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出版道德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第一届编委会
第二届编委会
第三届编委会
第四届编委会
投稿须知
征稿范围
稿件写作须知
英文写作须知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官方微信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2018年 16卷 3期
刊出日期 2018-06-30
1
温美丽, 陈瑜, 何小武, 杨龙, 周晴
基于GIS的崩岗分布及坡向选择性验证
由于坡向划分与提取方法各不相同,因此无法对崩岗的坡向分布规律进行验证和量化。将广东省五华县油田镇1:1万地形图数字化,提取行政边界、崩岗范围和等高线,确定坡向划分的2分法、3分法和8分法,利用ArcGIS和人工2种方法计算油田镇每个崩岗的坡向和面积,重新统计已有研究中各坡向的崩岗数量和面积。结果表明:1)采用GIS和人工2种方法计算的油田镇各坡向崩岗数量和面积存在误差,但崩岗分布均是阳坡多于阴坡,南坡多于北坡。2分法中阳坡崩岗占66.5%;3分法中阳坡占45.0%,阴坡占16.9%;8分法中南坡占13.8%,北坡占1.3%。油田镇土地面积阴坡多于阳坡,北坡多于南坡;油田镇崩岗的坡向选择性与坡向提取和划分方法、土地面积的坡向分布无关。2)统一坡向划分方法后,已有研究的数据表明崩岗分布存在坡向选择性,崩岗数量和面积均为阳坡显著多于阴坡(
P
<0.05),南坡和西南坡多于北坡。2分法中阳坡崩岗占70.3%,阴坡占29.7%;3分法中阳坡占53.5%,阴坡占19.4%;8分法中南坡占20.7%,西南坡占20.2%,北坡占5.2%,实现了崩岗坡向分布的数值定量。
2018 Vol. 16 (3): 1-7 [
摘要
] (
626
) [
HTML
1KB] [
PDF
2287KB] (
470
)
8
李骜, 魏欣, 李子轩
土壤侵蚀动态监测中的高分辨率影像土地利用解译精度分析
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有很大的相关性,土地利用直接影响土壤侵蚀的形式、空间分布和强度。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是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主要信息源,是准确掌握土壤侵蚀动态的基础和前提。为进一步提高高分影像解译土地利用类型的判读正确率,全面支撑县域土壤侵蚀动态监测和水土保持规划,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基于高分影像解译和野外抽样调查获取的土地利用信息,将野外抽样调查所得的土地利用结果作为真值,从整个县域和抽样调查单元2个层面,通过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对比分析了遥感普查所得土地利用的类型、面积和分布等。结果表明:1)除园地和灌木林地比例相差较大之外,其他土地利用比例相当,因此遥感普查与野外抽样调查2种方法所得的土地利用结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遥感普查土地利用的耕地、园地和草地精度较高,分别为85.3%、91%和89%,林地次之,为78.6%,灌木林地和其他土地再次之,分别为68.2%和64.2%;3)遥感普查灌木林地的解译正确率偏低,只有68.2%,是由于灌木林地和草地容易混淆导致误判,灌木林地误判为草地的比例高达30.5%。2种方法都可以作为获取土地利用信息的可靠手段,而且高分遥感影像在大比例尺水土流失调查与制图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灌木林地和草地二者之间的误判还需在解译时多加注意,可从纹理与明暗的分析,野外实地调查的增加和影像处理技术等方面提高其判读正确率。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其结果,为提高土地利用高分遥感影像解译精度提供了定量的依据,为土地利用信息获取提供了可参考的技术路线与方法,对县域土壤侵蚀动态监测和水土保持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2018 Vol. 16 (3): 8-17 [
摘要
] (
452
) [
HTML
1KB] [
PDF
8317KB] (
636
)
18
杨文利, 赵建民, 朱平宗, 闫靖坤, 黄国敏
南方红壤区潋水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特征
降雨侵蚀力(
R
)反映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进行土壤侵蚀预测预报及科学布置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南方红壤区典型流域——赣江上游潋水流域2000-2016年4个雨量站的降雨资料为基础,采用月雨量模型计算降雨侵蚀力,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及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的多年平均
R
值为5 899.0 MJ·mm/(hm
2
·h·a),最大值为10 306.9 MJ·mm/(hm
2
·h·a)(2015年),最小值为2 387.1 MJ·mm/(hm
2
·h·a)(2003年),各站
