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出版道德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第一届编委会
第二届编委会
第三届编委会
第四届编委会
投稿须知
征稿范围
稿件写作须知
英文写作须知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官方微信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2019年 17卷 6期
刊出日期 2019-12-31
1
杨玉春, 齐雁冰, 付金霞, 吴娟
基于DEM的地貌特征分析与类型划分——以砒砂岩区为例
为了探明砒砂岩区侵蚀地貌特征,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精准措施,以砒砂岩区30 m分辨率的DEM为数据源,采用均值变点法确定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窗口,依据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地形因子组合,据此分析研究区的地貌综合特征及类型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砒砂岩区在该尺度数据源下的地形起伏度的最佳提取窗口为16×16(0.230 4 km
2
);2)该区的最佳地形因子组合为地表切割深度、剖面曲率、坡度、高程和坡向变率,累计贡献率超过70%;3)砒砂岩区地表切割处于中等水平,总体上以中度切割为主,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海拔整体偏高,94.53%的区域为中海拔,坡度以缓坡和斜坡为主,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坡向变率主要介于15°~75°之间;4)地貌类型主要以台地和丘陵为主,遍布整个砒砂岩区,面积比为88.92%。该研究结果揭示砒砂岩区的地貌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对砒砂岩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分区施策、因地制宜具有现实意义。
2019 Vol. 17 (6): 1-10 [
摘要
] (
593
) [
HTML
1KB] [
PDF
3849KB] (
540
)
11
田佳, 韩磊, 金学娟, 许玲玲, 王晓燕, 董亚宁
用有限元法研究降雨对青海云杉林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为研究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对贺兰山青海云杉林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三轴压缩、饱和渗透等土工试验获取青海云杉林边坡根土复合体的土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有限元的贺兰山青海云杉林边坡稳定性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青海云杉林边坡与无林边坡(对照)的安全系数和破坏时间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边坡坡度的变化规律,拟合了降雨强度与边坡破坏时间的回归模型。通过降雨条件下青海云杉林边坡和无林边坡破坏时的最大位移、最大塑性应变的分析,量化了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增强降雨边坡稳定性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贺兰山青海云杉林与无林边坡的安全系数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边坡坡度的增加而减小。降雨条件下,青海云杉林边坡的破坏时间要显著高于无林边坡(平均高出48.61%),降雨强度与破坏时间的回归关系满足幂函数;青海云杉林的固土护坡作用随降雨强度的增加(从10 mm/h增加到25 mm/h)而减弱(从53.20%降低到45.70%),青海云杉林可以明显提高边坡破坏时的最大位移(提高224.42%)和最大塑性应变(提高95.28%)。综上,青海云杉林显著增强了降雨边坡的稳定性。
2019 Vol. 17 (6): 11-18 [
摘要
] (
530
) [
HTML
1KB] [
PDF
1504KB] (
457
)
19
马梓策, 于红博, 曹聪明, 张巧凤
锡林郭勒盟潜在蒸散量和干燥指数的变化特征
研究锡林郭勒盟潜在蒸散量(
P
ET
)和干燥指数(
I
A
)的时空分布特征,了解该地区的干旱状况,对进一步研究该地区植被状况、环境变化和农业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研究区及周边共11个气象站点1957-2016年的气象资料,根据彭曼蒙特斯模型(P-M模型)和干燥指数(
I
A
)计算公式,得到潜在蒸散量(
P
ET
)和
I
A
值,采用3种突变检测方法、径向基函数插值法和偏相关分析,探讨了
P
ET
和
I
A
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957-2016年多年平均
P
ET
为875.82 mm,多年平均
I
A
