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学术影响  |  收录情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线办公系统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RSS
  相 关 下 载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7年 26卷 9期
刊出日期:2017-09-10

综述
头颈部肿瘤
物理·生物·技术
腹部肿瘤
胸部肿瘤
共识
会议纪要
指南
   
指南
971 杨颛搏,刘欣,亓姝婻,李晔雄
国际淋巴瘤放射治疗协作组(ILROG)现代放射治疗照射野与剂量指南——结外淋巴瘤(ENL)
ENL约占NHL总数的1/3。放疗常用于初始治疗(尤其是惰性结外淋巴瘤)、系统治疗后的巩固治疗、挽救性治疗以及姑息治疗。由于ENL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累及全身各器官,病理亚型丰富,给常规临床诊疗以及开展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带来诸多困难。不同中心或医生使用的放疗方法亦不尽相同。迄今,ENL的放疗缺乏相关指南。本文中ILROG专家们统一了ENL治疗原则,同时阐述了常见ENL的模拟定位、靶区定义和计划制定,并详尽介绍了放疗靶区勾画方法。本文应用的ISRT新原则,与之前发表的HL和结内NHL指南相同。本文靶区基于ICRU文件,与实体肿瘤相同。此外,本文根据组织分型、解剖结构、治疗目的以及放疗前可能应用的其他治疗模式,为不同器官淋巴瘤放疗给予特殊推荐。
2017 Vol. 26 (9): 971-984 [摘要] ( 2273 ) [HTML 1KB] [PDF 1775KB] ( 0 )
共识
985 赵丹,傅小龙,王绿化,曲宝林,李宝生,赵路军,徐向英,王建华,曲雅勤,祝淑钗,郁志龙,李光,于洪,杨永净,李杰,徐博,殷蔚伯,朱广迎
病例为基础的局部晚期NSCLC靶区勾画共识与争议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NSCLC靶区勾画中的专家共识与争议。方法 调查国内12家单位对NSCLC靶区勾画相关15个问题意见。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选择1份局部晚期NSCLC病例,将定位CT图像和病史资料发送至12家单位,各单位自行组织讨论并委派1位医师在第六届肿瘤精准放化疗暨肺癌多学科高峰论坛上主讲对该病例靶区勾画情况及理论认识,参会专家共同讨论。结果 12家单位全部填写问卷并按时发回。肺癌靶区勾画标准肺窗的窗宽/窗位为800~1600/-600~-750 HU,纵隔窗为350~400/20~40 HU。呼吸动度的测量:经验外扩2~5 mm、模拟定位机测定、四维CT测定、模拟定位机+四维CT测定。GTV外扩CTV距离:原发灶鳞癌5~6 mm、腺癌5~8 mm;纵隔淋巴结转移灶6家单位采用5 mm,6家单位采用同原发病灶一致距离。摆位误差:10家单位5 mm、1家单位3 mm、1家单位4~6 mm。双肺V20限定:10家单位<30%、1家单位<35%、1家单位<28%。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放疗剂量:9家单位60 Gy分30次、1家单位62.7 Gy分33次、1家单位50~60 Gy分25~30次、1家单位60~70 Gy分25~30次。肺内原发病灶靶区勾画:3家GTV→IGTV→PTV、8家GTV→CTV→ITV→PTV、1家GTV→CTV→PTV或GTV→IGTV→CTV→PTV;纵隔淋巴结转移灶靶区勾画:3家GTV→IGTV→PTV、8家GTV→CTV→ITV→PTV、1家GTV→CTV→PTV。放疗过程中10%~100%患者需要改野,38~50 Gy时改野合适。关于PET-CT定位及靶区勾画SUV值尚无统一标准,7家单位已开展MRI定位,10家单位已开展了SBRT治疗早期NSCLC。早期NSCLC (T1-2N0M0)的SBRT靶区勾画:5家单位GTV→IGTV→PTV、3家单位IGTV→PTV、2家单位GTV→CTV→ITV→PTV。周围型早期NSCLC分割6.0~12.5 Gy/次,3~12次;中央型早期NSCLC分割4.6~10.0 Gy/次,5~10次。靶区勾画讨论结果:肺癌靶区勾画目前应采用4DCT或模拟机测定呼吸动度;勾画肺癌靶区时CT肺窗的窗宽/窗位为1600/-600 HU,纵隔窗为400/20 HU;争议主要是纵隔转移淋巴结CTVnd为累及野照射还是选择性淋巴结预防照射。结论 对局部晚期NSCLC靶区勾画的CT的窗宽、窗位,呼吸运动和摆位误差测量、原发灶靶区勾画方法、同步放化疗放疗剂量及改野时机均已基本达成共识。主要争议和尚未达成共识的是PET-CT定位勾画靶区时显示病灶的最佳SUV值、SBRT治疗早期NSCLC最佳剂量分割模式、CTVnd的勾画。
2017 Vol. 26 (9): 985-991 [摘要] ( 1641 ) [HTML 1KB] [PDF 866KB] ( 0 )
头颈部肿瘤
992 钟嘉健,王成涛,邓永锦,丘敏敏,林泽煌,闵蒙真,肖振华,王振宇,文碧秀
