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论
|
最新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
|
中华医学旗帜下飘舞的放射肿瘤治疗学发展简史 |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委会 |
|
|
摘要 当一种医学技术以专业学科姿态从医学领域里独立而出时,势必会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共同点都会积极筹办成立专业学会。但要成立专业学会,通常是在它最初所在的医学总会中去创立。虽然专业学会为促进专业学科发展搭建了传播和交流的舞台,但如果没有医学总会、地方分会为后盾的坚强支撑,也不会有专业学会的不断壮大,进而使专业学科快速发展。放射肿瘤治疗学会的成立以及学科发展同样经历了这般过程。在中华医学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回首往事,重温历史,不仅仅是对故去或前辈的回念与追忆,同时也是对在世或新人的鼓舞与鞭策。
|
|
收稿日期: 2014-08-28
|
[1]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史概览[M].北京:中华医学会,2010:1,2,6,12,18,22,26,30,34,38,44,52,60,64,78,82,86,96,112,124,188,214,234,252,288. [2] 前言[A]//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史概览[M].北京:中华医学会,2010. [3] 中华医学会及其所属专科分会已加入国际性及地区性医学学术组织一览表[A]//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史概览[M].北京:中华医学会,2010:326. [4]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深情怀念谷铣之教授[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2,21(3):195.DOI:10.3760/cma.j.issn.1004-4221.2012.03.001. [5] “早期放疗组”写作组.放射治疗学在中国大陆的早期建立和发展(一)[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6,15(5):351-354. [6] “早期放疗组”写作组.放射治疗学在中国大陆的早期建立和发展(二)[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6,15(6):433-435. [7] 刘泰福.吴桓兴院长的放疗思想体系[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2,21(6):487.DOI:10.3760/cma.j.issn.1004-4221.2012.06.001. [8] 谷铣之,冯宁远,余耘.关于我国放射治疗队伍的组成、设备和技术水平的调查报告[J].中国放射肿瘤学,1989,3(1):41-43. [9] 殷蔚伯,陈冰,谷铣之.我国放射肿瘤学概况[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5,4(4):271-275. [10] 殷蔚伯,田凤华,谷铣之.我国放射治疗人员及设备现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8,7(2):131-133. [11] 殷蔚伯,田凤华.2001年全国放射治疗人员及设备调查报告[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2,11(2):145-147.
[12] 中华放射肿瘤学会(殷蔚伯、余耘、陈波、田凤华执笔).2006年全国放疗人员及设备调查报告—纪念中华放射肿瘤学会成立20周年[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7,16(1):1-5. [13]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殷蔚伯,陈波,等.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第六次放疗人员及设备调查[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1,20(6):453-457.DOI:10.3760/cma.j.issn.1004-4221.2011.06.002. |
|
|
|