为0.615 6,均呈增加趋势;
P
ET
年内分布主要集中在夏季,占比达46.28%,冬季最小,占比仅有4.15%,
I
A
春季最大,最为干旱,夏季最小,相对湿润;
P
ET
和
I
A
均呈自东北向西南增加的趋势;
P
ET
在1984和1998年发生突变,
I
A
在1998和2001年发生突变;
P
ET
和
I
A
对风速敏感程度最强。1957-2016年研究区干旱化程度呈增加趋势,多年统计表明春季最旱,空间分布上由东北至西南干旱化程度增加。
2019 Vol. 17 (6): 19-26 [
摘要
] (
494
) [
HTML
1KB] [
PDF
2025KB] (
450
)
27
王檬檬, 李钢铁, 党宏忠, 冯金超, 梁田雨
黄土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的持水特征
果园土壤持水能力的大小对于评价果树水分利用状况、预估果实产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黄土残塬沟壑区苹果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主要水分物理指标、土壤体积含水率及土壤水势的联合测定,绘制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了黄土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的持水特征。结果表明:1)果园土壤0~100 cm层内的土壤密度平均为1.34 g/cm
3
,土壤机械组成平均为:黏粒42.6%,粉粒41.6%,砂粒15.79%,总孔隙度平均为46.9%,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为0.85%,土壤团聚体含量质量分数平均为36.8%,土壤结构与持水性能总体较好,但土壤有机质较低。2)100 cm内各层土壤在土壤密度、土壤粉粒体积分数、总孔隙度等指标方面差异性均不显著(
P
>0.05),表现出空间一致性。但在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等指标表现出随土层增加而上升的趋势(
P
<0.05),在各类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指标方面差异极显著(
P
<0.01)。3)基于土壤物理参数利用Van Genuchten模型推导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与田间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为制订该区域旱作果园的水分管理方案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2019 Vol. 17 (6): 27-33 [
摘要
] (
462
) [
HTML
1KB] [
PDF
1887KB] (
484
)
34
张海欧, 解建仓, 南海鹏, 韩霁昌, 汪妮, 孙婴婴, 张露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颗粒组成动态变化特征
毛乌素沙地具备发展生态高值农业的环境条件,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作为一种新型复配土壤,其颗粒组成是否稳定是土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采用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砒砂岩与沙在不同体积混合比例(0:1、1:5、1:2、1:1、2:1、5:1和1:0)下的复配土颗粒组成变化特征分析,并对2010-2016年间大田试验不同比例复配土壤颗粒组成动态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风沙土(0:1)而言,随着砒砂岩含量的增加,复配土壤粉粒含量最大增幅是13.04倍,黏粒含量最大增幅是2.02倍,砂粒含量下降,复配土质地类别呈现从砂土-砂壤-壤土-粉壤土转变的良好趋势,土壤颗粒级配向良性发展。随着玉米种植年限的增加,1:1复配土壤粉粒含量增加了173.0%,黏粒含量增幅为27.5%~178.8%;1:2复配土壤粉粒含量增加了83.3%,黏粒含量增幅为8.2%~187.2%;1:5复配土壤粉粒含量增加了132.6%,黏粒含量增幅为12.4%~72.6%。复配土粗颗粒递减,细颗粒增加,土壤大颗粒(砂粒含量)与小颗粒(粉粒含量+黏粒含量)的比例(
C/F
)呈减小趋势,土壤耕层颗粒级配趋于合理化,提升了复配土稳定性;因此,经过多年种植后,不同比例复配土壤耕层均趋于细化,更有利于砒砂岩与沙充分混合,复配土壤能够维持颗粒组成良好且稳定的发展状态。
2019 Vol. 17 (6): 34-40 [
摘要
] (
478
) [
HTML
1KB] [
PDF
787KB] (
407
)
41
陶婷婷, 陈晓燕, 黄永超, 李彦海, 顾小杰
重庆沙溪庙组紫色土土壤基质和优先流入渗的定量测算
