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出版道德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第一届编委会
第二届编委会
第三届编委会
第四届编委会
投稿须知
征稿范围
稿件写作须知
英文写作须知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官方微信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2010年 8卷 5期
刊出日期 2010-10-31
1
景可;焦菊英;李林育
长江上游紫色丘陵区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比研究——以涪江流域为例
通过涪江流域水文站控制区域的地貌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综合分析,以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块作为侵蚀量计算单元,计算每个流域发生侵蚀的地块(即旱坡地、陡坡旱地、有林地、疏林地、草地、灌木地和裸地)侵蚀量,得到全流域年均侵蚀量为2 460万t/a,年均侵蚀模数为813.9 t/(km
2
.a),上游山地区侵蚀模数>1 000 t/(km
2
.a),紫色丘陵区侵蚀模数50~0800t/(km
2
.a);流域平均泥沙输移比为0.83,上游泥沙输移比>0.90,中下游丘陵区泥沙输移比在0.30~0.80之间,而在流域上中游山地丘陵衔接的冲洪积扇区的年均泥沙沉积量约144万t/a;流域泥沙输移比与流域面积不存在固定的线性关系,其根本原因在于流域面积是度量衡单位,而不是影响因素。
2010 Vol. 8 (5): 1-7 [
摘要
] (
2373
) [
HTML
1KB] [
PDF
2086KB] (
2033
)
8
王浩;王文龙;金剑;王贞;车小力;罗婷
黄土高塬沟壑区植物路面与土质路面水动力参数特征对比
黄土高塬沟壑区道路侵蚀异常严重,给农业生产与农产品运输造成了极大不便,目前情况下植物路是防治道路侵蚀最经济有效的方式。通过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系统对比分析了植物路与土质路土壤剥蚀率与各水动力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9°的植物路较土质路平均减沙64.68%;道路侵蚀剥蚀率与各水力学参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水流功率与土壤剥蚀率相关性最高;土壤剥蚀率与水流剪切力呈幂函数关系,与水流功率和单宽能耗呈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对深入揭示植物路防蚀机制有重要意义。
2010 Vol. 8 (5): 8-13 [
摘要
] (
1610
) [
HTML
1KB] [
PDF
2361KB] (
1363
)
14
郭晓军;王道杰;庄建琦
SCS模型在干热河谷区坡面产流模拟中的应用
为探索干热河谷泥石流多发地区的降雨产流机制,选择地处云南省东北部干热河谷区的蒋家沟流域,利用径流小区野外双环下渗试验的结果,确定径流小区中各土壤水文类型,根据蒋家沟实际情况,用前期影响雨量代替前5d降雨总量来确定各径流场中土壤的前期湿润程度,然后利用实际观测的5次降雨—径流资料,运用SCS模型对5个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径流小区进行降雨产流模拟,通过校正初损
I
a
和
C
N
参数,得到模拟结果。结果表明,与实测资料相对比,各次降雨中模拟的径流量与实测值的误差平均值分别为4.32%,5.30%,9.59%,7.99%,5.26%,可信度较高,说明SCS模型可以应用于干热河谷区坡面降雨产流的估算,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降雨—径流模型提供参考。
2010 Vol. 8 (5): 14-18 [
摘要
] (
1798
) [
HTML
1KB] [
PDF
1477KB] (
1487
)
19
林峰;陈莹;陈芬;陈兴伟
流域森林覆被变化对多峰暴雨洪水过程的影响
以晋江西溪流域为研究区,基于HEC-HMS水文模型,建立研究区暴雨洪水模型;通过对流域内的森林覆被变化的情景假定,并选取典型的多峰洪水过程,探讨森林覆被增加对不同频率多峰暴雨洪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多峰暴雨洪水过程,森林覆被的增加会造成流域出口处的洪峰流量及洪量减小,且随着暴雨强度的增强,变化幅度呈现减小的趋势;同时,对多峰暴雨产生的不同洪峰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随着降雨过程的持续增强,对洪峰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
2010 Vol. 8 (5): 19-23 [
摘要
] (
1789
) [
HTML
1KB] [
PDF
1411KB] (
1580
)
24
谭贞学;王占礼;谭晓;刘俊娥;袁殷;钟寒辉
黄土坡面细沟径流过程试验
采用具有定流量人工放水的组合小区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同坡度不同降雨强度及同降雨强度不同坡度条件下的黄土坡面细沟径流过程进行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降雨强度下,细沟径流率随径流过程的变化在3个大降雨强度下为先逐步增大随后转为稳定的变化过程,2个小降雨强度下变化较平缓,稍有后期大于前期的趋势,皆可用幂函数方程描述;2)不同坡度下,细沟径流率随径流过程的变化表现为随径流历时的增长而递增,15min以后接近于稳定,变化过程一致,可用幂函数方程很好地描述;3)不同坡度下细沟径流率随径流过程的变化与不同降雨强度下总体上具有相似性,都随径流历时增长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或稍有后期大于前期的变化趋势,但细沟径流率随径流过程的增加速率在不同坡度下比不同降雨强度下大;4)同坡度下,细沟径流深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大,可用对数方程很好地描述;同降雨强度下,细沟径流深随坡度增大相应增加,可用对数方程很好地描述;细沟径流深随降雨强度及坡度的变化可用二元对数方程很好地描述。
