更是为扩大放射肿瘤学科交流和发展提供契机。
2016 Vol. 25 (2): 93-94 [摘要] ( 2909 ) [HTML 1KB] [PDF 337KB] ( 0 )
·头颈部肿瘤·
95 孔芳芳,应红梅,黄爽,杜承润,周珺珺,陈俊超,陈晓慧,孙力宁,胡超苏
鼻咽癌IMRT后局部与区域失败模式研究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IMRT后局部与区域失败的剂量学模式,为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疗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分析2007—2012年我院收治的364例初治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的局部与区域失败模式,失败模式定义为V95%(95%等剂量曲线包括的复发灶体积)≥95%定义为野内复发,20%≤V95%<95%为野边缘复发,V95%<20%为野外复发。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
2016 Vol. 25 (2): 95-99 [摘要] ( 2815 ) [HTML 1KB] [PDF 357KB] ( 0 )
100 尹珍珍,高黎,罗京伟,易俊林,黄晓东,王凯,曲媛,张世平,李素艳,肖建平,徐国镇
不同手术方式联合放射治疗Kadish B或Kadish 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估不同手术方式联合放射治疗嗅神经母细胞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79—2014年我院收治的53例接受手术联合放疗的局部晚期嗅神经母细胞瘤疗效,对比不同手术方式肿瘤残存率及治疗效果。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全组随访时间中位数为71个月,5年OS、DFS率分别为86%、74%。全组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手术组31例、内镜手术组 22例,内镜手术组肿瘤残存率高于开放手术组(分别为64%、42%,P=0.166)。Kadish C期者内镜手术肿瘤残存率达78%。肿瘤完全切除者5年OS、DFS率分别为91%、80%,肿瘤残存者分别为82%、67%。内镜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5年OS、DFS率相近[83%与86%(P=0.560)、77%与71%(P=0.188)]。内镜手术组中更多患者接受术后放疗剂量>66 Gy (P=0.011),而术后接受放疗剂量>66 Gy者和≤66 Gy者的5年OS、DFS率分别为100%和67%(P=0.092)、100%和50%(P=0.052)。结论 手术联合放疗用于改良Kadish B、Kadish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可取得较好的治疗疗效。内镜手术应严格掌握指征,目前对Kadish C期或额窦受侵者不主张行内镜手术。对手术切缘状态无法保证者,术后放疗剂量建议>66 Gy。
2016 Vol. 25 (2): 100-104 [摘要] ( 2842 ) [HTML 1KB] [PDF 373KB] ( 0 )
·胸部肿瘤·
105 陈俊强,陈明,林宇,苏婷凤,李建成,吴君心,潘建基
食管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复发区域对术后放疗靶区确定的指导意义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复发区域,探讨术后辅助放疗靶区的设计。方法 对2005—2013年间我院收治的胸段食管鳞癌R0根治术后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术后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按第7版AJCC胃癌分组标准对腹腔淋巴结转移具体部位分组并进行回顾分析。组间差异行χ2检验。结果 1593例中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148例,总转移率为9.3%,其中食管胸上、中、下段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3%、7.8%、26.6%(P=0.000),术后病理为T1+T2、T3+T4期的分别为8.7%、9.5%(P=0.601),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为0~2、≥3个的分别为4.8%、20.1%(P=0.000)。腹腔淋巴结转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腹主动脉旁的16a2、16a1、腹腔干、胰头后及肝总动脉转移率分别为64.9%、41.2%、37.8%、32.4%、20.9%,其总转移率为91.9%。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主要部位是腹主动脉旁16a2和16a1、腹腔干、胰头后以及肝总动脉淋巴结引流区,是术后辅助放疗的腹腔靶区。
2016 Vol. 25 (2): 105-108 [摘要] ( 3036 ) [HTML 1KB] [PDF 307KB] ( 0 )
