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知识·遗产·记忆:田野考古档案资源智慧化转型路径探析 |
冯永恒1,黄伟2,方辉1 |
1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济南 250000 2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杭州 310000 |
|
Knowledge, Heritage and Memory: An Analysis of the Strategy for the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of Field Archaeological Archives Resources |
Yongheng FENG1,Wei HUANG2,Hui FANG1 |
1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00 2 School of Art and Archae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0 |
[1] | 栾丰实, 方辉, 靳桂云. 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2:3. | [2] | [11] 庞小霞. 考古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探讨[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8(1):40-44. | [3] | 秦熙磊, 孙胜利. 浅谈文博行业档案档号的编制方法—以敦煌研究院馆藏档案为例[J]. 兰台世界, 2021(9):98-100. | [4] | 沈允宁, 李巧蓉. 信息时代下文物考古档案管理员的素质[N]. 中国文物报, 2004-11-10(3). | [5] | 李文喜. 关于田野考古档案管理的思考[J]. 丝绸之路, 2013(6):145-146. | [6] | 闫雪梅. 考古档案规范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6(2):37-41. | [7] | 张孟强. 文物档案管理刍议—以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为例[J]. 北方文学, 2018(23):153. | [8] | 相关文献:赵欣荣. 试论考古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应用[J].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9):83-85;常艳. 田野考古档案资料管理问题的思考[J]. 海岱考古,2011:552-558. | [9] | 董燕平. 考古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初探[J]. 档案, 2012(2):55-57. | [10] | 徐永芳. 文博档案的文化价值思考[J]. 浙江档案, 2012(8):60-61. | [12] | 相关文献:刘澜, 张承贵. 湖南考古档案的定量分析[J]. 湖南考古辑刊, 2014:250-256;胡金华,穆朝娜,仇凤琴. 田野考古档案资料管理现状调研及思考[N]. 中国文物报,2007-11-02(8). | [13] | 庞小霞. 考古科研院所档案管理工作探索[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3(3):74-79. | [14] | 缪雪燕. 田野考古数字化实践与思考—以官庄遗址为例[D]. 郑州: 郑州大学, 2017. | [15] | [47] 乐新珍. 浅谈博物馆田野考古发掘资料的数据化建设—以南越国宫署遗址为例[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21):112-114. | [16] | 高文霞. 宁夏考古资料档案分类管理及大数据应用的探索[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1(9):92-95. | [17] | 陈利民, 辛后林, 袁升飞. 文物勘探档案数字化管理与应用—以郑州市文物勘探档案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例[J]. 中国档案, 2021(10):45-47. | [18] | 高劲松, 张园芳, 胡秋萍, 等. 基于关联数据的文物信息资源融合方法研究[J]. 情报科学, 2020(12):36-42. | [19] | [49] 高劲松, 韩牧哲. 考古发掘资料图数据库的语义关联构建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1(9):105-116. | [20] | 吕春华. 江苏“十三五”期间考古成果及效益[J]. 中国文物报, 2020-10-16(7). | [21] | 黄松. 智能时代遗产信息的分析与应用[J]. 中国文化遗产, 2021(2):58-62. | [22] | 孙涛. 数字考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N]. 学习时报, 2021-10-08(6). | [23] | 张海. 田野考古信息化与“互联网+考古”[N]. 中国文物报, 2016-03-11(7). | [24] | 高振华, 侯妙乐,马. 多种测绘技术综合应用的考古发掘信息记录—以闻喜酒务头墓地为例[J]. 中国文化遗产, 2021(1):66-73. | [25] | 黄建生, 丁军, 徐丰, 等. 石城子遗址考古现场数字化记录实践及认识[J]. 北京测绘, 2020(10):1343-1347. | [26] | 侯妙乐, 赵思仲, 杨溯. 文物三维模型虚拟修复研究进展、挑战与发展趋势[J].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10):1-10. | [27] | 李彩霞. 论档案知识属性[J]. 兰台世界, 2009(S1):147. | [28] | 王巍.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4:13. | [29] | 何映宇. 遗产保护的中国担当[J]. 新民周刊, 2021(39):42-45. | [30] | 罗颖, 张依萌, 张玉敏.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20年度保护状况总报告[J]. 中国文化遗产, 2021(5):64-79. | [31] | 秦岭. 良渚遗址的学术价值和遗产价值[J]. 中国文化遗产, 2017(3):29-38. | [32] | 薛真真. 档案与社会记忆建构[J]. 档案管理, 2006(2):34-36. | [33] | [34] 王秀伟, 白栎影.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逻辑遵循与路径探索—文化记忆与空间生产的双重理论视角[J]. 浙江社会科学, 2021(10):72-80. | [35] | 陆邵明. 拯救记忆场所建构文化认同[N]. 人民日报, 2012-04-12(23). | [36] | 冯惠玲, 周文泓. 百年档案正青春—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记忆的伟大工程[J]. 档案学通讯, 2021(6):4-12. | [37] | 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EB/OL].[2021-06-09]. https://www.saac.gov.cn/daj/toutiao/202106/ecca2de5bce44a0eb55c890762868683.shtml. | [38] | [45][52] 祁天娇, 曹宇, 傅晓丹, 等. “十四五”时期档案资源智慧化转型研究[J]. 档案学通讯, 2021(6):96-98. | [39] | 韩良. 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策略探究[J]. 兰台世界, 2019(1):21-24. | [40] | 魏亮亮. 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知识服务模式转型探析[J]. 档案学研究, 2021(4):72-79. | [41] | [44] 杨茜茜. 数字人文视野下的历史档案资源整理与开发路径探析—兼论档案管理中的历史主义与逻辑主义思想[J]. 档案学通讯, 2019(2):17-22. | [42] | 李子林, 王玉珏, 龙家庆. 数字人文与档案工作的关系探讨[J]. 浙江档案, 2018(7):13-16. | [43] | 李思琪, 孙志莹. 数字人文视域下地图档案资源开发探究[J]. 中国档案研究, 2020(2):115-127. | [46] | 郝琦, 王玲, 黄婉华, 等. “十四五”时期我国档案利用服务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建议[J]. 档案学通讯, 2021(6):94-96. | [48] | 刘炜, 叶鹰. 数字人文的技术体系与理论结构探讨[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7(5):32-41. | [50] | 张美芳. 面向数字人文的声像档案信息资源组织利用的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9(4):72-76. | [51] | 李思琪. 历史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开发:数字敦煌项目的启示[J]. 山东档案, 2020(8):6-9. | [53] | 习近平.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J]. 求是, 2020(23). |
|
|
Viewed |
|
|
|
Full text
|
|
|
|
|
Abstract
|
|
|
|
|
Cited |
|
|
|
|
|
Shared |
|
|
|
|
|
Discusse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