R
值年际间变化无显著差异。2)研究期内流域各雨量站
R
值的统计值
M
均为正数,流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潜在危机。3)
R
值和降雨量年内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单峰型,集中分布在3-8月,约占
R
值全年的80.92%;最大值出现在6月,约占全年
R
值的23.8%。4)各站点年均
R
值分布范围为1 904.12~10 841.48 MJ·mm/(hm
2
·h·a),空间上表现为从流域的东北部向西南部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潋水流域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分布、年际变化特征与降雨量时空分布基本一致,时空特征除与降雨量分布密切相关外,还与降雨格局等因素有关。
2018 Vol. 16 (3): 18-25 [
摘要
] (
504
) [
HTML
1KB] [
PDF
2679KB] (
369
)
26
刘梦玲, 朱启良, 李佳梅, 张光灿, 王延平
基于细根解剖特征的树种耐旱性解析
树种选择是干旱瘠薄山地水土保持和植被修复的关键。研究树种细根解剖特征是探讨在干旱生境下树种的适应策略并开展树种选择的前提。以鲁中南干旱瘠薄山地常见的10个造林树种为对象,测定了树种不同根序细根的剖面直径、皮层厚度、维管柱(中柱)直径、维根比、导管直径及导管密度等,对比分析了细根解剖结构的差异性,以期为该区域水土保持和植被修复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针叶树种(黑松、侧柏)1级根细根直径显著大于落叶树种;落叶型灌木细根直径较小,且种间差异不显著(
P
<0.05)。细根维管柱直径的变化规律与细根平均直径的变化规律相似。落叶型灌木1~2级细根皮层厚度较大。随着根序的增加,各树种导管直径也随之增大。落叶型灌木的导管直径小于乔木,落叶型乔木导管直径较其他树种更大。导管密度与根直径的变化规律相反。依据细根解剖特征将10个树种聚为3类:第1类为皮层薄、输导组织致密型;第2类为皮层薄、输导组织疏松型;第3类皮层厚、输导组织疏松型。
2018 Vol. 16 (3): 26-33 [
摘要
] (
415
) [
HTML
1KB] [
PDF
942KB] (
346
)
34
曹夏雨, 杨勤科, 兰敏, 王春梅
大中流域尺度分布式土壤侵蚀学坡长提取的数据分片方法
流域坡长提取过程中如何划分数据单元,是大区域范围内高效提取坡长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地形比较平缓的东北漫岗丘陵区和地势比较陡的黄土丘陵区为样区,将每个样区9个1:25万标准图幅的DEM拼接为一个数据单元后,分别以中等流域和带缓冲带的标准图幅为单元提取坡长,从提取结果的图形、统计特征和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流域分布式土壤侵蚀学坡长的含义和提取算法,流域坡长提取的基本数据单元是DEM上可以辨认的、具有水文地貌意义的最小流域(最小有效流域,
W
ME
);当工作区域范围远大于
W
ME
的面积时,
W
ME
最外围流域边界的连线(BND
WME
)将接近于矩形;2)对矩形数据区域(如标准图幅)的数据范围做进行适当外扩,即可避免不完整流域带的影响,并以标准图幅为数据单元提取完整的流域坡长;3)在比较平缓和比较陡的丘陵区,不完整流域带(即数据缓冲宽度)分别为3 km和5 km。大区域坡长提取中,根据数据缓冲宽度对矩形数据进行缓冲后,可直接用矩形数据提取坡长。该研究为大区域流域坡长提前中以标准图幅或者规则矩形数据块为单元的高效快速提取提供了依据。
2018 Vol. 16 (3): 34-40 [
摘要
] (
345
) [
HTML
1KB] [
PDF
3236KB] (
398
)
41
刘士余, 邓文平, 欧阳磊, 胡小丹
彭冲涧小流域降水与植被恢复对径流的影响——经验统计分析法与水文模型模拟法比较
降水变化与植被恢复对小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析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彭冲涧小流域1983-2014年的降水、径流序列进行突变分析,采用经验统计法与水文模型模拟法计算降水变化与植被恢复对径流影响的贡献率。结果显示:2003年为降水与径流的一致突变点;因此,以1983-2003年为基准期,2004-2014年变化期的年降水量、年径流深分别减少8.7%和29.2%,年平均减少幅度分别为12.7和22.1 mm。相对于基准期,春季、夏季及年尺度上变化期的平均径流深分别减少100.2、105.8和243.0 mm。经验统计分析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降水变化和植被恢复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58.9%、41.1%,71.6%、28.4%和57.1%、42.9%;而水文模型模拟法的研究结果分别为61.0%、39.0%,81.6%、18.4%和70.0%、30.0%。可知,尺度不同,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且降水变化的贡献率均大于植被恢复。同时,2种方法的研究结果总体上较接近,说明均比较可信,能为从更深层次上认识植被对径流的影响程度提供科学依据。
2018 Vol. 16 (3): 41-49 [
摘要
] (
355
) [
HTML