OBI图像引导在鼻咽癌IMRT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IGRT在保障鼻咽癌IMRT精确性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直线加速器OBI系统对10例鼻咽癌患者实施IMRT,观察并记录每次摆位后、体位调整后、治疗后的IGRT,分析其影像与CT模拟定位影像之间的摆位差异。结果 摆位后左右、头脚、前后方向误差分别为(0.22±1.00)、(-0.37±1.28)、(0.04±1.36) mm;体位调整后对应为(0.29±0.76)、(-0.04±0.78)、(-0.01±0.92) mm;治疗后对应为(0.20±0.78)、(0.16±0.80)、(0.05±0.92) mm。摆位后左右、头脚、前后方向误差≤1 mm概率分别为81.0%、77.6%、88.2%;体位调整后对应为92.5%、96.4%、96.4%;治疗后对应为91.7%、94.9%、96.8%。结论 鼻咽癌患者实施分次IMRT过程中进行OBI系统下的精准IGRT技术非常重要,必要时需参照摆位后的IGRT影像调整患者的放疗体位,修正摆位误差,有效提高分次IMRT的精确性。
2017 Vol. 26 (9): 992-996 [摘要] ( 1631 ) [HTML 1KB] [PDF 957KB] ( 0 )
997 卢丽娜,钱建军,宦坚,田野
鼻咽癌IMRT中耳蜗限量和内耳整体限量方法对内耳结构保护差异的研究
2017 Vol. 26 (9): 997-999 [摘要] ( 1923 ) [HTML 1KB] [PDF 845KB] ( 0 )
胸部肿瘤
1000 胡晓,夏冰,包勇,徐裕金,王谨,马红莲,金莹,方敏,唐华容,陈梦圆,董百强,傅小龙,陈明
局限期SCLC超分割或大分割放疗同步化疗预后比较
目的 比较超分割或大分割放疗同步化疗对局限期SCLC的生存影响。方法 超分割和大分割组分别入组患者92、96例。超分割组采用45 Gy分30次,2 次/d。大分割组采用55 Gy分22次,1 次/d。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超分割和大分割组患者1、2、5年PFS率分别为82%、61%、59%和85%、69%、69%(P=0.27),OS率分别为85%、41%、27%和77%、34%、27%(P=0.37)。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开始到放疗开始时间≤43 d是PFS的有利因素(P=0.005),化疗开始到放疗结束时间≤63 d、PCI是OS有利因素(P=0.044、0.000)。超分割组和大分割组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28%、9%和16%、2%(P=0.009)。结论 采用加速超分割或大分割方案联合同步化疗的PFS及OS均显著提高。控制化疗开始至放疗开始、结束时间≤43 d、≤63 d有利于提高PFS和OS。但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超分割组显著高于大分割组。
2017 Vol. 26 (9): 1000-1005 [摘要] ( 1596 ) [HTML 1KB] [PDF 869KB] ( 0 )
1006 任雪姣,王澜,韩春,丁博月,韩晶,尤杨
食管癌同期放化疗不同放疗剂量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食管癌同期放化疗不同放疗剂量的LC、长期OS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2004—2013年间本院接受同期放化疗的373例食管鳞癌患者,根据放疗剂量分为<60 Gy组99例、60 Gy组155例、>60 Gy组119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C、OS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放疗剂量<60 Gy组,60 Gy组和>60 Gy组3、5、7、10年样本量分别为97、96、56、38例,146、141、72、17例和118、115、56、20例,其LC率分别为55.3%、51.4%、48.9%、48.9%,65.1%、60.1%、55.1%、55.1%和49.4%、45.1%、37.7%、37.7%(8年)(P=0.020);OS率分别为35.4%、26.1%、22.0%、22.0%,49.0%、41.3%、32.1%、28.9%和31.1%、25.2%、14.5%、12.9%(8年)(P=0.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体积≤44 cm3、Ⅰ—Ⅱ期患者60 Gy组LC率优于<60 Gy组(P=0.040、0.035),而OS率则优于其他两组(P=0.001、0.003,P=0.045、0.006);而对于肿瘤体积>44 cm3、Ⅲ期患者60 Gy组LC率优于>60 Gy组(P=0.011、0.015),OS率优于其他两组(P=0.045、0.006,P=0.033、0.002)。>60 Gy组RE、RP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07、0.03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剂量及非手术T分期、N分期是预后影响因素(P=0.004、0.008、0.037)。结论 食管癌同期放化疗剂量以60 Gy为优,接受>60 Gy放疗剂量患者不良反应显著增加。
2017 Vol. 26 (9): 1006-1011 [摘要] ( 1532 ) [HTML 1KB] [PDF 864KB] ( 0 )
1012 王倩,王军,王祎,景绍武,刘青,曹峰,焦文鹏,杨从容,程云杰,武亚晶