优先流在野外条件下普遍存在,定量区分基质和优先流入渗可深入认识土壤入渗过程。本试验采用表置式环式入渗仪,选取重庆沙溪庙组紫色土为研究对象,测量土壤基质入渗和总入渗,并计算优先流入渗率,在此基础上分析基质入渗和优先流的定量关系,并将试验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方法的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入渗过程中,土壤初渗阶段(0~10 min),优先流入渗率是基质入渗的1.1~1.7倍,优先流占主要优势;随着入渗的进行(10~60 min),优先流入渗率和基质入渗的比值逐步减小,优先流入渗率是基质入渗的0.5~1.6倍;稳渗阶段(60~90 min),优先流入渗率是基质入渗的0.2~1.0倍,基质入渗占主要优势。土壤基质和优先流入渗在沙溪庙组紫色土区水文循环过程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Philip和Kostiakov入渗模型较好地拟合试验点基质入渗过程(
R
2
分别为0.88和0.93,
P
<0.01)。表置式环式入渗仪对于定量评价优先流特征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很好的适用于沙溪庙组紫色土入渗性能的测量。
2019 Vol. 17 (6): 41-51 [
摘要
] (
447
) [
HTML
1KB] [
PDF
16298KB] (
445
)
52
刘文虎, 魏振康, 肖理, 殷庆元, 王章文, 黄成敏
土壤紧实度对裸土侵蚀强度影响的实验与分析
水土流失是世界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合理地估算土壤侵蚀模数是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现有的各种土壤侵蚀模型评估以及土壤侵蚀模数估算方法受人力、经济成本、技术等因素限制难以广泛运用。因此,作者利用设在云南、四川等地微型径流小区,结合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土壤侵蚀模数(
M
)与土壤紧实度(
C
)间的关系,探讨以
C
来估算
M
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土壤紧实度和土壤侵蚀模数的大小与土壤含水率、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黏粒含量、有机质含量等密切相关。土壤侵蚀模数随土壤土壤紧实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紧实度相对高的耕地,土壤侵蚀模数小,土壤侵蚀模数与土壤紧实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P
<0.01),拟合方程为:
M
=42.423e
0.009
S
(
S
=
C
,
P
<0.01,
R
2
=0.663)。因此,对于无作物生长的农田土壤(土壤紧实度SC < 450 kPa),利用土壤紧实度可以迅速、低成本地反映土壤侵蚀模数大小,评估土壤侵蚀发生的潜在强度。
2019 Vol. 17 (6): 52-60 [
摘要
] (
611
) [
HTML
1KB] [
PDF
2348KB] (
474
)
61
韩丹丹, 穆兴民, 高鹏, 赵广举, 孙文义, 田鹏
极端降水条件下大理河流域水沙特征对比分析
为了研究极端降雨条件下流域径流泥沙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揭示水土保持对暴雨洪沙的作用,为极端降雨引发的洪灾和防治土壤侵蚀提供理论支撑。采用Mann-Kendall和线性回归方法对大理河流域绥德水文站1964-2017年实测水沙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并采用时间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1964年7月、1977年8月和2017年7月3个月份暴雨的水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理河流域在区域降水量未出现明显变化趋势的条件下,流域控制站绥德水文站1964-2017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呈显著减少趋势。3个月份暴雨场次降雨量基本相同,2017年7月和1977年8月径流相较于1964年7月,分别高308%和120%;输沙量分别高66%和131%。但与1977年8月暴雨相比,2017年7月径流高85%,输沙低39%。2017年7月洪峰流量、洪量显著增大,输沙量随径流的增大而明显减少。1964年7月和1977年8月洪水表现为陡涨陡落、洪水历时短;2017年7月洪水表现为陡涨缓落,洪峰历时明显延长。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地改变了下垫面情况,减流减沙作用明显;但遭遇极端降雨情况,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难以发挥良好的水土保持效益,未来若发生大范围强降雨,仍可能产生大水大沙的现象。
2019 Vol. 17 (6): 61-68 [
摘要
] (
597
) [
HTML
1KB] [
PDF
1414KB] (
402
)
69
刘璐璐, 曹巍, 贺添, 吴丹, 江华
南北盘江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南北盘江流域是珠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解该区土壤侵蚀状况,对后续水土保持建设提供科学支撑和理论基础,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分析了2000-2010年该区土壤侵蚀时空分异特征,同时对其驱动因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0-2010年南北盘江流域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4.6 t/(hm
