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 22(6): 32-34
云南傣族文献遗产研究价值与开发利用探析
仝艳峰, 杨博文
昆明市,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邮编:650091
 引用本文:
仝艳峰, 杨博文. 云南傣族文献遗产研究价值与开发利用探析[J]. , 2008, 22(6): 32-34.

摘要:

云南省傣族文献遗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对研究傣族社会历史、文化变迁、宗教传播、民众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价值。傣族文献遗产的开发利用可以从拓展开发渠道、挖掘潜在资源和特色文化内涵、数字化处理文献遗产、建立数据库和完善保障措施等方面来具体进行。

关键词: 傣族 ; 文献遗产 ; 开发利用

Abstract:
一、云南傣族文献遗产的内容
1、宗教类文献遗产

傣族经书主要有佛经、本身经和科幻经。佛经分为律经、经藏、论藏,俗称“三藏经”共8400部,《三比达嘎》是佛经代表作,内容包括关于佛的各种传说、教规教义、人体器官和生理状况以及宗教哲学。贝叶经《当难列普罗克》记述了西双版纳许多的地名来源和风土人情。本身经包括:一是文学艺术类,二是医学、药物学、气功学类,三是历史、伦理、哲学、天文、地理、语言学类。科幻经是含有科学幻想类的经书。此外,还有反映傣族社会状况及社会发展基本特点,反映傣族先民原始崇拜遗迹的祭经经文和用于占卜个人祸福与地方吉凶的傣文占卜书。

2、历史科技类文献遗产

傣文史籍是傣族文献遗产最有史料价值的部分,其类别有创世志、编年史、历史事件等著述,编年史是傣文史籍中最重要的部分。如傣书《泐史》的内容涉及到西双版纳召片领世系、典章年度、重大历史事件及与缅甸、老挝、泰国等邻国友好关系的各个方面,为研究西双版纳古代历史发展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傣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科技知识,留下了大量的反映傣族天文、医学、数学及农业生产技术等科技成果的文献遗产。傣文历书讲述了关于推算年月日及各种节气时间的计算方法。傣文医书所用药物以当地常见的植物根茎叶为主,部分矿物及动物的胆、骨、血、角也可入药,能治疗当地常发的疟疾、吐血、抽风、痔疮等各种疾病和炎症,也能治疗刀伤、枪伤、断骨等外科病症。傣文数学专著有《数算知识全书》、《演算法》,多讲解四则演算知识。此外还有讲述农业生产知识的《自然与生产知识经书》等农业方面的傣文科技文献。

3、文学艺术类文献遗产

文学艺术作品是傣族文献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傣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产中,创造了绚丽多彩、风格独特的文学艺术珍品,包括诗歌、民间故事和传说、戏曲、文艺理论、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编织等。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傣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优秀的傣文诗歌有《贺新年》、《婚礼歌》等,其内容涉及到古代的神话传说、历代史事的回顾、农民起义的颂歌、虔诚的宗教故事、惊天动地的战争及描写动人心弦的爱情悲喜剧篇章。

4、文书类文献遗产

傣文文书主要类型有政务文书、经济文书和谱牒文书。政务文书是傣族土司在统治傣族地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诏书、委任状、指令、布告、公约、呈文、节日祝文、宣誓文和法律条文等文件。经济文书多记述傣族地区土司、历代封建王朝以及寺院对傣族人民的经济剥削情况,其种类有各种负担帐、官田册、头田册、收租精册、契约等。傣文谱牒主要记述土司世系源流、在位时间、功勋业绩和配偶、儿女、封地、疆域、俸禄等情况,对土司地区的典章制度、重大历史事件与境内外邻近土司的友好纷争关系也有提及。

二、云南傣族文献遗产的研究价值分析
1、研究傣族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

傣族文献遗产是研究傣族社会史、思想史、科技史、民俗史、文学史、语言史和民族关系史的宝贵材料,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历史、哲学、天文、历法、军事、武术、体育、生产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医药卫生、法律、心理学、宗教教义、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理论等方面。可以说,这些文献遗产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研究傣族社会的百科全书,是研究西双版纳地区史、中国南部边境史、中国对外关系,尤其是对南亚、东南亚关系史、佛教史的不可多得甚至不可替代的资料。