109 祝淑钗,么伟楠,李娟,李红云,刘志坤,沈文斌,闫可
食管癌非手术治疗临床分期新标准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食管癌临床分期对同一组病例的预测价值,并完善T分期标准,为更准确进行临床分期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701例根治性放疗食管癌患者,分别按AJCC标准、2004年标准、2009年草案标准并结合GTV-T体积标准进行预后判断。结果 按3种标准进行T分类后,发现AJCC分期偏早,T1期达23.1%,且T3与T4期的生存曲线接近。2004年标准下各期生存曲线分离度均较好,但T1和T4期者偏少,分布不均。2009年草案标准中T3和T4期生存曲线交叉且T4期较多达43.2%。根据GTV大小及病变对周围组织器官侵及程度行新T分期,各期生存曲线未见交叉,所占比例较均衡。N分期仍采用N0、N1、N2期分类法,将N分期与新T分期结合进行TNM分期,所得各期生存曲线分离度均很好(P=0.000)。结论 将食管癌局部肿瘤体积大小结合外侵程度确定的T分期与区域内外淋巴结转移确定的N分期联合,能比较准确地预测非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预后。
2016 Vol. 25 (2): 109-113 [摘要] ( 2917 ) [HTML 1KB] [PDF 419KB] ( 0 )
114 马红莲,惠周光,赵路军,徐裕金,翟医蕊,吴润叶,庞青松,朱广迎,李东明唐玉,梁军,孔月,陈明,王绿化
不可切除Ⅲ期NSCLC持续静脉泵注恩度联合同期放化疗前瞻性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
目的 评估隔周持续静脉泵注恩度联合同期放化疗对不可切除Ⅲ期NSC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2—2015年共73例患者入组,年龄31~69岁,男52例、女11例,鳞癌41例、腺癌19例、大细胞癌1例、未分化癌2例。ⅢA期27例、ⅢB期36例。第1、3、5、7周每天接受恩度7.5 mg/m2持续泵注5 d,第2周开始接受6~7周的3DRT 60~66 Gy分30~33次,同期依托泊苷50 mg/m2第1—5天加顺铂50 mg/m2第1、8、28天重复化疗两程。CTCAE3.0评估不良反应。完成治疗后4周按RECIST 1.1标准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63例进行评价。1例患者因2级肾功能不全、1例因4级骨髓抑制未行第2程化疗,61例均完成治疗。完成治疗后4周评价疗效,CR 8例,PR 40例,SD 11例,PD 4例,客观缓解率76%。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23例,3+4级贫血9例,3+4级血小板减少10例。3级恶心或呕吐3例,3级放射性食管炎8例,1+2、3级RP分别为12、2例。未观察到2级以上心血管毒性发生。中随访时间13.6个月,随访期间21例死亡,15例死于肺癌进展。中位PFS 14.8个月。1年PFS、OS分别为51%、78%。结论 恩级泵注给药提高了患者依从性,联合同期放化疗不可切除Ⅲ期NSCLC近期疗效和耐受性良好,疗效评价尚需进一步累积病例和长期随访。
2016 Vol. 25 (2): 114-118 [摘要] ( 4572 ) [HTML 1KB] [PDF 412KB] ( 0 )
121 梁萌,郑容,吴宁,张雯杰,梁颖,刘瑛,李小萌,方艳,陈聪,周宗玫肖泽芬,冯勤付,王绿化,李晔雄
FDG PET-CT代谢参数对NSCLC放疗患者预后影响
目的 探讨疗前FDG PET-CT获得的NSCLC原发灶代谢参数及其临床因素对NSCLC放疗患者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3年间在本院首程放疗前行PET-CT的170例NSCLC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因素、原发灶SUVmax、SUVmean、MTV及TLG等参数与患者预后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2016 Vol. 25 (2): 121-125 [摘要] ( 2995 ) [HTML 1KB] [PDF 812KB] ( 0 )
126 孔月,徐裕金,唐华容,王谨,胡晓,马红莲,喻冰琪,陈建祥,郑远达,王升晔,陈明
低钠血症与SCLC患者预后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低钠血症与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2年于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89例SCLC患者病史资料。489例患者中低钠血症110例。低钠血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Cox模型分析低钠血症对预后影响程度。结果 初次治疗前、2程化疗后、放疗后、末次治疗结束后低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7.9%、13.3%、12.5%、18.9%,上述阶段伴低钠血症患者与血钠正常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10.1%∶21.1%(P=0.000)、14.7%∶20.5%(P=0.022)、12.1%∶28.3%(P=0.000)、7.0%∶21.8%(P=0.000),上述阶段低钠血症患者死亡危险分别是血钠正常患者的1.297倍(95%CI=1.160~1.449,P=0.000)、1.366倍(95%CI=1.023~1.825,P=0.035)、1.770倍(95%CI=1.168~2.682,P=0.007)、1.507倍(95%CI=1.167~1.944,P=0.002)。结论 低钠血症是影响SCLC患者生存的因素。
