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2-1620
CN 11-1226/G2

《档案学研究》在线编辑系统

阅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1. 人工智能时代下档案工作的变革: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收藏
陈晓婷, 徐拥军, 胡啸林
档案学研究    2024, 38 (5): 4-13.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4.05.001
摘要   HTML PDF (1306KB)  

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几乎覆盖了档案全流程管理的实践与研究,亟须进行档案工作变革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再思考。本文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逻辑、应用逻辑,融合现有的档案行业应用案例,总结档案工作变革的机遇、挑战和应对策略。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在档案工作中具有诸多应用类型与场景,能有效提升档案各个业务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动档案工作应用人工智能的梯度分布格局,促进对档案工作者的培养与管理。同时,人工智能也存在对档案管理的安全风险、对档案知识的理解偏差、对硬软件环境配置条件的提高、对档案工作者的挑战。为此建议,通过技术赋能,配备档案部门的“助推器”;规制风险,构筑档案部门的“防护栏”;驱动培训,加注档案部门的“推进剂”;协同发展,打造档案部门的“新生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数字文化战略视域下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机理、挑战与路径 收藏
刘明真, 李元旭
档案学研究    2024, 38 (5): 107-116.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4.05.013
摘要   HTML PDF (1217KB)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案例分析等方法,从技术、市场、文化和社会等四个维度深入分析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的内在机理,详细阐述了面临的“信息孤岛”、技术选择与应用不确定性、社会参与度及文化认同不高等挑战。在数字文化战略视域下,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成为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通过综合施策,包括破解“信息孤岛”、提高数字技术选择与应用的准确性、提升社会参与度与增强文化认同等,可以有效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文化的全景呈现与全民共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档案数据治理的伦理审视:内蕴、风险与路径 收藏
李宗富, 姜爱玲
档案学研究    2024, 38 (4): 4-11.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4.04.001
摘要   HTML PDF (1170KB)  

档案数据治理在推进档案工作数据化、智能化转型的同时,也面临着隐私侵犯、信息泄露等伦理困境,制约着档案数据价值的高效释放。本文以伦理关系为基点,阐释档案数据治理的伦理内蕴,分析档案数据治理过程中隐存的伦理风险,包括主体之间以及主客体之间的风险,并探索档案数据治理的伦理路径,即建构公民伦理、实现档案数据治理个人善与公共善的统一,重构责任伦理、达成档案数据治理目的善与手段善的平衡,完善制度伦理、促成档案数据治理法治他律与道德自律的结合。三个伦理向度互为依托,共同推进档案数据治理在伦理框架内实现“数据向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我国历史档案研究的焦点透视与趋势展望(2000—2024)——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收藏
陈永生, 包惠敏
档案学研究    2025, 39 (1): 4-13.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5.01.001
摘要   HTML PDF (1744KB)  

历史档案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对未来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具有参考意义。通过文献计量法,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2000—2024年发表的314篇文献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关键词揭示其热点主题及演进。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虽在持续深入,但尚未形成稳定的研究网络与核心,仍有较大的研究潜力和空间。在热点主题上,历史档案的保管利用、数字转型、社会记忆及数字人文等议题成为研究焦点。从研究演进来看,研究从最初聚焦历史档案保存与整理,逐步过渡到对历史档案数字化的探索及其与口述史、社会记忆等领域的跨学科交融,进而深化至数字人文视角下历史档案的创新开发与利用。未来,研究者应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交流合作机制,实现从“重藏轻用”到“藏用并重”,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融合”,从“传统人文”到“数字人文”的研究转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档案叙事的底层逻辑、要素层次和发展趋势 收藏
张芳霖, 曾思雯
档案学研究    2024, 38 (6): 4-12.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4.06.001
摘要   HTML PDF (1154KB)  

