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学术影响  |  收录情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线办公系统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RSS
  相 关 下 载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3年 32卷 4期
刊出日期:2023-04-15

综述
头颈部肿瘤
腹部肿瘤
胸部肿瘤
物理·技术·生物
   
头颈部肿瘤
287 卢晓旭, 孙学明, 黄蓉, 吴慧
T3-T4期鼻窦腺癌不同治疗模式的长期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在T3-T4期鼻窦腺癌中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8年确诊的93例T3-T4期鼻窦腺癌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未手术组,对其治疗后的生存状况和失败模式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平均随访时间为81.3(18~156)个月。至随访结束,共有38.7%(36/93)的患者局部失败,14.0%(13/93)的患者远处转移,17.2%(16/93)的患者局部失败并远处转移,28.0%(26/93)的患者稳定。全组患者2、5、10年的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3.5%、59.3%、31.8%和73.6%、40.7%、25.3%。单因素分析中46~64岁(P值均<0.001)、男性(P=0.022、P=0.001)、病变位于上颌窦(P=0.001、P<0.001)、病理类型为腺样囊性癌(P=0.001、P<0.001)、未侵犯眶内/斜坡(P=0.041、P<0.001)、GTVP剂量>64 Gy(P=0.003、P=0.006)和N1期(P=0.014、P=0.014)的患者不同治疗模式间的PFS和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65岁(P=0.012、P=0.005)、眶内/斜坡侵犯(P<0.001、P=0.005)、GTVp剂量≤64 Gy(P<0.001、P=0.011)是影响T3-T4期鼻窦腺癌PFS、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结论 T3-T4期鼻窦腺癌治疗后局部失败率较高。年龄、眶内/斜坡侵犯、GTVp剂量为其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手术为主的治疗模式优于其他模式。
2023 Vol. 32 (4): 287-292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0KB] ( 0 )
胸部肿瘤
293 凌丽仙, 周师师, 郑红娟, 尹瑞华, 唐梦君, 傅健飞
Ⅲ(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比较术后放疗对Ⅲ(N2)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搜集关于Ⅲ(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2006年1月至2022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运用R4.0.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总共纳入12篇文献,共计2992例患者,术后放疗组1479例,对照组151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放疗可以提高总生存(OS)率及无瘤生存(DFS)期。进一步进行meta亚组分析:6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术后放疗不能显著降低死亡风险(HR=0.98,95%CI为0.80~1.20);6项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术后放疗可以改善预后(HR=0.68,95%CI为0.59~0.79)。多个/多站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N2)患者接受术后放疗能够改善OS(HR=0.89,95%CI为0.80~0.99)。结论 术后放疗可以改善Ⅲ(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OS及DFS,在多个/多站N2转移的亚组中观察到获益趋势。
2023 Vol. 32 (4): 293-300 [摘要] ( 33 ) [HTML 1KB] [PDF 0KB] ( 0 )
301 王瑞琪, 汪琳, 胡晓, 马红莲, 裘国勤, 王准, 孙晓江, 季永领, 赖霄晶, 封巍, 盛李明, 王跃珍, 周霞, 蒋友华, 王长春, 赵强, 杨迅, 刘金石, 曾剑, 江海涛, 李浦, 杜向慧, 陈奇勋, 徐裕金
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新辅助治疗后失败模式及长期生存分析
目的 探讨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经长期随访后的失败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9年10月于浙江省肿瘤医院行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的238例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长期随访后分析全组患者治疗后失败模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全组患者总生存(OS)率、无瘤生存(DFS)率,log-rank法检验生存差异。结果 全组238例患者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42.0%。中位随访46.1个月,96例(40.3%)出现肿瘤进展,其中局部区域复发25例(10.5%),远处转移61例(25.6%),同时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10例(4.2%)。