1KB] [
PDF
2161KB] (
293
)
50
张志玲, 尹志刚, 谢伟, 夏春园, 王东丽, 王向磊, 翟景轩
矿区排土场不同植物对根区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与评价
为揭示矿区排土场不同植物对根区土壤的改良效果,选取榆树、刺槐、火炬树、紫穗槐、荆条、杠柳等林地和荒草地7种典型植物的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种植物根区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在0~50 cm土壤剖面上普遍存在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火炬树林地各层土壤的田间持水量显著(
P
<0.05)大于其他植物根区土壤,其次为榆树根区土壤;火炬树根区土壤密度在各层中值最小,而在0~10 cm、20~30 cm土壤中,紫穗槐根区土壤密度最大,研究发现乔木林根区土壤比灌木林密度小;7种植被根系周围土壤砂粒质量分数显著大于粉粒与黏粒质量分数,在0~10 cm土层中,杠柳根系附近土壤粉粒与黏粒质量分数最多,在10~20 cm,乔木林土壤粉粒与黏粒质量分数大于灌木林,在30~50 cm处不同植物根区土壤粉粒与黏粒质量分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使用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得出不同植物对根区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效果依次为火炬树 > 榆树 > 刺槐 > 杠柳 > 荒草地 > 荆条 > 紫穗槐。研究结果可为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植物对根区土壤改良效益评价提供参考,为排土场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依据。
2018 Vol. 16 (3): 50-58 [
摘要
] (
431
) [
HTML
1KB] [
PDF
2327KB] (
413
)
59
杨宇琼, 戴全厚, 李昌兰, 彭旭东, 严友进
模拟降雨条件下喀斯特坡耕地氮磷元素地下漏失特征
为揭示不同降雨强度和地下裂隙度对喀斯特坡耕地地下养分漏失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以喀斯特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其微地貌及地下裂隙度构造特征,探索不同降雨强度和地下裂隙度条件下喀斯特坡耕地氮磷元素地下漏失特征。结果表明:1)地下产流量与降雨强度和地下裂隙度成正相关;2)全氮全磷浓度随降雨强度呈波状变化,全氮浓度总体上随降雨强度呈增大趋势,地下裂隙度对全磷浓度的影响不大,对全氮浓度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
R
为0.906;3)全氮全磷流失总量与降雨强度可用线性拟合,与地下裂隙度可用多项式拟合;4)累积径流量与地下径流中全氮全磷的累积流失量有显著关系,进行线性拟合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986 3和0.997 4。喀斯特坡耕地养分地下漏失浓度总体上与地下裂隙度没有显著的变化规律,而降雨强度则是喀斯特地区土壤养分流失的一个关键因子,本研究结果可为解决水土及养分流失问题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人类生活发展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2018 Vol. 16 (3): 59-67 [
摘要
] (
581
) [
HTML
1KB] [
PDF
978KB] (
468
)
68
李海燕, 丁剑宏, 柏勇, 吴昊, 张凤
岩溶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效益分析——以官脉地小流域、高枧槽小流域为例
岩溶区存在季节性干旱缺水、土壤贫瘠易流失、农业生产力低、经济水平较低等关键问题。本文以云南曲靖市沾益区的官脉地小流域和马龙县的高枧槽小流域为例,应用解决上述问题的治理技术,并研究其效益。对含设施安装的技术,参照指标分值及权重,调查6个指标包括核心区前期争取、农户参与、受益农户满意度、非受益农户意愿、投资成本、回报,其中前4项指标由项目组成员、供应商技术施工人员、当地水务局项目联络人、技术受益农户、技术实施地非受益农户打分取均值,依照实际情况对成本和回报打分,加权平均后评价其应用效益;对巨菌草种植和土壤改良技术,设置田间对照试验,观测叶片、株高、产量、根生物量、土壤水分和土壤化学成分,对比评价其效益。结果表明:1)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应用效益评价为:光伏提水(7.8) > 模块化水柜(6.9) > 柔性水窖(6.15),技术实施后灌溉受益面积达到63 hm
2
;2)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应用效益评价为:滴灌(7.65) > 降解膜覆盖保墒(6.3) > 吊袋管引(5.4) > 低成本渗灌(5.2),技术实施后用水效率提高30%;3)土壤改良使巨菌草和玉米的植株更大,玉米增产8.82%,巨菌草增产17%,土壤化学成分高6.54%~22.87%;4)种植巨菌草与种植玉米比较,巨菌草根系错综庞大,根重高6倍,土壤含水量高48%,地上植株饲养牛可增加经济收入24万元/hm