营养状况与炎症指标对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急性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放疗前不同营养状况及炎症反应指标对食管癌IMRT同期化疗患者急性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6—2014年间在本院接受IMRT同步化疗并符合入组条件的338例食管癌患者的急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治疗前不同营养状况[如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有无贫血]以及不同炎症反应指标[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其影响。采用连续性校正的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38例患者以不同营养状况评价指标评价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62%~54.14%。营养状况指标中≥2级急性RE发生率低ALB组高于正常组(P=0.000);随着TLC的下降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P=0.006),而RP发生率随着TLC的下降而降低(P=0.001);贫血组≥2级急性RE发生率高于非贫血组(P=0.000)。炎症指标结果分析显示高NLR、高PLR组RE发生率显著高于低NLR组、低PLR组(P=0.000、0.024)。将上述营养状况和炎症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LC是急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P=0.001),ALB、PLR是急性RE的影响因素(P=0.017、P=0.011)。结论 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及炎症指标与放化疗相关急性不良反应有一定相关性,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具有一定程度提示价值,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并进行积极营养支持治疗。
2017 Vol. 26 (9): 1012-1018 [摘要] ( 1543 ) [HTML 1KB] [PDF 859KB] ( 0 )
1019 胡程,胡银祥,马筑,欧阳伟炜,苏胜发,李青松,王羽,栗蕙芹,何志旭,卢冰
Ⅳ期肺鳞癌三维放疗对生存的影响
目的 回顾性分析Ⅳ期肺鳞癌原发肿瘤三维放疗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病例源自2项前瞻Ⅱ期临床研究,101例鳞癌中完成研究方案88例,原发肿瘤为化疗同期三维放疗。主要观察终点为OS和PFS。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88例鳞癌患者1、2、3、5年OS和MST分别为42.2%、13.6%、8.7%、3.1%和10个月,≥63 Gy和<63 Gy的1、2、3、5年OS及MST分别为45.7%和39.6%、25.7%和4.5%、17.1%和2.8%、7.1%和0%及11月和10个月(P=0.007);中位PFS分别为9个月和7个月(P=0.032)。4周期化疗同期原发肿瘤剂量≥63 Gy的1、2、3、5年OS和PFS分别为51.9%、29.6%、18.5%、9.9%和9个月,OS和PFS较其他模式显著延长(P=0.001、0.012);多因素分析原发肿瘤剂量≥63 Gy对OS有影响接近统计学意义(P=0.080)。结论 Ⅳ期肺鳞癌原发肿瘤三维放疗可能延长生存,随放化疗强度提高OS和PFS逐渐延长,原发肿瘤≥63 Gy可能影响OS。
2017 Vol. 26 (9): 1019-1023 [摘要] ( 1435 ) [HTML 1KB] [PDF 838KB] ( 0 )
腹部肿瘤
1024 姜新,于德东,朱巍,武云
MRDWI联合CEA及SCC在子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索MRDWI中ADC值联合SCC、CEA值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监测、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2016年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初治患者 80例,FIGO分期ⅡB期39例、ⅢA期7例、ⅢB期26例、ⅣA期8例。入组后常规进行MRDWI检查及SCC、CEA检测,根据具体状况采取盆腔外放疗45~50 Gy+同步含铂化疗+后装治疗20~25 Gy,治疗结束后均进行MRDWI、SCC和CEA检查,比较治疗前后ADC值、SCC和CEA检查结果,其中40例于治疗中期予以ADC值、SCC和CEA检查。采用配对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80例入组患者经同步放化疗后整体有效率为100%,至治疗结束无患者出现疾病进展且总生存期均在6个月以上。疗后血清中SCC、CEA值较疗前降低(P=0.000、0.000),疗后ADC值较疗前升高(P=0.000)。疗后与疗前相比SCC、CEA值越低ADC值越高(P=0.000、0.000),预示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越好。结论 MRDWI联合SCC、CEA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监测、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017 Vol. 26 (9): 1024-1027 [摘要] ( 1112 ) [HTML 1KB] [PDF 883KB] ( 0 )