中位OS期和DFS期分别为64.7、49.9个月,3、5、7年OS率和DFS率分别为70.0%、52.8%、36.4%和63.5%、42.5%、30.0%。3、5、7年无局部区域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6.0%、71.4%、61.2%和70.6%、55.9%、43.0%。与非pCR患者相比,pCR患者的总进展率和远处转移率均较低(26.0%∶50.7%和16.0%∶32.6%,P<0.001)。pCR组3、5、7年OS率(83.0%∶60.2%、69.7%∶41.7%、50.4%∶27.7%,P<0.001),3、5、7年DFS率(80.4%∶51.4%、63.9%∶31.2%、45.9%∶20.3%,P<0.001)均显著优于非pCR组。结论 远处转移是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新辅助治疗后主要失败模式,术后pCR者可获得更好的长期生存。
2023 Vol. 32 (4): 301-306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0 )
腹部肿瘤
307 向淼, 王汉渝, 朱丹, 陈烨, 王继金, 邵晗, 夏云飞, 张玉晶
205例颅内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和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颅内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病例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到2020年9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病理确诊为颅内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205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104例,中位年龄54岁。非生发中心(GCB)型占74.1%(126/170)。177例接受含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的诱导化疗,91例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CR)59例(30.4%),部分缓解(PR)或疾病稳定(SD)112例(57.7%)。83例接受化疗后巩固性或挽救性放疗,仅14例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分析病理类型、化疗、利妥昔单抗、放疗及放疗模式、ASCT等影响因素对患者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的影响。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34个月,全组5年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55.6%和44.2%。GCB亚型、含HD-MTX化疗、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诱导化疗后缓解情况、接受放疗是OS或PFS的有利预后因素,其中后三项还是独立预后因素。诱导化疗后,CR患者的巩固放疗未改善生存,PR/SD患者的挽救放疗则显著改善OS和PFS(P值均<0.01)。化疗后巩固ASCT对比巩固放疗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内原发DLBCL的非GCB亚型与预后不良有关,含HD-MTX诱导化疗结合利妥昔单抗可进一步改善生存。放射治疗仍是重要治疗手段,而ASCT的实际应用并不充分。
2023 Vol. 32 (4): 307-312 [摘要] ( 25 ) [HTML 1KB] [PDF 0KB] ( 0 )
313 郑昊, 杨勇, 邱燕燕, 廖斯琴, 黄成, 施桂清, 赵瑞芝, 唐天兰, 王顺源, 陈司霖, 刘庭波, 徐本华
骨髓活检对PET-CT分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目的 评估骨髓活检对基于疗前PET-CT分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NKTCL)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3—2021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初诊ENKTCL的186例完成骨髓活检及骨髓穿刺的患者资料,分为骨髓穿刺+骨髓活检组(186例)、PET-CT分期+骨髓活检组(139例),比较组间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对数据进行分析绘图并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中骨髓活检阳性45例(24.2%),其中骨髓穿刺阳性30例。141例骨髓活检阴性的患者中骨髓穿刺也均为阴性。139例患者同时完成疗前PET-CT分期与骨髓活检,30例PET-CT诊断骨髓阳性患者中22例经骨髓活检确诊,109例PET-CT骨髓阴性患者中虽有5例骨髓活检阳性,但均因同时有其他远处部位转移而被诊为Ⅳ期。PET-CT对于骨髓受侵的诊断灵敏度为81.5%,特异度为92.9%,阳性预测值为73.3%,阴性预测值为95.4%。其中PET-CT诊断的早期(Ⅰ-Ⅱ期)患者,骨髓活检均为阴性(阴性预测值为100%)。在Ⅳ期患者(55例)中,骨髓活检或PET-CT提示骨髓阳性的患者(35例)与其他器官受累的Ⅳ期患者(20例)对比,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8.7%和42.0%(P=0.13),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3.2%和23.3%(P=0.94)。结论 基于PET-CT分期的早期ENKTCL常规骨髓活检不改变原有分期;晚期患者中骨髓阳性患者生存率有更差的趋势,骨髓活检仍有一定价值。
2023 Vol. 32 (4): 313-318 [摘要] ( 22 ) [HTML 1KB] [PDF 0KB] ( 0 )
物理·技术·生物
319 林小惟, 杨瑞杰, 李霓, 齐琦