记载在贝叶经里的历史文献有《法过兵拎过革》、《帕麻逆毫勐》、《尼旦坦帕召》(佛经的历史)、《裴兰嘎》(大火烧天地)和《戏西戏佐召》(四十四代王朝)等。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献,从天地的形成起,到1180年第一代召片领·帕雅真在景洪建立“豪龙金殿园”,一直到解放前夕第四十四代召片领为止,按照历史年限,详细而真实地记录了傣族的社会历史状况,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大事,为探讨和研究傣族历史,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2、研究小乘佛教的扩散传播途径

傣族文献遗产以贝叶文献为代表,对贝叶文献实体和内容的研究,可以反映出小乘佛教的扩散传播途径。随着佛教的传入,贝叶棕的引种,贝叶逐步成为镂刻经文、传播佛教、传递语言文学的主要工具和途径,贝叶文字载体的产生和发展,推进了宗教和文化发展进程,改变了傣族地区无文字记载的历史。贝叶作为文字载体的引进,加速了小乘佛教的扩散传播,推进了贝叶棕的引种扩种速度,寺寺种棕已成为佛寺的传俗,构成贝叶棕林隐托佛寺的独特景观。在东南亚地区,贝叶与小乘佛教在很大程度上有着血脉关系,小乘佛教传到哪里,哪里就有贝叶经,哪里有贝叶经哪里就有贝叶棕的引种。小乘佛教向印度以外的传播手段,贝叶记载传播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以贝叶作为经文的载体,其贝叶经文传播较广,甚至我国藏族地区也传有贝叶经文。不论是国内外,还是傣族地区和藏族地区所形成的贝叶经都是佛教传播的产物。

3、研究傣族文化的流传变迁演变

以贝叶文献为代表的傣族文献遗产是傣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中构成了独特的贝叶文化。从宗教文化的研究价值上看,不论是小乘佛教还是自然宗教至今仍普遍流传在傣族人民生活领域中,而且两教并存,共同发展,这种两教并存的相互关系也是值得借助贝叶文献进行研究和发掘。从文化的引入研究价值上看,它吸收了内地汉族和东南亚各国的文化,加以融合和创造,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因此贝叶文献不仅是发掘傣文化的重要资料,而且是研究外来文化在西双版纳地区融汇的重要依据。从农耕文化的研究价值上看,其体现在具有农业文明特征的道德观念、民众心理素质、典章制度和各种文学作品中。在贝叶文献中,不论是记述傣族历史、生产活动、宗教信仰、生活风俗、道德规范的,还是记载民间传说、诗歌、民谣、民谚、俗语等体现着傣族文化的特点,贝叶文献既是弘扬傣族文化的根,也是发掘傣族文化的源。

4、研究傣族民众的生产生活状态

傣族文献遗产是研究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傣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状态的重要史料。傣族文献遗产的内容渗透着傣族社会的各个领域,不论是农耕、水利、森林、茶、婚姻、膳食等,都浸润着傣族民众的文化特色,体现着傣族人民的优良传统,要发掘、继承其优良传统,必须以其中的文化内涵作依据。从发掘民族文化的角度上讲,贝叶文献对研究傣族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规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生态环境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仅仅从民族与森林、民族与水的文化研究上也展现出傣族文化的特性。傣族的农业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王充在《论衡》中记载有“象自蹈土”,即驱象入田,反复踩踏,种植水稻,获得稻谷丰收,这种汉代傣族原始的农耕形式为研究西双版纳的蹈耕生产方式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傣族的宗教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佛教教义常常渗入到乡规民约中,而乡规民约和民间的教育类文字,也常纳入佛教教规,宗教与民俗常常融为一体。傣族文献遗产中有关教育方面的内容,对研究傣族民众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也提供了重要的原始依据。

三、云南傣族文献遗产的开发利用措施探讨
1、拓展开发利用渠道,公布文献编研成果

各地保管傣族文献遗产的收藏研究机构应在对本单位保管的傣族文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扩大傣族文献遗产的宣传范围,积极开展研究交流工作。如通过举办陈列展览方式,交流傣族文献遗产信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宣传报道其内容和价值;通过举办座谈会、国内国际学术讨论会,促进傣族文献的利用研究;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展现傣族文献遗产的珍贵价值,确立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中的国际学术研究领先地位,提升傣族文献遗产的学术地位。