1028 李慧灵,林娴,陈文娟,陈桂林
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的放疗疗效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放疗的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以期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2005—2011年间本院收治的105例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患者,按照复发时间分为3个组:A组6~12个月复发,B组12~24个月复发,C组≥24个月复发。所有患者复发后均行放疗,其中96例联合化疗。比较组间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影响预后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曲线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1%、31.4%,中位生存时间为42个月。3个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C组优于A组(P=0.010)。肿瘤最大径<4 cm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4 cm者(P=0.000)。复发病灶局限于阴道断端治疗中位生存时间为47个月,超出阴道断端为32个月(P=0.005)。结论 放疗可以作为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的挽救性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复发时间、肿瘤大小及肿瘤侵犯范围是影响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的重要因素。
2017 Vol. 26 (9): 1028-1032 [摘要] ( 1166 ) [HTML 1KB] [PDF 819KB] ( 0 )
1033 张忠新,李伟,孙红
ERCC-1蛋白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ERCC-1蛋白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放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007—2011年间收治的88例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ERCC-1蛋白进行检测,根据免疫反应强弱将其分为高表达组(48例),低表达组(40例)。3DCRT过程中同步顺铂每周40 mg/m2。ERCC-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关系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行生存分析并Logrank检验,采用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ERCC-1蛋白高表达组宫颈癌患者总有效率(CR+PR)为81%(39/48),ERCC-1低表达组(CR+PR)为85%(34/40)(P=0.641)。ERCC-1蛋白表达与有无复发、转移相关(P=0.043、0.043)。ERCC-1蛋白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和65%(P=0.029)。结论 ERCC-1蛋白高表达组较ERCC-1低表达组更易出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ERCC-1蛋白表达状态可能成为预测宫颈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对患者预后的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2017 Vol. 26 (9): 1033-1037 [摘要] ( 1016 ) [HTML 1KB] [PDF 923KB] ( 0 )
1038 常新,沈娇凤,彭啟亮,庄志祥,田野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危险因素Meta分析
目的Meta分析方法对常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经治疗后出现下肢淋巴水肿的多个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定量综合研究。方法 从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英文数据库里检索自建库至2016年8月发表的临床研究,纳入文献经NOS质量评价后通过Stata 14.0以及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各危险因素的OR值及其95%CI评价其关联强度。结果 最终纳入18篇文献,筛查出8个相关因素,其中放疗(OR=2.45,95%CI为2.05~2.94,P=0.000)、FIGO分期(OR=2.29,95%CI为1.66~3.14,P=0.000)及盆腔淋巴结清扫(OR=2.00,95%CI为1.02~3.91,P=0.040)为危险因素。结论 放疗、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妇科恶性肿瘤经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2017 Vol. 26 (9): 1038-1044 [摘要] ( 940 ) [HTML 1KB] [PDF 1186KB] ( 0 )
