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史料研究 |
|
|
|
|
清代内务府呈稿档案文件类型辨析 |
陈晓东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北京 100031 |
|
Analysis and identify the file types of the Qing Dynasty NeiWuFu ChengGao archives |
Xiaodong CHEN |
The First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hina,Beijing,100031 |
[1] |
李典蓉女士在其文章《清代内务府研究综述》中,将内务府呈稿档案定义为:“呈稿档:内务府所属机构在奏报前,呈给内务府审查的案稿,”不免失之偏颇.
|
[2] |
见张德泽《整理明清档案记》,“乙编解放后部分·第一历史档案馆与明清档案馆时期工作情况”之“七、组织社会力量大规模整理奏折红本呈稿等项档案·(4)内务府呈稿之整理”,稿本未刊.
|
[3] |
[清]震钧.天咫偶闻》[M]卷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26.
|
[4] |
“堂稿”之称使用较多,除部分官署另定名称外,为当时各官署撰拟文稿的通称.如内阁有典籍厅堂稿、蒙古房堂稿,工部有虞衡司堂稿.“说堂稿”,宗人府、吏部使用此名称.“呈(堂)稿”,内务府、方略馆使用此名称.这几种稿件,内容、性质相仿,但因使用机构不同、流程不同,又各有特点.
|
[5] |
[ 清]张廷玉 等.清世宗实录[M]卷五,中华书局,1985.
|
[6] |
见笔者撰清代内务府呈稿档案及其史料价值一文,未刊.
|
[7] |
本书初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2009年该社修订再版.故初版不列入统计范畴之内..
|
[8] |
殷钟麒. 清代文书工作述要(初稿)[M]下册.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油印本,1963.280-281.
|
[9] |
殷钟麒著 :《清代文书工作述要》(初稿)[M]下册.北京: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油印本,1963.280-281
|
[10] |
内务府下辖各机构中 , 如武备院、上驷院 等 , 具有对外行文的权力 , 不必使用呈稿 , 故现存呈稿中无武备院等相关档案.见故宫博物院明清部整理组撰清代内务府呈稿整理方案 (草稿).1959. 内部资料未刊 .
|
[11] |
张德泽著撰整理明清档案记,“乙编解放后部分·第一历史档案馆与明清档案馆时期工作情况”之“七、组织社会力量大规模整理奏折红本呈稿等项档案·(4)内务府呈稿之整理”,稿本未刊.
|
[12] |
雷广荣,姚乐野.清代文书纲要[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47.
|
[13] |
裴燕生.北京:历史文书. 47.(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47.
|
[14] |
殷钟麒.清代文书工作述要(初稿)[M]下册 .北京: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1963油印本,1963. 278. .
|
[15] |
裴燕生.历史文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
[16] |
殷钟麒. 清代文书工作述要(初稿)[M]下册.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油印本,1963.279.
|
[17] |
内务府题稿、奏稿的撰拟,即题本、奏折稿,其程序、用纸格式、稿面样式,以及签押批署等制度,与呈稿区别不大,有时甚至直接用呈稿纸,但因其运转流程不同,其存档地点与方式也不同,故其不在呈稿之列探讨.
|
[18] |
雷广荣,姚乐野著《清代文书纲要》[M]“第三章清代公文的稿本·第一节公文的稿本”中认为:判“依”字产生于唐代,“只能皇帝一人专用,为严上下之制”.宋人周必大《周益国文忠公集·奏议九》中说:‘臣愚欲乞明降指挥,日后六部所制文案,并以行字代依字,庶几稍上下之制.’自此至民国,文稿判‘行’遂成定制.”此说不确.
|
[19] |
归档号即归档的顺序号,是公文处理完毕后立卷保存的顺序号.内务府呈稿的归档号相对比较完整,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数字,一种是千字文加数字,如关字五十六号等.其作用有二:一、确定文件的顺序,二、方便查找.此前在历史档案整理过程中,对归档号的研究、利用不多 .
|
|
Viewed |
|
|
|
Full text
|
|
|
|
|
Abstract
|
|
|
|
|
Cited |
|
|
|
|
|
Shared |
|
|
|
|
|
Discusse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