要有组织地系统整理、翻译、研究贝叶经。由政府机构或实力较强的单位联合,将分散在各地寺庙、图书馆、民委、博物馆、高等院校、档案馆和民族文学研究机构等收藏单位保存的乃至民间个人收藏的文献目录进行汇总,编制国内统一的傣族文献遗产目录。2002年,西双版纳州政府与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等共同合作,启动了“抢救树叶上的傣族文化”行动,着手翻译整理出版《中国贝叶经全集》100卷,2008年年底全部出齐。在此基础上,要进行一些专题性的研究。目前国内现有傣文字典、辞典很不完备,经常要参考国外的资料、文章、字典,因此编辑一部覆盖范围广泛的傣文字典就显得颇为必要,等傣文字典编辑完成后,无疑可为贝叶文化研究带来更大便利。为了使傣族文献遗产的研究人员能够及时获取到信息,应当把这些整理成果及时出版。

2、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增加文化特色内涵

传统上根据傣族文献遗产衍生出的旅游、艺术、文学、影视等优势产业,在开发过程应该发挥这些传统产业的优势,充分发挥其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在充分发掘傣族文献遗产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同时也要杜绝某些对文献遗产的过度性开发和质量低劣的产品出现的的急功近利行为,以防止对傣族文献遗产的破坏。

目前在云南省建立了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傣族文献遗产的产业开发可以以此为契机,在深入发掘文献遗产的内涵的基础上,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优化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结合傣族文献遗产的特色,发挥傣族聚居地区乃至云南省的地理区位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出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不但要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上世纪50年代,根据贝叶经翻译整理出版的《召树屯》曾轰动一时,后来根据这部作品改编成电影、舞剧《孔雀公主》,现在有人提出将舞剧《孔雀公主》作进一步加工提炼,使它成为中国的《天鹅湖》,这一思路如能成功,那将产生一部经典式的艺术精品。根据文献遗产衍生出旅游、影视、艺术等传统产业结构在新的市场经济竞争条件下,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趋于融汇的背景下,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性就成为这些产业能够在众多民族经济竞争条件下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的迫切任务。深入开发傣族文献遗产的文化内涵就能够为保持傣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竞争力,保证本民族的文化优势,增加文化吸引力提供直接的依据和持续不断的源泉。

3、发掘遗产潜在资源,开发优质文化产品

傣族文献遗产的很多内容能够为当今现实社会服务,因此可以通过加大研究力度,深入挖掘文献的文化内涵,开发更多的高质量产品为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傣族文献遗产载录内容涉及到社会历史、经济建设、历法医药、文学艺术、哲学伦理、宗教信仰和风俗民情等诸多方面,开发傣族文献遗产信息资源,不仅可以展现古老的傣族文化,而且还可利用文献所记录的各种知识为农业、医药、建筑、服饰、旅游等行业服务,促进民族经济建设的发展。

由于受经济基础薄弱等诸多条件的局限,目前根据傣族文献遗产开发出的大多数物质和精神文化方面产品还处于低端状态,产品质量较低,附加值不高,直接影响了文献遗产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低质量的开发也影响了文献遗产深层次价值的体现。在文献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但要加大物质形式的产品开发力度,而且精神形式的文化产品更应增加更大比重。文化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和社会效益高的特点,而傣族文献遗产中的许多潜在的文化资源还未得到充分挖掘,对这些文化资源的持续发掘,能够促使傣族文献遗产的地位和经济效益得到共同提升。

在目前文化产业如火如荼飞速发展的时期,应当根据傣族文献遗产中的传说、神话故事、舞蹈和音乐等原生态文化艺术,创造更多高质量的文学、影视、舞蹈、音乐等文化产品,以文化产品带动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为傣族文献遗产的保护提供经济支持,从而形成良性的发展状态,使经济发展和文献遗产的保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傣文书法艺术、壁画艺术、古乐艺术、贝叶经工艺化艺术等极具傣族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都是值得开发的领域,这对繁荣民族文化、展现民族风情、发展民族旅游业都有较高的现实利用价值。