1045 晏俊芳,于浪,胡克,侯晓荣,沈捷,连欣,刘志凯,张福泉
宫颈癌腔内放疗分次间靶区及OAR剂量研究
目的 分析三维正、逆向、二维计划模式下宫颈癌腔内放疗分次间剂量变化,探讨短间隔内非同次施源器置入术隔次计划实施的风险。方法 回顾比较我科收治的11例根治性放疗宫颈癌患者的25组间隔≤4 d的连续2次CT引导下腔内放疗计划。将同一组内前次腔内放疗计划(Plan-1)的驻留位置和时间模拟至后次腔内放疗CT图像上形成Plan-1-S,记录3种计划模式下的靶区覆盖指标及OAR的D 2 cc,并与后次实际计划(Plan-2)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 逆向模式Plan-1-S的高危CTV的D90、D100、V100较实际计划分别下降(-9.11±13.46)%、(-13.16±18.79)%、(-7.80±13.34)%(P=0.002、0.002、0.005)。逆向模式隔次计划D90、D100、V100下降比例最高,分别为76%、80%、76%,D90、D100、V100最大下降值分别332.14 cGy (二维)、244.12 cGy (正向)、41.76%(逆向)。正向模式下OAR超量比例最高,D90、D100、V100下降伴1个OAR超量分别占29.41%、37.50%、25.00%,伴2个OAR超量分别占5.88%、12.50%、6.25%。小肠是超量最多器官,发生率达36%。3种模式比较中,逆向计划各靶区覆盖指标下降程度较二维计划最大。结论 无论哪种计划模式,即使短间隔,隔次模拟计划均有明显降低靶区覆盖、增加OAR超量发生的高风险,不建议临床应用。
2017 Vol. 26 (9): 1045-1049 [摘要] ( 1078 ) [HTML 1KB] [PDF 962KB] ( 0 )
1050 张立进,吴斌,于波,沙莎,王彩萍,袁军,查振雷,赵虎
前列腺癌三维放疗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Meta分析三维放疗对前列腺癌疗效。方法 在2名独立研究员制定相关文献的检索策略以及纳入、剔除标准后,通过检索PubMed、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三维放疗前列腺癌有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开始建库至2017年2月,限定语种为英文与中文。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 根据严格的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5篇相关临床研究,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相关患者4608例,其中IMRT组2229例,3DCRT组2379例。IMRT与3DCRT组在泌尿系早晚期损伤上相近(OR=0.77,95%CI为0.43~1.40,P=0.390;OR=0.75,95%CI为0.55~1.04,P=0.080);肠道早、晚期损伤IMRT比3DCRT组少(OR=0.47,95%CI为0.27~0.82,P=0.008;OR=0.52,95%CI为0.35~0.78,P=0.001);无生化复发生存率IMRT比3DCRT组高(OR=1.87,95%CI:1.51~2.32,P=0.000)。结论 IMRT相比3DCRT在治疗前列腺癌过程中对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最为明显,同时无生化复发生存率也相对较高。
2017 Vol. 26 (9): 1050-1054 [摘要] ( 1074 ) [HTML 1KB] [PDF 921KB] ( 0 )
物理·生物·技术
1055 高瀚,贾鹏飞,陈炳森,汤乐民
食管癌VMAT与IMRT剂量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 对食管癌VMAT与IMRT靶区和OAR剂量比较行Meta分析方法 文献检索纳入相关研究,分析靶区和OAR剂量参数、机器跳数及治疗时间。结果 17项研究的323病例纳入Meta分析。VMAT计划中GTV的Dmean、在总剂量≤50.4 Gy时PTV的Dmean和在总剂量>50.4 Gy时PTV的Dmax优于IMRT (P=0.009、0.043、0.039)。心脏Dmean、V30、V40,脊髓Dmax,肺V5、V10、D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中肺的V15、V20、V30优于IMRT计划(P=0.001、0.000、0.023)。VMAT计划中单次照射1.8、2.0 Gy的机器跳数较IMRT计划分别减少275.4、134.2 MU (P=0.000、0.022);VMAT计划中单次照射1.8、2.0 Gy的TT比IMRT计划分别缩短323.5、193.7 s (P=0.000、0.009)。结论 VMAT计划能显著减少TT和机器跳数、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肺受照剂量和RP发生风险。VMAT与IMRT相比在照射总剂量≤50.4 Gy时除PTV的Dmean和GTV的Dmean、Dmax外,靶区其他剂量参数均无明显优势。对脊髓和心脏保护VMAT也无明显优势。