2
。各项技术应用效果良好,可综合治理岩溶区存在问题,为区内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决策和同类地区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2018 Vol. 16 (3): 68-78 [
摘要
] (
560
) [
HTML
1KB] [
PDF
4293KB] (
457
)
79
曹恭祥, 王云霓, 王彦辉, 徐丽宏, 季蒙
间伐强度对华北落叶松林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的影响
量化间伐强度和林分特征对降雨分配的影响,可为基于水文基础的森林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传统水文学方法,在宁夏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设置4个间伐强度的处理与未经过间伐的对照林分,进行穿透雨、树干茎流对比。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总降雨量为507.2 mm,华北落叶松对照林分穿透雨量为56.6%,穿透雨量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分别占总降雨量的62.1%、60.9%、68.6%和74.5%;树干茎流量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减小,分别占总降雨量的0.91%、0.73%、0.54%、0.37%和0.36%;与对照相比,截留量分别减少5.3%、4.0%、11.5%和17.3%。穿透雨量与叶面积指数、郁闭度、胸高断面积和林分密度都呈线性负相关,这些变量和总降雨量形成的指数方程(
T
=
Re
aX
)可以很好地模拟穿透雨量(
R
2
=0.95)。华北落叶松林为30年左右时,间伐强度为43.0%~53.4%(林分密度844~1 033株/hm
2
)是增加六盘山地区华北落叶松穿透雨量的最优范围,有利于实现林分结构稳定和区域用水安全等多重要求。
2018 Vol. 16 (3): 79-85 [
摘要
] (
530
) [
HTML
1KB] [
PDF
893KB] (
428
)
86
颜明, 贺莉, 王随继, 郑明国, 孙莉英, 许炯心
基于NDVI的1982-2012年黄河流域多时间尺度植被覆盖变化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黄河流域的植被覆盖发生了明显变化,需要从多时间尺度对这一变化的时空差异进行研究,目的是对比植被覆盖变化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异同,确定某一时间尺度的趋势性变化是否具有代表性。基于GIMMS和MODIS 2种处理后的NDVI数据集,通过趋势性检验、相关分析和统计等方法,分析了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空间特征,以及不同时间尺度植被覆盖的趋势性变化,并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间植被覆盖趋势性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NDVI的空间分布总体特征为西北小,东南大,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夏秋2季和冬秋2季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别具有比较高的相似性。2)1982-2012年,黄河流域NDVI在年际时间序列上具有增加趋势的区域所占比例较高,季节上仅冬春2季存在一部分区域表现出一定的增加趋势,而夏秋2季具有增加趋势的区域较少,3月和10月是具有增加趋势的区域高于其他月份;3)年尺度的趋势性表现是由多个月份贡献所致,而季节的变化主要是单个月份的影响,冬季呈现出增加性趋势主要来源于2月植被增加的贡献,而10月的植被增加趋势却未能使得秋季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具有明显差异,NDVI年尺度的增加趋势并未完全体现在所有的季节里,而NDVI表现出增加趋势的月份也以冷暖转换的季节为主;因此,年尺度NDVI的趋势分析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别的时间尺度的趋势性,在分析黄河流域的NDVI年尺度趋势性变化时,不仅要说明年尺度的趋势性变化,还需要在季度和月尺度上作进一步的计算和验证。
2018 Vol. 16 (3): 86-94 [
摘要
] (
477
) [
HTML
1KB] [
PDF
3524KB] (
398
)
95
张栋, 张洪江, 马岚, 孙一惠, 郭凯力, 程强
基于层次-灰色关联分析的河流自然性评价——以潮河为例
