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出版道德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第一届编委会
第二届编委会
第三届编委会
第四届编委会
投稿须知
征稿范围
稿件写作须知
英文写作须知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官方微信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2024年 22卷 2期
刊出日期 2024-04-30
1
姜德文
引领新时代水土保持之科技前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对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是新时代水土保持攻坚的目标与任务。新时代水土保持科学技术支撑十分重要和紧迫,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快科技创新和应用: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减量降级目标与评价,实行水土保持率不同阈值的区域水土保持分类指导,构建水土保持功能分析指标体系,探索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提升技术;建立水土保持重点区域空间管控制度,实施差别化管理,探索并推广不同类型农林开发活动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智慧管理,水土流失风险评价与智能预警,建立绿色设计绿色施工标准,探索视频监控与跟踪管理;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技术支撑,以生态清洁小流域促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探索水土流失治理中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提升技术,推进水土流失科学治理智慧指导与智能管理;加快水土保持碳汇研究与市场交易,建立水土保持生态损害价值评估体系,深化水土流失测报与动态监测等基础研究。以创新理论、技术、机制的新探索,全面提升水土保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4 Vol. 22 (2): 1-8 [
摘要
] (
88
) [
HTML
1KB] [
PDF
831KB] (
308
)
9
刘亚辰, 王苗, 陶泽兴, 呼雪梅
榆林市沙漠化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识别土地沙漠化的影响因素,对制定沙漠化防治对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4年榆林市沙漠化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偏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6种气候因素和8种人为因素对不同沙漠化等级土地面积变化的影响,识别主要驱动因子,并构建沙漠化面积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除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有所增加外,其余各类型沙漠化土地面积均显著减少;2)前5主成分中,人为因素的累积贡献率为52.98 %,气候因素累积贡献率为38.17 %,表明沙漠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3)构建的三次回归模型可较好模拟不同类型沙漠化面积变化,模型解释量达40 %~66 %。本成果可为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沙漠化的影响和制定沙漠化防治对策提供参考。
2024 Vol. 22 (2): 9-16 [
摘要
] (
75
) [
HTML
1KB] [
PDF
2649KB] (
217
)
17
李若凡, 谢云, 辛艳, 杨静怡, 刘刚, 蔺宏宏
东北黑土区不同侵蚀程度土壤入渗特征与模拟
土壤入渗与土壤侵蚀密切相关。研究黑土土壤入渗特征对于黑土土壤侵蚀预测与防护有重要作用。为探明不同侵蚀程度黑土的水分运移过程,采用室内土柱实验法观测并评价HYDRUS-1D模型在东北黑土区的适用性。其中,轻度侵蚀土壤表土层A层厚度和淀积层B层厚度分别为30和25cm,中度侵蚀土壤A层和B层厚度分别为30和10cm,重度侵蚀土壤A层和B层厚度分别为0和15cm。结果表明:轻、中、重3种不同侵蚀程度土壤的稳定入渗率分别为0.16、0.25和0.72cm/h,湿润锋运移速率为2.52、3.32和9.85cm/h。由于黑土黏重特性,HYDRUS-1D模型在黑土区的适用性较低,轻、中度侵蚀土壤的稳定入渗率分别高估2.5倍和1.6倍,而重度侵蚀土壤的稳定入渗率低估0.4倍,其中中度侵蚀的土壤入渗的拟合结果相对较好,可为土壤水蚀过程模拟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基础依据。
2024 Vol. 22 (2): 17-24 [
摘要
] (
60
) [
HTML
1KB] [
PDF
2530KB] (
180
)
25
黄幸, 莫淑红, 李平治, 乔殿新, 李斌斌
基于SWAT模型的渠江流域径流侵蚀功率时空规律分析