2010 Vol. 8 (5): 24-29 [
摘要
] (
1708
) [
HTML
1KB] [
PDF
2088KB] (
1379
)
30
万龙;张晓萍;陈凤娟;吴艳;付艳玲;刘国彬
黄土区退耕背景下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以安塞县马家沟流域为例
采用坡度、土壤侵蚀强度和地貌部位等指标,对黄土丘陵区马家沟流域1990年和退耕后近10年的2008年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作用影响下,1990—2008年间,流域中农用地减少了11.74%,林地增加了11.54%,园地增加了1.82%,主要发生在>15°陡坡地段;2)马家沟流域土地利用相对合理指数由1990年的0.64变为2008年的0.67;3)2008年农、林、草主要地类占流域面积分别为21.17%、19.57%和56.62%。农用地类型中,高适宜性地类(适宜性指数A>0.8)和中适宜性地类(0.5≤A≤0.8)面积分别为1.31%和21.27%,低适宜性地类(A0.7)、中(0.5≤A≤0.7)、低适宜性(A0.7)和中适宜性(0.4≤A≤0.7)地类面积分别占24.87%和75.13%。
2010 Vol. 8 (5): 30-35 [
摘要
] (
2230
) [
HTML
1KB] [
PDF
1883KB] (
1549
)
36
杨永辉;吴普特;武继承;黄占斌;冯浩;管秀娟;何方
保水剂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和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为探明保水剂施用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水分、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光合生理等的作用,采用保水剂大田试验,研究分析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光合特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返青期到孕穗期,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020cm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且2040 cm土壤水分均提高,其基本表现为:60 kg/hm
2
>90 kg/hm
2
>30kg/hm
2
>对照。2)叶片相对含水量表现为:拔节期,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但均显著高于对照(
P
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
P
<0.05)。3)冬小麦各生育期的光合生理特征表现为:用量为60kg/hm
2
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相对最高,而30和90kg/hm
2
保水剂用量结果各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
P
<0.05)。综上所述,保水剂显著提高了冬小麦各生育期的土壤水分、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等,且以60kg/hm
2
保水剂用量的效果为佳。
2010 Vol. 8 (5): 36-41 [
摘要
] (
1816
) [
HTML
1KB] [
PDF
1919KB] (
1376
)
42
刘彩风;张志强;郭军庭;查同刚;孙建新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油松刺槐混交林蒸腾耗水
为了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造林树种和林分蒸腾耗水规律,以位于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内密度为2 450株/hm2的16a油松刺槐混交林为对象,在2008年7—10月,应用热扩散探针技术(TDP)对油松和刺槐4个径阶共17株样木进行蒸腾液流野外实地定位连续观测,同时对环境因子进行同步连续动态观测。结果表明:典型晴天条件下,油松和刺槐树干液流速率在液流启动时间、达到峰值时间、开始快速下降时间和峰值波动范围上有较为显著的差异;2树种不同径阶单木日均蒸腾量的大小排序为油松12 cm>10 cm>6 cm>8 cm,刺槐12 cm>8 cm>6cm,呈现出日蒸腾量随胸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太阳辐射和水汽压差是影响油松和刺槐树木冠层蒸腾的主要因子;2008年7—10月油松刺槐混交林月蒸腾耗水量分别为30.8、24.1、26.3和18.4mm,总蒸腾量小于同期降雨量。
2010 Vol. 8 (5): 42-48 [
摘要
] (
1948
) [
HTML
1KB] [
PDF
2105KB] (
1226
)
49
张颖
林地核算模型及其最优林地价格的计算
为了更好地进行森林资源管理和为林业管理决策服务,在经济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收集1990—2007年森林面积、造林面积、森林灾害成灾面积和森林采伐面积等数据,建立林地核算模型,并求出林地最优价格。结果表明:造林面积
A
(
k
)和森林面积
L
(
k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R