2017 Vol. 26 (9): 1055-1061 [摘要] ( 1524 ) [HTML 1KB] [PDF 946KB] ( 0 )
1062 彭冉,姜玉良,吉喆,郭福新,孙海涛,范京红,李旭,王俊杰
3D打印共面坐标模板辅助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剂量学分析

目的 利用3D打印共面坐标模板比较其辅助CT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前、后肿瘤靶区、OAR物理剂量学评估参数的一致性。方法 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出3D打印共面坐标模板,建立坐标系,以中心点为中心设立x、y轴;定位时在患者体表确定固定针中心,并在患者体表勾画十字线,分别与共面坐标模板的中心点和x、y轴相对应。根据术前计划在3D打印共面坐标模板引导下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术前、术中和术后计划,评估肿瘤靶区和正常组织接收剂量。评估参数包括D90、V100、V150、V200、MPD、CI、EI、HI。对术前、术后计划剂量学参数进行配对Wilcoxon检验。结果 2016年8—10月入组14例患者。中位年龄61.5岁,KPS中位80分。14例患者14个病灶。植入部位分布为颈部4例、胸部3例、腹部5例、盆腔2例。8例患者植入部位曾接受放疗,6例患者植入部位未接受过放疗。所有患者均进行术中剂量优化。结果植入粒子活度中位0.625 mCi (0.55~0.75 mCi,1 Ci=3.7×1010 Bq),术前计划穿刺数中位9针(4~34针),植入粒子中位35颗(8~151颗);术后实际穿刺数中位9.5针(4~34针),植入粒子中位45.5颗(10~162颗)。剂量学分析显示手术前、后病灶体积、D90、MPD、V100、V150、V200、CI、EI、HI均相近(P=0.135、0.208、0.104、0.542、0.754、0.583、0.426、0.326、0.952)。结论 在3D打印共面坐标模板辅助引导下,通过术中剂量优化,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前、术后计划可获得良好的一致性。3D打印共面坐标模板应用方便、成本低廉,可考虑大规模推广应用。

2017 Vol. 26 (9): 1062-1066 [摘要] ( 1217 ) [HTML 1KB] [PDF 853KB] ( 0 )
1067 张俊,周丁屹,谢丛华,刘晖,周福祥,钟亚华,戴静,周云峰
CT值区间划分及用于治疗计划剂量计算研究
目的 探讨CT值变化对剂量计算影响,初步寻找一种解决MRI电子密度信息缺失方法。方法 选取头颈、胸部、盆腔部位肿瘤患者各10例CT图像,对各部位主要组织器官CT值随机采样,统计其平均值进行CT值区间划分。在瓦里安Eclipse TPS中构建虚拟模体,给予处方剂量1 Gy记录不同CT值下机器输出剂量,并分析不同CT值区间对剂量计算结果影响。选取5例宫颈癌患者IMRT计划,对靶区、OAR进行CT值分配形成新CT图像,在新CT图像上进行计划移植并与患者原CT图像结果进行剂量学参数比较。结果 通过区间法对CT值进行划分,并在剂量计算中验证,计算出人体不同组织对应的CT值区间为-100~100 HU,CT值变化对剂量计算的影响在3%以内。相同计划下新合成CT图像与原CT图像剂量学参数差异较小,PTV的Dmax、Dmean、D98%、D95%、D5%、D2%均<3%,膀胱、直肠、小肠、股骨头、骨髓的Dmax、Dmean均<2%。结论 CT值划分法对盆腔肿瘤治疗计划剂量计算结果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对解决MRI电子密度信息缺失具有一定可行性。
2017 Vol. 26 (9): 1067-1071 [摘要] ( 1260 ) [HTML 1KB] [PDF 1068KB] ( 0 )
1072 肖斌,岳麒,张莉,王志伟,杨秀美,谷丹,段继梅,张勇
HT加速器参数调整对射线质及横截面剂量分布影响

目的 研究HT机器参数电子枪电流IC、电子枪电压IV和磁控管脉冲PFN的改变对射线质(D20/D10)及射野横截面剂量分布(Profile)的影响规律,以提高对剂量稳定性的QC。方法 改变IC 、IV 和PFN值,采用电离室和TomoDose分别测出各情况下的射线质和Profile,对射线质数据进行Pearson法相关分析,对Profile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于射线质:IV和PFN与射线质均无相关性(P>0.05),IC与射线质有强相关性(P=0.007)且随IC增大能量比降低。对于x方向上的Profile:(1)主射野区域(-200~200 mm),随IC增大Profile肩区明显呈规律性上升;IV从6.42 V增大到6.54 V时Profile无变化,IV=6.60 V时Profile肩区上升到最高点,之后Profile随IV增大而下降;随PFN增大Profile肩区明显呈规律性下降;(2)半影区(±200 mm以外的区域),IC、 IV和PFN对Profile都无影响。对于y方向上的Profile:(1)主射野区域(-20~20 mm),IC取5.40和5.46 V时在离轴距<16 mm区域内Profile才可见上升趋势,但整体上Profile肩区随IC增大而上升;IV和PFN对Profile无影响;(2)半影区(±20 mm以外区域),Profile随IV增大规律性下降,IC和PFN对Profile无影响。3个参数在主射野区域对Profile影响显著程度大小依次为IC、PFN和IV,半影区对Profile有影响的只有IV。结论 调节射线质时应以IC值为主,PFN作为辅助进行微调;调节Profile时主射野区域应以调节IC为主、IV为辅,半影区的调节只涉及到y方向 Profile,应调节IV。研究结果对射线质和Profile的QC具有指导性作用,能减少QC的盲目性,节省时间。