2016 Vol. 25 (2): 126-130 [摘要] ( 3120 ) [HTML 1KB] [PDF 369KB] ( 0 )
131 梁惠,丁美钱,吴宁波,吴厚海
TKI同期放疗诱发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口服EGFR-TKI同期放疗晚期NSCLC是否增加间质性肺病(ILD)发生并分析影响发生的因素。方法 回顾研究2010—2014年本院收治的72例采用口服EGFR-TKI同期放疗的NSCLC患者资料,同时收集相关病例作为对照。研究共分姑息化疗组、单药TKI组、同期放化疗组及TKI同期放疗组,比较TKI同期放疗组与其他治疗组ILD发生率;采用单因素χ2检验联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TKI同期放疗组患者ILD发生的风险因素。
2016 Vol. 25 (2): 131-134 [摘要] ( 2613 ) [HTML 1KB] [PDF 330KB] ( 0 )
184 贺春语,胡晓娜,刘劲松,王雯,陈永顺,吴小源,杨原源,郝大选,李雪,王建华
食管鳞癌西妥昔单抗联合同期放化疗疗效与Kras、EGFR关系研究
2016 Vol. 25 (2): 184-185 [摘要] ( 2616 ) [HTML 1KB] [PDF 1080KB] ( 0 )
·物理·生物·技术
119 陈琛,邹仁芳,胡英,席许平
模拟不同照射模式对鼻咽癌CNE-2细胞放射生物学效应影响
2016 Vol. 25 (2): 119-120 [摘要] ( 2299 ) [HTML 1KB] [PDF 224KB] ( 0 )
·腹部肿瘤·
135 亓昕,高献书,李飞宇,张敏,李洪振,赵波,马茗微,王靛
前列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精囊靶区勾画范围的影响
目的 研究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前列腺癌放疗时精囊靶区范围的影响。方法 31例cT2-4N0M前列腺癌患者放疗前接受内分泌治疗,中位时间5个月,疗前、后均行盆腔MR,三维方向测量内分泌治疗前后精囊体积、前后径、左右径和长度,评估对精囊照射范围的影响。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内分泌治疗前、后精囊体积分别为(12.5±4.5)、(7.3±2.1) cm3,长度分别为(34.1±5.7)、(29.7±5.2) mm;体积、长度、前后径、左右径缩小率分别为(39.3±13.6)%、(12.9±5.2)%、(26.2±9.8)%、(17.4±11.0)%。精囊受侵与无受侵的长度缩小率分别为(16.7±4.8)%与(11.1±4.4)%(P=0.000)。经内分泌治疗后40%(8/20)受侵病灶消失或精囊整体表现为低信号。结论 内分泌治疗后精囊体积明显缩小,有利于减小高剂量区靶区体积和保护周围正常器官。相比前后径和左右径,精囊在长轴方向缩短最少,且个体差异大,提示勾画内分泌治疗后的精囊靶区时需谨慎缩小精囊的照射范围,可继续参考前列腺癌术后标本病理研究中有关精囊亚临床灶的范围来决定勾画范围。
2016 Vol. 25 (2): 135-139 [摘要] ( 2768 ) [HTML 1KB] [PDF 1260KB] ( 0 )
140 李贻阳,牛绍清,温戈,王俏镟,王汉渝,冯玲玲,夏云飞,张玉晶
基于GELOX方案诱导化疗的Ⅰ—Ⅱ期结外鼻型K/T细胞淋巴瘤根治性放疗的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接受GELOX (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左旋门冬酰胺酶)方案化疗和放疗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3年间收治的74例ⅠE—ⅡE期ENKTL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及有无放疗分为3个组,A组47例为首选GELOX化疗后根治性放疗,B组10例为其他方案化疗改用GELOX挽救后放疗,C组17例为接受GELOX方案化疗后未放疗。全组化疗中位3周期,放疗中位剂量54.6 Gy分20~30次。结果 全组化疗后CR率33.8%(其中放疗后为90%),2年OS和PFS分别为88%和79%。A+C组的疗后CR率、2年OS和PFS分别为73%、92%和84%。A组的2年OS和PFS (96%和84%)均高于B组(50%和45%)和C组(47%和40%,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疗前LDH水平升高和化疗后无缓解是OS和PFS的不良预后因素,局部广泛侵犯也是OS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后无缓解是OS及PFS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早期ENKTL患者接受GELOX诱导化疗结合根治性放疗可获得良好疗效,但该方案用于单纯化疗和挽救化疗的疗效仍不理想。