4、数字处理文献遗产,建立文献遗产数据库

由于技术、设备或经济因素等外部条件的制约,傣族文献遗产的数字化程度并不高。文献遗产一旦数字化,既便于利用,也能够为文献原件提供更好的保护条件。利用信息化平台,依托信息网,联合计算机程序设计、信息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力量,克服数字化过程中的傣文特殊的输入标准、字体字形、音标标注等困难,建立傣族文献遗产数据库,以使傣族文献遗产能够在实物保管和文献信息存储、开发管理实现综合效益的提高,这是推进傣族文献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向。

对傣族文献遗产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分类、存储、检索,而数码照相、缩微、摄像和扫描技术的应用,使图像与文字实现了集中存储、方便利用。通过翻拍摄影、文献复制和缩微摄影等手段形成文献复制件代替原件提供利用,可以更大限度地减少傣族文献原件的损坏因素,延长文献的使用寿命,更好地维护文献的完整与安全,更加有效地保护傣族文献原件。同时在傣族文献遗产数字化的基础上,建立傣族文献信息数据库,编制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者通过网络访问文献信息库的资源,可以在不接触原物的情况下利用数字化产品,也可以减低原件丢失和损坏的风险。文献信息数字网络化还有利于扩大傣族文献遗产的宣传面及覆盖面,以此引起国内外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为保护与抢救傣族文献遗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依托某个文献资源雄厚、现代技术设备优良、人员素质较高的文献信息单位,组建傣族文献资源开发中心。中心负责制定文献开发的总体规划,筹措开发经费,组建开发队伍和进行技术指导。采取由中心统一指挥、协调,分散加工,集中建库的运作模式。首先,开展文献资源调查,通过多种方式弄清文献收藏的分布,核实各单位文献收藏的种类和数量,掌握文献资源的整体情况。其次,进行数据库建设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制定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标准,建库的业务操作规范,对参加人员进行建库业务培训。再次,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著录和标引,设定完善的检索系统,针对不同的文献载体进行录入、扫描或者网上下载等不同的处理,分步骤建立书目库、全文库和多媒体资料库。傣族文献专题数据库和其他民族专题文献数据库将共同构成民族文献资源信息保障系统,为用户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5、完善开发保障措施,保证可持续健康发展

云南傣族文献遗产的开发利用应制定具有较强前瞻性的整体规划,坚持可持续、健康、长效开发利用原则,注重文献遗产的保护并兼顾开发质量和综合效益的提高。傣族文献遗产的开发利用是庞大的系统工程,管理部门应该制定整体规划,协同合作,制定开发利用的近期目标和远期规划,整体方案和分步实施细则,在提高傣族文献遗产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保护意识,增加文献遗产开发利用投入的前提下,加强对各部门的工作指导,确保各个环节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

做好傣族文献翻译整理、译注研究工作是开发利用傣族文献的重要环节,因此,各收藏机构要进行广泛合作,整合各方社会力量,共同译注傣族文献,以保持原著的历史原貌。培养整理傣族文献的队伍,特别是从傣族知识分子中选拔这方面的人才,而面对整理文史古籍这样“冷门”,确要选拔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的青年才能担此重任。他们不仅要有文史古籍整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有一定的古傣语、古汉语、民族史、民族学、宗教学、语言学等诸方面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翻译、整理、研究,从实践中增长才干。如果建立了傣族自己整理文献遗产的研究开发队伍,再加上其他有志于这项事业者的积极配合,那么翻译、整理、研究傣族文献遗产的学术领域将成果迭出,傣族文献遗产的开发利用能够在此基础上保持可持续发展。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1.秦家华,岩温扁.傣族贝叶文化与西双版纳旅游业[J].思想战线,2000(6):76-77.
[2]
2.陈子丹.傣族贝叶档案略论[J].档案学通讯,2004(2):92-94,83.
[3]
3.张应钦,龙岗.傣文、纳西东巴文、彝文档案史料概述[J].云南档案,2000(2):31-36.
[4]
4.昌建纳.傣族文献资源开发的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3(12):45-48.
[5]
5.王懿之,杨世光.贝叶文化论[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6]
6.华林.傣族历史档案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Resource
PDF downloaded times    
RichHTML read times    
Abstract viewed times    

Share
Export

External search by key words
傣族     
文献遗产     
开发利用     


External search by authors
仝艳峰     
杨博文     


Related articles(if 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