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档案是四川受灾地区抗震救灾活动的重要记录。本文主要阐述目前的抗震救灾档案的内容与建立。
The earthquake relief archives is the Sichuan disaster relief activities in earthquake affected areas of the important records.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current earthquake relief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tents of the archives.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建国以来的特大地震。截至2008年6月10日,已经造成了2000多亿经济损失,死亡人口69000余人,失踪人口近20000人。温家宝总理郑重承诺,将尽快重建灾区各种设施和保障灾区人民的生活。由于地震灾害的毁灭性破坏,给政府抗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要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具体救震中,注重及时建立抗震救灾档案。
值的一提的是,抗震救灾档案是一个档案体系建设,所有参与抗震救灾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建立专门档案制度来保管这些珍贵的档案材料的完整与安全。所有参与人员和单位都应该树立抗震救灾档案意识。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专门的抗震救灾档案归档范围和归档时间。从宏观档案管理角度来看,真正需要向综合档案馆移交的抗震救灾档案材料只是这个档案体系中的一部分,而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宏观的抗震救灾档案意识,认真做好本部门的档案工作,并根据要求将本部门形成的抗震救灾档案材料移交给各级综合档案馆。
抗震救灾档案是受灾地区政府抗震救灾活动的真实记录。抗震救灾档案包含许多内容都是与抗震救灾相联系的。诸如,我们熟悉的灾民救济档案、移民档案、防疫档案、病历档案、救灾物资设备档案等。
目前的各级政府对抗震救灾档案的具体包含内容,还没有具体统一的标准,本文根据目前抗震救灾活动,并结合政府各类机构的组成情况,简单地将抗震救灾档案大致划分为九类:一是文书类档案;二是资金管理类档案;三是物资管理类档案;四是医疗卫生防疫类档案;五是建设类档案;六是灾害灾情记录类档案;七是人口管理类档案;八是声像及遗存实物类档案;九是保险类档案,这九类档案就构成抗震救灾档案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抗震救灾指挥部制定的文件及会议记录、接收的各类文件、抗震救灾中的各类图表、文字、统计报表、人员组成名单等内容。
主要包括:上级和本级政府财政划拨的资金记录、接受社会各界捐赠资金的记录资料、资金使用记录、救灾救济资金的发放记录、各类报销凭证等内容。
主要包括:上级和本级政府调拨物资设备的记录、接受社会各界捐赠物资设备的记录资料、物资设备接收和分发的手续记录、物资设备入库和库存清单。
主要包括:伤病救治记录、伤病人员转院和转移记录资料、医疗物资接收和分发的手续记录、卫生防疫防治情况的记录等。
主要包括:受灾地区的重建规划、灾民安置点的配套设施、抗灾设施重建规划、灾民异地重建规划、水利档案、专项爆破档案、环境保护与监测记录等。
主要包括:受灾地区的时间、受灾地区的地域范围、受灾地区的地质和气象资料、灾民人数和分布、灾区物资和财产损失统计、各类抢险活动记录等。
主要包括:灾民的户籍档案、遇难人员身份确认(DNA)档案、灾民迁移及转移档案、灾区子女收养档案、灾区学生管理档案等。
主要包括:灾区受灾的照片和视频记录档案、新闻媒体报道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灾区受灾中保留下来具有收藏价值的遗存实物等。
主要包括:参保灾民资料、参保受损财产统计资料、各类保险理赔手续、保险理赔金的发放记录等内容。
抗震档案简单的分类就有9种以上,形成单位有民政部门、医疗部门、教育部门、军事单位、建设规划部门、公安机关、水利部门、电信部门、运输部门、社会慈善组织、社会媒体部门、保险部门等许多相关部门,加上许多资料和物资发放都需要依靠大量的志愿者来完成,这也给档案的建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档案的形成单位多和各类管理人员的分散,都需要依靠协调和参与者的自觉性来完成。
由于灾后的条件恶劣和交通、通讯不够便利,各类资料的收集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许多单位同时参与救灾,各类记录资料和手续记录如果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及时收集,可能会因为单位变动和人员流动而丢失或者毁损,及时收集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档案人员及时督促和参与收集。
由于灾后条件的恶劣,抢救出的各类档案资料和抗震救灾中形成的档案材料,还面临着余震和洪水各类灾害的威胁的严峻考验。
由于抗灾救灾活动的每个阶段任务重点不同,许多任务结束后,有关人员和单位就会撤离,许多食品、药品的发放时间间隔短暂,救援过程时间紧、人口转移时间紧、转移人数多等因素,同时时效性对档案材料的准确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都使得许多档案形成和收集面临着时效性,如果没有有效的时间控制,许多时效性强的档案材料一旦没有及时收集和整理,将无法再次形成。
由于大量的视频和照片、实物都是社会各界人士保管的,这些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属于归档单位,因此在建立抗震救灾档案时,必须努力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建立档案的积极意义,档案馆要主动向政府和各界征集各类资料,档案部门同时还要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向档案馆捐赠各类档案资料和实物。
