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档案学研究  2015, Vol. 29 Issue (2): 104-108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15.02.016
  档案安全保障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苏州工业遗产档案资源抢救与保护方法研究
陈鑫, 吴芳, 方玉群, 卜鉴民
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 苏州 215001
Rescue and Conservation of Suzhou Industry Legacy Archival Resources
Xin Chen, Fang Wu, Yuqun Fang, Jianmin Pu
Suzhou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rchives Management Center, Suzhou, 215001
全文: HTML    PDF(855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工业遗产档案是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大量历史信息,真实地记录了我国民族工商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轨迹,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立足于档案学的角度,对工业遗产档案的概念、内容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苏州工业遗产档案资源的抢救、保护等管理环节的具体操作和技术创新,以期对工业遗产档案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有所裨益。

关键词 档案苏州工业遗产抢救与保护    
Abstract

Industry legacy archiv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dustry legacy, which contains a large amount of histor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the developing path of nation’s industry and commerce.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rchival science, the authors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concept and the content of industrial legacy archives and discuss the rescue and conservation practical and technical methods, in order to benefit the management and utility of industry legacy archives.

Key wordsArchives    Suzhou Industry Legacy    Rescue and Conservation. It is non-replaceable.
出版日期: 2017-11-16
作者简介:

中心自成立伊始,就将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充分利用馆藏工业遗产档案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积极为社会提供档案查阅利用服务,通过窗口接待、电话和信函咨询、查询等多种方式做好档案利用工作。5年来中心共接待查档15000多人次、10万多卷次,顾客满意率100%,有效投诉为零。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查档需求,2014年我们在查档大厅安装了自助查询一体机,查档人员凭借二代身份证只需几秒钟便可快速定位到所需档案,大大简化了查档流程,提高了查档效率。

引用本文:

陈鑫, 吴芳, 方玉群, 卜鉴民. 苏州工业遗产档案资源抢救与保护方法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5, 29(2): 104-108.
Xin Chen, Fang Wu, Yuqun Fang, Jianmin Pu. Rescue and Conservation of Suzhou Industry Legacy Archival Resources. Archives Science Study, 2015, 29(2): 104-108.

链接本文:

http://daxyj.idangan.cn/CN/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15.02.016      或      http://daxyj.idangan.cn/CN/Y2015/V29/I2/104

[1] 祝慈寿.中国近代工业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2]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 蔡尚思.中国工业史话 ]蔡尚思.中国工业史话[M].黄山书社,1997.
[4] 周耀林,戴旸,程齐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5] 寇怀云.工业遗产技术价值保护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6] 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J].中国文化遗产,2006(6).
doi: 10.3969/j.issn.1003-627X.2007.02.002
[7] 汤可可.工业档案遗产:现状、问题、工作建议[J].江南论坛,2007(2).
doi: 10.3969/j.issn.1006-0057.2007.02.020
[8] 田晓光.重视工业遗产档案资源的征集和利用[J].上海档案,2007(4).
[9] 张京成,曾凡颖,刘利永,刘光宇.工业遗产开发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J].科技智囊,2008(11).
[10] 董杰,高海.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及其非物质成分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自然科学汉文版),2009(7).
doi: 10.3969/j.issn.1001-8735.2009.04.022
[11] 武志辉.试论工业遗产档案的建立与整理[J].北京档案,2012(4).
[12] 王碧莲.对工业遗产档案价值的几点认识[J].黑龙江档案,2012(5).
doi: 10.3969/j.issn.1673-9116.2012.05.065
[1] 丁子涵, 张斌. 美国企业文件和档案管理机制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107-112.
[2] 曾伟忠, 盛明科. NARA网站档案研究板块信息检索工具和检索方式探析[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78-82.
[3] 陶水龙, 王贞, 田雷, 白巍, 任文革. 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分类与方案设计[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83-90.
[4] 金波, 蔡敏芳. 大数据时代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12-17.
[5] 丁海斌, 杨天昊. 中国古代“案族”文档名词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23-27.
[6] 毛天宇. 理论与实践视角下我国科技档案分类研究综述[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18-22.
[7] 陈艳红, 姬荣荣. 关于游客诚信档案建设的现实思考[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28-32.
[8] 滕春娥, 王萍.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问题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103-106.
[9] 周林兴, 刘星. UGC机制下档案用户虚拟在线社区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33-36.
[10] 郑金月. 关于档案与大数据关系问题的思辩[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37-40.
[11] 曹玉. 国外档案管理伦理问题研究述评[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4-11.
[12] 梁孟华. 面向用户的数字档案资源跨媒体知识集成服务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49-54.
[13] 孙爱萍, 沈蕾, 逯燕玲, 朱建邦. 国家层面私人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的构建[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55-59.
[14] 黄霄羽, 郭煜晗, 王丹.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创新驱动 知识为王——2016年档案年会主题折射国内外档案工作的最新特点和趋势[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60-65.
[15] 王协舟, 王露露. “互联网+”时代对档案工作的挑战[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