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档案学研究  2013, Vol. 27 Issue (5): 58-62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13.05.001
档案安全保障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回顾与前瞻
陈建1, 高宁2
1.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2. 四川省电力公司 成都 610041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chiving Protection Research in China
Jian Chen1, Ning Gao2
1. School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2.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rporation, Chengdu, 610041
 全文: PDF(552 KB)   HTML
摘要: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研究不足。学界应该抓住研究重点,加强非遗建档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国际化等方面的研究;同时采用更科学的研究方法,实现非遗建档保护研究新突破。

Abstract:

At the present time, research o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chiving protection in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inadequate researches. The academia should seize the key point,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standardization, normalization, leg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chiving protection and use more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to achieve new breakthroughs in this area.

出版日期: 2017-11-21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引用本文:

陈建, 高宁.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回顾与前瞻[J]. 档案学研究, 2013, 27(5): 58-62.

Jian Chen, Ning Gao.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chiving Protection Research in China. Archives Science Study, 2013, 27(5): 58-62.

链接本文:

http://daxyj.idangan.cn/CN/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13.05.001        http://daxyj.idangan.cn/CN/Y2013/V27/I5/58

[1] 胡芸.如何做好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J].档案馆,2008(5).
[2] 吴品才,储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理论基础[J].湖北档案,2008(10):10.
[3] 王云庆,陈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警惕档案机构边缘化[J].档案学通讯,2011(1):12-16.
[4] 赵亚敏,王云庆.档案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J].浙江档案,2006(8):15-18.
[5] 王云庆,陈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警惕档案机构边缘化[J].档案学通讯,2011(1):12-16.
[6] 倪永宁,徐拥军.档案机构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北京档案,2011(8):37-38.
[7] 陈竹君.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档案学系,2010.
[8] 张艳欣,辛近朱.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兰台世界,2012(2):8-9.
[9] 侯采坪,王晓燕.档案部门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J].山西档案,2006(4):31-32.
[10] 王文君.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收集要点[J].浙江档案,2012(9):61.
[11] 张艳欣,辛近朱.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兰台世界,2012(2):8-9.
[12] 邹吉辉,何永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全宗设置管窥[J].湖北档案,2009(9):18-20.
[13] 李姗姗,周耀林,戴旸.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档案式管理的瓶颈与突破[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3):73-77.
[14] 何永斌.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中的几对关系[J].北京档案,2009(6):24-25.
[15] 覃美娟.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7.
[16] 周耀林,程齐凯.论基于群体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体制的创新[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2):59-66.
[17] 李昂,史江.档案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初探[J].兰台世界,2008(10):9-10.
[18] 周耀林,程齐凯.论基于群体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体制的创新[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2):59-66.
[19] 赵亚敏,王云庆.档案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J].浙江档案,2006(8):15-18.
[20] 陈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展览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1] 陈萍.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编研的思考[J].兰台世界,2012(2月中旬):36-37.
[22] 李昂,史江.档案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初探[J].兰台世界,2008(10):9-10.
[23] 韩英,章军杰.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源开发[J].档案学通讯,2011(5):72-75.
[24] 周耀林,程齐凯.论基于群体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体制的创新[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2):59-66.
[25] 张春珍. 对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思考[J].山西档案,2008(S1):91-92.
[26] 王晓灵. 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思考[J].档案,2008(1):57-58.
[27] 周耀林,程齐凯.论基于群体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体制的创新[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2):59-66.
[28] 董甜甜.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大理白族特色档案的开发利用[D].昆明:云南大学情报与档案学系,2010.
[29] 金文杰.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构建初探[J].兰台世界,2010(16):2-3.
[30] 覃美娟.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J].档案管理,2007(5):30-31.
[31] 罗宗奎,王芳.知识产权法体系下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优势和基本原则[J].档案学通讯,2012(2):44-47.
[32] 戴旸,周耀林.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与方法[J].图书情报知识,2011(5):69-75.
[33] 金文杰.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构建初探[J].兰台世界,2010(16):2-3.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