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开挖面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对其进行分类,是构建开挖面土壤流失量测算模型和方法、指导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开挖面水土流失监督执法的基础。以我国东部水蚀区为背景,通过对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西南土石山区及南方红壤区内多个不同类型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开挖面的实地调查,在总结分析水蚀区开挖面特征及水土流失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开挖面分类体系。体系划分为3 个层次:第1 层次按照开挖面质地与物质组成,把开挖面分为均质面和非均质面;第2 层次根据开挖面上方有无来水,把开挖面分为无汇水影响开挖面和有汇水影响开挖面;第3 层次按照开挖面形成的时间,把开挖面分为非稳定面和稳定面。该分类体系,不仅打破了现行工程边坡分类中区域性和行业性的界限,而且为开挖面土壤流失量测算模型和方法构建奠定了基础。最后,对分类体系在土壤流失测算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采用Mann-Kendall 趋势及突变检验、R / S 的Hurst 指数以及线性回归、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开都河流域1960—2010 年的气温、降水及径流量指标,揭示该流域气候变化及径流响应的特征和长期趋势。结果表明,开都河流域近50 年的气温、降水及径流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增长率分别为0.027 ℃/ a、0.863 mm/ a 和0.625 m3 / a,其相应的突变年份分别为1993、1986 和1996 年。流域内山区既是气温增温最大的地区,也是降水增加最显著的地区。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山区年均温及春、夏、秋3 季升温比绿洲区的响应更为显著,但在绿洲区冬季升温则更为显著;山区降水量增加趋势较绿洲区显著。在过去50 年,开都河径流突变前后多年平均径流量增加了9.96 亿m3 ,对该流域工农业发展、生活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生产建设活动导致生产建设项目区土壤侵蚀发生深刻变化,生产建设项目区土壤侵蚀的研究对于区域土壤侵蚀控制,改善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生产建设项目区土壤侵蚀的研究亦应形成其完善的理论体系,从而为生产建设项目区的土壤侵蚀控制提供科学指导。 从生产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产流产沙规律等方面总结生产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评述,以期为今后生产建设项目区土壤侵蚀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