抗震救灾档案是一个工作体系建设,政府部门在抗震救灾档案的建设中,首先要确定抗震救灾档案的归档范围。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灾区抗震救灾的实际情况,结合抗震救灾档案的具体类别,划分每类档案的归档范围,督促不同的归档单位严格按照归档范围的划定,认真做好抗震救灾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要确保抗震救灾档案及时建档,保证各个行业或部门形成的抗震救灾档案的齐全完整,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抓好分工,建立专门的材料组和人员。要抓好抗震救灾档案的建档管理。进一步加强物资、资金、设备等与抗震救灾活动密切相关的档案,通过制订档案管理规范和办法,使之成为保管和利用抗震救灾档案的基础平台。
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根据不同的单位的工作性质,确定各自单位的材料准备范围和具体内容。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要积极建立服务灾民的档案利用体系,保证抗震救灾档案服务灾民。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要充分考虑到百姓生活实际困难需求,并同时结合灾区和抗震救灾的具体进度来制定。由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下发给每个归档单位具体的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定期督促检查,才能确保各个单位归档材料的标准统一和完整性。
抗震救灾指挥部在确定抗震救灾档案建设时,需要组织本区域内的主要行业部门和综合档案馆在具体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各自区域内抗震救灾档案的规划、协调机制、服务方式。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要确保各个行业、部门形成的抗震救灾档案及时建档、有效管理、齐全完整,不流失、不散落,为抗震救灾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
抗震救灾档案是一个档案工作体系建设,涉及到政府的许多组成部门,抗震救灾档案是政府救灾中形成的。同时也是政府服务灾民的重要工具。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在抗震救灾档案建设中,整体规划就是确定本区域抗震救灾档案的具体范围和形成单位的组成,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要确保抗震救灾档案材料能按照要求统一管理。
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针对抗震救灾进度,确定每个节点的工作进度、责任人、人员组成和分工等内容。在协调中责任明确,编制各种手册。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要分阶段进行,不同类别档案涉及的行业不同,在具体协调中,要注重整体规划与分阶段实施的可行性研究。抗震救灾档案最终要归到各级综合档案馆中,归档材料可以分批或者一次性全部归档。这需要在具体论证基础上,不同类别的档案具体区别对待。
抗震救灾档案的涉及领域多,涉及形成单位多,但同时档案内的信息资源也非常丰富。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在抗震救灾档案管理中,要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进行提前规划,信息必须进行整合。
抗震救灾档案具备一定的时效性,很多信息必须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及时整合和共享,特别是人口管理档案和物资设备档案都与人员转移和设备发放有关。
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要大力整合抗震救灾档案的档案实体,对分散在各个机关的与抗震救灾有关的各类专门档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进行各种有效整合,努力提高服务抗震救灾档案资源的有效性和利用效率,及时从形成档案的各个部门接收到国家综合档案馆,让大量的抗震救灾档案由分散变集中,使档案馆为抗震救灾工作有了更加充足的资源,专业服务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建设的重要方向,抗震救灾档案的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必要环节,也要体现在抗震救灾档案的专门数据库建设中。
在抗震救灾档案专门数据库建设中,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要对各种适用软件标准和数据采集标准、数据项等具体都需要提前规划,尽可能做到协调统一。抗震救灾档案数据库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最初的基础数据库只能在本行业、本部门按照管理内容建设起来,在此基础上对有关的基础数据库进行不断地整合,来建立新的更大容量的抗震救灾档案数据库。
抗震救灾工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遇难人员身份确认档案,需要公安人员及时拍照和及时采集遇难人员的DNA样本,否则人员被掩埋后不能再采集。再如,灾民转移和迁移档案都需要及时登记和确认,这些数据库的信息必须真实、快捷的采集和整合。
灾区由于灾害不断和抗震救灾条件十分艰苦,数据库建设除了防范信息安全以外,还需要注重数据库的物理环境安全。各类数据库设备的保管条件必须能经受各种灾害不利条件的威胁。由于灾区的特殊条件限制,已经形成和保管的抗震救灾数据库要尽可能考虑异地备份,防止意外事件的再次发生,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档案管理部门要将数据库的安全放在首位,一定要确保这些数据库不能在灾害发生后和抗震救灾中再发生任何意外。
目前我国的抗震救灾,都需要社会各界和政府各级组织的大力参与。不论是政府各类抗震救灾活动,还是灾民和灾区人民生产自救都会有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大量的报道图片和视频、社会人士拍摄的图片和视频等都需要及时保存下来。
另外,抗震救灾档案中还包括了遗存实物档案,这些实物见证了灾害的具体情况,本身就记录了灾害情况。因此,灾区受灾的遗存各类实物,也需要在救灾抢险中注重保护和及时收集起来。由于灾区的灾害条件恶劣,这些图片和实物的保管条件要尽可能考虑安全保管。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