多尺度融合与注意力结合的头颈部危及器官自动分割
目的 开发一种多尺度融合与注意力机制结合的头颈部肿瘤放疗危及器官图像分割方法。方法 基于U-Net卷积神经网络,为增强分割模型的特征表达能力,将空间和通道注意力模块与U-Net模型相结合,提高与分割任务相关性更大的特征通道权重;在网络模型编码阶段引入本文提出的多尺度特征融合算法,补充模型下采样过程中损失的特征信息。使用戴斯相似性系数(DSC)和95%豪斯多夫距离(HD)作为不同深度学习模型之间比较的性能评估标准。结果 在医学图像计算和计算机辅助干预国际会议(MICCAI)StructSeg 2019数据集上进行头颈部22个危及器官的分割。相比于已有方法,本文提出的分割方法平均DSC提升了3%~6%,22种头颈部危及器官的分割平均DSC为78.90%,平均95%HD为6.23 mm。结论 基于多尺度融合和注意力机制的U-Net卷积神经网络对头颈部危及器官达到了更好的分割精度,有望在临床应用中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2023 Vol. 32 (4): 319-324 [摘要] ( 34 ) [HTML 1KB] [PDF 0KB] ( 0 )
325 杨静芬, 张晖, 刘新国, 戴中颖, 贺鹏博, 马圆圆, 申国盛, 陈卫强, 李强
基于γ分析的LNDM和MKM放疗计划处方剂量转换研究
目的 在基于纳剂量学模型(LNDM)的治疗计划中,应用日本国立放射线综合医学研究所(NIRS)积累的临床经验,验证γ分析方法在LNDM和微剂量动力学模型(MKM)间处方剂量转换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开源的多种射线放疗计划设计平台matRad,采用γ分析的方法对基于MKM和基于LNDM的碳离子治疗计划进行比较,得到不同模型的转换因子。通过水模体研究靶体形状及大小、靶体位置深度、处方剂量和照射方式对模型转换因子的影响,并采用C型靶模型和肝癌患者病例对转换因子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模型转换因子与靶体形状无关,与照射方式有关。在单野照射条件下,其与靶体大小、靶体位置深度及处方剂量成正相关。并且C型靶模型和肝癌患者病例成功验证了转换因子,其基于MKM和LNDM的治疗计划所生成的物理剂量分布的γ通过率(2%/2 mm)分别为92.79%和91.19%。结论 本文所计算的转换因子(f=DLNDM/DMKM)可用于指导基于LNDM的碳离子治疗计划设计时处方剂量的设置。γ分析可用于不同模型处方剂量间的转换研究。
2023 Vol. 32 (4): 325-332 [摘要] ( 32 ) [HTML 1KB] [PDF 0KB] ( 0 )
333 毛荣虎, 马蕾杰, 雷宏昌, 陈鹏, 李兵, 罗辉, 刘晗, 程秀艳, 郭伟, 葛红
HD-V2胶片在超高剂量率电子线射束剂量测量中适用性的研究
目的 评估Gafchromic HD-V2胶片在改造常规直线加速器超高剂量率电子线射束中剂量测量的适用性,及其能量和剂量率响应特性。方法 使用HD-V2胶片测定改造常规直线加速器电子线的平均剂量率,测量的结果与改进型Markus平板电离室、丙氨酸剂量计进行比较,并使用HD-V2胶片进行初步物理特性测量。利用直线加速器上不同能量射线(6 MV X线和9、16 MeV电子线),剂量范围10~300 Gy,研究HD-V2胶片的能量响应。同时利用直线加速器剂量率(0.03、0.06、0.1 Gy/s)及改造机超高剂量率(范围100~200 Gy/s)射束,研究HD-V2胶片的剂量率响应。结果 使用HD-V2胶片测量改造后电子线在源皮距(SSD)100 cm处平均剂量率约为121 Gy/s,与改进型Markus平板电离室、丙氨酸剂量计测量结果一致。改造后超高剂量率射束百分深度剂量(PDD)曲线参数与常规9 MeV电子线相近,离轴剂量分布总体呈现中心轴最高,随离轴距离增加,剂量逐渐下降的特点。对于不同能量6 MV X线和9、16 MeV电子线,剂量范围20~300 Gy,HD-V2胶片无显示能量响应。在常规剂量率(0.03、0.06、0.1 Gy/s)条件下HD-V2胶片无明显剂量率响应,在超高剂量率范围100~200 Gy/s条件下,改造机出束时间与HD-V2胶片测量的剂量之间呈线性关系,无明显剂量率响应。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HD-V2胶片适用于改造常规直线加速器超高剂量率射束的剂量测量,且无明显能量及剂量率响应。
2023 Vol. 32 (4): 333-338 [摘要] ( 29 ) [HTML 1KB] [PDF 0KB] ( 0 )
339 管棋, 丘敏敏, 黄泰茗, 钟嘉健, 罗宁, 邓永锦
基于图像结构转换和demons配准的无标记BEV肿瘤跟踪算法
目的 提出可应用于图像质量差、多叶准直器(MLC)遮挡和非刚性变形的兆伏级图像的无标记射束方向观(BEV)肿瘤放疗跟踪算法。方法 采用窗口模板匹配、图像结构转换和demons非刚性配准方法,解决兆伏级图像中的配准问题。在模体中生成质量保证(QA)计划并在加速器上手动设置治疗偏移后执行,收集治疗过程中的682幅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图像作为固定图像;同时采集计划系统中对应射野角度的数字重建影像(DRR)图作为浮动图像,验证算法的准确性。此外收集21例肺部肿瘤治疗患者的共533对图像进行肿瘤跟踪研究,提供治疗过程中肿瘤位置变化定量结果。图像相似度用于跟踪结果的第三方验证。结果 算法可应对不同程度(10%~80%)的图像缺失,模体验证中86.8%的跟踪误差在3 mm以下,80%在2 mm以下。配准前后归一化互信息(NMI)变化为(1.182±0.026)~(1.202±0.027)(P<0.005),豪斯多夫距离(HD)变化为(57.767±6.474)~(56.664±6.733)(P<0.005)。病例结果以平移为主(-6.0~6.2 mm),但非刚性形变仍存在。配准前后NMI变化为(1.216±0.031)~(1.225±0.031)(P<0.005),HD变化为(46.384±7.698)~(45.691±8.089)(P<0.005)。结论 本文算法可应对不同程度图像缺失,且在数据缺失图像的非刚性配准中表现较好,适用于不同放疗技术,为多模态、部分数据及图像质量较差的兆伏级图像处理提供了参考思路。
2023 Vol. 32 (4): 339-346 [摘要] ( 22 ) [HTML 1KB] [PDF 0KB] ( 0 )
347 吕玉蓉, 郑鹤, 祁晶, 吕思怡, 王静