2
=0.916,森林灾害成灾面积
C
(
k
)和森林面积
L
(
k
)、森林采伐面积
F
(
k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R
2
=0.958,森林面积
L
(
k
)和采伐面积
F
(
k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R
2
=0.998,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在林地核算模型的基础上,求出的林地核算的最优价格为0.976万元/hm
2
;指出现行的核算没有考虑最优价格、政策可控性和森林的特性等问题,因而出现核算价格差别很大,核算不科学等,建议建立我国林地核算模型,并加强基础数据的统计和森林核算最优价格的计算。
2010 Vol. 8 (5): 49-54 [
摘要
] (
1912
) [
HTML
1KB] [
PDF
1764KB] (
1335
)
55
李安定;李苇洁;杨瑞;喻理飞
喀斯特地区不同覆盖下小生境土壤保墒能力
通过室内与野外实验相结合研究了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示范区不同覆盖处理下不同小生境土壤的保墒能力,试图了解喀斯特地区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保墒技术。结果表明:土面、石槽、石沟3种小生境通过枯枝落叶、石面、薄膜覆盖后,其土壤水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以石沟的含水量最高,土面最低;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都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完全一致;一年中土壤水分胁迫出现次数减少,频率降低。在持续干旱期间,水分蒸发量较大,覆盖后土壤保墒效果较好,平均每天水分损耗量较少,其中以薄膜覆盖效果显著,保墒能力最强,枯枝落叶和石面覆盖次之;但实地人工造林试验证明,石面及枯枝落叶覆盖下存活率很高,而薄膜覆盖较差。因此,薄膜覆盖在喀斯特峡谷区人工造林中的运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0 Vol. 8 (5): 55-60 [
摘要
] (
1863
) [
HTML
1KB] [
PDF
1896KB] (
1508
)
61
赵勇;陈桢;樊巍;王谦;杨喜田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7种典型植物水分利用特征
为准确评价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的7种典型植物为对象,通过测定植物蒸腾速率、光合速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研究不同植物的水分利用特征。结果表明:1)在所研究的7种植物中,火炬树、侧柏、刺槐、荆条和酸枣5种植物的蒸腾速率日变化都属于单峰型;栓皮栎和黄连木为双峰型,双峰型主要与植物的"午休"现象有关,是植物对高温、干旱环境胁迫的主动适应;2)植物之间的水分利用效率有较大的差异,刺槐具有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排序为刺槐>酸枣>栓皮栎>黄连木>荆条>火炬树>侧柏,蒸腾耗水量排序为栓皮栎>火炬树>侧柏>黄连木>刺槐>荆条>酸枣;3)根据蒸腾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测试植物可以分为3种类型,栓皮栎和酸枣属于高蒸腾耗水量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类型,侧柏属于低蒸腾耗水量和低水分利用效率类型,刺槐则属于低蒸腾耗水量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类型,具有最大的水分竞争优势。
2010 Vol. 8 (5): 61-66 [
摘要
] (
1874
) [
HTML
1KB] [
PDF
2148KB] (
1420
)
67
赵方莹;程小琴;魏东;李林英
延庆县山区公路沿线主要乡土植物种间关系
采用方差比率、2×2列联表的Fisher精确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通过测定40种乡土植物共780个种对的种间关联性(或相关性),研究延庆山区公路沿线植物群落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延庆山区公路沿线40种乡土植物物种间总体关联性表现为显著正关联,说明这40种乡土植物种间表现为共存互利关系;Fisher精确检验反映种对间关联与否,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反映种对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且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灵敏度较Pearson相关系数高;Spearman秩相关系数显示有61个种对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关系,12个种对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关系;依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可将40种乡土植物分为3类生态组群,这些组群可充分反映乡土植物对环境相同和相异的适应性,揭示种间关系的内在联系。
2010 Vol. 8 (5): 67-71 [
摘要
] (
1673
) [
HTML
1KB] [
PDF
1604KB] (
1486
)
72
王会利;唐玉贵;韦娇媚
