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研究 |
|
|
|
|
基于主体视角的档案本质属性研究 |
蒋冠 |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387 |
|
Study on Attribute of Record in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 |
Guan Jiang |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
[1] |
姚史清. 什么是档案的本质属性[J].中国档案,1981(1):39-40.
|
[2] |
方舟. 档案原始记录性诠释[J].浙江档案,1992(12):12-13.
|
[3] |
黄霄羽. 关于档案的本质属性和档案定义的再思考[J].山东档案,1994(1):22-24.
|
[4] |
韩宝华. 论档案的本质属性与基本特征[J].档案学研究,1996(2):10-13.
|
[5] |
王英玮. 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1(2):32-34.
|
[6] |
桑毓域. 如何认识原始记录性——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探讨[J].档案管理,2008(3):28-30.
|
[7] |
桑毓域. 档案本质属性的再认识[J].档案学研究,2000(4):3-7.
|
[8] |
张照余. 档案原生性评析[J]. 档案与建设,1995(7):20-22.
|
[9] |
王景高. 档案研究30年(之三)——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研究[J].中国档案,2009(5):52-55.
|
[10] |
伍振华,禾木.档案定义新探[J].成都档案,1988(2):4-6.
|
[11] |
傅荣校. 档案定义刍议[J].档案管理,1991(5):31-33.
|
[12] |
毛惕凡. 关于档案的本质属性与档案定义关系的探讨[J].湖南档案,1992(5):6-8.
|
[13] |
查启森. 档案“原始记录性”质疑[J].图书情报知识,1994(2):63-65.
|
[14] |
王玉声. 论档案三属性与档案定义三要素[J].档案学研究,1996(增):15-16.
|
[15] |
李福君,张庆一,李可意.档案本质属性的研究[J].档案学研究,1999(1):15-17.
|
[16] |
王岚. 档案定义的逻辑表[J].档案学研究,1999(2):3-8.
|
[17] |
邹吉辉. 档案本质属性的再认识——与伍振华先生商榷[J].档案学研究,2001(3):49-52.
|
[18] |
肖英. 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思考[J].档案,2001(3):9-11.
|
[19] |
王恩汉. 档案本质属性诠释[J].档案学研究,2002(6):14-16.
|
[20] |
覃兆刿. 双元价值观与“档案”的定义[J].北京档案,2003(9):16-19.
|
[21] |
孙大东. 档案本质属性探析[J].档案管理,2014(3):24-26.
|
[22] |
袁贵仁. 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J].河北学刊,1988(3):23-29.
|
[23] |
Briet,S.Day, Ronald E.,Martinet L.,What Is Documentati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lassic French Text. Lanham, Maryland,Toronto,Oxford: The Scarecrow Press, Inc. 2006.
|
[24] |
Buckland, Michael.The Centenary of"Madame Documentation": Suzanne Briet, 1894-1989.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46(3), 1995: 235-237.
|
[25] |
张锦. 信息与传播:研究分野与交融[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11.
|
[26] |
T·R·谢伦伯格著,黄坤坊等译.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3:21.
|
[27] |
王健. 电子办公环境中文件管理原则与功能要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2.
|
[28] |
陈兆祦,和宝荣.档案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0.
|
[29] |
吴宝康,和宝荣,丁永奎.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2.
|
[30] |
吴宝康,和宝荣,丁永奎.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8.
|
[31] |
陈兆祦,和宝荣.档案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3-14.
|
[32] |
何嘉荪. 文件运动理论研究范围刍议——“文件运动模型”再思考兼答章燕华同志之一[J].档案学通讯,2007(3):24-27.
|
[33] |
何嘉荪. 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指导对档案概念的研究——答宗培岭、谭琤培与百思特同志之一[J].上海档案,1998(4):14-18.
|
[34] |
何嘉荪. 应该如何看待中外“文件”与“档案”概念的不同[J].浙江档案,1998(11):23-25.
|
[35] |
陈忠海. 档案本质属性与档案属概念的对应关系——对档案本质属性的思考[J].档案学研究,2009(2):3-6.
|
[36] |
王荣声,王玉声.档案是行为主体目的的行为[J].档案学通讯,1995(3):13-16.
|
[37] |
张仕君. 档案本质属性研究之研究[J].四川档案,2002(2):3-5.
|
[38] |
覃兆刿. 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兼论过渡时期的档案思想[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25.
|
[39] |
丁海斌,李娟.从信息划分与定义规则出发再谈档案定义[J].档案,2011(6):6-9.
|
[40] |
伍振华. 传统的档案定义方式并没有陷入困境[J].档案学研究,1996(2):14-17.
|
[4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T26162.1-2010,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第1部分:通则[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
[43] |
潘未梅. 文件档案概念辨析——以InterPARES项目为例[J].档案学通讯,2013(4):25-29.
|
[44] |
特里·库克.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R]//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143-176.
|
[45] |
何嘉荪,潘连根.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发展的正确道路[J].档案学通讯,1999(5):23-26.
|
[46] |
陈兆祦. 谈档案学研究面向世界问题[J].兰台世界,1998(7):6-7.
|
[48] |
特里·库克著,李音译.四个范式:欧洲档案学的观念和战略的变化——1840年以来西方档案观念与战略的变化[J].档案学研究,2011(3):81-87.
|
|
Viewed |
|
|
|
Full text
|
|
|
|
|
Abstract
|
|
|
|
|
Cited |
|
|
|
|
|
Shared |
|
|
|
|
|
Discusse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