基于"近自然"理念的河流自然性评价是对河流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以潮河古北口大桥至辛庄桥河段为例,依据潮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服务属性,在划分河段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水文、形态、水质、河岸带功能和景观娱乐功能5方面、24个指标组成的河流自然性评价体系。参照"河溪近自然评价"方法获取评价指标,并根据各指标的评判标准依照自然状态、近自然状态、退化状态和人工状态进行归一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权重。通过点到区间距离的灰色关联度计算方式进行自然等级判定。结果表明,调查河段由于受到自然演变和人为影响,处于人工状态的河段为2段,处于退化状态的河段为9段,处于近自然状态的河段为4段,处于自然状态的河段为1段,其中,退化和近自然状态的河段分别占调查河段全长的60%和31%,长度约为12.58和6.6 km。总体上,调查河段大部分处于退化状态,但仍具备进行近自然修复的潜在条件。采用层次-灰色关联分析的河流自然性评价方法计算简单,评价体系系统性强,各项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明显。
2018 Vol. 16 (3): 95-102 [
摘要
] (
476
) [
HTML
1KB] [
PDF
1138KB] (
356
)
103
马良, 王晓军, 吴恩江, 邢金龙, 姜广辉
典型济南泉域强渗漏带的保护开发与评价
兴隆片区是距济南市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4大泉群直线距离最近、面积最大的典型性强渗漏补给带。在城市化进程中,其部分区域逐渐由近自然型向覆盖性强渗漏带过渡。基于强渗漏带保护策略和低影响开发理念,对兴隆强渗漏带不同开发情景进行了分析模拟,提出了兴隆强渗漏带保护性开发措施。结果表明:在较少考虑保护和低影响开发的原规划A情景下,建设后地表径流的增加量约6.5万m
3
/(a·km
2
),增幅为36.29%;入渗补给量减少约8.8万m
3
/(a·km
2
),降幅为46.86%。在充分考虑保护和低影响开发的调整规划B情景下,比A情景减少地表径流约16.17%,增加入渗补给约41.20%,保护效果明显;但与近自然态相比,入渗补给量仅恢复至原水平的75%。开发建设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损坏了强渗漏带地下水补给功能,即便采取低影响开发,也无法完全消除因工程建设导致的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因此以全流域生态修复和调水补源为核心的C情景的入渗补给功能可恢复并增加至现状的129.85%,是最为理想有效的保护措施。
2018 Vol. 16 (3): 103-111 [
摘要
] (
486
) [
HTML
1KB] [
PDF
4113KB] (
456
)
112
郭巧玲, 苏宁, 丁斌, 杨云松
采煤塌陷区裂隙优先流特征
研究采煤塌陷区裂缝优先流特征可为矿区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基础支撑。选择神府-东胜煤田石圪台煤矿采煤塌陷区2个裂缝宽度、条数不同的试验点,依据染色示踪试验,利用Photoshop CS 6.0和ArcGIS 10.2图像处理技术研究采煤塌陷区土壤裂缝优先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地表裂缝条件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含水量及田间持水量均呈增加趋势,饱和导水率呈减小态势;2)水平剖面上,土壤染色面积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染色区域位置具有一定的连续性;3)垂直剖面上,土壤染色面积随深度整体上呈S形趋势减小;4)试验点1在地面以下8~54 cm区间染色路径较多,试验点2在地面以下12~28 cm区间染色路径较多。以上结果说明采煤塌陷区裂缝的宽度、条数等对土壤优先流产生重要影响。
2018 Vol. 16 (3): 112-120 [
摘要
] (
360
) [
HTML
1KB] [
PDF
8292KB] (
414
)
121
亢庆, 黄俊, 金平伟
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保土效益评价指标及方法探讨
提出以"土壤侵蚀量减少比例"为核心指标的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保土效益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借助遥感卫星和无人机等手段,获取研究区基础影像资料及数字高程模型,借助ENVI和ArcGis软件,提取研究区USLE各关键因子(植被、坡度、坡长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基于研究区不同时空尺度的基础资料,计算得到治理工程不同时空尺度的保土效益值。该方法确定了治理工程保土效益计算的关键指标和公式,构建了保土效益计算工作流程。该研究可为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实施、管理及长期效益评估提供重要技术手段。
2018 Vol. 16 (3): 121-124 [
摘要
] (
566
) [
HTML
1KB] [
PDF
749KB] (
387
)
125
李嘉竹, 黄占斌, 鲍芳, 陈威
环境功能材料水肥保持性能的综合评价
