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出版道德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第一届编委会
第二届编委会
第三届编委会
第四届编委会
投稿须知
征稿范围
稿件写作须知
英文写作须知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官方微信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2006年 4卷 2期
刊出日期 2006-04-30
1
李智广;刘秉正
国主要江河流域土壤侵蚀量测算
为了对我国土壤侵蚀进行评估,需要测算多年平均侵蚀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主要江河泥沙测验资料和水土保持研究资料,采用河流泥沙输移比法和水土保持法,测算出我国黄河、长江等9大江河流域多年平均侵蚀量为53.10亿t,并与相关资料进行对比;讨论流域分区的泥沙输移比差异。结果表明:侵蚀总量以长江流域最大,黄河流域次之,淮河、珠江、辽河、松花江流域依次居后,闽江和钱塘江流域最少。
2006 Vol. 4 (2): 1-6 [
摘要
] (
1379
) [
HTML
1KB] [
PDF
3160KB] (
1344
)
7
杨洪晓;卢琦;吴波;张金屯;孙德福
青海共和盆地沙化土地生态修复效果的研究
以青海省共和盆地黄沙头沙地为例,在植被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青藏高原高寒沙化土地的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封沙育草、丘间造林和沙障等措施能够启动高寒流动沙地的植被恢复过程,有效提高植被盖度、代表演替后期的优势物种的盖度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流动沙地治理地块的边缘因为容易受到未治理地块的风沙影响,植被恢复速度较慢。研究结果对改进流沙治理技术具有指导意义。认为尽管流沙治理地块的这种“边缘效应”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但可以通过扩大治理地块的面积予以弱化,因为这样能降低治理地块的边缘与核心部位的面积比,从而保证有更大比例的核心部位能快速恢复其植被。
2006 Vol. 4 (2): 7-12 [
摘要
] (
1574
) [
HTML
1KB] [
PDF
3535KB] (
1187
)
13
李永贵;刘大根;刘振国;韩富贵
密云水库周边水土保持与水源保护探讨
根据密云水库周边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情况,特别是连续干旱导致水库水位急剧下降、水库周边形成大面积裸露地的现状,分析水库周边人口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和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密云水库周边水土保持和水源保护思路和措施进行了探索,提出生态建设总体思路和原则,和以库北库区裸露地治理与保护,入库口裸露河滩地治理与保护,以及小型分散点源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具体措施,同时对加强水库周边的水土保持与水源保护提出政策及管理措施建议。
2006 Vol. 4 (2): 13-17 [
摘要
] (
1430
) [
HTML
1KB] [
PDF
2871KB] (
1341
)
18
史婉丽;杨勤科;穆婉红
随机气候生成器在黄土高原的适用性检验
为进一步检验水蚀预报模型WEPP在黄土高原的适用性,并提供必要的数据准备,根据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1986—2003年的日序列的降雨量、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平均风速的实测值及全美范围内选择参照站得到的其他气象因子,对随机气候生成器在黄土高原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随机气候生成器能够较好地模拟单个气象因子,并未考虑各个气象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能准确地模拟年降水及其月分布,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的月分布,而风速模拟值的月均值、标准差普遍高于实测值的月均值、标准差。为此,选择参考站点时应综合考虑各个气象因子。按月计算的降水降水的概率和不降水降水的概率的模拟月均值比实测值偏低。
2006 Vol. 4 (2): 18-23 [
摘要
] (
1446
) [
HTML
1KB] [
PDF
3099KB] (
1204
)
24
杨永辉;赵世伟;刘娜娜;吴金水;苏静;徐洁
宁南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措施的土壤水分特征
为阐明宁南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措施与土壤水分特征之间的关系,应用离心机法及定水头法分别测定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及土壤饱和导水率,研究该地区植被措施下土壤的水分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水吸力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
