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研究 |
|
|
|
|
中国档案学逻辑起点研究 |
孙大东 |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郑州 450001 |
|
Research on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Chinese Archival Science |
Dadong SUN |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
[1] |
胡鸿杰. 论档案学的逻辑起点[J].档案学通讯,2001(3):33-36.
|
[2] |
胡鸿杰. 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
[3] |
胡鸿杰. 化腐朽为神奇—中国档案学评析[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5-15.
|
[4] |
潘连根. 文件与档案研究[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2-6.
|
[5] |
作者不详. 档案定义之争[J].上海档案,1993(4):60.
|
[6] |
王绍忠. 档案定义研究述评[J].档案工作,1990(8):29-34.
|
[7] |
耿磊. 浅析档案学的逻辑起点及学科体系的构建——由一棵树的生长联想来[J].湖北档案,2012(4):17-19.
|
[8] |
冯湘君,刘新安.现代档案学的逻辑起点—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J].浙江档案,2005(7):7-9.
|
[9] |
冯湘君. 现代档案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5.
|
[10] |
王福亮. 结构思想下档案历史联系学说的推演[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
|
[11] |
陈忠海,孟祥喜.对档案学逻辑起点的认识—兼论档案本质属性[J].档案管理,2008(4):28-31.
|
[12] |
刘言、蒋卫荣.中国档案学“逻辑起点”研究述评[J].档案学研究,2011(4):24-27.
|
[13] |
张照余. 文件与档案关系问题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1999(4):24-27.
|
[14] |
高大伟. 中国档案学尊严的回归—基于学科范畴体系的考察[J].档案学通讯,2010(1):15-19.
|
[15] |
胡鸿杰. 化腐朽为神奇—中国档案学评析[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5.
|
[16] |
傅荣校,靳颖.后保管时代与档案学理论逻辑起点的认识和概念重建——后保管时代档案学基础理论适应性问题研究之二[J].档案管理,2008(2):9-13.
|
[17] |
胡鸿杰. 再论中国档案学的逻辑起点[J].档案学通讯,2013(4):9-12.
|
[18] |
刘言、蒋卫荣.中国档案学“逻辑起点”研究述评[J].档案学研究,2011(4):24-27.
|
[19] |
潘连根. 文件与档案研究[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3-4.
|
[20] |
何嘉荪、傅荣校.从新角度审视档案学基础理论——文件运动规律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5.
|
[21] |
傅荣校,靳颖.后保管时代与档案学理论逻辑起点的认识和概念重建——后保管时代档案学基础理论适应性问题研究之二[J].档案管理,2008(2):9-13.
|
[22] |
胡鸿杰.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
|
[23] |
周越,徐继红.逻辑起点的概念定义及相关观点诠释[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5):16-20.
|
[24] |
胡鸿杰. 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4-15.
|
[25] |
丁华东. 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181.
|
[26] |
陈世清. 经济学的形而上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
[27] |
丁华东. 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
[28] |
【德】黑格尔.逻辑学[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1-65.
|
[29] |
任汉中.档案的构成要素之一:档案内容[EB/OL].[2013-09-25]..
|
[30] |
鲁振芳. 关于档案信息属性的再认识[J].兰台内外,1995(3):15-16.
|
[31] |
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1.
|
|
Viewed |
|
|
|
Full text
|
|
|
|
|
Abstract
|
|
|
|
|
Cited |
|
|
|
|
|
Shared |
|
|
|
|
|
Discusse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