探明流域径流侵蚀功率的演变规律对重点侵蚀区识别和土壤侵蚀防治至关重要。以嘉陵江右岸支流渠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SWAT模型模拟计算流域径流侵蚀功率,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与空间尺度效应,并通过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揭示其对流域气象、地形、土壤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渠江流域年尺度的径流侵蚀功率大于季尺度,其中第3季度为土壤侵蚀重点防治时段;全年和第3季度的多年平均径流侵蚀功率均呈现出北部大南部小、西部大东部小、上游大下游小的空间分布特征;渠江干流与其支流大通江的多年平均径流侵蚀功率和流域控制面积之间均呈幂指数关系,且其变化规律存在空间阈值,在年尺度干流和大通江的阈值面积分别为8549.4和8504.4 km
2
,在第3季度干流和大通江的阈值面积分别为4834.9和6223.5 km
2
;气象因子、地形因子和流域形态因子为渠江流域径流侵蚀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制订渠江流域土壤侵蚀治理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2024 Vol. 22 (2): 25-33 [
摘要
] (
61
) [
HTML
1KB] [
PDF
7476KB] (
157
)
34
卢嘉怡, 陈艺倩, 陈兴伟, 邓海军
福建省前后汛期极端降水危险性的空间差异
受台风与季风降水的不同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前后汛期极端降水差异显著。为揭示该区域前后汛期极端降水危险性的差异,以福建省为典型区,应用熵权-CRITIC组合权重模型赋权的TOPSIS方法,选取最大1d降水量、最大连续5d降水量、降水强度、暴雨时间和强降水量等5项代表性指标,分别对25个气象站点1960-2020年的前后汛期极端降水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福建省前汛期极端降水危险性指数总体较高,呈现自东部沿海向西北山区递增的趋势;后汛期极端降水危险性总体较低,呈现自东部沿海向西北山区递减的趋势;2)福建省前后汛期极端降水危险性指数差异大,可分为前汛期显著型站点14个、前后汛期相当型站点6个和后汛期显著型站点5个。因此,区分前后汛期并分别进行极端降水危险性评价,能够更合理地揭示区域极端降水危险性及其空间变化的规律,为区域防汛抗涝、水土保持等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2024 Vol. 22 (2): 34-43 [
摘要
] (
45
) [
HTML
1KB] [
PDF
2489KB] (
130
)
44
索笑颖, 刘玉春, 赵光耀, 田国纯, 张卫平, 白龙飞
1960-2015年唐秦地区降雨及侵蚀性降雨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降雨是水力侵蚀的主因,降雨的地理分异规律是各地水力侵蚀特性差异的主因,因此研究降雨时间变化特征对区域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变化趋势和突变分析方法(Mann-Kendall检验)对唐秦地区1960-2015年降雨及侵蚀性降雨变化趋势及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唐秦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639.19 mm,呈波动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减少1.46 mm;多年平均侵蚀性降雨量为443.78 mm,呈波动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减少1.58 mm。2)季降雨特点为夏季降雨最多,平均降雨量466.15 mm,占全年降雨的72 %,春秋2季次之,冬季最少;夏季降雨呈波动下降走势,气候倾向率为-3.0011/a,春、秋和冬季降雨呈波动上升走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5083/a、0.4586/a和0.2075/a。3)夏季侵蚀性降雨呈波动下降走势,气候倾向率为-2.2275/a,春季和秋季侵蚀性降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946/a和0.5361/a。4)年降雨突变发生在1996和2011年,年侵蚀性降雨量突变发生在2012年;季节变化上,春季降雨及侵蚀性降雨分别在1965和2013年发生突变,夏季降雨及侵蚀性降雨突变年份在1989和2012年,秋季降雨突变点为2003年,侵蚀性降雨突变年份为2006年,冬季突变年份在1984年。唐秦地区地形复杂,降雨变化规律多变,夏季降雨量多且侵蚀性降雨量大,需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同时该规律可为唐秦地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2024 Vol. 22 (2): 44-54 [
摘要
] (
39
) [
HTML
1KB] [
PDF
3435KB] (
150
)
55
赵丞豪, 张学霞, 姜东旸, 郭长庆, 王景萍, 王翔宇
