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阅读
目的 探讨鼻咽癌各亚组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的远期临床转归与治疗策略. 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8年间868例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根治性IMRT等的生存资料,并将其分为早期 N0(T1-2N0) 期137例)、早期 N1(T1-2N1) 期 129例)、局部晚期 (T3-4N0-1期 322例)、区域晚期 (T1~2N2~3 期 107例)和局部加区域晚期 (T3-4N0-1 期 173例)组,比较各组预后和不同治疗策略。 结果 随访率为91.4%,随访时间满 5年者314例。全组5年总生存率、局部无复发率和无远处转移率 (DMFR) 分别为 83.5%、918%和84.6%。T1~2N0期疗效最好,5年疾病特异生存率(DSS)高达99.1%;各组单纯IMRT与IMRT联合化疗疗效相似; T3~4N0~1期与 T1~2N2~3 期的失败模式和疗效相似; T3-4N2-3期疗效最差, 5年 DMFR和DSS分别仅为67.2%和68.0%。T1~2N2-3、T3~4N2~3 期患者采用单纯IMRT、诱导化疗加IMRT或同期化疗加 IMRT疗效相似。 结论 鼻咽癌不同亚组有不同的临床预后转归,建议采用不同治疗策略。T1~2N0 期可单纯IMRT,其余各亚组, 尤其是 T3~4 N2~3期组有较高的远处转移率,在 IMRT基础上需进一步寻找和探讨更为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随着放疗由经验模式发展到循证模式,循证医学已成为当今放疗之本。但循证模式是基于整个患者群体的大量统计学数据,而患者个体产生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损伤差别都很大,故将其用于指导个体患者的治疗存在明显的缺陷。目前,循证医学已发展到了多学科综合的个体化治疗时代。个体化放疗是在大量个体的临床、病理和分子基因水平参数上指导治疗的“量体裁衣”,是最理想的治疗模式。个体化放疗的定义是在循证医学综合治疗模式下,以患者个体生物学特性为指导,在影像学提供高清晰图像基础上,考虑患者个体肿瘤内部代谢、乏氧、增殖、凋亡、基因突变及不同亚靶区放射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应用三维放疗技术给予不同生物学特性靶区或亚靶区不同剂量、分割模式的放疗。影像技术与实验室诊断技术密切结合及精确放疗软件和施照设备的快速研发与应用,为个体化放疗的可行性提供了保障。
作 者 须 知
合 作 单 位
访 问 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