2016 Vol. 25 (2): 140-145 [摘要] ( 3464 ) [HTML 1KB] [PDF 393KB] ( 0 )
146 穆娅莎·阿布力米提,周卫兵,刘海峰,朱红
盆腔肿瘤患者放疗前膀胱充盈稳定性训练及可靠性研究
目的 探索患者尿感是否可靠、最佳膀胱充盈量和时间,以及训练患者膀胱充盈稳定性的方法。方法 搜集2014—2015年间有放疗指征的50例盆腔肿瘤患者,按是否有盆腔、泌尿系疾病及手术史分A、B两组。让患者排空膀胱后每次饮用相同量水,每隔30 min、45 min、1 h、>1 h自觉达极限时用膀胱容量测试仪(BladderScanBVI9400)测量,并同时完成尿感量表。探求最佳充盈量、时间,以及最佳训练次数。配对t检验比较预测值与测量值差异,Pearson法分析尿感与测量值的相关性。结果 A组和B组膀胱容量预测值与测量值均相近(PA=0.777,PB=0.061),均可用预测值反映测量值。A组比B组尿感与测量值相关性更高(rA=0.812,rB=0.762)。45 min、1 h的预测值与测量值的相关性最接近(r=0.858、0.916),其对应的膀胱充盈量为330~450 ml,尿感评分为4~6分。随着训练次数增加,预测值与测量值相关性增加(第2~6次r=0.914、0.917、0.930、0.951、0.962)。
2016 Vol. 25 (2): 146-154 [摘要] ( 2840 ) [HTML 1KB] [PDF 619KB] ( 0 )
·物理·生物·技术·
155 应微,唐德文,何友安,张德康
头颈部肿瘤放疗中两种图像引导系统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ExacTrac X线和CBCT两种图像引导系统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的误差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20例行头颈部放疗患者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红外线小球摆位后行ExacTrac X线拍摄双斜位片,与计划DRR配准后得到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六维放疗床调整误差并记录摆位配准时间;B组采用人工摆位后行CBCT获取图像,与定位CT图像配准得到上述方向平移误差和绕上下方向误差,四维方向上调整误差并记录摆位配准时间。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A组与B组左右、上下、前后方向平移误差分别为(0.59±0.25)、(0.62±0.25)(1.56±0.28) mm与(0.52±0.31)、(0.74±0.17)、(1.58±0.34) mm (P=0.43、0.21、0.90);旋转误差中A组左右、上下、前后方向分别为(0.54±0.17)°、(0.72±0.27)°、(0.44±0.22)°,B组绕上下方向为(1.26±0.33)°(P=0.01)。摆位配准时间A组小于B组(108.0 s∶165.8 s,P=0.00)。
2016 Vol. 25 (2): 155-157 [摘要] ( 2916 ) [HTML 1KB] [PDF 1037KB] ( 0 )
158 赵丹,余荣,胡俏俏,张健,吴昊,于会明,耿建昊,齐丽萍,朱广迎
肺癌伴肺不张者放疗前MRI与CT模拟定位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MRI定位在合并阻塞性肺不张(POLC)肺癌患者中进行靶区勾画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对14例合并POLC肺癌患者同时行CT、MRI定位,分别采集CT、T1WI、 T2WI、DWI图像并测量癌肿与POLC在T2WI、DWI图像上的比信噪比(CNRs)。将CT、MRI定位图像在TPS中进行融合,分别在CT、MRI上进行靶区勾画,制定放疗计划。PlanCT 、PlanMRI 均以CT为基础实现剂量计算,采用相同射野数目及角度。系统自动计算GTV,比较2个计划的DVH。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T2WI可以显示12/14癌肿与POLC的界限,6/6中肿块与POLC的分界均可被DWI显示。GTVMRI为(149.317±229.670) cm3,GTVCT为(178.073±236.604) cm3(P=0.000)。DWI图像CNRs为77.295±49.273,T2WI的为12.942±5.553(P=0.027)。DVH比较显示在靶区适形度及均匀性无差异的前提下,PlanMRI比PlanCT患侧肺平均剂量低(P=0.002),健侧肺平均剂量相近(P=0.052),总肺平均剂量、食管平均剂量、脊髓最大剂量均低(P=0.009、0.038、0.038),患侧肺V5、V10和心脏V25均低(P=0.010、0.031、0.044)。
2016 Vol. 25 (2): 158-159 [摘要] ( 2985 ) [HTML 1KB] [PDF 885KB] ( 0 )
160 黄伯天,朱金汉,杨鑫,刘伯基,胡江,祁振宇