热疗通过下调Notch1/Jagged1/Hes1诱导舌鳞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舌鳞癌细胞Cal-27短时多次热疗的最佳间隔时间并探究Notch信号通路在热疗诱导舌鳞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Cal-27细胞置入42℃培养箱热疗45 min,分别在6、12、24、48、72 h后进行第2次热疗,并在热疗结束后0、12、24 h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确定最佳热疗间隔时间后进行多次热疗,分别通过CCK-8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热疗对Cal-27细胞增殖及凋亡能力的影响。通过实时反转录PCR实验及蛋白质印迹法实验分析Notch1、Jagged1、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实验数据以$\bar{x}\pm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每隔12 h给予42℃ 45 min热疗1次可持续抑制舌鳞癌Cal-27细胞的增殖(P<0.05)。在热疗持续进行7次后与对照组相比,热疗可明显抑制舌鳞癌Cal-2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P<0.05),且热疗组细胞的Notch1、Jagged1、Hes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 12 h热疗1次为抑制舌鳞癌Cal-27细胞增殖的最佳间隔时间,其机制可能与热疗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诱导舌鳞癌Cal-27细胞凋亡有关。
2023 Vol. 32 (4): 347-352 [摘要] ( 28 ) [HTML 1KB] [PDF 0KB] ( 0 )
353 古丽娜尔·吐尔地, 朱成斌, 赵辉, 迪丽努尔·尼加提
喉鳞状细胞癌中NF45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究双链RNA结合蛋白核因子(NF45)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及其对LSCC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实时反转录PCR(RT-q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SCC及癌旁组织内NF45表达。将NF45-shRNA慢病毒转染至Hep-2细胞,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B)测定细胞转染效果。将Hep-2细胞分为对照组、2 Gy组、sh-NC+2 Gy组和sh-NF45+2 Gy组,进行慢病毒感染和2 Gy X射线照射处理,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采用mCherry-EGFP-LC3B处理各组Hep-2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自噬水平,WB测定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 LC3-Ⅰ比值及Beclin-1、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NF45在L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感染NF45-shRNA的Hep-2细胞中NF45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sh-NC组(P值均<0.05)。与对照组比较,2 Gy组、sh-NC+2 Gy组及sh-NF45+2 Gy组细胞增殖活性均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内自噬溶酶体增多,LC3-Ⅱ/ LC3-Ⅰ比值升高,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62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P值均<0.05)。与2 Gy组比较,sh-NF45+2 Gy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且细胞凋亡率增加,同时,细胞内自噬溶酶体增多,LC3-Ⅱ/ LC3-Ⅰ比值升高,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62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P值均<0.05)。结论 NF45在LSCC组织中表达升高,靶向下调NF45表达能够抑制LSCC细胞增殖活性,促进细胞凋亡,提高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该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2023 Vol. 32 (4): 353-359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0 )
综述
360 欧阳淦露, 王辛
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在直肠癌疗效预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预测和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卫生经济学价值。目前,探索新辅助治疗疗效预测和评估的方法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重点以及难点。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是当前两种快速发展的技术,将两者联合起来构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预测和评估模型,对疗效进行预测和评估,是非常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以支持个体化的临床决策和治疗选择。本文针对基于影像组学的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预测和评估的文献展开综述,以探究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预测和评估中的前景和优势。
