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析后保管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过程、特点和意义 |
张夏 |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上海 200444 |
|
The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n Post-custodial Sinicization |
Xia ZHANG |
Department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
[1] | 冯惠玲. 电子文件的双重鉴定:《拥有新记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摘要之三[J].档案学通讯,1998(5):32-35. | [2] | 曹文译. 后保管主义中国化档案学研究述评[J].档案管理,2015(5):16-18. | [3] | 冯惠玲. 电子文件时代新思维《拥有新记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摘要之六[J].档案学通讯,1998(6):45-49. | [4] | 吴江华,万坚军.超越现代——评介特里·库克《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观念:后保管及后现代主义社会里信息与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场革命》[J].档案与建设,2000(4):17-19. | [5] | 傅荣校,靳颖.后保管时代档案学基础理论适应性研究[J].档案管理,2008. | [6] | 何嘉荪,史习人,章燕华.后保管时代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简评文件构成要素论[J].档案学研究,2010. | [7] | 徐鸿. 论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管理走向——从“后保管模式”谈起[J].档案学研究,2004(6):13-15. | [8] | 连志英. 基于后保管模式及口述史方法构建城市记忆[J].中国档案,2013(4):4-6. | [9] | 周昌平. 关于构建人事档案管理“后保管模式”的探索[J].档案,2013(5):44-46. | [10] | 陆阳. 来源原则与事由原则再认识[J].档案学通讯,2004(6):26-29. | [11] | 陆阳. 宏观职能鉴定论质疑[J].上海档案,2003(1):31-32. | [12] | 黄霄羽. 魂系历史主义——西方档案学两大支柱理论发展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4(1):57-60. | [13] | 周毅,徐拥军.后保管时代的中国档案学科发展及基础理论研究[A].回顾与展望——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研究报告[C],2010. | [14] | 陆阳. 来源原则与事由原则再认识[J].档案学通讯,2004(6):26-29. | [15] | 傅荣校,靳颖.重新审视档案学基础理论与后保管时代的来临——后保管时代档案学基础理论适应性研究之一[J].档案管理,2008(1):19-23. |
|
|
Viewed |
|
|
|
Full text
|
|
|
|
|
Abstract
|
|
|
|
|
Cited |
|
|
|
|
|
Shared |
|
|
|
|
|
Discusse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