基于NSGA-Ⅱ算法的若尔盖高原高寒湿地生态修复格局优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增强,高寒湿地面临着面积萎缩、动植物生境恶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等环境问题。以若尔盖高原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稳态转化理论,使用湿地景观演变函数和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Ⅱ,NSGA-Ⅱ)分析1980-2015年7期湿地动态变化,计算多情景多目标函数值,选择适宜目标并基于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湿地生态系统稳态平衡原则,制订湿地修复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可持续发展区、过度关注区与过度扰动区呈围绕发展,分别占湿地总面积的45.25 %、17.27 %与37.48 %;基于NSGA-Ⅱ算法评价无偏好(等权最优)、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最大化、空间紧凑度最大化、修复适宜性最大化5个目标下的湿地修复策略,无偏好策略函数值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湿地修复适宜性方面分别提升41.45 %、9.18 %和1.65 %;基于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构建保护优先、自然恢复、近自然恢复和适度修复4类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修复空间优化格局。
2024 Vol. 22 (2): 55-64 [
摘要
] (
44
) [
HTML
1KB] [
PDF
4669KB] (
125
)
65
廖拉拉, 潘露, 唐丽霞, 吴文丽, 阮仕航
双荚决明不同弯曲程度单根抗拉变形特性
在西南喀斯特地区,植物根系大多以弯曲形态存在。弯曲根力学特性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根系固土机制。为探究不同弯曲程度根系固土的力学性能,揭示其固土护坡机理,以5年生边坡绿化树种双荚决明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根拉伸试验,探讨弯曲根抗拉变形特性。结果表明:1)双荚决明不同弯曲程度根系的抗拉力和抗拉强度均表现为顺直根>微弯曲根>弯曲根,极限延伸率为弯曲根(29.26 %)>微弯曲根(21.15 %)>顺直根(12.14 %);2)双夹决明弯曲根抗拉变形过程复杂多样,呈前置段、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屈服和撕裂5个阶段,较顺直根多一个前置阶段,应力范围为0.3~5.7 MPa,且弯曲根在弹性变形阶段呈“下凹型”,表现出弯曲根系固土护坡的缓冲性;3)弯曲根的初始受力位移与弯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表现为弯曲根受力变形时比顺直根多分担一部分土压力。这部分力的大小直接受弯曲程度影响。双荚决明弯曲根的抗拉变形过程与顺直根有较大差异,且表现出较顺直根更优的护坡特性。本研究结果为弯曲根固土力学性能评价提供参考意义。
2024 Vol. 22 (2): 65-72 [
摘要
] (
45
) [
HTML
1KB] [
PDF
1506KB] (
123
)
73
刘兴荣, 张连科, 董耀刚, 宿星, 王喜红
黄土堆填场地转化为泥石流物质过程——以兰州市碱水沟为例
黄土地区人工堆填场地是近几年兰州市拓展城市用地空间的一个新举措,在场地边缘形成较多堆填边坡,成为参与泥石流的潜在物质。以兰州市碱水沟“4·19”泥石流灾害为例,结合粒径分析试验、扫描电镜图像及野外入渗试验,探讨其特征及运行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结果表明:1)黄土地区人工堆填体颗粒粒径<1.000mm的物质约占11.4 %~55.2 %,有利于泥石流启动;2)以2个相距170m的泥位调查断面做比较,下游断面流量增加2.5倍,说明入渗引起的黄土湿陷能促进泥石流物质的转化率;3)入渗试验表明:黄土堆填场地渗透性强,低水头条件下8min左右达到稳定入渗状态,高水头条件下12min左右达到稳定入渗状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土壤软化,影响人工堆填场边坡稳定,提高泥石流物质转化速度;4)黄土地区人工堆积体场地诱发的泥石流流动模式复杂、多变,兼具波状流和间歇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过程管理和重点防护相结合的防治模式。
2024 Vol. 22 (2): 73-80 [
摘要
] (
59
) [
HTML
1KB] [
PDF
7102KB] (
103
)
81
宋克鹏, 李一帆, 曲思仪, 周帆, 王彬, 王盛萍
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流域不同算法土壤侵蚀集成模拟比较
为探究集成模拟技术对减少不同模型模拟土壤侵蚀的不确定性,以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Bates-Granger(BG)集成、等权重集成和Granger-Ramanathan集成技术,对广泛运用的Morgan-Morgan-Finney(MMF)、修正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中国土壤流失方程 (CSLE)等进行集成模拟。集成模拟以流域出口泥沙观测进行率定,并根据纳什系数(NSE)、相关系数(
R