2023 Vol. 32 (4): 360-364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0 )
365 于诺, 王鑫
影像组学应用于食管癌预后预测的研究进展
食管癌是中国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肿瘤,且一般发现较晚、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及正确分期是治疗的基础,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重中之重。影像组学可以利用现有的影像学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并且通过深度学习或机器学习等方法来将其潜在的高通量数据进行二次利用,以此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这或许可以成为一项肿瘤预后的重要标志用以预测总生存或肿瘤进展情况,从而筛选不同风险的患者,给予个体化治疗。本文对影像组学的基本概念、在食管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及与临床和基因研究方面的结合等内容进行综述。
2023 Vol. 32 (4): 365-369 [摘要] ( 32 ) [HTML 1KB] [PDF 0KB] ( 0 )
370 乔俏, 肖慧玉, 李光
肿瘤电场治疗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研究进展
对于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放射治疗后使用肿瘤电场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是目前的标准方案之一。近来,肿瘤电场治疗由于其能够延迟DNA修复和增加DNA复制压力的特性,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同步放射治疗,并在一些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了一定疗效,但关于其理论基础、对放疗剂量的影响、实际临床操作、患者获益、安全性等一直存在争议,缺乏一致性的共识。本文就上述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
2023 Vol. 32 (4): 370-374 [摘要] ( 22 ) [HTML 1KB] [PDF 0KB] ( 0 )
375 宋洪兵, 杨雄, 李祥攀
光子放疗剂量计算的确定论方法
确定论方法是一种计算精度高、速度快的基于光子-电子耦合输运求解的数值计算方法,近年来在光子放疗剂量计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该方法被引入放疗领域的时间较短,国内学者对其研究较少,对其特性缺乏全面的了解。本文对确定论方法的原理、发展现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2023 Vol. 32 (4): 375-378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0 )
379 朱红玉, 张奇贤, 邓小武
超高剂量率放疗氧消耗假说的研究进展
超高剂量率(FLASH)放疗是近年来肿瘤放射治疗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实验表明,FLASH放疗能在保持与临床常规剂量率放疗同等肿瘤控制率的同时,显著减少正常组织中的放射损伤。氧消耗反应被认为是FLASH效应的关键机制之一。本文梳理了氧消耗反应的发现、实验证据及反应原理,总结了其测量手段和生物效应建模方法的研究进展,还讨论了正常组织与肿瘤氧消耗的差异性。
2023 Vol. 32 (4): 379-383 [摘要] ( 31 ) [HTML 1KB] [PDF 0KB] ( 0 )
384 李家慧, 柏玉举
上皮-间充质转化影响肿瘤放疗敏感性研究进展
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下降是影响放疗疗效的主要原因。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能够赋予恶性肿瘤进展所必需的特征,如肿瘤起始特性、侵袭性、传播能力和对化疗及放疗的耐受,且EMT也可以由放射本身诱导,从而赋予肿瘤细胞辐射抗性。已有证据表明,抑制EMT可以增强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但对涉及的分子机制及关键靶点、通路还缺乏整体的认识。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关于EMT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作用的研究,重点关注了其中的信号通路、EMT诱导转录因子,有助于加深对EMT影响放疗敏感性的理解,为提高放射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思路。
2023 Vol. 32 (4): 384-387 [摘要] ( 20 ) [HTML 1KB] [PDF 0KB] ( 0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作 者 须 知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单位介绍信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合 作 单 位

 
 

访 问 统 计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167号
版权所有 © 2010《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朝阳区潘学园南里17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00021)
电话:010-67700737,87788294 Email: cjron@cmaph.org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