2017 Vol. 26 (9): 1072-1076 [摘要] ( 1033 ) [HTML 1KB] [PDF 986KB] ( 0 )
1077 陈宁,周剑良,邱杰,杨波,庞廷田,刘楠,刘峡,于浪,李文博,董婷婷,张福泉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对小野数据测量比较研究
目的 采用临床上常见的探测器对小野的相对剂量曲线进行测量并和蒙特卡洛方法模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并对误差较大的探测器进行修正。方法 采用探测器CC13、PFD、SFD联合蓝水箱的使用,对美国瓦立安公司的Trilogy直线加速器的6 MV X射线下的2 cm×2 cm,3 cm×3 cm,4 cm×4 cm的百分深度剂量曲线和平坦度对称性曲线进行数据采集,测量结果与当前的金标准即蒙特卡洛方法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适合小野相对剂量数据测量的方法,并给出误差较大的探测器的修正因子,为临床上提供参考数据。结果 SFD探测器与蒙卡模拟计算的结果最接近。CC13、PFD测量误差较大。CC13、PFD的测量结果中半影区内的修正因子最大可达到1.499,小的可以达到0.664。结论 SFD较CC13、PFD更适合小野相对数据的测量,CC13、PFD可以通过相应的修正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
2017 Vol. 26 (9): 1077-1079 [摘要] ( 1003 ) [HTML 1KB] [PDF 848KB] ( 0 )
1080 高丽娟,黄嘉敏,黄峻,苏建新,吴裕起,林承光
Orfit架和真空袋对宫颈癌放疗摆位误差比较

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疗负压真空气垫(真空袋)和Orfit全身泡沫体位固定器(Orfit架)固定方法对摆位误差影响。方法 选取40例接受3DRT的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法均分为真空袋组和Orfit架组,每次治疗前(按照CT模拟扫描做好准备)做CBCT扫描,分析体位误差,纠正后开始治疗。计量资料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 对 Orfit架前12次治疗(Orfit-1) 、后13次治疗(Orfit-2),真空袋前12次治疗(真-1)、后13次治疗(真-2)的4组数据分析显示,Orfit-1和Orfit-2在y轴方向不同(P=0.003);真-1和真-2在r轴方向不同(P=0.013);Orfit-1和真-1摆位误差在4个轴方向均相近(P>0.05);Orfit-2和真-2的摆位误差在y、z轴方向均不同(P=0.007、P=0.001)。结论 Orfit架和真空袋两种宫颈癌固定方法各有利弊,可通过使用长真空袋、超声膀胱容量测量、IGRT和分段制定计划等方法改善摆位误差。

2017 Vol. 26 (9): 1080-1083 [摘要] ( 1307 ) [HTML 1KB] [PDF 857KB] ( 0 )
1084 李浩,张伟,黄浩颖,邱祥南,仝少冬,张鑫君,王慧,谢瑞霖,覃朝晖,姚元虎
肝激酶B1增强肺癌H460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体内研究
目的 研究肝激酶B1(LKB1)对肺癌H46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肺癌H46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空载质粒(pEGFP-Ctrl)、照射+空载质粒(IR+pEGFP-Ctrl)、过表达LKB1质粒(pEGFP-LKB1)、照射+过表达LKB1质粒(IR+pEGFP-LKB1)处理;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及放射增敏比;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记技术检测各组瘤组织中LKB1表达情况,分析LKB1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相较于pEGFP-Ctrl组,IR+pEGFP-Ctrl组、pEGFP-LKB1组和IR+pEGFP-LKB1组的肿瘤生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抑瘤率分别为31.30%、14.78%和43.48%,其中IR+pEGFP-LKB1组较其他组最为明显。IR+pEGFP-LKB1组LKB1的放射增敏系数为1.18。转染pEGFP-LKB1组的LKB1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记水平上表达增高,其余组未见LKB1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肺癌H46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LKB1具有增强肺癌H46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放射敏感性作用。