)、均方根误差(RMSE)进行模型模拟评价。结果表明:1)对于单一模型而言,MMF模拟效果在多数情况下优于CSLE和RUSLE模拟效果;2) 集成模拟可显著改善土壤侵蚀模型模拟效果,集成模拟前后,模型评价指标如NSE、
R
、RMSE分别提高23.6 %、15.8 %、46.4 %;3) 不同集成模拟中BG集成算法在模型不确定性方面更加稳定、可靠。研究认为,在基于经验性模型开展流域土壤侵蚀模拟时,可以采用集成模拟技术进一步提升其模拟性能。
2024 Vol. 22 (2): 81-89 [
摘要
] (
60
) [
HTML
1KB] [
PDF
3638KB] (
138
)
90
杨德慧, 吴汪洋, 高斌, 王志琴, 陈丹
2005-2020年鄱阳湖沙地输沙势特征分析
鄱阳湖沿岸风沙活动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危害。探究环湖风沙环境和输沙势(DP)的时空变化,了解鄱阳湖沙地侵蚀规律,对鄱阳湖防沙的重点区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鄱阳湖沿岸九江、庐山、星子、永修、都昌、鄱阳和南昌7个气象站点的风况数据,利用输沙势分析其沙地的风能环境特征。结果表明:1)2005-2020年鄱阳湖沿岸的起沙风速波动减小,起沙风风频冬季最高,夏季最低,风向偏北。2)研究区内DP年际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季节差异性较大,春冬季大于夏秋季;空间异质性显著,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庐山和星子最大,鄱阳最小。庐山站处于中风能环境,其他6个站点属于低风能环境。DP的风向集中分布在N-NE,合成输沙方向指向偏西南。3)风向变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现象,南昌和永修表现出较大变率的单峰状态,其他5地则较多处于中等变率的双峰状态。总体上,DP时空演变差异与沙地面积变化一致,合成输沙势与沙地面积同期增大或减小,高值区分布在沙地面积较大处。建议以鄱阳湖西北部、都昌、永修为沙化防治的重点区域。
2024 Vol. 22 (2): 90-98 [
摘要
] (
40
) [
HTML
1KB] [
PDF
3874KB] (
125
)
99
张国军, 沈子雅, 魏小燕, 任正龑, 徐志友, 马文涛, 程金花, 王霄
盐池地区不同下垫面输沙率特征
为探究宁夏盐池地区输沙率年内与年际变化特征以及风速与输沙率关系,测量刘窑头风蚀实验站2010-2019年5种下垫面风蚀样地(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灌木林地和荒草地)的输沙率(
Q
)及风速(
V
),计算集中度(
R
CD
)和集中期(
R
CP
)、年际变差系数(
S
v
)与年际极值比(
S
w
),并将输沙率与风速进行函数拟合。结果表明:1)下垫面影响
Q
的大小及均匀性,灌木林地平均输沙率最小,年内输沙率集中程度最高,
R
CP
集中在5、6月。10a间固定沙丘年内最大输沙率出现的时间日期前移,荒草地年最大输沙率出现的日期逐渐后移。2)
S
v
和
S
w
均表明流动沙丘输沙率年际变异程度高于灌木林地。3)指数函数能更好地反映半固定沙丘(
R
2
=0.843)输沙率响应风速特征,其他下垫面为幂函数最佳。4)一元三次函数较好表达各年平均输沙率与风速关系,拟合公式为:
Q
=65.42-93.36
V
+42.55
V
2
-6.00 V
3
(
R
2
=0.800)。存在2个风速临界值(1.74和2.99 m/s),改变输沙率对风速的响应。结果可用于盐池地区风沙治理措施建设实践中,可为盐池地区的风蚀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2024 Vol. 22 (2): 99-106 [
摘要
] (
50
) [
HTML
1KB] [
PDF
922KB] (
92
)
107
丁琅, 郝勇, 邵严, 刘春艳, 刘俊麟
茶树边坡抗冲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为研究茶树种植对边坡抗冲性能的作用并探究影响茶树边坡抗冲性能的因素,以远安县某茶场地域环境为对象设计边坡模型,进行冲刷试验、水稳性团聚体分布测定和根系分形扫描。结果显示:1)径流率先增大到峰值再波动并趋于稳定,最大径流率表现为茶树边坡(1.224)<原生植被边坡(1.280)<素土边坡(1.398);2)茶树边坡抗冲系数比原生植被边坡和素土边坡分别提升12.8 %和53.2 %; 3)边坡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表现为茶树边坡>原生植被边坡>素土边坡;4)茶树发育情况整体优于原生植被,具体表现在覆盖度(茶树95 %>原生植被87 %)和分形维数2方面。经分析,茶树种植有利于提升边坡抗冲性能,抗冲性能受植被覆盖度、根系发育情况、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冲刷时间和冲刷深度的影响。
2024 Vol. 22 (2): 107-114 [
摘要
] (
51
) [
HTML
1KB] [
PDF
4009KB] (
117
)
115
肖雁, 韦慧, 马占龙, 冷暖, 邓羽松
电解质添加对南亚热带赤红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为探究外源电解质添加对南亚热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以砂页岩和花岗岩2种母质发育的赤红壤为研究对象,以0、0.05、0.10、0.20、0.50和1.00 mol/L的NaCl、KCl、MgCl
2
、CaCl
2
