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档案学研究  2023, Vol. 37 Issue (3): 104-111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3.03.014
  档案资源开发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从女性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女书档案资源的价值流变与开发利用策略
刘洋洋,闫静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济南 250100
From Female Identity to Cultural Identity: Valu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ü shu Archival Resources
LIU Yangyang,YAN Ji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全文: HTML    PDF(1057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女书是主要流传于湘南、桂北瑶族聚集区的一种独特女性文字体系,也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档案资源,但其存在“失活”“失散”“失真”“失语”四大典型问题。在女书档案中,女性以自身视角观察、思考问题,并建构女性身份,表明女性立场。女书档案既是女性身份认同的建构起点,也是女性身份认同的承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保证女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应将女书文化及女书档案的女性身份认同价值视域扩展到更广泛的文化认同—立足全民族,放眼世界,对女书档案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利用,发挥女书档案身份认同价值,再现女性真实风采;保护女书档案独特的文化生态,构筑立体的女书文化空间;创新女书档案宣介方式,为民族与世界文化多样性增添光彩。

关键词 女书档案女性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档案价值档案开发利用    
Abstract

Nü shu is a unique female writing system mainly spread in the Yao gathering areas in southern Hu'nan and northern Guangxi. It is a very preciou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archival resources, but it also has four typical problems: inactivation, separation, distortion and aphasia. In the archives, women observe and think about problems from their own perspective, construct female identity and show women's position. Nü shu archive is not only the starting point of female identity construction, but also the concrete carrier of female ident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for female culture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female culture and archives of female identity value horizon should be extended to a broader cultural identity, which is based on the whole nation and the worl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rchives resources not only give full play to the identity value of nü shu archives and reproduce the true elegance of women, but also protect the unique cultural ecology of nü shu archive tobuild three-dimensional nüshu culture space.And it will add luster to the cultural diversity of the nation and the world through the innovative publicity method of nüshu archive.

Key wordsnü shu archive    female identity    cultural identity    archival value    archiv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出版日期: 2024-06-28
通讯作者: 闫静   
Corresponding author: Jing YAN   
引用本文:

刘洋洋, 闫静. 从女性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女书档案资源的价值流变与开发利用策略[J]. 档案学研究, 2023, 37(3): 104-111.
LIU Yangyang, YAN Jing. From Female Identity to Cultural Identity: Valu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ü shu Archival Resources. Archives Science Study, 2023, 37(3): 104-111.

链接本文:

http://journal12.magtechjournal.com/Jwk_dax/CN/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3.03.014      或      http://journal12.magtechjournal.com/Jwk_dax/CN/Y2023/V37/I3/104