低效林改造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通过调查分析广西苍梧县低效马尾松、湿地松纯林经采取异龄混交荷木、大叶栎等阔叶树种的改造措施后土壤理化性状及水源涵养功能,表明:1)低效林改造后,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得到提高,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2)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和渗透性能得到显著提高;3)与低效马尾松纯林(2166 t/hm
2
)和湿地松纯林(2 075 t/hm
2
)相比,马尾松+荷木、湿地松+荷木和湿地松+大叶栎林地土壤蓄水量显著提高,分别达到2 543、2506和2 483 t/hm
2
;4)0~2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幅度大于20~40 cm土层。低效林混交荷木、大叶栎后,改造效果明显,是低效林改造措施之一。
2010 Vol. 8 (5): 72-78 [
摘要
] (
2086
) [
HTML
1KB] [
PDF
2876KB] (
1906
)
79
兰乾;张赟齐;王陆军;徐小牛
安徽琅琊山落叶阔叶林结构及其土壤特性
以琅琊山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对样地林分进行每木检尺,并对林下更新状况及土壤特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4块样地共出现树种8种(胸径≥3.0 cm),分属7科9属,以槭树科和榆树科为主;群落垂直结构简单,灌木层和草本不甚明显。乔木层中的五角枫、榉树、化香3个树种居绝对优势地位,琅琊山落叶阔叶林的树种多样性较低。不同林分土壤理化特性表现为: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EC值、有机质、速效P及速效K含量都较高,N含量中等,综合养分条件较好;土壤pH(H
2
O)值、速效N和全N是影响各调查林分林木生长及林下更新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可为琅琊山森林的自然更新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2010 Vol. 8 (5): 79-85 [
摘要
] (
1843
) [
HTML
1KB] [
PDF
1893KB] (
1425
)
86
李红丽;丁国栋;董智;刘玉涛;赵名彦
中捷农场滨海盐碱地立地类型划分及其植被恢复技术
为了指导滨海盐碱地因地制宜地进行植被恢复,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分析测试与因子分析等方法,对中捷农场45块样地的土壤类型、土壤含盐量、地下水位、距海距离、盐分类型、土壤质地、pH值、海拔等因子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盐碱地立地类型划分的主导因子为盐渍化土壤形成因子、土壤因子和碱化度因子;对立地类型划分贡献大小的变量依次为距海距离>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土壤质地>海拔>盐分类型>土壤含盐量>pH值;中捷农场的滨海盐碱地可划分出滨海盐化潮土、滨海盐化草甸土和滨海盐土3类立地类型和11类立地亚型,不同立地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植被恢复措施。研究结果可为中捷农场盐碱地造林与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2010 Vol. 8 (5): 86-91 [
摘要
] (
2500
) [
HTML
1KB] [
PDF
1840KB] (
1653
)
92
李延;王广磊;杨喜田;霍利娜;姚孝友;佐铺宣行
基于脆弱性和退化驱动力分析的环境质量评价
针对淮河流域伏牛山区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特征,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建立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使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该地区环境脆弱性,并在同一指标体系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该区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力。结果表明:中度、强度和极强度脆弱区占淮河流域伏牛山区总面积的2/3以上,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东部地区,而轻度和微度脆弱区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山区;影响该区环境脆弱性的6大驱动力为土地过度垦殖、土壤密度与枯落物量、降雨量、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水平、地形与植被覆盖、文化素质。
2010 Vol. 8 (5): 92-97 [
摘要
] (
1606
) [
HTML
1KB] [
PDF
1924KB] (
1184
)
98
赵云杰;杨丹青;毛菲
晋西北河保偏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退化风险的影响
采用基于光谱混合分析(SMA)的地表覆盖指数对晋西北河保偏矿区1990—2006年土地退化风险进行评价,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土地退化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矿区的土地退化风险总体上呈降低趋势,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和生态工程实施是导致区内土地退化风险降低的主要原因;煤矿开采虽然对土地退化有一定的影响,但矿区发展所引发的区内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以及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能抵消这种负面影响。