2
·a),年土壤侵蚀量约为1.18亿t。10年间,土壤侵蚀模数以-0.87 t/(hm
2
·a·a)的年变化量呈波动下降态势,局部区域出现上升趋势;土壤侵蚀强度下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流域北部、西南部以及东南部,侵蚀强度上升区域主要集中在流域东部以及南部。植被覆盖度的上升,侵蚀性降雨时间和降雨量的大幅减少,均有利于防治土壤侵蚀的形成。
2019 Vol. 17 (6): 69-77 [
摘要
] (
398
) [
HTML
1KB] [
PDF
4810KB] (
386
)
78
吴思南, 符素华
土壤团聚体对泥沙沉降速度的影响
坡面侵蚀泥沙是既有单粒,也含有团聚体颗粒的混合体,其沉降速度是研究泥沙运移和沉积过程的重要基础。为研究团聚体对泥沙沉降速度的影响,选用我国5种典型侵蚀土壤(黄绵土、褐土、红壤、黑土和紫色土),每种土壤分别做分散(试验时仅单粒)和未分散(试验时含团聚体)2种处理,用MBWT(改进底部取样)沉降管进行沉降试验测得沉速分布,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团聚体对泥沙沉降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团聚体对泥沙的沉降速度具有显著增大作用;对于5种试验土壤,团聚体对泥沙沉速的增大影响均表现为,对小粒径泥沙颗粒的影响大于大粒径;在不同土壤类型之间,团聚体对泥沙沉速的增大作用表现为:紫色土 > 黑土 > 红壤 > 褐土 > 黄绵土;土壤颗粒(包括土壤矿质颗粒以及团聚体)性质特征不同是团聚体对沉速影响不同的主要原因。在土壤特征参数当中,团聚体质量加权粒径与团聚度能够较好地反映团聚体对泥沙沉速的影响大小。沉速增率与团聚体质量加权粒径和团聚度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将团聚体的影响考虑到泥沙沉降过程中,对了解侵蚀泥沙的运动规律,研究土壤侵蚀过程机理,构建土壤侵蚀过程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2019 Vol. 17 (6): 78-84 [
摘要
] (
340
) [
HTML
1KB] [
PDF
905KB] (
467
)
85
郭乾坤, 秦伟, 宁堆虎, 单志杰, 殷哲, 杜鹏飞
一般扰动地表土壤可蚀性因子增大系数
生产建设项目是水土流失防治和监管的重要对象,其中农林开发等项目的扰动主要表现为植被覆盖减少,土壤物理性质改变,但仍维持原有地形特征,因此多采用USLE或CSLE等土壤流失方程计算侵蚀量。然而,一般扰动地表土壤物理性质改变而引起的侵蚀量变化无法在上述方程中得到充分反映。本研究引入土壤可蚀性因子增大系数表征一般扰动地表土壤趋于疏松引起的土壤侵蚀量变化,并通过筛选修筑时土壤遭受类似农林开发等一般扰动的裸露小区实测资料,将小区修筑初期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和小区修筑后土壤沉降后2个时期实测侵蚀量进行对比,得到土壤可侵蚀性因子增大系数;然后基于Wischmeier土壤可蚀性因子算式,提出了一种主要通过改变结构等级和渗透等级取值的增大系数简易算法。研究认为:基于小区实测的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西南紫色土区和南方红壤区的增大系数分别为1.68、2.69、1.90、2.65和2.03,全国可取均值2.11;基于各地径流小区实测增大系数,建立了基于Wischmeier公式的简易算法。研究成果能提高基于土壤流失方程的一般扰动地表土壤侵蚀量测算精度,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和监管提供支撑。
2019 Vol. 17 (6): 85-92 [
摘要
] (
700
) [
HTML
1KB] [
PDF
845KB] (
390
)
93
杨霞, 陈丽华
邻体干扰模型在辽东油松人工林中的应用
油松广泛分布于辽东地区,是该区主要的人工林之一。对抚顺县温道林场油松人工林邻体干扰模型进行探讨,为该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量化依据,为人工林科学有效地管理经营和更新提供借鉴。2018年6月在温道林场进行了野外调查,以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样地中基株和邻体的各因子进行实际测量,采用改进的邻体干扰模型计算邻体干扰指数,讨论干扰指数与基株胸径、树高、生境利用率、高径比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油松样地邻体干扰指数介于0.89~31.96,干扰指数随基株胸径、树高、生境利用率的增大而减小,随基株高径比增大而增大。2)林分密度对干扰指数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密度越大,林木干扰指数的波动范围就越大;反之亦然。3)幼小林木受邻体干扰程度较大,在资源和空间的争夺中处于劣势地位;而高大林木受干扰小,处于优势地位。4)干扰指数随胸径、树高、生境利用率以及高径比的变化都是在一定范围内,超过某个因子的一定范围时,便趋向于某个定值。林木干扰指数与胸径、树高、生境利用率均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P