[1] [2] 中国政府网.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通知[EB/OL].[2022-04-01].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09/content_5616511.htm.
[3] 夏三鳌. 基于Citespace的女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5):86-87.
[4] [12] 仇壮丽, 刘歌宁. “女书档案”的征集、保护与开发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08(5):16-18.
[5] 戴艳清, 刘孟玲. “两个尺度”思想视角下女书档案价值开发研究[J]. 山西档案, 2020(6):127-134.
[6] 根据学者李庆福的文献调查,目前学术界关于女书的起源时间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一认为女书产生于史前刻画符号,与甲骨文同步甚至还早;其二认为女书产生于唐宋时期;其三认为女书的产生不早于明代,盛行于清末与民国时期,由于目前明清以前的女书材料没有任何发现,故这一观点得到相当一部分学者的认同.而学者陈其光根据当地瑶族祖先的历史、女书的七言木刻唱本、铸有“天下妇女,姊妹一家”八个女字的太平天国铜币(这一发现有待商榷)等论据推断,女书“是元明时代农民起义军为了对官府保密而创造的”.(资料来源:李庆福. 女书文化研究20年[J]. 广西民族研究,2003(2):90-94;陈其光. 女书的形、音、义、源[M]//远藤织枝, 黄雪贞. 女书的历史与现状—解析女书的新视点.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41-51. )
[7] 根据可查文献,目前发现的具体流传地区有湖南江永县、道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广西钟山县等地,不能否认其他地区亦有,但尚未被发现.
[8] [10] 李庆福. 女书文化研究20年[J]. 广西民族研究, 2003(2):90-94.
[9] 何红一. 神秘图案与神秘文字—女书“八角花”图案的文化破译[M]//远藤织枝,黄雪贞. 女书的历史与现状—解析女书的新视点.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164.
[11] 宫哲兵, 刘自标. 女书与妇女文学[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1):44-46.
[13] 贺夏蓉.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保护模式探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2):70-74.
[14] “女书自然传人”指从小就跟随女性长辈或亲友学习女书,并在一系列女书习俗中巩固以熟练掌握女书的传人.
[15] 贺军. 女书档案—世界记忆工程中的奇葩[J]. 山西档案, 2005(5):46-49.
[16] 谢志民. 女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4):90-92.
[17] 本文在论述“identity”时采用灵活翻译策略,主要译为身份认同和认同两种含义.
[18] [加] 查尔斯·泰勒. 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 韩震,等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1:51.
[19] iD中文. 五位艺术家对身份认知和亲密话题的探索[EB/OL].[2022-04-02]. https://mp.weixin.qq.com/s/b0MSBQpnIy1vnRGgglaKqw.
[20]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女性身份认同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193,10.
[21] 女书之乡自古为女红之乡,保持“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生产模式.据说旧时当地缠足之风颇盛.女子缠足后一般不下田劳作,四季于闺房内习女红,从事家庭劳作,由于大量时间消磨在自家阁楼,故被称为“楼上女”.(资料来源:何红一. 神秘图案与神秘文字—女书“八角花”图案的文化破译[M]//远藤织枝,黄雪贞. 女书的历史与现状—解析女书的新视点.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173.)
[22] 傅美蓉. 女书与性别身份认同[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119-123.
[23] 沈友志, 何日宣. 湖南永州女书首登《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J]. 湖南档案, 2002(9):25-27.
[24] 联合国公约与宣言检索系统.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EB/OL].[2022-04-02]. 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files/ich.shtml.
[25] 刘铁梁. 关注女书文化瑰宝抢救民间习俗精华[N]. 中国艺术报, 2010-09-17(W04).
[26] 冯天瑜. 中华文化辞典[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20.
[27] 赵静蓉.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10.
[28] [29] 赵丽明. “女书”的文字学价值[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6):68-76.
[30] 田李隽. 江永女书及其女性文化色彩[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4(4):25.
[31] 清华大学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 清华女书研究[EB/OL].[2022-04-03]. http://www.thurcacca.org/bookpage/39/.
[32] 湖南省档案局. 珍档赏析—女书档案[EB/OL].[2022-04-03]. http://sdaj.hunan.gov.cn/sdaj/dagyw/ztzld/zdsx/nsdada/index.html.
[33] “贺三朝”指姑娘出嫁后的第三天,以坐歌堂的形式唱歌跳舞,妇女们喜欢手拿用女字写的《三朝书》读读唱唱,非常热闹.“四月初八女子斗牛节”指每年正月十五和四月初八,青年女子带上自己写得最好或绣得最好的女书作品及食品到当年本村内即将出嫁的女子家或村内最年长的姑娘家聚集.共同会餐、评议刺绣、传诵女书新作等活动,即斗牛.“吹凉节”指每年阴历六月至七月上旬,青年女子要相邀聚集,选择风凉舒服之家,一起纺织刺绣,以女书为媒介,读书作诗,当地称这段时节为女子吹凉节.
[34] 周波. 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J]. 文化遗产, 2022(2):19-26.
[35] 胡曦幻.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江永女书文化遗产发展路径[J]. 中国乡村发现, 2021(4):52-57.
[36] 胡佳慧, 饶鉴. 江永女书文创产品开发研究[J]. 今古文创, 2022(5):65-67.
[37] 搜狐王者荣耀. 王者荣耀×敦煌研究院︱遇见神鹿,阿瑶迎来新皮肤[EB/OL].[2022-04-06]. https://www.sohu.com/a/388602318_632939.
[38] 1905电影网. 电影《女书传奇》湖南江永开机助力千年非遗传承[EB/OL].[2022-04-06]. https://www.360kuai.com/pc/9c35b0d03ee8f3edd?cota=3&kuai_so=1&refer_scene=so_3&sign=360_da20e874.
[1] 苏君华,宋帆帆. 价值共创视角下档案馆文旅融合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2, 36(4): 91-100.
[2] 牛力,黎安润泽,刘慧琳,曾静怡. 从物理到数据:智慧档案2.0体系构建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2, 36(3): 84-90.
[3] 高胜楠, 吴建华. 档案与国家认同:理论基础、作用维度与现实路径[J]. 档案学研究, 2021, 35(6): 35-40.
[4] 黄新荣, 曾萨. 双重价值论面临的挑战与档案价值理论的重构[J]. 档案学研究, 2021, 35(2): 4-12.
[5] 马仁杰,李曼寻. 论“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与档案利用的关系[J]. 档案学研究, 2020, 34(6): 104-114.
[6] 徐拥军,王露露. 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主要内容[J]. 档案学研究, 2020, 34(6): 47-52.
[7] 张芳霖, 边媛. 档案文本的文化诠释和价值重构[J]. 档案学研究, 2020, 34(3): 32-38.
[8] 乔硕功. 时尚视角下社群档案的文化认同价值[J]. 档案学研究, 2020, 34(3): 51-57.
[9] 李孟秋. 我国社群档案建设的意义、困境与路径[J]. 档案学研究, 2019, 33(2): 71-76.
[10] 陈辉. 智能化社会档案价值实现新路径与档案知识体系重构探析[J]. 档案学研究, 2018, 32(4): 13-17.
[11] 王运彬, 王小云. 资产客体的扩张脉络与档案资产的理论审视[J]. 档案学研究, 2018, 32(2): 44-49.
[12] 王琳霖. 村庄档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档案学研究, 2017, 31(5): 45-48.
[13] 王小云. 档案信息的独立存在与价值实现[J]. 档案学研究, 2017, 31(2): 29-34.
[14] 王增强. 理论与实践:档案存毁之间并无博弈——与周林兴、吕维商榷[J]. 档案学研究, 2017, 31(2): 21-23.
[15] 王运彬, 王小云. 档案价值实现的基础、转型与跨越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7, 31(1):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