θ
=
aS
b
,且相关水平达极显著。参数
a
的大小与不同植被有一定的关系,且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苜蓿>沙棘>天然草>杏树>柠条>农田。土壤饱和导水率天然草与苜蓿最高,农田最低,沙棘、柠条等灌木林地居中。在同一吸力范围内,苜蓿的含水量最高,沙棘次之,天然草、柠条及杏树含水量基本相同,农田最低。在低吸力段土壤平均含水量为苜蓿>沙棘>农田>天然草>杏树>柠条,但除苜蓿及沙棘外,农田、天然草、杏树及柠条差异不大。在中吸力阶段,平均土壤含水量苜蓿>天然草>杏树,且苜蓿相对较高,随着土壤吸力的增大,土壤含水量差异逐渐缩小。凋萎含水量除苜蓿最大,其次为沙棘和天然草,柠条、杏树次之,农田最低。
2006 Vol. 4 (2): 24-28 [
摘要
] (
1461
) [
HTML
1KB] [
PDF
2684KB] (
1151
)
29
辛颖;赵雨森;潘保原
黑龙江东部山地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对水质的影响
为了解黑龙江省东部山地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对水质的影响,试验用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和原子吸收法对大气降水、穿透水、树干径流和地表径流中的pH值、溶解氧、浊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K、Na、Ca、Mg、Cu、Zn、Mn和Fe等水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中,大气降水、穿透水、树干径流和地表径流pH值的变化都不甚明显,变异系数都较低。大气降水经过林冠层后溶解氧含量降低,浊度和电导率明显增加,氧化还原电位逐渐降低,Na、Ca和Mg离子总平均浓度逐渐升高。穿透水和树干径流中K、Ca元素的淋溶量明显高于其他元素,且树干径流各元素的净淋溶和淋溶系数均高于穿透水。地表径流对水质的酸化有缓冲作用。
2006 Vol. 4 (2): 29-33 [
摘要
] (
1409
) [
HTML
1KB] [
PDF
2647KB] (
1299
)
34
乔海龙;刘小京;李伟强;黄玮
秸秆深层覆盖对水分入渗及蒸发的影响
为探讨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造成的影响,通过在土表下20 cm处铺设3cm厚秸秆隔层的土柱试验表明:在灌溉水分入渗时,秸秆隔层阻碍了土壤重力水入渗,降低了土壤重力水由土壤上层向下层入渗的速率;在土壤水分蒸发过程中,秸秆层隔断了土壤的毛细管,使秸秆层以下土壤水很难通过土壤毛细管作用而向地表运移并蒸发。秸秆深层覆盖可以使深层土壤水分的蒸散量减少2%~3%,对深层土壤的蓄水保墒有积极的作用。
2006 Vol. 4 (2): 34-38 [
摘要
] (
1550
) [
HTML
1KB] [
PDF
2568KB] (
1179
)
39
胡相明;程积民;万惠娥;赵艳云;徐宣斌;李鹏远
施水对本氏针茅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
通过利用短期施水代替降雨的方法,研究长期干旱条件下突然施水对本氏针茅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水后,本氏针茅的叶水势得到恢复,RuBP羧化酶活性提高,表观量子效率、羧化速率和最大光合能力明显增加,限制光合作用的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得到缓解。同时,本氏针茅的光化学活性在施水后部分恢复,光量子产量和热耗散能力明显提高。不同水分条件下,本氏针茅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光诱导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异,施水条件下,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实际光化学效率和非光化学淬灭上升速率较快,而持续干旱条件下叶片的光诱导速率较慢。
2006 Vol. 4 (2): 39-46 [
摘要
] (
1301
) [
HTML
1KB] [
PDF
3971KB] (
1200
)
47
张克斌;杨晓晖
联合国全球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荒漠化状况评估概要
在联合国全球千年生态系统评价中,干旱生态系统和土地退化、荒漠化是其主要内容。在千年生态系统评价基础上,分别介绍如何正确理解荒漠化、荒漠化成因、荒漠化影响范围、荒漠化对生态系统及其人类社会影响、荒漠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关系、未来不同发展途径对荒漠化影响以及如何防治荒漠化等问题。
2006 Vol. 4 (2): 47-52 [
摘要
] (
1295
) [
HTML
1KB] [
PDF
3249KB] (
1508
)
53
范瑞瑜
西黑岱沟流域坝系相对稳定性分析