保持水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是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土地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功能材料的应用是农业生产和环境治理中水肥保持的新途径。目前对于不同环境功能材料应用效果的综合定量评价仍难以实现,阻碍了环境功能材料的推广及应用。本研究引入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土柱淋溶试验结果为例,对一种环境材料配方的保水性、保肥性及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当该复合材料中保水剂、沸石、腐殖酸的配比关系为1:10:1时,综合效果最好。配比方式最优的复合材料对水分的最优保持效果为空白对照的1.22倍,对氨态氮、硝态氮和尿素态氮的最优保持效果分别是空白对照的1.2、4.12和1.19倍。实验结果为环境功能材料的筛选及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018 Vol. 16 (3): 125-133 [
摘要
] (
501
) [
HTML
1KB] [
PDF
783KB] (
383
)
134
王宇航, 于强, 岳德鹏, 张启斌, 马欢
基于GD_SVM_CA-Markov模型的县域景观格局模拟
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地理要素变化与驱动因子关系的优势以及支持向量机分类决策的特点,对CA模型进行改进,并结合Markov模型,形成GD_SVM_CA-Markov模型,以期为县城城镇发展规划以及环境保护提供决策参考。以生态脆弱区典型县域内蒙古磴口县为研究区,基于2011年磴口县土地利用数据,应用GD_SVM_CA-Markov模型,对磴口县2016年的土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预测,以期发现其变化规律,为了保证模拟精度,将模拟结果与传统CA-Markov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CA-Markov模型模拟结果的总体Kappa系数为0.862 8,GD_SVM_CA-Markov模型模拟结果的总体Kappa系数为0.925 0,2个模型模拟结果的精度均较高,但GD_SVM_CA-Markov模型模拟结果的精度更高,结果更优。因此,将GD_SVM_CA-Markov模型应用于当地土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模拟预测,具有一定可行性,可为当地生态治理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
2018 Vol. 16 (3): 134-141 [
摘要
] (
404
) [
HTML
1KB] [
PDF
3168KB] (
395
)
142
周立波
中国土壤质量研究发展脉络解析
土壤质量是衡量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有效提升土壤质量也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参考途径。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探讨中国土壤质量发展脉络对当前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传统文献综述有其局限性,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定量综述方法深入讨论该内容。借助CNKI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定量分析了1980年以来中国土壤质量研究不同时段的发展与演变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土壤质量研究的文献数量快速增长,2006-2016年期间的文献数量占到了1980年以来的84.5%。从其发展脉络上可以看出国内土壤质量研究受到了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双重驱动。目前,中国土壤质量研究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研究内容多涉及自然科学方面,与人文、经济等社会科学联系较少。从基金支持来看,国家基金为主要来源,地方性基金和中科院基金是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际合作基金较少。根据不同时段网络图谱特征将1980年以来国内土壤质量研究过程分为4个阶段:萌芽阶段(1980-1990年),学科交叉较弱,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展开;概念形成期(1991-2000年),围绕土壤质量概念、指标展开;应用起步阶段(2001-2005年),对指标筛选、重金属污染、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等展开;系统化阶段(2006-2016年),学科交叉增强,对土壤威胁、土地利用、酶活性研究更为系统深入。综上,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相对客观地分析了中国土壤质量研究发展脉络,其结果可为该研究领域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2018 Vol. 16 (3): 142-152 [
摘要
] (
579
) [
HTML
1KB] [
PDF
2193KB] (
3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