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档案学研究  2013, Vol. 27 Issue (5): 4-8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13.05.012
基础理论研究     
档案记忆研究的思想资源发掘
丁华东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上海 200444
Introduction to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of Archival Memory Research
Huadong Ding
Department of library,information and archive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
 全文: PDF(302 KB)   HTML
摘要:

本文对与档案记忆研究密切相关的社会记忆理论成果和思想观点进行了发掘和提炼,以点带面,撮其旨要,以反映档案记忆研究思想资源的丰富性和潜藏性。对社会记忆理论成果和思想观点的进一步发掘和运用,有利于夯实档案记忆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有助于拓展档案记忆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研究空间。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and refines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nd ideas of social memory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rchival memory research, to reflect the richness and potential of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of archival memory research. These further excavation and application are conducive to consolidat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archival memory research and can also help expand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and study space about archival memory research.

出版日期: 2017-11-21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引用本文:

丁华东. 档案记忆研究的思想资源发掘[J]. 档案学研究, 2013, 27(5): 4-8.

Huadong Ding. Introduction to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of Archival Memory Research. Archives Science Study, 2013, 27(5): 4-8.

链接本文:

http://daxyj.idangan.cn/CN/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13.05.012        http://daxyj.idangan.cn/CN/Y2013/V27/I5/4

[1]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社会记忆”(代序)4-5.
[2] [德]扬·阿斯曼.有文字的和无文字的社会——对记忆的记录及其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72-74页.
[3] [法]雅克·勒高夫.《历史与记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法语版序言”第1-2页.
[4] [法]雅克·勒高夫.《历史与记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4页.
[5] [法]雅克·勒高夫.《历史与记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7页.
[6]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7] 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8] 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9] [美]阿温特·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37-239页.
[10]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11]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导论第5页.
[12]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导论第42页.
[13]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14] 冯亚琳、[德]阿斯特莉特·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6页.
[15] 冯亚琳、[德]阿斯特莉特·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5页.
[16] 冯亚琳、[德]阿斯特莉特·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33页.
[17] 阿比·瓦尔堡(1866-1929),德国著名艺术史家,对艺术史和文化史的主要贡献是建立瓦尔堡图书馆和研究院,1933年由汉堡迁往伦敦.图书馆和研究院的门楣上一直刻着希腊文——“记忆女神”,意味着人文主义者和人文学科应该是人类文明价值的记忆者和保存者.瓦尔堡早在20世纪伊始,就曾运用“记忆能量”概念表达书籍对人类记忆传承的意义.“记忆能量”一词是否由其最早提出,还有待考证.参阅《瓦尔堡和他的图书馆》,天涯论坛,[EB][2009-01-24]
[18]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社会记忆”(代序)第6-8页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