为给小流域坝系工程建设的前期规划工作与科研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西黑岱沟流域治理现状及影响坝系稳定有关因子的实测资料,对坝系的相对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流域坝系实现相对稳定,其淤地面积虽是最基本条件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条件。衡量坝系是否实现了相对稳定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一是每km
2
的坝控面积范围内应有坝地7.8hm
2
,坝地面积与坝控面积的比值,即坝系相对稳定系数达到1/12.7;二是坝系运行15a后,每隔3~5a要对坝体进行维修加高,使坝系防洪能力长期保持100年一遇或大于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三是在每km
2
的控制范围内,要有骨干坝0.3座、淤地坝1.0座,坝系的整体布局与结构要达到合理,使暴雨洪水达到均衡分配;四是坝系的安全系数小于1。建设目标实现后,坝系进入相对稳定状态,在设计频率100年一遇的暴雨洪水标准下,坝系安全系数等于0.94,坝地种植的高秆作物可以达到保收,此时,坝系安全和坝地保收能力可趋向于统一。
2006 Vol. 4 (2): 53-61 [
摘要
] (
1404
) [
HTML
1KB] [
PDF
4163KB] (
1266
)
62
宋维峰;陈丽华;刘秀萍
根系与土体接触面相互作用特性试验
为探索根系与土体间相互作用的特性,基于库仑理论,采用直接剪切的方法,对油松根系和刺槐根系与黄土在不同含水量、土壤密度条件下进行不同法向荷载作用下的剪切试验,得出了油松根系和刺槐根系与黄土之间的剪切特性,刺槐根系与黄土间的摩擦阻力大于油松,并讨论了法向应力、树木根系种类、土壤密度及含水量对接触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
2006 Vol. 4 (2): 62-65 [
摘要
] (
1486
) [
HTML
1KB] [
PDF
2428KB] (
1339
)
66
刘秀萍;陈丽华;宋维峰;饶良懿;胡雨村
油松根系抗拉应力与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
为探索林木根系固土力学机制,以黄土高原主要树种油松为研究对象,对其根系进行单根拉伸试验。应力与应变全曲线的理论分析和比较表明:在根系受拉后的初期阶段,荷载、应力、伸长、应变都是按比例增加,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当加载超过弹性极限后,随着拉力的继续增加,根系发生塑性变形,应力与应变关系逐渐偏离直线,反映出高度非线性弹性特征。试验表明:油松根系抗拉强度与抗拉弹性模量存在极密切的相关性。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根系受拉应力与应变全曲线统一数学表达式,其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
2006 Vol. 4 (2): 66-70 [
摘要
] (
1565
) [
HTML
1KB] [
PDF
2538KB] (
1395
)
71
陈吉虎;余新晓;有祥亮;刘苹;张长达;谢港
不同水分条件下银叶椴根系的分形特征
应用分形理论研究植物根系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通过对不同水分条件下4年生盆栽银叶椴根系的分形维数值及根丰度和根系长度等进行研究发现:水涝处理根系的分形维数值最小,干旱胁迫也使分形维数变小,先干旱后复水促使维数值变大。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银叶椴的根丰度变小,但差异不显著,根系长度变小并且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同时分析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根系活力的变化,并对根系活力与分形维数值及根丰度和根系长度等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根系活力与这些指标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006 Vol. 4 (2): 71-74 [
摘要
] (
1765
) [
HTML
1KB] [
PDF
2226KB] (
1251
)
75
张明如;翟明普;王学勇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构建的生态对策和途径
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的植被恢复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总结,并探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的生态对策和途径。基于该地区现代生境和植被退化的基本特征,总结植被恢复与构建的6项生态原则,提出植被恢复的途径:实施封禁措施充分利用天然植被的自然恢复力,采取人工促进措施,加速天然植被恢复进程,选择现有生态经济价值较高的本土种和归化种等多年生植物构建生态经济群落。对今后有关植被退化、恢复与构建尚待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诸如:小尺度空间异质性对植被恢复产生的生态效应;在肥沃农田与天然植被之间的生境上,构建的生态经济群落,形成生态缓冲区;认识天然植被植物繁殖对策与干扰的关系,以太行山低山丘陵区陡峭悬崖之间的平台地段受人类干扰较轻的自然群落作为植被恢复的参照目标等。