档案叙事作为后现代档案学发展已成为新的态势,但由于研究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档案叙事概念界定不一,亦未形成体系。厘清档案叙事的底层逻辑、要素层次,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理解档案叙事并把握其发展趋势。档案类型多样化、档案文本化与数据化的内在驱动力,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国家叙事体系的外在拉力,以及档案叙事的主客体实践连接的内外力中介构成档案叙事的底层逻辑。档案叙事的要素包括叙述者、受叙者、叙事内容、叙事媒介与叙事目的,并且档案从形成、保管到开发的过程也都蕴含着隐性叙事。档案数字叙事成为当前及未来的主流趋势,档案叙事参与主体应协同合作,加强档案全流程管理,促进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呈现,以实现保存档案记忆传承历史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创设动因、职业能力与培养路径 收藏
杨智勇, 岳幸晖
档案学研究    2024, 38 (5): 45-52.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4.05.006
摘要   HTML PDF (1198KB)  

数字时代对档案从业者的职业能力提出新要求。档案数字化管理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其创设是档案领域响应数字中国建设、顺应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趋势、回应传统档案工作者诉求的创新之举。依循国家职业标准,本文从基础级、专业级、专家级分别阐释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应具备的通用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并从制度标准、主体协同、培养模式、个人素养层面提出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培养路径,以期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新动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档案智能编研的内涵阐释与模式构建研究 收藏
李甜, 关陟昊, 寇远涛
档案学研究    2024, 38 (4): 111-119.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4.04.013
摘要   HTML PDF (1348KB)  

档案编研具有挖掘和激活档案文化资源、打造档案文化精品、建设和弘扬档案文化的重要作用,是档案事业融入文化数字化战略和数字文化建设大潮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之一。文章在梳理档案编研发展历程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围绕解决档案编研痛点,从主体、客体、手段和成果四个方面分析档案智能编研的变化,总结出其机械化、去经验化、知识化的内涵特征和从劳动密集向机械密集、从以编为主向以研为主、从批量制作向个性定制转变的三大形式特征变化,并围绕资源层、数据层、知识层、技术层、功能层构建了档案智能编研模式,以指导档案智能编研实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2024年中国档案学研究进展、特点及趋势 收藏
陈晶晶, 徐拥军, 丰雨欣
档案学研究    2025, 39 (1): 14-22.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5.01.002
摘要   HTML PDF (1433KB)  

2024年中国档案学研究聚焦于“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治理”“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档案管理”“档案数据”“红色档案与档案文献遗产”“中西方古文书学”“学科建设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等主题,整体呈现紧跟热点、主动求变,挖掘历史、把握未来,立足本土、跨域借鉴,学科互动、创新发展的特点。未来,中国档案学研究要强化档案事业现代化的多元赋能和战略支撑,推进档案学学科发展的内涵增值和立体开放,夯实档案学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和传统创新,深化档案学人学研究的人道主义和社会关怀,提供档案治理国际化的全球经验和世界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共同体记忆:红色档案影像叙事的记忆逻辑与新文化向度 收藏
张燕, 丁华东, 周月友
档案学研究    2024, 38 (4): 103-110.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4.04.012
摘要   HTML PDF (1170KB)  

红色影像通过叙事与想象,实现对红色记忆的影像书写。红色档案的影像叙事蕴含共同体记忆的生产逻辑,以内容阐释、话语表达和意义建构的统一,推动从唤醒再现到流动传播再至共享凝固的共同体记忆活化过程。面向新时代新文化的传承创新要求,红色档案的影像叙事可从文化生产主体上的人民中心叙事、文化生产方式上的数字叙事和文化生产内容上的美好生活叙事三个向度展开,以推动构筑体现马克思世界历史意义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网络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档案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档案工作责任制:基础架构、影响要素与实施策略 收藏
王萍, 李依凝, 张卫东
档案学研究    2024, 38 (5): 14-22.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4.05.002
摘要   HTML PDF (1318KB)  

档案工作责任制是档案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依法治档的时代要求,是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构建并落实档案工作责任制有利于健全档案工作制度体系,解决档案工作多元治理主体权责不明、协同不畅等现实问题。本研究在构建档案工作责任制架构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明确档案工作责任制的影响要素。研究表明,影响档案工作责任制的构建与落实的要素主要包括责任制组织、责任制特征、责任制环境、责任制主体四个维度,针对四个影响要素,本研究提出推进档案工作责任制建设的具体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