溶液为介质,采用Le Bissonnais法的3种方式(快速润湿、慢速润湿和预润湿振荡)对>3.00~5.00mm的团聚体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随着电解质浓度浓度的升高,快速湿润、慢速湿润、预湿润振荡处理下的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MWD值在电解质浓度从0增加到0.10 mol/L的过程中快速下降,其后逐渐趋于平缓;2)电解质浓度的增大改变了团聚体的粒径分布。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升高,2种土壤团聚体>3.00~5.00mm的粒径质量分数均降低;3)在静水条件下,团聚体稳定度在浸没于溶液中前2min内发生剧烈变化,相较于电解质溶液,团聚体在纯水中更稳定;4)不同破碎机制下2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不同。消散作用和非均匀膨胀作用下,花岗岩赤红壤团聚体的稳定性较高,机械破碎作用下相反。从相对消散指数和相对机械破碎指数来看,2种团聚体均对消散作用更加敏感。该结果表明,外源电解质添加会降低团聚体的稳定性,改变团聚体粒径分布。浸没于溶液中短时间内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可发生较大改变。
2024 Vol. 22 (2): 115-123 [
摘要
] (
47
) [
HTML
1KB] [
PDF
1132KB] (
146
)
124
李云鹏, 李宏均, 姚嘉林, 陶双成, 杨洪福
西北寒旱区高速公路4种边坡防护形式植被恢复效果
在进行高速公路建设时,合理采用边坡防护形式可以很好的提高植被恢复效果。针对寒旱区环境和地质地貌特点,选取三维网植草、蜂巢格室,撒播植草和生态袋植草等4种公路边坡防护形式开展试验研究,通过测量土壤性质变化及植物生长情况探究不同防护形式对土壤环境营造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防护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保证了植物生长,但植被恢复效果存在差异。蜂巢格室能够较好的改善土壤条件进而保障植物生长,其次为三维网植草,植被恢复效果较差的为撒播植草和生态袋防护形式。对于寒旱区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宜采用蜂巢格室的防护形式,而对于有坡面稳定需求的边坡宜采用生态袋防护形式。
2024 Vol. 22 (2): 124-130 [
摘要
] (
43
) [
HTML
1KB] [
PDF
868KB] (
128
)
131
张可, 郑岩, 刘传林, 张军, 魏守才, 徐海东, 高芳磊, 夏江宝
不同植被模式对矿山废弃地表层土壤性质的影响
为揭示露天矿山废弃地不同原生植被对地表土壤的影响规律,探索其适宜的植被恢复模式,选取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金山矿区“狗牙根(G)”“酸枣+狗牙根(SG)”“酸枣+荆条+狗牙根(SJG)”“臭椿+榆树+酸枣+狗牙根(CYSG)”4种植被模式为研究对象,并以裸地为对照,测定土壤密度、土壤持水量、孔隙度等土壤物理参数和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方法,综合评价不同植被模式对其表层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被模式对露天矿山废弃地的土壤水分物理特征影响明显,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与裸地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表现为SJG>CYSG>SG>G,土壤密度与裸地相比显著降低,表现为SJG
CYSG>SG>G,土壤全磷与有效磷含量的大小顺序为CYSG>SJG>SG>G。植被混交模式对矿山废弃地土壤水分物理与土壤养分的影响优于裸地与单一植被模式,不同植被模式的综合改良效果为SJG>CYSG>SG>G。
2024 Vol. 22 (2): 131-137 [
摘要
] (
57
) [
HTML
1KB] [
PDF
2965KB] (
120
)
138
艾萨迪拉·玉苏甫, 阿不都拉·阿不力孜, 玉米提·哈力克, 努热曼古丽·图尔荪, 阿米娜·阿吾提, 魏志成
棉花连作与棉花-伽师瓜轮作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为探索棉花连作与棉花-伽师瓜轮作模式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在新疆伽师县选择试验区对比分析棉花连作与棉花-伽师瓜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化学性质指标,以期为农业生产和种植模式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在研究区分别从连作和轮作土壤表层(0~20 cm)、中层(20~40 cm)和底层(40~60 m)采集土样,通过室内测定化学性质指标,结合统计分析、
t
