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为了解柽柳在河岸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筛选适用于西北地区河岸生态修复的植物材料,选择湟水河在西宁市海湖桥到新宁桥段之间的一段裸露岸坡,针对该段河岸边坡存在的溅蚀、面蚀以及沟蚀等土壤侵蚀现象,采用活枝扦插柽柳的方法对岸坡进行近自然修复,分别对完工后 6 个月、15 个月和 51 个月时柽柳的成活率、覆盖度以及完工后 51 个月时柽柳的生长状况、周边小气候和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监测。 结果表明,完工 51 个月后柽柳的生长情况达到较高水平,成活率和覆盖度分别为 88% 和 100% ,新生枝条的平均基径和平均株高分别为 3.19 cm 和 348.9 cm。 由于柽柳根系对岸坡土壤的固定,周边植被迅速恢复,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此外,柽柳的蒸腾作用使周边环境的小气候也有所改善,柽柳试验区的气温比周边裸露区低63.4%,空气湿度比周边裸露区高62.8%。 最后, 总结了柽柳应用于河流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以福州茉莉花农作为问卷调查的受访对象,运用条件价值法(CVM)和统计学的 Multinomial Logistic 模型,计量 2013 年福州茉莉花农平均生态补偿意愿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2013 年福州茉莉花农平均生态补偿意愿值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分别为 23 868.84 与 30 723.60 元/ (hm2·a),平均生态补偿意愿值为27 296.22元/ (hm2· a)。 茉莉花农有无非农收入对茉莉花种植生态补偿意愿值的影响最为显著,花农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茉莉花农认为种植有机茉莉将造成的减产程度均对其存在显著影响,而其他变量影响不显著。为维护茉莉花种植的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议以政府为主导,加大福州茉莉花生态补偿力度并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关于福州茉莉花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经济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