2006 Vol. 4 (2): 75-81 [
摘要
] (
1408
) [
HTML
1KB] [
PDF
4290KB] (
1204
)
82
邢先双;刘霞;张光灿;王丽;李军;夏江宝
黄前水库集水区典型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为给黄前流域人工林综合治理的进一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对流域内4种人工林群落的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常规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方法对其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该流域的植物区系比较丰富,占泰山植物区系物种总数的13.02%;2)4种人工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差异显著,物种丰富度指数差异不显著,草本层发育明显好于灌木层;3)各人工林尚处于演替初期阶段,混交林下多以阴生性植物为主,其他林下植被发育常以禾本科等阳生性植物为主;4)不同人工林物种总体多样性特征分析表明,板栗林总体物种丰富度最低,均匀度指数最大,多样性指数较低,而赤松+元宝槭混交林总体物种丰富度最大,多样性指数也最大,均匀度指数较低,群落总体多样性混交人工林较大而单一林分较小,混交人工林更有利于林下植被的发育和更新。
2006 Vol. 4 (2): 82-88 [
摘要
] (
1497
) [
HTML
1KB] [
PDF
3598KB] (
1378
)
89
宋晓英;牛树奎;彭彪;李延群;黄云鹏
福建三明不同更新方式的米槠林群落结构特征
为了解采伐迹地米槠林群落的演替恢复过程,通过野外标准地群落调查和重要值计算,分析了福建三明不同更新方式的米槠林群落结构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3个标准地共调查到乔木有天然更新13科16属20种;人促更新5科6属6种;人工造林1科1属1种。2)不同更新方式的米槠林落群中米槠种群径级分布呈天然更新:低径级的个体占的比重较大,随径级增大,立木株减少;人促更新:低径级个体占的比重极小,而中、高径级个体占的比重极大;人工造林:呈正态分布。3)不同更新方式的米槠林群落中米槠种群的垂直结构呈天然更新:自上而下的递增趋势;人促更新趋于正态分布;人工造林服从正态分布。3种更新方式的米槠林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为天然更新>人促更新>人工造林。
2006 Vol. 4 (2): 89-94 [
摘要
] (
2249
) [
HTML
1KB] [
PDF
3474KB] (
1274
)
95
有祥亮;余新晓;陈吉虎;刘苹
银叶椴在我国北方适宜引种区域的探讨
为使银叶椴引种驯化成功,对我国北方30个样点及美国18个银叶椴分布区的10项气候要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划分我国北方地区银叶椴适宜引种的区域,分析影响我国引种银叶椴的主要气候因素。结果表明:温度、热量、降水及其雨型是决定银叶椴引种栽培的主要气候因素。适于银叶椴生长的气候因子指标为:年平均气温(3~18℃)、≥10℃积温(2300~6000℃)、最冷月均温(-14~-6℃)、温暖指数(51~152)、寒冷指数(<-68)、生长期降水量(200~850mm)、生长期干燥度指数(1.5~7.4)、年日照时间(2 300~3700h)。与美国银叶椴分布区相比,冬季低温、生长季节降水不足、雨型不同是我国北方引种银叶椴所面临的普遍问题。适宜银叶椴在我国生长的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较适宜生长的气候类型区有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和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2类。
2006 Vol. 4 (2): 95-102 [
摘要
] (
1410
) [
HTML
1KB] [
PDF
4249KB] (
1406
)
103
徐军亮;马履一;阎海平
油松树干液流进程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为了系统研究太阳辐射与边材液流时间进程间的关系,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测定系统和自动气象站对京西山区油松边材液流速率和太阳辐射强度进行一年的同步监测。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不同季节太阳辐射和油松边材液流时间特征的变化呈现很大差异:液流的启动时间、停止时间以及液流高峰出现时间,一般滞后于太阳辐射03 h,春季滞后的时间相对更长,多在3.5h以上;液流持续时间在不同季节差异明显,没有表现出良好的规律性。夏季太阳辐射和油松树干液流的上升持续时间、上升速率、到达峰值时刻和下降持续时间等时间进程特征量之间表现出较好的定量相关性,而春秋季只有极个别特征量表现为相关性显著。液流速率的季节模型说明,利用太阳辐射强度模拟油松的季节耗水模型(尤其是秋季)更具实用性,但还有待于优化。