<0.01),而与高径比无明显相关性(
P
>0.05)。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邻体干扰模型能够确切的反应基株受邻体干扰的程度,是描述林木生长状况和地位的数量指标,可用来指导森林经营活动,为合理经营和水土保持提供依据。
2019 Vol. 17 (6): 93-102 [
摘要
] (
476
) [
HTML
1KB] [
PDF
957KB] (
470
)
103
毛旭芮, 胥鹏海, 曹月娥, 樊梦成, 杨建军
露天煤矿废弃地植物根系抗剪强度试验
为探讨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时的保水固土效果,分析根土复合体含水率和含根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机制,比较含水率和含根量对土壤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作用效果,从而为煤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以新疆呼图壁县西沟煤矿废弃地为研究区,选取黑麦草、披碱草、新麦草、高羊茅、早熟禾、冰草和紫羊茅7种植物进行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试验,并测量其土壤含水率和含根量。结果表明:根土复合体的含水率和含根量主要通过影响土壤黏聚力来影响抗剪强度,对内摩擦角的影响并不显著;多数根土复合体的土壤黏聚力随含水率增加而减小(除紫羊茅),随含根量的增加而增大;抗剪强度与法向压力呈线性相关关系,但不同根土复合体随法向压力的增加抗剪强度的增量不同,抗拉强度的大小表现为高羊茅 > 冰草 > 早熟禾 > 紫羊茅 > 黑麦草 > 披碱草 > 新麦草。该研究结论为:高羊茅和冰草具有良好的土壤加筋作用和固土性能,黑麦草和早熟禾能够更好地适应研究区环境,且具有较强的抗拉性能,可以作为研究区生态恢复的优选草种。
2019 Vol. 17 (6): 103-110 [
摘要
] (
437
) [
HTML
1KB] [
PDF
1413KB] (
539
)
111
闫升, 杨建英, 史常青, 张璐瑶, 赵廷宁
基于AHP-PCA的铁尾矿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养分评价
为探究铁尾矿废弃地不同植被模式下土壤养分的恢复效果,采用综合层次分析(AHP)与主成分分析(PCA)权重的评价模型对6种植被恢复模式(板栗+核桃、板栗+山楂、板栗、油松+碧桃、油松+紫穗槐、碧桃+紫穗槐)及客土裸地的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养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各模式对土壤养分恢复的趋势表现为pH值改善情况较好,富含速效钾,速效氮含量中等、缺乏速效磷与有机质;6种模式的养分得分是客土裸地的2.66~3.40倍,其中板栗+核桃混交林模式的评价得分最高(为5.61),等级为"良",该模式对土壤pH值、有机质的改善显著,但各养分在不同土层间存在显著差异。碧桃+紫穗槐模式的评价得分为5.40,等级为"良",该模式在土壤速效磷、钾的恢复上优于其他模式。2)建议采用板栗+核桃混交林模式修复该区尾矿废弃地,同时选择豆科落叶灌木在林下栽植并选择适时适量施用磷肥,以加快恢复有机质与速效磷。3)AHP-PCA评价模型能够更加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评价效果优于单一方法,在土壤养分及生态修复的评价中有重要实用价值。
2019 Vol. 17 (6): 111-118 [
摘要
] (
578
) [
HTML
1KB] [
PDF
914KB] (
475
)
119
仇宽彪, 张玉刚, 王同顺
基于NDVI的太湖流域片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为研究太湖流域片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MOD13 NDVI数据产品以及流域片内气象站点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等方法,从整体、亚区及重要地理位置3个尺度,分析流域片植被覆盖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3年间,太湖流域片年NDVI整体无显著变化趋势(
P
=0.13);但太湖亚区年均减少0.004,而东南诸河亚区则年均增加0.002。从地貌类型看,2个亚区平原、台地和丘陵年NDVI均有减小趋势,而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年NDVI有增加趋势;从距河流远近来看,2个亚区年NDVI变化趋势均随着到河流距离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在东南诸河亚区更为明显。研究期内,气候对植被的影响较弱,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在内的政策因素以及区域人口数量增长、城市扩张等则是影响太湖流域片年NDVI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太湖流域片水土保持相关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2019 Vol. 17 (6): 119-125 [