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对比分析2种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有机质、总盐分、pH值、盐基离子质量分数及分布特征,探究土壤化学性质特征与养分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连作和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布特征有差异,在轮作土壤有机质平均质量分数排序为中层>表层>底层,连作土壤分别为表层>中层>底层;2)2种耕作模式下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都随年限的增加,呈减少趋势。其中,连作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低,变化幅度小,而轮作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高,变化幅度较大;3)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轮作土壤总盐分质量分数在表层和中层存在减少趋势,连作土壤总盐分质量分数整体上存在增加趋势。综上,轮作模式对土壤表层和中层的有机质质量分数具有一定的增加作用,随着年限的增加表现为减少趋势。2种模式下的土壤盐分离子差异较小,但轮作土壤总盐分质量分数大于连作土壤,研究结果对该地区耕地土壤改良提高提供科学参考。
2024 Vol. 22 (2): 138-145 [
摘要
] (
47
) [
HTML
1KB] [
PDF
1483KB] (
139
)
146
成辉, 钟小剑, 李智广, 吴娟, 卢顺发
崩岗治理碳汇作用与碳汇能力评估
为了评估崩岗治理的碳汇能力,在福建省安溪县选择未治理崩岗(UB)为对照,综合治理模式崩岗(MB)和整地造林模式崩岗(AB)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0~10、10~20 和20~40cm土壤样品,使用碳氮分析仪测定土壤有机碳,环刀法测定土壤密度;通过样方法和全面清查法调查树种、胸径、树高,利用生物量方程和收获法测定生物量。结果表明:1)崩岗治理产生明显的保土保碳、减蚀减排和增绿增汇的作用;2) AB的增汇作用以植被碳库提升为主,MB以土壤碳库提升为主;3) AB的碳汇能力高于MB,2种模式的造林及其管护方式是引起碳汇增量差异的主要原因;4)崩岗治理10 a左右,拦蓄沙土中的土壤碳密度低于南方红壤区退化土地植被修复后的土壤碳密度,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崩岗治理是防治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具有明显的保碳减排增汇等作用,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崩岗治理的模式选择与其碳汇能力评估提供科学支撑。
2024 Vol. 22 (2): 146-153 [
摘要
] (
52
) [
HTML
1KB] [
PDF
921KB] (
121
)
154
李继伟, 邓蕾, 上官周平
“双碳”目标下水土保持碳汇计量、监测与评估的思考
开展水土保持碳汇计量、监测与评估是服务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可为未来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笔者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碳汇相关政策与研究为基础,指出我国水土保持碳汇发展方向,阐明水土保持碳汇计量的概念、应用及评估认证体系。水土保持碳汇计量监测是“双碳”战略、水保规划、内生动力的重要实现手段,也是碳交易、生态富民和投入机制的主要应用场景。加强水土保持碳汇评估、分类管理和认证体系的建设,健全碳汇调查监测技术方法,能够推进水土保持碳汇的精确评估,为碳中和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新时期应全面推行水土保持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提升水土保持碳汇开发方法,建立水土保持碳增汇考核指标,持续挖掘水土保持碳汇增长的潜力,加强碳汇水土保持措施多元化发展,拓宽水土保持碳汇投资渠道,完善水土保持碳汇交易保障机制,推动水土保持碳汇参与碳市场交易。
2024 Vol. 22 (2): 154-158 [
摘要
] (
82
) [
HTML
1KB] [
PDF
795KB] (
194
)
159
郝好鑫, 吕凤玲, 闫峰陵, 郭忠录
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土壤侵蚀退化修复框架
当前,我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正在积极向提升生态功能为目标转变。为实现这一目标,管理者和工程师需要明确的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通过综述植物功能性状对侵蚀胁迫的响应和对土壤功能的影响机制,验证基于性状响应-影响的生态修复框架在土壤侵蚀治理中的2个关键理论:1)植物性状的变异体现植物对侵蚀退化环境的适应性;2)植物性状显著影响土壤生态过程。进而提出基于植物性状响应-影响的侵蚀退化修复框架。该框架将植物性状对环境变化响应纳入性状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分析,根据恢复的水土保持服务目标,选择具有影响上述功能的特定植物性状,选择不受侵蚀(或物种间相互作用)胁迫或具有抗逆性的性状进行植物配置。该框架能扩宽当前土壤侵蚀植被治理的研究思路和实践领域,对提升我国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24 Vol. 22 (2): 159-166 [
摘要
] (
58
) [
HTML
1KB] [
PDF
1875KB] (
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