2006 Vol. 4 (2): 103-107 [
摘要
] (
1549
) [
HTML
1KB] [
PDF
2621KB] (
1309
)
108
张卫强;贺康宁;王正宁;田晶会;尹婧
光辐射强度对侧柏油松幼苗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探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光辐射强度对侧柏和油松苗木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可为林木栽培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黄土半干旱区,采用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利用模拟光源研究了侧柏和油松苗木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胞间CO
2
浓度随模拟光辐射增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模拟光辐射为0~2200μmol/(m
2
.s)的范围内,侧柏和油松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光辐射强度的增强而增大,但光辐射强度进一步增强,侧柏和油松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在同样土壤水分条件下,侧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油松,侧柏光饱和点高于油松,而侧柏光补偿点低于油松,侧柏光能利用率高于油松;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侧柏与油松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
2
浓度升高,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在土壤含水量为7.90%、13.00%和19.99%条件下,侧柏光饱和点分别为1275、1 450和1 675μmol/(m
2
.s),光补偿点分别为4225和13μmol/(m
2
.s),由光饱和点对应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3.04、4.06和5.53μmol/(m
2
.s);在土壤含水量为7.83%1、3.04%与20.15%条件下,油松光饱和点分别为11001、325和1500μmol/(m
2
.s),光补偿点分别为60.30和23μmol/(m
2
.s),由光饱和点对应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08、3.35和4.36μmol/(m
2
.s)。
2006 Vol. 4 (2): 108-113 [
摘要
] (
1675
) [
HTML
1KB] [
PDF
3024KB] (
1141
)
114
樊军;邵明安;王全九
田间测定土壤导水率的方法研究进展
土壤导水率是决定坡地降水入渗与径流比例的关键,也是水分循环和土壤侵蚀模型中的重要参数,国内外对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综述田间测定土壤导水参数的几种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人们趋向于应用简单快速的测定仪器,降水头方法因为用水少,测定快速,有很大发展空间。盘式入渗仪是一种既简便又可以获得较多信息的测定仪器,可以应用于坡地土壤导水率的测定,应当广泛开展相关研究。
2006 Vol. 4 (2): 114-119 [
摘要
] (
1465
) [
HTML
1KB] [
PDF
3475KB] (
1261
)
120
王博文;陈立新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述评
为全面总结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从指数法、模型法及GIS的参与等方面综述当前一些定量评价土壤质量的方法。指数法计算方法较简单、实用;模型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应用GIS评价土壤质量客观且潜力大,对土壤进行时空动态监测以实现土壤持续经营管理。在土壤质量评价工作中将定量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选择适宜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不断完善现有的评价方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合理开发利用土壤提供依据。
2006 Vol. 4 (2): 120-126 [
摘要
] (
1418
) [
HTML
1KB] [
PDF
4222KB] (
12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