鼻咽癌IMRT计划腮腺剂量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目的 运用医学数据分析方法,建立鼻咽癌IMRT计划腮腺剂量预测模型并评估其准确性。方法 从鼻咽癌治疗数据库中选取50例相同射野角度的IMRT计划,获取腮腺DVH。自编软件计算腮腺中每个体素点到靶区边缘距离,统计并生成DTH。对DVH和DTH 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以DVH主成分为因变量,以DTH主成分、腮腺体积和靶区体积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构建DVH预测模型。选取另外10例鼻咽癌IMRT患者,利用模型对腮腺剂量进行预测,并与原有IMRT计划设计的DVH进行比较以验证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结果 DTH和DVH数据97%以上信息可以通过2、3个主成分进行表示。构建的腮腺DVH模型平均拟合误差为(0±3.5)%。10例验证病例显示腮腺预测DVH曲线形状与原TPS计划结果高度一致,平均偏差(-0.7±4.4)%,模型预测的准确性高达95%。结论 该模型能有效预测鼻咽癌IMRT计划腮腺剂量分布,可作为评估和验证治疗计划腮腺受量的质量保证工具。
2016 Vol. 25 (2): 160-163 [摘要] ( 3040 ) [HTML 1KB] [PDF 1516KB] ( 0 )
164 周丹,傅深,李萍,姚嘉玺
前列腺癌质子碳离子治疗设备成像系统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质子碳离子治疗设备千伏级X线成像系统对前列腺癌放疗摆位精度。方法 选择2014年6—8月接受碳离子治疗的14例前列腺癌患者入组。每次治疗前通过成像系统采集两组正交野图像,与计划DRR图像融合并进行手动+自动匹配。获得侧向(治疗床面短轴方向)、纵向(治疗床面长轴方向)、垂直(垂直于治疗床面的方向)、等中心旋转(治疗床面沿等中心水平旋转)、横滚(以治疗床面长轴为中心的旋转)、俯仰(以治疗床面短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摆位误差数据。分析数据探讨成像系统在碳离子治疗前列腺癌中的使用情况。结果 14例患者共获得644组图像。6个方向误差均值分别为0.34 cm、0.30 cm、0.79 cm、0.3°、0.5°、1.1°。误差随着分次无明显变化,两组拍片获得的误差也无差异,但俯仰和垂直方向上的误差值较大。结论 正交野图像的骨性标志清晰,拍片时间短,DRR参考图像为三维的,可获得6个方向上位置误差。但软组织成像差,获得的数值不能完全等同于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时的真实误差。
2016 Vol. 25 (2): 164-167 [摘要] ( 2651 ) [HTML 1KB] [PDF 1064KB] ( 0 )
168 倪昕晔,高留刚,林涛
Delta-4探测MLC细小位置偏差敏感性研究
目的 研究Delta-4对MLC细小位置误差的探测敏感性。方法 利用瓦里安Trubeam型直线加速器配置EPID对MLC模拟细小位置偏差能力进行测量。设置2.0 cm (x)×6.0 cm (y)、7.0 cm (x)×6.0 cm (y)2个射野,MLC的x1x2方向同时分别外扩0.1、0.2、0.3……0.9 mm和1.0、2.0……5.0 mm,使用3 mm 3%、2.5 mm2.5%、2 mm 2%、1.5 mm1.5%和1 mm1%标准γ分析。分析Delta-4测量的相对应剂量分布与TPS计算MLC位置不变时的剂量分布间差异。结果 Trubeam型直线加速器MLC具有移动丝米级位置能力。2.0 cm (x)×6.0 cm (y)射野2.5 mm2.5%标准下γ通过率100%,在MLC的x1x2方向各打开0.3 mm时γ通过率下降至95.9%,打开0.5 mm时γ通过率下降至89.4%。7.0 cm (x)×6.0 cm (y)射野1.5 mm1.5%标准下γ通过率为96.5%,x1x2方向各打开0.3 mm时γ通过率下降至95%以下,在打开3.0 mm内γ通过率都>90%。结论 适当提高γ分析标准有可能会改善Delta-4探测MLC位置细小偏差的敏感性,但不能对所有MLC丝米级位置误差探测出来。对不同大小射野,建议Delta-4选择不同分析标准。
2016 Vol. 25 (2): 168-171 [摘要] ( 2862 ) [HTML 1KB] [PDF 1145KB] ( 0 )
172 杨玉刚,齐洪志,许林,郝洁,尚革,包永星
基于放疗者身份识别的持续质量改进研究
目的 正确识别放疗患者身份,确保放疗安全可靠。方法 选择本院进行放疗操作的技师,通过计划、实施、核查、行动(PDCA)4步法提高其对患者身份识别核查的准确率和对患者隐私保护的满意率。结果 经过4个月的PDCA循环,患者身份识别核查合格率由循环前的88.17%上升到循环后的99.07%,患者隐私保护满意率也由循环前的52.69%上升到循环后的98.15%。放疗前通过4个月患者身份识别,放疗患者身份准确率为100%,技师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结论 通过优化放疗前患者身份识别核查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放疗患者安全和放疗工作效率,患者隐私也能得到更好保护。
2016 Vol. 25 (2): 172-174 [摘要] ( 2581 ) [HTML 1KB] [PDF 356KB] ( 0 )
175 林润龙,伊帅,巩琳琳,刘维帅,王鹏,刘宁波,赵路军,王平
