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官方微信

 
 
 
 
崔鹏副主编当选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崔鹏副主编当选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5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400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科技创新大计。

          

6月1日,经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选举,我刊副主编崔鹏院士当选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崔鹏院士长期从事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研究,发表论文300余篇,科技数据库SCOPUS泥石流领域收录论文数国际排名第一;出版著作3部,主编地图集1部,获发明专利19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3项;在泥石流学科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学者认可。

             

 泥石流起动、运动和成灾机理方面,崔鹏院士建立了泥石流起动临界条件数学模型,揭示宽级配松散土中细颗粒运移导致土体破坏形成泥石流的机理,初步形成土力类泥石流起动理论。深化泥石流运动阻力认识,揭示泥石流高速运动机理;研究泥石流流域产沙、输沙和沟道冲淤演化,阐明流量放大、输沙及其灾害链规律;阐明构筑物受泥石流冲击作用的动态响应,揭示了成灾机理,进而发展了基于动力过程的单沟泥石流风险定量评估方法。崔院士在泥石流学科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世界水土保持协会授予他2010年度“杰出研究者奖”。

在泥石流减灾原理与方法方面,崔鹏院士建立基于起动机理的泥石流预测预报原理和方法,构建泥石流监测预报系统结构模型。研发一系列调控泥石流起动条件、物源供给、运动过程的方法和技术,形成以物质调控和消能为核心的全流域泥石流过程调控原理与防治技术体系。提出泥石流多发区沿河道路避灾选线原则和治理模式,研发道路减关键技术,成功用于川藏公路等交通干线减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一等奖。提出减灾工程与景观协调的设计理念,研发治理新技术,建立岩土工程与生态工程结合的风景区泥石流防治模式与技术,成功治理九寨沟泥石流,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地震次生灾害基本规律与减灾技术方面,崔鹏院士揭示了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阐明震后泥石流活动特点并预测其演化趋势;建立震后泥石流、滑坡、堰塞湖风险评估方法,研发震后山地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形成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系统的理论认识和减灾技术。成果在汶川地震、庐山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减灾与灾后重建中发挥实效,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版权所有© 2010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市 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联系电话: 010-62336042,010-62336872 E-mail: sbxh035@263.net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 11006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