2017 Vol. 26 (9): 1084-1088 [摘要] ( 1151 ) [HTML 1KB] [PDF 1003KB] ( 0 )
综述
1089 杨咏强,朱雅群,田野
直肠癌放疗个体化CTV勾画的研究进展
CTV的准确勾画是实施直肠癌适形放疗的关键步骤,有多个指南曾对直肠癌放疗涉及的亚解剖区及其解剖边界进行了不同的定义。本文拟对直肠癌放射治疗个体化CTV勾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2017 Vol. 26 (9): 1089-1093 [摘要] ( 1189 ) [HTML 1KB] [PDF 897KB] ( 0 )
1094 丛斌斌,于金明,王永胜
乳腺癌内乳区淋巴结照射研究进展
乳腺癌内乳区淋巴结照射能够降低局部和远处复发并改善患者的生存,NCCN指南也在内乳区淋巴结照射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更新,但由于内乳区淋巴结照射造成的心肺损伤不容忽视,因此需要提供更为准确的个体化内乳区放疗指征。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够以微创的方法评估内乳区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为内乳区淋巴结照射提供准确的放疗指征,使乳腺癌患者获得更大的生存获益。本文主要从内乳区放疗获益、不良反应控制及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指导放疗的探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2017 Vol. 26 (9): 1094-1098 [摘要] ( 1451 ) [HTML 1KB] [PDF 842KB] ( 0 )
1099 张希梅,王佩国,袁智勇,王平
对放射性肠炎的认识及其可能的机制探讨
放射性肠炎严重影响盆腔肿瘤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一种放疗相关的肠道炎症,相关的基础研究显示放射性肠炎本质上是一种黏膜的炎症,由于程序性坏死可能介导了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因此,同样作为肠道炎症性疾病的一种,程序性坏死可能也介导了放射性肠炎的发生发展。本文拟对放射性肠炎的本质以及可能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期待能够指导放射性肠炎的治疗,进而有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7 Vol. 26 (9): 1099-1102 [摘要] ( 998 ) [HTML 1KB] [PDF 807KB] ( 0 )
1103 董怡萍,张丹,韩苏夏
DNA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细胞遗传物质稳定性受自身与外界多种条件影响,可形成多种类型DNA损伤,如DNA烷基化、氧化、错配、成环、断裂、非典型结构等。这些受损DNA扰乱细胞稳态及动态平衡,引起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形,甚至细胞和生物退化、老化、死亡等。人体通过识别DNA损伤位点,激活一系列生化通路,协调DNA复制与转录,使损伤DNA得以修复,维持机体相对独立、稳定。放射线引起肿瘤细胞DNA损伤同时,也启动DNA损伤应答,其中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错配修复、双链断裂修复和跨损伤合成修复起关键作用,是细胞照射后DNA修复的主要途径,其功能异常可引起肿瘤放射敏感性差异。本文总结近年国内外DNA损伤修复方面的研究成果,着重阐述DNA损伤修复类型及分子机制,旨在促进读者对该领域重要意义的理解,为探索DNA损伤修复通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017 Vol. 26 (9): 1103-1108 [摘要] ( 1058 ) [HTML 1KB] [PDF 857KB] ( 0 )
会议纪要
1109 周支瑞,章真,郭小毛
第九届上海国际放射肿瘤学会议纪要
2017 Vol. 26 (9): 1109-1109 [摘要] ( 825 ) [HTML 1KB] [PDF 707KB] ( 0 )
1110 夏耀雄,常莉,秦继勇,李文辉,郎锦义
第六次全国临床放射生物学研讨会纪要
2017 Vol. 26 (9): 1110-1110 [摘要] ( 846 ) [HTML 1KB] [PDF 703KB] ( 0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作 者 须 知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单位介绍信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合 作 单 位

 
 

访 问 统 计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167号
版权所有 © 2010《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朝阳区潘学园南里17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00021)
电话:010-67700737,87788294 Email: cjron@cmaph.org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