放射联合常山酮增强肺癌疗效及机制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放射联合常山酮对增强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疗效及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并探索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常山酮组、放射组及联合组(9只/组),处理结束后第3天,每组随机处死4只小鼠行免疫组化及ELISA检查,剩余小鼠继续观察存活时间及肝、肺转移情况。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处理第9天,对照组、常山酮组、放射组及联合组小鼠平均肿瘤体积分别为175.2、118.5、106.6、85.6 mm3(P=0.000)。4个组中位存活时间分别为39、61.5、78.5、84.5 d (P=0.002)。联合组肝肺转移数目显著最少。免疫组化及ELISA结果显示TGF-β1水平放射组较对照组升高,联合组较对照组低;肿瘤平均血管密度计数联合组明显少于放射组。对照组及放射组胶原蛋白表达较高,常山酮组及联合组胶原蛋白表达较低。结论 放射联合常山酮可能会增强肿瘤治疗疗效,其潜在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2016 Vol. 25 (2): 175-178 [摘要] ( 3842 ) [HTML 1KB] [PDF 1576KB] ( 0 )
179 达春丽,王若峥,李瑜,李亚伟,刘凯
食管鳞癌细胞HOTAIR mRNA表达水平与放射敏感性之间关系
目的 分析细胞内HOTAIR mRNA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细胞放射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4种食管鳞癌细胞(K150、K450、TE-1、Eca109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qRT-PCR检测细胞中HOTAIR mRNA表达水平,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下的存活分数(SF)。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差异,Pearson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4种细胞均呈现HOTAIR mRNA高表达及放射抵抗性,其中Eca109细胞表达水平最低,每个剂量点SF也最低,D0、Dq值也均最低。HOTAIR mRNA表达水平和放射敏感性从低至高依次为K150<TE-1<K450<Eca109。HOTAIR mRNA表达水平与SF2、D0值呈正相关(r=0.643、0.777,P<0.05)。结论 HOTAIR mRNA表达水平与细胞放射敏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是预测食管鳞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指标。
2016 Vol. 25 (2): 179-183 [摘要] ( 2954 ) [HTML 1KB] [PDF 399KB] ( 0 )
·综述·
186 杨咏强,朱雅群,田野
直肠癌术前IMRT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对近10年来20余篇有关直肠癌术前放疗文献进行阅读,以了解IMRT在直肠癌术前应用情况,并探讨IMRT作为直肠癌术前常规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 Vol. 25 (2): 186-189 [摘要] ( 3022 ) [HTML 1KB] [PDF 344KB] ( 0 )
190 杨瑞杰,谢耀钦,王俊杰
金纳米颗粒在恶性肿瘤放疗中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对45篇有关金纳米颗粒在恶性肿瘤放疗中应用文献(近5年20篇,近10年20篇)进行阅读,并通过对金纳米颗粒特点简介、理论研究、细胞实验、动物实验,以及靶向放疗临床前景进行综述。目前金纳米颗粒放射增敏研究尚未解决3个关键问题:金纳米颗粒在肿瘤细胞内微观分布及其影响因素;金纳米颗粒微观剂量提升作用;金纳米颗粒放射增敏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因此,该技术投入临床应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016 Vol. 25 (2): 190-193 [摘要] ( 2917 ) [HTML 1KB] [PDF 762KB] ( 0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作 者 须 知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单位介绍信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合 作 单 位

 
 

访 问 统 计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167号
版权所有 © 2010《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朝阳区潘学园南里17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00021)
电话:010-67700737,87788294 Email: cjron@cmaph.org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