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华社. 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EB/OL][2022-07-15]. https://www.gov.cn/xinwen/2022-07/15/content_5701239.htm?eqid=cd1593d90010d88c0000000364565ce0. |
[2] | 周平. 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J]. 学术探索, 2009(6):35-40. |
[3] | [18] 寇京, 陆阳. 国家认同外部危机治理中的档案功能研究[J]. 浙江档案, 2018(10):25-27. |
[4] |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22378.htm. |
[5] | 国家档案局. 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EB/OL].[2021-06-09]. https://www.saac.gov.cn/daj/toutiao/202106/ecca2de5bce44a0eb55c890762868683.shtml. |
[6] | 倪丽娟. 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与公民国家记忆培育[J]. 档案学研究, 2022(4):10-16. |
[7] | [14] 谢亚彤, 曾栩, 李小婉, 等.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红色档案展览设计策略探索[J]. 档案与建设, 2023(6):44-47. |
[8] | 华林, 李莉, 郝钰璋. 红色档案线上展览开发研究[J]. 北京档案, 2022(7):24-26. |
[9] | 高振华. 叙事视域下红色档案在线展览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 北京档案, 2023(8):27-29. |
[10] | 杨斐越. 省级档案网站红色档案在线展览现状调查与分析[J]. 兰台世界, 2023(4):20-24. |
[11] | 刘龙见, 石慧. 红色档案资源展览的现状、趋势和思考[J]. 北京档案, 2022(12):24-26. |
[12] | [25] 张镇升. 综合档案馆红色档案展览特点、困境及出路[J]. 山西档案, 2022(4):76-80. |
[13] | 崔晓苗, 王毅. 红色档案展览的情感传播向度研究[J]. 山西档案, 2022(4):69-75. |
[15] | 贺金瑞, 燕继荣. 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5-12. |
[16] | 高胜楠, 吴建华. 档案与国家认同:理论基础、作用维度与现实路径[J]. 档案学研究, 2021(6):35-40. |
[17] | 颜涵, 于英香. 国家认同建构视域下档案的多元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 山西档案, 2023(3):63-71. |
[19] | 郑婷, 陆阳. 基于强化国家认同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探析[J]. 北京档案, 2019(3):14-17. |
[20] | 吴玉军. 论国家认同的基本内涵[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5(1):48-53. |
[21] | [26] 吴娜. 红色文化记忆与国家认同[J]. 新疆社会科学, 2017(3):131-135. |
[22] | 张镇升. 心流理论视域下红色档案传承红色基因的向度与路径[J]. 档案学通讯, 2022(1):15-22. |
[23] | 陇南市礼县档案馆. 礼县档案馆暑假接待学生参观用档案讲述礼县故事[EB/OL].[2019-07-09]. https://www.cngsda.net/szjj/33526.jhtml. |
[24] | 杜兰晓, 丁国浩, 高长江. 红色旅游与公众国家认同的文化逻辑[J]. 浙江社会科学, 2023(8):136-142,161. |
[27] | 辽宁省档案馆. “红色起点—中国共产党领导辽宁人民抗日斗争档案文献展览”开展[EB/OL].[2021-07-02]. http://www.chinaarchives.cn/home/category/detail/id/35354.html. |
[28] | 中国档案报. 江苏“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成为热门“打卡地”[EB/OL].[2021-11-01]. https://www.saac.gov.cn/daj/c100202/202111/8fc7d95f7b334b0c8a7112b9018ad1f6.shtml. |
[29] | 丁华东. 档案记忆观的兴起及其理论影响[J]. 档案管理, 2009(1):18. |
[30] | 谢诗艺, 杨珮琪. 建构群体认同: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逻辑理路[J]. 档案与建设, 2021(12):26-29. |
[31] | 丁海斌. 论档案的价值与基本作用[J]. 档案, 2012(4):10-13. |
[32] | 加小双, 徐拥军. 档案与身份认同:背景、内容与影响[J]. 档案学研究, 2019(5):16-21. |
[33] | 江林. 温故知新引共鸣[N]. 人民日报, 2013-11-19(6). |
[34] | 肖馨瑶, 李新欣. 展览空间环境序列的生理感知机制及设计策略[J]. 南方建筑, 2023(5):19-26. |
[35] | CIFOR M. Affecting relations: introducing affect theory to archival discourse[J]. Archival Science, 2016(16):7-31. |
[36] | 胡万年, 叶浩生. 中国心理学界具身认知研究进展[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3(6):111-115,124,128. |
[37] | 赵彤, 翟楚夏. 刍议“具身认知”理念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设计中的实践[J]. 中国博物馆, 2021(3):25-29. |
[38] | [40] 劳拉简·史密斯. 游客情感与遗产制造[J]. 贵州社会科学, 2014(12):11-16. |
[39] | 祝慧. 湘江战役红色旅游中游客情感体验对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D]. 南宁: 广西大学, 2022. |
[41] | 刘凡. 从他者的视角到多元化的身份认同—人类学视野下的博物馆展览策划研究[J]. 民族艺术研究, 2016(5):194-203. |
[42] | 刘欣悦, 戴旸. 叙事性传播在档案展览中的应用与分析[J]. 档案与建设, 2021(10):22-25. |
[43] | 宋鑫娜. 论档案展览中的叙事表达[J]. 北京档案, 2019(1):22-24. |
[44] | 王俞菲, 耿志杰. 从“离身”到“具身”:档案展览的身体转向与行动逻辑[J]. 档案与建设, 2023(3):51-54. |
[45] | 周子晴, 丁华东. 多感官体验与档案记忆资源开发[J]. 档案管理, 2021(6):34-39. |
[46] | 北京日报. “4D+六面”再现长征场景,党史展览馆顶尖科技营造沉浸式体验[EB/OL].[2021-06-2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3153872491731970&wfr=spider&for=pc. |
[47] | 周婧景. 具身认知理论:深化博物馆展览阐释的新探索—以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为例[J]. 东南文化, 2017(2):109-114. |
[48] | 宋鑫娜. 展览中的空间叙事和语言叙事[J]. 中国档案, 2017(5):2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