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档案学研究  2016, Vol. 30 Issue (6): 91-95    DO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16.06.18
档案信息化     
电子文件凭证性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薛四新
清华大学档案馆 北京 100084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of the Electronic Records Evidential Value
Sixin XUE
Tsinghua University Arhives, Beijing 100084
 全文: PDF(876 KB)   HTML
摘要:

具有凭证属性的电子文件是机构信息资产、国家信息资源和社会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梳理电子文件凭证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电子文件凭证性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探讨电子文件凭证性研究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并结合云生态环境特点提出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为系统研究云生态环境下电子文件凭证性保障的原理与方法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电子文件凭证性云生态环境    
Abstract:

The electronic records with evident attribu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assets of the organization,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he social historical memory.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of electronic records’ evidence is firstly indexed and analyzed, and then the research value and significance, research framework and content, research ideas and technical route are proposed, which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nic records evidence during the Clou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electronic records    evidence    Clou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出版日期: 2017-11-13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引用本文:

薛四新. 电子文件凭证性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91-95.

Sixin XUE.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of the Electronic Records Evidential Value. Archives Science Study, 2016, 30(6): 91-95.

链接本文:

http://daxyj.idangan.cn/CN/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16.06.18        http://daxyj.idangan.cn/CN/Y2016/V30/I6/91

图1  云生态系统中电子文件凭证性保障方法的研究框架
图2  电子文件的凭证性保障方法的构建思路
[1] 冯惠玲. 电子文件管理—信息化社会的基石[J].电子政务. 2012(6):3-9.
[2] 徐振杰,等.中外关于电子文件凭证的法律依据[J].档案与建设. 2002(08):13-15.
[3] 常怡,等..[<date-in-citation content-type="access-date">2015-2-9</date-in-citation>].
[4] 戴中祥. 电子证据采信规则探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3(1):23-26.
[5] 刘家真. 电子文件与法律—电子文件的凭证性探讨之一[J].档案与建设2000(1):16-18.
doi: 10.3969/j.issn.1003-7098.2000.01.006
[6] 张文浩. 《电子签名法》实施对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技术方法的影响及其对策[J].档案学研究,2007(3):48-50.
doi: 10.3969/j.issn.1002-1620.2007.03.016
[7] 张正强. 论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功能研究[A].中国档案学会2008年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158-166.
[8] 张正强. 论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J].中国档案,2014(12):56-58.
[9] Luciana Duranti. The Trustworthiness of Digital Records[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d Research Findings of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C].2010, Beijing, China.
[10] 谢丽. 文件的概念及其在数字环境中的演变:InterPARES观点[J],档案学通讯,2012(3):46-50.
[11] 王艳明. 《电子签名法》对电子文件管理的若干影响[J].档案学研究,2006(1):43-46.
doi: 10.3969/j.issn.1002-1620.2006.01.013
[12] 张宁. 电子文件真实性的再认识[J].档案学通讯,2012(4):12-16.
[13] . [2015-2-9].
[14] . [2015-2-9].
[15] 陶水龙,等.电子档案凭证性保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2(1):57-60.
[1] 李海涛. 政府电子文件归档预接收模块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7, 31(3): 100-104.
[2] 加小双, 祁天娇, 周文泓. 美国政府电子邮件信息管理的分析与启示[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113-119.
[3] 陶水龙, 王贞, 田雷, 白巍, 任文革. 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分类与方案设计[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6): 83-90.
[4] 于英香, 肖春红, 韩震. “区域—国家”电子文件管理整合模型构建[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3): 94-97.
[5] 王素立, 郝伟斌. 电子文件前端控制的系统问题及对策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2): 101-104.
[6] 方昀, 杨安荣, 宗琳. 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技术需求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1): 96-100.
[7] 屠跃明, 张梦霞. 电子文件(档案)长期保存责任体系构建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6, 30(1): 101-106.
[8] 林伟宏. 网上行政审批电子文件归档研究——以浙江政务服务网为例[J]. 档案学研究, 2015, 29(6): 35-37.
[9] 张宁, 王朝伟, 柳增寿, 王烨. 基于数字连续性思想的电子文件真实性评估策略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5, 29(6): 69-72.
[10] 田雷. 电子档案的数字取证与基于电子档案凭证性保障技术的数字取证技术方案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5, 29(5): 110-115.
[11] 马林青. 电子文件分类方案的建立原则与方法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5, 29(3): 77-81.
[12] 李丽洁, 张照余. 在线文档中心:双轨制背景下的电子文件管理模式[J]. 档案学研究, 2015, 29(1): 89-92.
[13] 孙洪鲁. 电子文件检查归档移交备份存储机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4, 28(6): 80-83.
[14] 席芮. 成熟度模型理论在我国电子文件长期保存领域的适用性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4, 28(5): 76-80.
[15] 刘越男, 刘语叶, 李雪君, 吴云鹏. 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多维互动的领域——第四届中国电子文件管理论坛综述[J]. 档案学研究, 2014, 28(4):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