摘要
] (
531
) [
HTML
1KB] [
PDF
2586KB] (
492
)
126
郜少敏, 耿玉清, 丛日春, 陈艳鑫
碱胁迫对碱蓬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种植适应生长条件的植物是改良和利用苏打盐碱地的重要措施。为探讨碱蓬的耐碱范围和耐碱特性,将NaHCO
3
和Na
2
CO
3
按9:1的摩尔比混合,设0(CK)、50、100、150、200、250 mmol/L共6种处理浓度,分别以蒸馏水和苏打盐碱土为培养基质,比较碱蓬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碱液浓度>150 mmol/L时,碱蓬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低于CK;碱液浓度> 100 mmol/L时,胚芽长、胚根长和种子活力指数显著低于CK。在土培试验中,碱液浓度> 200 mmol/L时,碱蓬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较CK分别显著降低19.36%和38.10%;50和100 mmol/L碱液处理条件下,碱蓬的幼芽长较CK分别显著增加23.82%和19.96%;当碱液浓度> 50 mmol/L时,碱蓬的幼根长较CK显著降低。冗余分析结果表明,EC值和总碱度是影响碱蓬生长的主要因素,对其解释程度分别为48%和41.1%,且与碱蓬各生长指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综上,碱蓬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能够耐受一定程度的碱胁迫,以苏打盐碱土为培养基质的耐碱范围高于水培。
2019 Vol. 17 (6): 126-131 [
摘要
] (
503
) [
HTML
1KB] [
PDF
870KB] (
526
)
132
汪邦稳
安徽省土壤可蚀性
K
值及其分布特征
土壤可蚀性是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数据,科学获取土壤可蚀性数据对提升水土流失预测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径流小区实测资料和估算模型,借助土壤质地转换方法和ArcGIS软件,研究安徽省土壤可蚀性
K
值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安徽省土壤类型多,但主要土壤类型有10种,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2.3%,水土流失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粗骨土、黄褐土、黄棕壤、黄壤和紫色土,分布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4.9%;安徽省水土流失区主要类型土壤可蚀性实测值与EPIC模型估算值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建立的线性方程可用于EPIC模型修订;通过验证,分形模型可用于该地区的土壤质地转换;安徽省皖西山地丘陵区、皖南山区及江淮丘陵区的土壤可蚀性值为0.020~0.050 t·hm
2
·h/(MJ·mm·hm
2
),全省平均
K
值为0.036 6 t·hm
2
·h/(MJ·mm·hm
2
),该地区水土流失潜在风险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水土保持规划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019 Vol. 17 (6): 132-139 [
摘要
] (
654
) [
HTML
1KB] [
PDF
2202KB] (
472
)
140
赵龙山, 樊春华, 李开凤
乡村聚落土壤侵蚀环境与水土流失研究综述
为深入了解乡村聚落侵蚀环境及其水土流失现状,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在分析乡村聚落侵蚀环境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聚落水土流失的成因与特征。乡村聚落是人类生存和农业生产的主要场所,人为因素对侵蚀环境影响大,水土流失严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乡村聚落功能由单一的居住农业生产型,逐渐演变为居住、农业生产、旅游休憩、生态保育等多维一体的复合环境。人为因素对乡村聚落侵蚀环境及水土流失的干扰越来越大,水土流失成因及类型呈多样化特征,特别是乡村居民地建设中产生的弃土、开挖面及乡村未硬化道路等土地类型,水土保持能力差,是土壤侵蚀严重的根本原因。因此,急需加强乡村聚落土地类型的水土流失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与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2019 Vol. 17 (6): 140-147 [
摘要
] (
470
) [
HTML
1KB] [
PDF
775KB] (
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