2010 Vol. 8 (5): 98-103 [
摘要
] (
2570
) [
HTML
1KB] [
PDF
2381KB] (
1567
)
104
张艳娟;张洪涛;徐向舟;许劲松
一种静压成型混凝土透水砖的制备与物理性能试验
透水铺装具有缓解城市防洪压力、涵养地下水源、改善城市热环境等特点。针对混凝土透水砖的特点,设计孔隙率和水灰比不同的4种混凝土透水砖,采用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水泥裹料投石法搅拌,在自制的模型中静压成型,对其物理性能包括抗压强度、孔隙率、透水性进行率定,并对透水能力最强的砖体进行成本预算。结果表明:设计的透水砖透水系数达到了1.18~1.60mm/s,抗压强度超过了30MPa;采用体积法设计配合比是合理、可行的;利用15%粉煤灰和5%的硅灰配合使用等量代替水泥,设计的透水砖成本仅为28.25元/m
2
。
2010 Vol. 8 (5): 104-108 [
摘要
] (
1894
) [
HTML
1KB] [
PDF
1381KB] (
1309
)
109
蔡体久;辛国辉;张阳武;戴潇漩;刘斌
小兴安岭泥炭藓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在小兴安岭林区乌伊岭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选择典型泥炭藓湿地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对土壤有机碳(SOC)质量分数、密度及储量进行研究,并分析SOC质量分数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SOC质量分数随土层加深而减少,变化范围在433.89~523.36g/kg之间,平均质量分数为474.27 g/kg;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土层的加深而显著增加,0~6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66.07t/hm
2
。2)SOC质量分数与非毛管孔隙度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幂函数方程拟合效果显著;SOC质量分数与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二次曲线拟合效果较好(R
2
=0.87);SOC质量分数与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线性方程拟合较好(R
2
=0.81)。SOC质量分数与全N、全P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效P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水解N质量分数相关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碳循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2010 Vol. 8 (5): 109-113 [
摘要
] (
2157
) [
HTML
1KB] [
PDF
1990KB] (
1351
)
114
王宝霞;曾从盛;陈丹;王维奇;张林海
互花米草入侵对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区域,选取芦苇和互花米草为研究对象,对其根际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储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芦苇和互花米草0~60cm根际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5.54和17.16 g/kg,表层(0~10 cm)有机碳质量分数最大,分别为19.69和22.02g/kg;芦苇和互花米草0~60 cm根际土壤有机碳储量总和分别为6 794.20和8 231.48 t/km2,芦苇根际土壤有机碳储量在30~40cm达到最大,而互花米草为010cm有机碳储量最大;互花米草的入侵增加了芦苇湿地根际土壤碳质量分数和储量;2种植物根际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含水量和盐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从闽江河口互花米草入侵的角度提出了管理该湿地的一些建议。
2010 Vol. 8 (5): 114-118 [
摘要
] (
2050
) [
HTML
1KB] [
PDF
1726KB] (
1383
)
119
邢鹏远;王克勤;杨绍兵;陈志中;康龙
反坡水平阶水土保持效益观测
在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区牧羊河中游坡耕地布设反坡水平阶与对照径流小区,观测2种径流小区的径流量、泥沙量、总氮及总磷输出浓度和输出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反坡水平阶径流量减少34.14%、土壤流失量减少57.17%、总氮和总磷输出量分别减少33.32%和33.82%。坡耕地修反坡水平阶起到了较明显的保水、保土、保肥作用,对控制面源污染物具有重要意义。
2010 Vol. 8 (5): 119-124 [
摘要
] (
1527
) [
HTML
1KB] [
PDF
1915KB] (
1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